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時代,過度的依賴計算機,會弱化人類的部分能力嗎?

2021-01-09 生生如火

我們完全認可數字媒體為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好處,我們可以列出一長串數字媒體帶來的積極進展和結果。但在這裡,我們的問題是數字媒體是否使我們更快樂、更聰明、更有文化。當然,我們也意識到對技術的負面關注有著悠久的歷史:2500年前,蘇格拉底擔心書寫而不是記憶會弱化知識。

即使在今天,一些評論家也認為,從演講,特別是面對面的講話到書寫,再到遠程通信的轉變,意味著我們正在失去演講力和說服力。我們並不擔心紙質書籍、報紙甚至圖書館將完全消失。即使關於膚淺的和流行的問題的討論淹沒了對複雜問題的長期爭論。

信息量太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設計系統的人不理解信息數量和質量之間的差異,添加過多的訪問信息,導致了太多的即時意見。創造力和創新有時也取決於不同的輸入和意外的驚喜。如果我們都在聽相同的音樂、看同樣的電影、使用相同的信息,那麼我們應該走向何方呢?是我們的不滿意、缺陷和錯誤,讓事情變得有意思,某些機會和不確定的因素使每個生命變得獨特,也使生命本身有價值。

最終一臺機器有可能會讀遍每一本書甚至是看遍每一部電影,並發現其中的模式。這些可以被銷售數據或票房收入所引用,來揭示成功的秘訣。但是,最終的結果肯定是一本書和一部電影被無休止地循環利用。我們真的希望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裡嗎?時間的印記會讓紙質書變得有趣,可能會出現另一種情況。

我們將繼續記錄一切,但卻從不去看它。我們將刪除自己的歷史,並讓它從我們的頭腦中消失。我們會陷入被動的昏迷,盲目追隨設備告訴我們要去做什麼或是當下流行什麼。訪問過多的信息跟沒有信息幾乎一樣,都是不好的,因為很難區分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

