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影響CAR-T療效的獨立不良因素

2021-01-09 科學網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翟志敏教授團隊就「CAR-T治療白血病」課題開展臨床研究,首次報告了骨髓外侵犯和高抑制性T細胞是影響CAR-T治療療效的獨立不良因素。研究表明,國內CAR-T治療技術完全可以媲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新型基因療法CAR-T,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惡性腫瘤治療方式,就是通過基因改造,將T細胞改造成「活藥物」,為遏制惡性腫瘤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翟志敏團隊從72名有意向接受CAR-T細胞治療的患者中,篩選出51例復發難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47名3歲到72歲的患者順利獲得CD19 CAR-T細胞輸注及療效評價。在目前國內外關於CD19 CAR-T細胞治療的臨床研究報告中,這項研究由於納入的病例數多、患者年齡跨度最大、伴有髓外病變患者的比例最高,因此研究風險和難度大大增加。

翟志敏團隊近5年對入組患者精心治療、觀察隨訪和系統分析的結果顯示,總緩解率為81%,1年的總生存率和無復發生存率分別為53.0%和45.0%,這一結果與歐美其他醫療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相似。特別是4級以上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僅6.4%,而歐美國家報導顯示一般在30%左右。這提示國內自主設計製造的CD19 CAR-T細胞不僅療效肯定,且治療過程更安全。

