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教學案例告訴你什麼是基於真實挑戰的STEM項目!

2020-12-04 STEAM在線

作者:Anne Jolly

本文由STEM未來計劃翻譯與整理

STEM項目的真實性體現在它最好能夠解決工程師和科學家可能會面臨的一部分現實挑戰。

因此,教師在設計STEM課程時,經常會面臨一個反覆出現的問題:要如何圍繞現實世界的挑戰?

這並不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但下面的一個圍繞當地環境挑戰設計的STEM實操案例,會為您提供一些思路。以下是案例的進展情況:

從一個學生關注的問題開始

當地的新聞報導顯示,該狀況讓一些學生頗為不滿,他們想知道如何阻止這些沉積物衝入河流。於是,一個有關現實問題的STEM項目便誕生了。

該問題符合課程標準

這個項目包含很多適合當前年級學生的知識點,例如土地的侵蝕和濁液的沉積現象,以及流速等概念。

經過一番討論,我們確立了STEM挑戰任務:降低沉積物從河流排放到水庫的速度。我們的口號是「不要隨波逐流」!

制定學生開展項目的方案

我們與學生一起思考,讓他們參與到項目決策過程當中,確保他們可以承擔得起整個項目。

首先遵循特定的標準和條件,以團隊的形式在模型流床中設計和製作過濾系統。學生將測試他們的過濾系統,計算沉積物的排放率,根據需要重新設計,並在Excel表格中記錄他們的結果以進行課堂分析。

收集材料和配備設施

在控制水量的前提下,團隊需要哪些材料製作河床模型和過濾系統?他們會使用什麼沉澱物進行試驗?他們如何收集沉澱物並測試排放量?他們會怎樣處理剩餘的沉澱物和水呢?

這些只是部分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每個團隊都需要一套材料進行試驗,因此材料必須便宜且易於獲取。

計劃項目方案,保證實施

我們採取了項目式的問題解決方案。學生將使用迭代工程設計模式(EDP)來引導他們提出多種解決沉積物問題的想法。

與所有的STEM項目一樣,每個團隊都會制定各自的設計方案和解決措施。我們的主要職能則是提供規範的EDP步驟和團隊合作的指導。

通過實驗研究各種過濾裝置

為了設計出良好的過濾系統,學生首先要找到最有效的過濾裝置。過濾層的規格和形狀是否重要?各層之間的距離怎麼把握?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們進行了控制變量法來測試這些功能 。然後在Excel表格中整理他們的數據。

