-
衛生部:器官移植不符法律及倫理學原則不準開展
中新網3月27日電 中國衛生部今天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規定明確提出: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醫學倫理學原則的,不得開展人體器官移植。 《規定》指出,醫療機構開展人體器官移植,必須嚴格遵守《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範、常規,嚴格遵守醫學和倫理學原則,嚴格根據患者病情、可選擇的治療方案、患者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綜合判斷治療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療,嚴格掌握人體器官移植的適應症。
-
醫療衛生:醫學倫理學案例分析題總結(二)
醫療衛生:北京衛生人才網為廣大備考醫療衛生的考生提供醫學倫理學案例分析題總結(二),希望對大家的複習有所幫助。中公衛生人才招聘考試網幫助大家梳理知識。更多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醫療衛生人才網。
-
黃潔夫:換頭術荒唐可笑 中國器官移植應有序發展
對此,國家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表示:我國目前絕對不允許在臨床上投入頭顱移植行為,「換頭術」荒唐可笑。希望衛生計生部門對學校、相關倫理委員會進行追查。 黃潔夫在昨天舉行的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宣傳工作會議上說,從技術層面上講,頭顱移植很難成功。
-
2019醫學倫理學試題庫:醫患溝通案例
2019醫學倫理學試題庫:醫患溝通案例 案例:患者,女性,23歲,銀行職員。性格開朗,積極上進,注重自身形象和修養。患者因自己是單眼皮並伴有內眥贅皮,使人感到總有一種未睡醒,沒有精神的感覺。
-
器官移植須倫理委員會同意
衛生部公布人體器官移植管理暫行規定7月1日起施行——— 本報訊衛生部昨天公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醫院不得擅自開展器官移植手術;器官移植先經過倫理委員會討論;器官捐贈者有權事先變卦;我國嚴禁人體器官買賣行為。該《規定》將於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醫學倫理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醫學倫理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醫學院基礎醫學系一、課程和教學團隊的基本情況醫學倫理學課程是醫學類專業本科必修的醫學人文課。課程闡述醫學道德問題和醫學道德現象,闡述醫院管理、醫患關係、公衛事件、醫學科研前沿、科研誠信等等種種倫理關係、倫理問題,是醫學生培養的核心課程。這門學科在醫患關係緊張、科研不端頻發的當今對於學生的成長、職業價值觀的塑造有其特別的重要性。新冠肺炎的公衛事件,更是讓醫學倫理學課程內容拓展到了新的高度。該課程主要為醫學實驗班3年級本科生開設,本學期選課學生人數28人,屬於小班教學。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權威發布廣東器官移植醫療機構...
原標題:《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權威發布廣東器官移植醫療機構全國最多 2020年12月18日-2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CIODC)
-
昭慧法師:從佛教倫理學看器官移植問題
昭慧法師:從佛教倫理學看器官移植問題 一、緒論 二、淨土宗的看法 三、生死分際的判定—阿陀那識執受根身
-
人體器官移植的倫理促進意義
楊耕身 衛生部近日發布《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新規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規定提出: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醫學倫理學原則的,不得開展器官移植。醫療機構每例次人體器官移植前,必須將人體器官移植病例提交本醫療機構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與倫理委員會進行充分討論,並說明人體器官來源合法性及配型情況,經同意後方可為患者實施器官移植,等等。 人體器官移植倫理委員會這個機構名稱悄然地出現在一部法律當中,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同時也表明,在立法化解器官移植與傳統倫理的衝突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光明日報:在法律和倫理框架下開展器官移植
原標題:在法律和倫理框架下開展器官移植 8月18日至23日,第26屆國際器官移植大會暨國際器官移植協會(TTS)成立50周年紀念大會在香港召開。紀念大會舉辦了「中國器官移植的新時代——中國專場」會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 器官移植是人類醫學發展的巨大成就,挽救了無數終末期疾病患者的生命。