該成果進一步探討了患者因素對CAR-T治療的影響,在國際上首次報告骨髓外侵犯和高抑制性T細胞是影響CAR-T治療療效的獨立不良因素,對今後進一步提升CAR-T細胞質量、優化治療模式、推進CAR-T治療在國內向臨床應用轉化具有重要意義。(來源:中國科學報 桂運安)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9774-x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骨髓外侵犯或影響CAR-T治療療效
    原標題:骨髓外侵犯或影響CAR-T治療療效(記者顏理海)近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血液內科翟志敏教授團隊關於「CAR-T治療白血病」臨床研究成果的論文在《自然·通訊》雜誌發表。研究表明,國內CAR-T治療技術完全可以媲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並首次報告了骨髓外侵犯和高抑制性T細胞(Tregs)是影響CAR-T治療療效的獨立不良因素。該研究從72名有意向接受CAR-T細胞治療的患者中,篩選出51名符合條件的復發難治B淋巴細胞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47名3歲到72歲的患者順利獲得CD19 CAR-T細胞輸注及療效評價。
  • 我國CAR-T治療技術與世界「並跑」
    研究表明,國內CAR-T治療技術完全可以媲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並首次報告了骨髓外侵犯和高抑制性T細胞(Tregs)是影響CAR-T治療療效的獨立不良因素。  該研究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支持下,經過相關倫理委員會批准並在國際臨床試驗機構(clinicaltrials.gov, U.S.
  • CAR-T治療白血病技術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記者12月4日從安徽醫科大學獲悉,該校第二附屬醫院血液科翟志敏教授團隊關於「CART治療白血病」開展臨床研究,首次報告了骨髓外侵犯和高抑制性T細胞是影響CAR-T治療療效的獨立不良因素,並證明國內CAR-T治療技術完全可以媲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研究成果以論文形式近日在《自然·通訊》雜誌發表。
  • Park博士:CAR-T療法常見問題解答 | CAR-T專欄
    一旦患者接受過一次CAR-T細胞的輸注,就需要通過連續的骨髓活檢密切監測患者的疾病復發情況,並觀察B細胞是否存在發育不良的情況;如果患者疾病復發,則需要接受標準挽救治療。一般而言,大部分CAR-T細胞治療失敗的患者即便在CAR-T細胞有所增殖的情況下,也會在3個月內治療失敗,目前正在進行相關研究以評估額外的治療對於這些患者的療效。一旦患者持續緩解達到6個月,那麼大部分緩解具有持久性,並且不需要再接受維持治療。
  • CAR-T明星Yescarta在新適應症上表現良好,吉利德考慮將其推進至...
    結果顯示,單次注射Yescarta後,有92%的iNHL患者 (n = 104可評估療效) 產生效果,其中76%的患者在中位隨訪17.5個月時獲得了完全緩解 (CR) 。有146例iNHL患者在接受兩個或多個治療後接受了Yescarta的單次輸注,包括124例濾泡性淋巴瘤 (FL) 和22例邊緣區淋巴瘤 (MZL) 。
  • 影響幹細胞療效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使間充質幹細胞療效達到最佳?細胞質量、注射途徑、最佳劑量、治療時機……這些因素影響著MSC的療效。 一、細胞質量 先來大概定義一下 「細胞質量」 指的是什麼?
  • CAR-T明星Yescarta在新適應症上表現良好,吉利德考慮將其推進至早期療法中
    結果顯示,單次注射Yescarta後,有92%的iNHL患者(n = 104可評估療效)產生效果,其中76%的患者在中位隨訪17.5個月時獲得了完全緩解(CR)。有146例iNHL患者在接受兩個或多個治療後接受了Yescarta的單次輸注,包括124例濾泡性淋巴瘤(FL)和22例邊緣區淋巴瘤(MZL)。
  • 對比2018,研究CAR-T的公司取得了哪些進展?
    JULIET為期19個月的研究分析了Kymriah對復發或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成人的療效,全部患者曾進行過多輪化療和不成功的幹細胞移植,患者對該療法表現出了長期療效反應。隨訪至少3個月或隨後停藥的患者中位總反應率為54%。
  • CAR-T(MAGE-A4陽性靶點)細胞回輸治療晚期肺癌
    藥物介紹car-t療法作為全球熱門的細胞療法,在血液瘤領域(例如白血病)的治療潛力毋庸置疑,2017年,先後有兩款car-t療法獲FDA批准在美國上市。斯丹賽致力於通過開發創新型的car-t療法根治實體瘤。針對以上實體瘤治療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公司自主開發了的治療實體瘤的coupledcartm平臺技術,並已在臨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 TMS治療了一段時間療效不明顯?你可能忽略了這些因素
    因此,當各項參數你都嚴格按照指南或文獻進行設定但仍舊感覺療效不佳或出現了不良反應時,不要慌張,看看下面的內容你是否都已考慮或評估過了。Kimbrell等(1999)發現DLPFC的初始激活狀態可以預測到rTMS刺激此區域後的治療應答率(Kimbrell etal., 1999)。   其他有關疾病及TMS刺激的潛在交互影響還包括與疾病相關的不良反應。
  • 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CAR-T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
    FDA批准基於ZUMA-1研究的數據 批准基於一項單臂多中心試驗(ZUMA-1研究),在可評估療效的101名患者中,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的客觀緩解率(ORR)為72%,完全緩解部分緩解(PR)患者的中位DOR為2.1個月(95%CI=1.3-5.3個月)。 最常見的≥3級不良反應(發生率≥10%)包括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發熱、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腦病、感染、低血壓和缺氧。
  • 科學家發現預測抗抑鬱藥療效腦電生物標記物
    科學家發現預測抗抑鬱藥療效腦電生物標記物 2020-04-29 中國科學報 朱漢斌 盧慶雷 ,並在多套獨立臨床腦電數據集上對該腦電生物標記物進行了驗證。
  • 中國金斯瑞生物科技CAR-T技術 療效突出
    中國金斯瑞生物科技CAR-T技術 療效突出2017-06-09 23:42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在中國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進行的一項小型試驗發現,通過改變病患者細胞,發揮患者免疫系統作用清除癌細胞的療法,能緩解大多數晚期多發性骨髓瘤(「血漿細胞癌症」)患者的病症。共有35名患者接受了南京傳奇開發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治療。CAR-T療法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惡性腫瘤的治療方式之一。
  • 如何提高CAR-T細胞療效及安全性,攻克實體瘤?
    然而,要實現 CAR-T 細胞更廣泛的治療應用,就必須在多個層面進行設計,進而提高療效、安全性和攻克實體瘤。最近,來自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研究人員對 CAR 設計、影響 CAR-T 細胞活性及 CAR-T 細胞與腫瘤微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三個方面進行了綜述,以期幫助科研人員更好地提出 CAR-T 細胞治療改進策略。
  • 不良反應越多,PD-1療效竟然越好?
    先前已有報導,免疫治療導致的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rAE)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生存期改善有關,以往報導多數是單個irAE,而對於累及多個器官系統的多系統(multisystem) irAE則未見報導。與多系統irAE獨立相關的因素是PS評分0/1 vs 2(調整後的優勢比[OR] = 0.27,P =0 .04)和更長的免疫治療持續時間(調整後的OR) = 1.02,P <.001)。
  • 盤點:國內CAR-T產品最新進展
    另一方面,由於實體瘤的異質性,即使找到了安全的靶點,療效也無法保證。此外,還需考慮腫瘤微環境對於CAR-T細胞的影響,如何保持細胞的增殖和殺傷活性也是一個問題。雖然血液瘤方面療效很好,但明顯適應症較少,而且大多尚在臨床階段,國外臨床試驗中出現患者死亡事件也不是新鮮事,這無疑是CAR-T技術必須竭力解決的現實難題。結語創新政策支持下, CAR-T細胞產品層出不窮,但我國CAR-T細胞治療與國際進展仍無法媲美,擁有非常廣闊的探索空間。
  • CAR-T療法在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中的應用 | CAR-T專欄
    ZMUA-1研究是一項重要的單臂、多中心、1/2期臨床試驗,其評估了axicabtagene ciloleucel在難治性LBLC患者中的療效。基於此試驗,該療法2017年獲得FDA批准。下圖為axicabtagene ciloleucel處方信息和治療流程。
  • 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急診胃鏡下止血治療失敗的危險因素...
    3 急診胃鏡下止血治療失敗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將止血失敗組與止血成功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對急診胃鏡下止血治療失敗的影響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
  • 第四章 影響藥物效應的因素及合理用藥原則--第一節 藥物方面的因素
    第四章 影響藥物效應的因素及合理用藥原則   同樣劑量的某一藥物在不同病人不一定都能達到相等的血藥濃度,相等的血藥濃度也不一定都能達到等同的藥效。差異可能很大,甚至出現質的差異,即一般病人不會出現的異常危害性反應。這種隨人而異的藥物反應稱為個體差異(individual variation)。
  • BCMA CAR-T細胞療法!強生/南京傳奇JNJ-4528治療RRMM療效強勁
    II期部分將評估JNJ-4528的療效,主要終點是總緩解率(ORR)。此次公布的更新結果是來自Ib期部分(n=29)的長期隨訪結果:顯示所有患者均對JNJ-4528產生治療應答,即總緩解率(ORR)為100%,而且反應深刻、持久,中位隨訪11.5個月時,有86%的患者實現了嚴格的完全緩解(sCR),86%的患者在9個月時存活且病情無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