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小林4年前常感覺背部陣發性疼痛,去年4月,背部疼痛加重,並且出現雙腳麻木,雙腿打軟,行走無力,5月初病情惡化,雙下肢癱瘓,當地醫院診斷為胸椎佔位性病變。6月中旬,到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求治。該院骨科副主任商衛林檢查發現,患者9、10、11胸椎旁有6cm×7cm×8cm的腫瘤,CT顯示,臨近椎體、肋骨被腫瘤侵蝕破壞,腫瘤向內長入椎管內,嚴重壓迫脊髓,導致雙下肢癱瘓。7月2日,骨科、神經外科、胸外科、心外科多學科專家聯袂為小林施行了脊髓腫瘤切除手術。經過3個小時的多學科輪番作戰,手術獲得成功。
據商衛林主任介紹,小林患的是脊索瘤,其好發部位是脊椎的兩端,骶尾部最多,顱底部次之,像小林這樣生長在胸椎部位的較為罕見。脊索瘤屬於脊柱脊髓瘤的一種。胚胎早期,脊索從尾骨部延伸至頭部,一般在胎兒達到3個月時脊索開始退化,至4個月時被完全吸收,其所在位置被脊椎骨所替代,如果在某個部位脊索沒有被吸收,遺留殘餘脊索,就會成為身體內異常的腫瘤組織——脊索瘤。多數人在30歲以後發病,其中發生於50~59歲的約佔30%,像小林剛剛20歲就發病,臨床上也很少見。
脊柱脊髓瘤引起的脊髓神經壓迫在臨床上是比較常見的。脊髓是人體的傳導中樞,一旦脊髓受到損傷,就會導致大腦指揮失靈,人體某一部位出現功能障礙,醫學上稱為脊髓壓迫症。最常見的有四大症狀,即疼痛、感覺障礙、運動障礙和大小便功能障礙。疼痛經常是首發症狀,該疼痛的特點是:呈自發性,較劇烈,初期為陣發性,夜間或平臥時仍然可有疼痛發作。絕大多數脊索瘤都會引起腫瘤周圍骨質破壞,呈溶骨性改變,伴有鈣化,有人形容為「溶冰」樣骨破壞。脊髓瘤早期由於症狀不明顯,一般不太容易被發現,常會出現漏診或誤治,所以商主任提醒說,一旦出現較嚴重的陣發性、與體位無明顯關係的疼痛,走路腿打軟無力、有麻木感覺或出現不知不覺中尿褲子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CT片可以發現早期的脊柱脊髓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