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船舶上的羅經是什麼?古老的磁羅經還有作用嗎?

2020-10-18 和風漫談

船舶在茫茫大海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想知道東南西北和準確船位,少不了導航定位設備的幫忙。

現代船舶上同時裝備著多種先進導航設備,比如GPS衛星導航、無線電導航、羅蘭導航、雷達導航、計程儀及自動雷達標繪儀等等。這些裝備不但能輕鬆確定船位,還能自動避讓、自動駕駛,很遠就知道其他船隻的詳細信息。

不過,即便高科技裝備齊上陣,國際海事組織仍要求所有船舶必須安裝一種古老的航海設備——羅經。

羅經是提供方向基準的儀器,分磁羅經、陀螺羅經(電羅經)兩種。雖然都叫羅經,但工作原理並不相同。

▲立式磁羅經

一、磁羅經是最早測定航向、物標方位和太陽方位的導航設備之一。它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指南針(司南)。

後來人們將磁針和方位盤結合在一起,發明了水羅盤,明朝鄭和依靠水羅盤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偉大壯舉。水羅盤又繼續發展,變成了更加精確可靠的磁羅經。

▲水羅盤

它的原理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個大磁場,磁針在磁場作用下指向磁北極。不過磁北極與地球真正的地理北極(真北)並不一致,兩者距離有1500公裡之遠。磁北極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即使在一天之中位置也不斷變動。

磁羅經指示的北方與真北之間的角度差,叫做磁差。不同地區的磁差相差很大,人們將各地磁差匯總到一起,做成等磁差曲線或標註到羅經花上,船員查閱資料就能方便的計算出真北方向。

▲羅經花

有了磁羅經、六分儀和天文鐘,古代的人們就能駕著帆船在四大洋間穿梭往來,發展貿易了。後來船舶發展,木質帆船進入鋼鐵艦船時代,大量鋼鐵和電纜使用,也使船本身帶上磁性。

船身累積的磁性對磁羅經產生不利影響,帶來一種新偏差——自差。自差使磁針與磁北之間也不相同了,兩者最大相差能達數十度。

所以現代船舶要經常校正自差,再將剩餘自差編成《自差表》或自差曲線圖。供船員在實際使用中查閱計算,得到真北方向。

1、磁羅經按結構不同分成:幹羅經、液體羅經兩種。幹羅經已經淘汰,現代船舶上主要用液體磁羅經。

▲液體羅經

液體羅經的羅盆安裝在萬向平衡環上,船舶晃動中也能保持水平。盆裡密封著酒精與蒸餾水的混合液體,羅盤漂浮在液體中,浮力使摩擦阻力減小、指向穩定性增加,靈敏度也大大提高。

2、按安裝位置和用途不同,又分成:標準羅經、操舵羅經和應急羅經等。

其中標準羅經安裝在駕駛室上方的露天羅經甲板上;操舵羅經在駕駛室內,供操舵使用;應急羅經在船尾應急舵前,供應急操舵使用。

磁羅經一直伴隨著人類航海事業,在各種情況下都能使用,只是精度差一些。

二、19世紀50年代,人們又基於陀螺儀原理髮明了陀螺羅經。陀螺羅經又稱電羅經,由電力驅動。高速旋轉的陀螺有定軸性和進動性,在沒有外力矩作用時,自轉軸在慣性空間中的指向穩定不變。

▲陀螺羅經原理

陀螺羅經啟動時,陀螺轉子在地球自轉角速度和重力影響下,自轉軸指向真北方向。它不受聲、光、電、磁等一切因素影響,非常精確適用性又強,在船舶、飛機、飛彈等設備上廣泛使用。

相比磁羅經,陀螺羅經更精確、誤差小、不受磁場幹擾、安裝範圍廣、可連接多個復示器,是現代船舶日常使用的羅經。但它系統複雜,可靠性稍差,需要電力供應,一旦斷電或故障就不能使用。所以現代船舶同時裝備兩種羅經,以備不時之需。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綜上,在各種先進導航設備幫助下,現代船舶在全球各大洋密集的航行,安全性比古代不知提高了多少倍。但古老的磁羅經仍然牢牢佔據著一席之地,繼續發揮其獨特作用。