最後,團隊成員通過分析數據來決定使用哪種過濾裝置。

實踐、改進解決方案

學生團隊在討論、選擇、模擬和製作各自的過濾系統後,進入測試階段。

每個團隊以精確的速率沿河床下方注入一升含泥沙的水,通過過濾裝置後,由河床末端的水桶進行沉積物的收集。隨後統計沉積物的量,並根據數據計算過濾裝置的流通率。

最後決定是否需要重新設計過濾系統,以便在記錄最終結果之前儘可能增強過濾系統的應用效果。

幾乎可以預測,大多數過濾系統效果不佳。但這反而為學生提供了重要的學習機會,讓他們總結失敗的教訓和改進的方法。

這個項目持續了5個課時。我每季度嘗試至少做一個這樣的項目。在大型項目之間,學生研究他們的主題和特定的STEM技能——團隊合作、使用特定的數位技術、提出針對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案等等。STEM技能可以無縫融入我們的日常課程。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我們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美國教育部:技術促進STEM學習的9個維度與案例
    通過處理他們的編碼錯誤,學生們開始理解計算思維包括不斷的嘗試和錯誤,堅持錯誤或失敗是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師重視編碼活動,因為它與數學和工程設計過程有關,也因為它教會學生如何向他人解釋自己的推理和思考。7.基於項目的跨學科學習。學生在整合多個STEM領域(例如科學和數學)的基於項目或挑戰的真實學習活動中使用數位技術工具。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3)探索區域中小學STEM課程的有效實施途徑,建立基於學科教學的跨學科學習課例及應用案例。  (4)初步構建符合區域特點的中小學跨學科學習實踐模式。「一個人走得快,一個團隊走得遠」,有這麼一支項目式學習開發團隊,為以後項目式學習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尋找項目  每所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辦學歷史及辦學理念均不一樣,我們指導各校根據自身學校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一個真實的項目進行探究,所以在我們的指導下,鹽田區各校探究的項目是不同的。
  • 特級教師說| 朱開群:基於深度學習的「深度教學」
    事後美國同行提出了這樣的疑問:這堂課老師問問題,學生回答問題,學生沒有帶著一個問題進課堂,也沒有帶著一個問題出課堂,學生更沒有提出高質量的問題,這堂課還有上的價值和必要嗎?這些都告訴我們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應該是基於問題的探究性教學,教學的中心是問題的發現、提出和解決。而問題教學的最高境界是引導、鼓勵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
  • Cell Stem Cell解讀!基於多能幹細胞的細胞療法的未來與挑戰!
    致瘤性多潛能幹細胞(PSCs,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其擁有無限增殖的潛力,因此,如今我們就能為移植準備數十億個多種多樣的人類細胞。最近有研究人員就提出,線粒體的新發突變或許能作為自體iPSCs新表位的一個潛在來源,然而,自體iPSCs的免疫原性目前並未得到其它研究成果的支持;研究者Araki等人利用B6小鼠產生了多種胚胎幹細胞和iPSCs細胞系,並能將其分化為皮膚和骨髓組織,當將這些分化的細胞移植到B6細胞後,研究人員並未觀察到其二者在移植或T細胞浸潤方面的差異。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 基於建構主義的五大教學模式之:問題教學模式
    大家會發現,前面幾種教學法都是圍繞問題所進行的:直導教學模式是老師提出問題和標準,引導大家共同完成這個問題,直到實現目標的教學方式。討論教學模式是大家圍繞一個問題進行深入討論,通過協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體驗教學模式是將問題設計成一個個項目或任務,學習者通過體驗、實踐完成任務的教學方式。可見,所有的建構主義教學都是基於問題的教學。
  • 真實案例告訴你,不要以為愛滋病離你很遠!
    真實案例告訴你,不要以為愛滋病離你很遠!以下用連環畫的形式展現幾個真實的案例(點擊圖片可放大看)↓今天和大家分享這些學生感染愛滋病的案例,就發生在你我身邊。加強防範,遠離危險因素,讓愛滋病感染的風險遠離自己!
  • STEM教育的教學法案例(一)
    為了大家能夠更好地體會九步法和加深對其的理解和應用,採用一個與九步法直接對照說明的清晰案例過程是最好的方式。所以,我們首先認識一下九步法框架(如圖1)。大家也還要建立一個概念,這裡即將給出的所謂幾種不同的案例類型,主要是指的針對問題或主題的類型,這是以便大家在自己的教學方案設計中更好地掌握不同類型教學情況下的應對策略和方法。案例類型一知識概念學習型知識概念是在教育中最為基本的逐漸遞進的教學內容,這在各個學科的知識教學中都是一樣的要求。
  • 你一定想知道究竟國內stem教育現狀如何
    在中國stem教育是一個從國外引入的概念,中國stem教育興起有兩個重要因素,首先是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政策,第二個原因是信息技術發展。2016年stem和創客教育被寫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文件,此後stem教育在中國進入蓬勃發展階段。下面由格物斯坦小坦克帶您看看中國stem教育的發展現狀。
  • 【芥末翻】用故事豐富課堂:故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但是呈現給學習者的案例卻強調具體而真實,滿足學習者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下面介紹一個講案例教學法應用於軍事領域的例子:美國國防部人員安全研究中心(PERSEREC),美國特勤局,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緊急響應小組(CERT)已經在全美範圍內收集了數千個網絡犯罪的案例。這些案例以詳實的文件證明了真實事件對網絡犯罪的偵察、調查和起訴起到引導性作用。
  • 特級教師周群│初中語文批判性思維教學案例分享
    我覺得這是最簡單粗暴,也是最真實的回答。以下是周老師的具體分享內容北京景山學校曾經使用的是自編教材。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有專家建議在教材編寫和教學當中應該融入批判性思維。這對我們來說是教學的難點。基於我們目前對批判性思維的理解,教學設計中主要採用滲透式的方式。
  • 美術學科教學論第五周:如何寫一篇教學案例?
    上周的拼字遊戲: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上個月17號本是開學的日子,轉眼已經過了一個月了。美術學科教學論已經到了第周周二北京時間下午,今天美術教學方法論的內容開始了,今天的一、二課時依舊是進行的口頭訓練。
  • 例談STEM教育中的「E」
    案例介紹 來自濟南市寶華小學的「海綿家園」案例是為解決濟南市雨水四季分布不均導致泉水停湧、雨季積水成「海」這一現實問題提出的STEM學習項目。該問題來自學生的真實生活,具備有意義的情境,是結合地域資源提出的項目研究問題。
  • 如何從科學課本出發,設計STEM項目?
    (文末附有該課例教案)——————————————————————————STEM項目《搭建高塔》是基於小學科學六年級形狀與結構單元《做一個高塔》這節課拓展而來的。教材中選用可樂瓶、膠帶,讓學生搭建高塔,體會塔的特點。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學生對此興趣不夠濃,感悟不深。主要是搭建材料限制了學生無限的想像力。
  • 13個應用案例 講述最真實的大數據故事
    大數據改變的那些行業大數據目前是當下最火熱的詞了,你要是不知道大數據這個概念,都不好意思在眾人面前開口了。然而實際上很多人都對大數據的應用模糊不清。現在就讓我們從下面十三個鮮明的大數據應用案例來了解下最真實的大數據故事。這是大數據在生活中實現應用的情況,也許能改變一個企業的運營,甚至改變一個行業未來的走勢與發展。
  • 一個真實案例教你運用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是產品經理必備技能之一,本文以一個真實案例給大家提供了一些數據分析的思路,但還需大家自己多多思考,學以致用。二、一個真實的案例在案例介紹前,再囉嗦一下我在處理數據分析工作時候的步驟:明確分析目的,數據收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展現,報告撰寫。展現和撰寫這篇文章就不說了,因人而異。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火神山醫院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火神山醫院 2020-03-16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於項目超市的 學科測評
    大家就坐後,Z教師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在實驗室舉行學期的科學實踐能力測評。請大家仔細閱讀期末項目實踐能力導航單。隨後又再次強調了每個項目的內容、操作要求等。測評環節開始,學生快速、有序地來到材料區拿取所需材料,在操作區安靜、細心地進行觀察、記錄。
  • 天河區STEM教育創新能力大賽成功舉辦:37個STEM案例參與展評
    此次大賽共有37個來自不同中小學的STEM案例參與展評,在加強學校之間的經驗交流之餘,推進天河區STEM教育發展。據悉,本次大賽分案例展評、課例展示、專家講座等三個環節。參賽師生對案例進行闡述和答辯後,經過專家第一輪初評和第二輪複評,最終評出了一等獎5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13個,優秀獎10個,優秀指導教師7個,優秀組織獎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