據美國媒體研究所的研究,幾乎有60%的美國人承認他們只閱讀新聞標題。所有的一切都將崩潰,網際網路將成為我們唯一的現實。而電子書卻一直保持相同的和原始的樣子。每一本電子圖書都沒有任何不同,而每個紙質版的圖書都講述了一個不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人類過度依賴GPS會喪失看地圖的能力
    2月13日,據外媒報導,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發明者Bradford Parkinson哀嘆人們已經失去閱讀地圖的能力,因為他們現在太依賴智慧型手機或衛星導航設備了
  • PNAS:壓力會弱化我們對危險的感知能力
    2017年10月4日/生物谷BIOON/---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當人們處於壓力較大的環境下時,會弱化對周圍危險的感知能力,這一結論與以往的觀點並不一致。這項研究是由來自紐約大學的研究者們做出的,相關結果發表在《PNAS》雜誌上。
  • 數位化時代下的新人類,智商正在下降
    據報導,近日,來自法國的神經科學家米歇爾·德米爾熱,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數位化時代中,年輕一代的人類智商,和自己的父輩相比,正在逐漸下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此後,伴隨著遠古人類的發展,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進入到新石器時代,又從新石器時代迎來了文明時期,一直到經過近萬年的文明史後,最終在200多年前,伴隨著工業革命的啟動,進入到科技大爆炸的新時代,人類也在這個過程中,變得越來越聰明。
  • 過度依賴別人,會讓你失去自我價值
    但是,不管感情如何深厚,你們都是來自兩個家庭的人,不同的環境會造就不一樣的性格。熱戀時期的依賴可能會讓人感覺到甜蜜,但是過分依賴就會變成對方的負擔。這樣的狀況,對你們的感情只能是一種負擔,毫無美感。梅梅是個溫婉的女子,說話輕聲低語。
  • 數位化時代的勞動與正義
    摘 要:隨著人類社會步入數位化時代,數字勞動成為當今時代的典型勞動形式。馬克思在批判異化勞動的基礎上闡述了資本與勞動之間的對立關係,對機器體系的發展做了科學預見,從而為在政治經濟學批判視域中檢視數位化時代的人類勞動奠定了基礎。
  • 過度依賴智能地圖導航 大腦可能會退化
    原標題:過度依賴智能地圖導航,大腦可能會退化   幫你指路的應用,卻可能讓你最終失去自己認路的能力。
  • 《網際網路沒有記憶》:數位化時代的記憶是我們的嗎?
    記憶是一種獨特的思維能力,它不僅使學習成為可能,也使教學成為可能,並且讓幾千年來知識大規模的積累下來。錫德尼曾說過:記憶是知識的唯一庫管人。記憶造就了我們的本身,它們以難以覺察的方式改變著我們身邊的一切。如果,沒有記憶,我還是我嗎?你能想像沒有記憶的人生是什麼樣子的嗎?
  • 矩陣元對話錄-從全數位化時代秩序的建立來探討區塊鏈與隱私計算
    關於區塊鏈、關於數據、關於隱私計算,關於基礎設施,更是有關於我們所沉浸於其中的時代,或顯明或晦暗的存在的秩序。李畫:我在寫一篇文章,就是採訪幾個人,請他們聊聊他們覺得區塊鏈的用途會是什麼。你之前也曾在其他採訪中談到了這個話題。我能就這一話題接著採訪你嗎?你願意聊聊嗎?就是問幾個問題,搞懂你說的具體意思是什麼?孫立林:沒問題。
  • 未來會由機器人代替人類嗎
    科技目前在飛速發展,尤其是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速度幾乎是其他同類科技發展速度的三到五倍。而伴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ai的應用也越來越廣,人們所擔心的問題也更多。所以有很多人都在想,是否人工智慧真的可以代替人類?但是在這裡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不可能。至少未來500年之內不可能有這種現象產生。首先誒ai雖然發達,但是還沒有到達那種可以完全抽空自己思想的能力。
  • 誰發現和選擇了「二進位」這個開啟人類社會數位化信息化大門的金鑰匙?
    採用二進位可大大簡化計算機的設計,加快了人類社會數位化和信息化進程。因此,二進位可以看做是開啟了人類社會數位化和信息化大門的金鑰匙。提出和選擇使用二進位的歷史人物功不可沒。本文試圖探究二進位數位化和信息化的發展歷程,紀念那些對此做出卓越貢獻的先賢們。
  • 計算機是下一個生命形式嗎?
    他們問道:人類的不可言喻的品質怎麼會進入計算機呢?但是,相信非碳生命的人會提出一個有力的反問:如果我們堅持進化止於我們,又怎麼能算是接受進化觀點呢?5月20日,美國科學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單細胞細菌誕生,並將它命名為「人造兒」。
  •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用內生安全加固數位化時代的底板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用內生安全加固數位化時代的底板 2020-11-03 14:12: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 在數位化資訊時代,觸摸這種人類交流的基本方式,會被淘汰嗎?
    然而作為觸覺感受器的皮膚卻是人類最大的器官。一個中等身材的人身上有5~6千克的皮膚,相當於一個保齡球的重量。除了調節體溫、保護我們不受感染和傷害,皮膚還是我們與外界交流的界面,正如我們會喪失視力或聽力一樣,我們也可能會變成無觸覺者(見連結「觸覺缺失」)。皮膚表面感受到的信號傳遞到大腦的速度各不相同。
  • 數位化時代,銀行網點該何去何從?
    數位化時代,銀行網點該何去何從?這一切似乎都預示著數位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宏觀環境對銀行業的衝擊事實上,早在1994年,比爾·蓋茨就開始看衰銀行網點。之後的幾十年裡,國內外的傳統銀行業也不斷地受到來自阿里、亞馬遜、谷歌等科技公司的衝擊。再加上實體化網點成本遠高於線上渠道、網點的到客率一直在下降,銀行向數位化轉變似乎已經成為了定局。
  • 過度依賴智能地圖導航,大腦可能會退化
    你越使用數字設備導航,你自己辨認方向和認路的能力就越差。 注意力減弱的最典型案例也許就體現在我們的導航技能上。GPS和谷歌地圖正在削弱人類自身的導航能力,而原本我們可以自己使用紙質地圖,或者通過其他人的指示來完成出行。
  • 電腦到人腦,計算機必不可少的4大思維
    諷刺的是,計算機的進化與人類智能的成熟方向恰恰相反。神奇的網絡一、準確的溝通、記憶和計算能力準確的溝通、記憶和計算能力是計算機不可或缺的思維之一計算包含3個部分:通信、存儲器和邏輯門。邏輯門的準確性可能通過錯誤偵查和校正碼達到任意高的精度。而冗餘出現的首要原因是神經傳輸系統自身的不可靠性。
  • 生物計算機,讓人類進入「無癌時代」
    微軟預言,利用生物計算機,10年內攻克癌症問題,人類將進入「無癌時代」。由於蛋白質分子不僅比矽晶片上的電子元件小得多,而且阻抗低、能耗小,因而既有巨大的存儲容量和高速處理信息的能力,又較好地解決了散熱問題。據研究者介紹,這種計算機可以在細胞內部「存活」,並且可以隨時監測身體是否會出現異常情況,比如說癌症。一旦「生物計算機」發現某個細胞會出現癌變的可能性,它就會重新啟動系統,清除病變的細胞。
  • 太陽進入氦閃時代和紅巨星時代後,人類會從太陽手中救下地球嗎?
    但在太陽熄滅之前,卻會給地球帶來兩場災難,分別是氦閃時代,以及最可怕的紅巨星時代之後。簡單的說氦閃時代是因為太陽的氫核因為過度消耗儲量不夠了,內部的溫度會異常升高而引發氦核融合形成「氦閃」。首次氦閃據預測會在12億年後發生,屆時地球的陸地、海洋包括大氣將承受異常烘烤,就像是將地球放進微波爐中持續加熱,而其周期會長達數萬年。
  • 人類能打過平頭哥嗎?網友:在它眼裡,人類只是弱化版的大猩猩
    所以一般的動物它根本不放在眼裡,眼鏡蛇毒不死它,反而成為它的獵物,人類想把它放在動物園裡飼養,它卻玩起了越獄。那麼很多人會有疑問,人類赤手空拳能夠打得過平頭哥嗎?畢竟人類才是地球的主宰。很多網友說不可能,因為在平頭哥看來,人類只不過是弱化版的大猩猩,根本不會把人類放在眼裡,即使給人類一把錘子也不一定能戰勝它。
  • 過度的依賴別人建議、會使人失去最基本的判斷!
    我們已經喪失了最基本的判斷能力了嗎?分享網上所見、所想,一起生活上共知、共勉!現在的部分人,真的是完全沒有了一點底線!不管後果,甚至有時候會出現欺瞞設置欺騙式的推薦銷售,現實中不少吧!說沒遇到的你真幸運!真的,作為人還是請有點職業道德,有點人情味吧!現實中我也遇到一次:帶媽媽去金店買首飾,想買個純金項鍊。就看到我聽到旁邊老奶奶要買一耳環,問銷售員以後不想帶了,能不能賣錢。銷售員直接拿出了18K金的給老奶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