相關焦點

  • 航運技術角度的Deviation:羅經自差知識點匯總
    ①航運技術角度航海儀器羅經Deviation羅經自差可以理解為>羅經自差由船舶內部的磁力★magnetism within the vessel引起。ΔC:羅經差 磁羅經的磁針在地磁和船磁的合力的作用下羅北(NC)偏開真北(NT)的夾角。
  • 利用GPS衛星定位技術對疏浚工程船舶進行施工定位
    移動臺的計算機用於採集GPS的位置數據,並通過後處理,繪成坐標圖,顯示定位實時動態位置,起到導航作用。  3、用於施工定位的主要設備及GPS的主要技術指標  3.1 疏浚船舶用於定位的主要設備疏浚船舶用於定位的主要設備有:GPS,電子羅經,電腦和導航軟體。
  • 它用在智慧型手機上到底有什麼作用?
    說到陀螺儀有什麼用,小編只能說,必不可缺吧!  類似於牛頓第三定律,當推動外框架或者內框架改變動量矩H的方向時,陀螺儀會產生反作用力矩,其大小與外力矩相等,方向相反。這也是陀螺儀的基本特性之一。
  • 疊層石: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居然還有活的
    從地球產生到今天,幾十億年的時間,地球上發生了哪些變遷?那些地球誕生之初出現的生命今天還能找到嗎?這許多的問題,都是人類一直孜孜不倦在追尋的內容。想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容易,科學家們數年如一日的研究,方才窺得一斑。今天我們就走進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化石——疊層石,透過這種古老的生物化石,窺一窺地球的秘密。
  • 疊層石: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居然還有活的
    地球上,生命是如何進化為今天的模樣的?從地球產生到今天,幾十億年的時間,地球上發生了哪些變遷?那些地球誕生之初出現的生命今天還能找到嗎?這許多的問題,都是人類一直孜孜不倦在追尋的內容。想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容易,科學家們數年如一日的研究,方才窺得一斑。
  • 船舶與海洋工程:面向大海,大有作為
    中國自古以來是航海強國,從明朝的鄭和下西洋到如今的世界上最大造船廠龍門吊,而遼寧號的出現更是燃起了不少青年投身航海事業的滿腔熱血。我國是無與倫比的世界造船大國,造船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但絕不是夕陽產業。
  • 煤炭百科:船舶水尺計重的原理及作用
    船舶水尺計重的原理及作用:1.水尺計量      水尺計量(CHECKING WEIGHT BY DRAFT)是通過測看船舶水尺,計算其排水量,並測定船用物料,而後依船舶的準確圖表,計算散裝固態貨物重量的一種計量方法。
  • 電腦CPU上的導熱矽脂有什麼作用?可以不使用嗎?
    因為導熱矽脂塗覆在發熱體和散熱設備中薄薄的一層,外觀是灰色的或者白色的,看上去不很「雅觀」,那麼這種糊狀的導熱矽矽脂有什麼作用呢?可以不使用嗎?導熱矽脂用在電腦CPU和散熱片之間的空隙中,可以把CPU散發的熱量傳導出去,這樣電腦即使長時間工作,CPU都能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中,不會出現因為溫度過高而燒損的現象。
  • 以案為鑑 | 船舶上的通風筒與空氣管之間的區別你知道嗎?
    以案為鑑 | 船舶上的通風筒與空氣管之間的區別你知道嗎?據報導,該輪很有可能是通風筒出現了故障,從而導致海水倒灌入船體內,使得船舶左舷傾斜,最終導致其傾覆沉沒。通風筒與空氣管是船舶上重要的設備,在船旗國安全檢查中,通風筒與空氣管的缺陷較多,不少船舶因為該缺陷被滯留,船舶上的通風筒與空氣管外型較為相似,容易讓人產生混淆,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兩者之間的區別和安檢中常見的缺陷。
  • 海事預防:冬季寒潮大風極端天氣,船舶安全注意事項
    船舶以及港航企業需要強化極端天氣災害性認識,在思想技術層面執行防抗措施,做好應急值守及預案修訂落實等工作。轄區內船舶更需提前謀劃準備,做好防護應對,最大程度避免或減少險情事故發生,保障船舶生產安全。船舶在寒潮大風中的操縱方法01「Z」字航法若在航線上遭遇頂浪或偏頂浪,可採用「Z」字航行方法。(如圖)02滯航如果船舶在頂浪航行時經不起波浪衝擊,則可採用「滯航」方法。即以能保持航向的最低船速將風浪放在船首2-3個羅經點(波向角為20°-30°)的方位上迎浪(或頂浪)前進的方法。
  • 這是世界上最貴的「收費站」?船舶為什麼不繞行
    而船舶通過運河要繳費超過20萬美元,你見過嗎?巴拿馬運河,位於美洲國家巴拿馬,全長約82公裡,寬度約為152到304米,它連接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繁忙的航運要道之一,被人們稱為「世界橋梁」。隨著全球海運的不斷發展,使得巴拿馬運河幾乎成為了全球生意最好的「收費站」。由於它的河道寬闊,可以通過大型貨運船隻,甚至是通過裝有一萬多個貨櫃的超大船舶都不在話下。
  • 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陸
    根據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巖石的分布,最初的陸島大概分布在今天澳大利亞的西部,格陵蘭島西部和非洲大陸南部。陸島出現後,在太陽的光熱以及地球重力的聯合作用下,陸島上的巖石被風化,侵蝕。那些被風化,侵蝕和剝離的碎片,被搬移到較低的陸島的四周沉積下來,逐漸形成早期的沉積層。這些早期的沉積層隨著地殼的演變,也被緩慢抬升出海面,使得陸島不斷擴大。
  • 盤點船舶領域不可不了解的科研院所
    一流的產品,一流的設施,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現代管理,成為我所的真實寫照。2003年我所通過了ISO9001和國家軍用標準GJB/Z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天津航海儀器研究所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航海儀器設備,完善的系統解決方案和優質的服務,主要產品有:綜合船橋系統(IBS)、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ECDIS)、電子海圖系統(ECS)、橋樓航行值班報警系統(BNWAS)、駕控信息顯示系統(Conning)、監測與報警系統、航跡控制系統、多功能系統、船用光纖羅經系統、磁羅經、自動操舵儀、計程儀、多功能數顯終端和航海顯示器,產品通過了中國船級社和德國勞式船級社型式認可
  • 船舶行業翻譯要注意什麼
    船舶行業是一個多元素綜合的行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船舶行業衍生出的新的內容也越來越多,現在的船舶行業不僅覆蓋到通信、智能導航系統、語音、音樂播放等技術領域,船舶行業規模之大,翻譯難度之高大,工作量之大,也對翻譯行業提出了新的挑戰。
  • 在古老的無氧世界,它們靠什麼生存下來?
    幾年前,一個由地質學家、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從疊層石化石中找到了與這些古老生命有關的線索。他們提出,砷(As)或許是這些古老微生物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關鍵化學物質。現在,這些古老的微生物群落仍有其現代版本至今仍存活於地球之上,或許還有一部分這樣的微生物群落仍在使用砷而生存。如果發現了這樣的群落,是否就能算作為這種「砷理論」找到了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