-
廣州10日內現兩器官捐獻移植案例
當晚20點45分,供心準時送達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該院心臟外科逸仙醫學臨床教授、中山市人民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鄭俊猛和該院心臟外科主任楊豔旗率領兩所醫院醫護人員組成的團隊,連夜進行了長達10個小時的手術。在「沉寂」了197分鐘後,這顆健康而強有力的心臟在一個陌生的胸腔內重新開始跳動。
-
《腦死亡法》器官移植的意義在最後一位
《腦死亡法》器官移植的意義在最後一位 2002-11-15 15:09 作者:朱步衝 2002年第45期
-
陽光下的器官移植費用應納入大病醫保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日前,梵蒂岡教皇科學院舉辦了「反對器官販賣全球峰會」,中國應邀參加,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席、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作為中方代表,用數據和事實說話,介紹了中國器官移植情況。
-
器官移植費用高昂讓患者望而卻步
截至5月10日,全國已完成捐獻案例1230例,同比增加43%。參會的各方專家坦言,儘管中國器官捐獻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高昂的自付費用仍讓部分患者望而卻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肝膽疾病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葉啟發教授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全國適用的器官移植服務收費標準正在起草和制定中。黃潔夫也透露,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推進將腎移植率先納入醫保,促進器官移植收費「透明化」。
-
我國已形成器官捐獻移植五大工作體系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王賀勝在近日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時表示,器官移植關係患者健康和生命挽救,關係生命價值和尊嚴,關係社會的公平和正義。「穩妥有序開展器官捐獻與移植,是一個國家醫學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保障人民根本利益、惠及民生的大事。」
-
器官移植後 器官接受者對捐贈者的感應
一些案例中,器官受贈者竟遇到一些可能來自捐贈者訊息的 ◎移植器官後不斷夢到車禍情況 一位網友在臺灣Dcard網站分享父親接受器官移植後的奇特經驗,他父親罹患腎衰竭,排隊等器官移植等了八年,接受器官移植後,竟然一直夢到車禍意外事件的場景。
-
走進中國器官移植「分配中樞」:揭活摘器官謠言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範凌志】秋日午後的陽光透過樹葉照進北京大佛寺東街一座清代府邸內,這裡曾是道光皇帝第六女壽恩固倫公主額駙景壽的宅子,現在已是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的所在 地。《環球時報》記者近日來到這座院落的二層小樓,聽工作人員詳述當代醫學前沿領域的大事——如何合法地獲取和分配人體器官?
-
全國2018年10月自考護理倫理學真題
加強溝通C.細緻觀察,一絲不苟 D.心理護理,治病育人16.以下屬於術後病人的護理道德要求的是A.勤於護理,減輕痛苦 B.保持肅靜,關懷病人C.熟練操作,一絲不苟 D.團結協作,實事求是17.以下屬於ICU工作特點的是A.嚴格消毒、防範院內感染 B.時間長C.艱巨、複雜 D.除病務絕觀念18.器官移植始於
-
器官移植的法制和倫理建設
這份聲明呼籲中國醫務工作者嚴格遵守醫學準則和倫理原則開展人體器官移植工作,恪守職業道德,尊重人的生命尊嚴,堅決抵制各種形式的人體器官買賣活動。該聲明發出後,迅速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機構的高度評價:「中國在器官移植領域開始與國際接軌,具有裡程碑意義!」 器官移植是20世紀生物醫學工程領域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是近代醫學偉大的成就之一。
-
"沒有規矩"道德倫理難容 器官移植立法迫在眉睫
器官移植要有規矩 器官移植作為治療某些完全喪失功能的臟器的惟一有效措施,未來將取得哪些進展?還需要解決哪些難題?中科院院士、我國器官移植創始人之一、同濟醫科大學裘法祖教授認為:目前阻礙器官移植技術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供體來源缺乏;21世紀,器官移植技術可望向異種移植等方向發展;在我國,未來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儘快出臺「腦死亡法」和「器官移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