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文章:數字競爭成超級大國新戰場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月3日發表題為《歐洲:世界超級大國數字大棋局的戰場》一文,作者為何塞·伊格納西奧·託雷夫蘭卡。全文摘編如下:

技術不僅改變了經濟和社會,而且是國家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從古至今不變的真理,儘管有時候我們會忘記了這一點,導致不堪設想的後果。

不知不覺中,美國不僅利用技術優勢為冷戰奠定了基礎,而且將霸權延伸到了21世紀。

20世紀地緣政治爭奪的重點是煤炭、鋼鐵、石油、天然氣和海路。而在21世紀,超級大國之間的戰場是數字戰場。我們談論的不僅僅是作為混合戰略先驅的網絡攻擊和虛假信息,還有將持續整個21世紀的世界霸權競爭,這種競爭將明確表現為對數據云、半導體生產、人工智慧、5G或6G網絡以及量子計算安全性控制權的爭奪。

數字優勢競爭是今天超級大國面對的新的大棋盤。在21世紀,「數字主權」等概念在歐盟變得日益重要,這在上世紀90年代是不可想像的,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全球化和網際網路將把人類帶入共享技術發展的新世界。

在冷戰結束後,地緣政治似乎成了過時的學科。但那已經是昨日的世界了。隨著歷史的回歸,身份、地理、人口以及與之相關的地緣政治和國家的核心作用等被遺忘的因素又回來了,這些都迫使歐盟認真思考成為數字附庸的風險。

好消息是,歐盟已經懂得,在數字世界中,你只能選擇成為戰士還是變成他人的戰場。歐盟不是軍事超級大國,卻是監管超級大國。得益於其在貿易和競爭政策方面的強大實力,儘管不擁有與美國實力和規模相當的數字企業,但歐盟也已經成為一個數字強手。通過2018年批准的《歐洲通用數據保護條例》以及歐盟委員會在2020年12月提出的旨在規範市場和數字服務的兩項提案等法案,歐盟正在形成自己的立場,以在面對美國大型科技公司時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原則。

在過去5年中,歐洲放棄了以往放任自由的態度,成為數字政策制定的全球先驅。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證明了堅定這一道路的必要性。但是僅有監管是不夠的,裁判不能贏得比賽。歐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大力創新,這是贏得數字主權的關鍵所在。

相關焦點

  • 北大國發院黃益平:數字貨幣或成金融競爭終極戰場
    數字貨幣如果真的發行成功,並且能發揮支付、計價和儲值三大功能,肯定就不像今天討論的這麼簡單了。時代周報記者 謝江珊 發自上海數字貨幣吸引全世界目光。12月5日,路透社援引歐洲央行一份機密文件稱,如果歐洲內部支付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有必要推出歐洲央行支付的數字貨幣。早在2014年,中國央行就開始研究數字貨幣(DCEP)。
  • 日媒:中國崛起為世界數據超級大國
    (作者斯姆裡提·喬哈裡)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1月25日文章,原題為「隨著網際網路斷裂,中國崛起為世界數據超級大國」。就跨境數據流動而言,美國在2001年時是世界上佔據主導地位的國家。但是全球數據排序正在迅速發生變化。中國現在佔跨境數據流動的23%,幾乎是美國的2倍,美國以12%的份額遠遠落在中國後面排在第二位。
  • 美媒:新太空時代迎來太空超級大國
    《時代》周刊報導截圖浩瀚的太空蘊藏著無數的秘密,為了探索這些秘密,航天大國紛紛制定各種各樣的深空探測計劃。
  • 改變大國競爭的方式—「太空競賽」,戰爭和競爭讓科技爆發式發展
    這場超級大國的對抗加劇了冷戰的競爭,因為人類第一次尋求在太空領域競爭。在太空上的統治地位和超越對手的競賽成為美國和蘇聯的驕傲。徵服太空的競爭如此激烈,以至於兩個超級大國之一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幾乎每年都設定新的基準。在太空競賽中有很多「第一」。1957年,第一枚洲際彈道飛彈; 1957年,第一枚人造衛星(Sputnik 1); 第一枚太陽能衛星,第一枚通信衛星等。
  • 何奇松 | 太空領域競爭的實質是大國競爭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何奇松教授認為,太空領域的競爭實質上就是大國競爭的表現,不僅僅是科學技術的競爭,也是軍備的較量與經濟總量的競爭。在全球化背景下,產業政策也成為大國競爭的核心之一。,無法適應冷戰結束後太空領域出現的新競爭態勢。
  • 專家:中國崛起勢不可擋 2023年將成超級大國
    中國真的會在十年之內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嗎?中國的周邊局勢又將走向何方?中國的外交策略正在發生哪些調整?繼續堅持不結盟原則會幫助中國崛起嗎?  帶著這一連串的問題,《中國經濟周刊》日前獨家專訪了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閻學通,請他為我們解讀中國乃至世界的未來局勢。
  • 美媒炒作中國「機器魚」威脅 渲染中美海底競爭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石留風】隨著大國競爭的加劇,美國有意與中國、俄羅斯在多個領域展開軍備競賽。中國「機器魚」成系列發展報導主要關注的是中國軍事雜誌《兵工科技》此前報導的北京航天海納科技公司最新研製的「機器魚」——HN-1水下無人柔性航行器。這是一款基於仿生學技術的新型無人潛航器,它長3米、重200公斤,外形看上去就是一條大魚。
  • 美專家:美霸權時代已近結束 不會再有超級大國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新社6月18日消息,美國俄亥俄州大學教授Randall Schweller在《外交》雜誌發表評論性文章認為,在新的世界秩序下,「世界霸權」將不復存在。Randall Schweller教授發表評論性文章稱,此前國際政治專家曾多次預測,美國作為「全球統治者」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但目前並不是爭論究竟哪個國家能「擔此重任」的時候,而是應該明白全球霸權主義的觀念在根本上已經終結了。他在文章中寫道:「預計世界上不會再有超級大國或超大組織了。
  • 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布《鍛造21世紀大國競爭工具》報告
    科技戰略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布《鍛造21世紀大國競爭工具》報告據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官網3月16日消息,CSBA發布《鍛造21世紀大國競爭工具》報告。該報告回顧了數十年來的美蘇競爭,梳理了美國採用的國家競爭手段,分析冷戰期間各種權力手段的效力,以確定歷史經驗是否仍可以闡明當前的狀況。
  • 楊原:大國政治的喜劇"——兩極體系下超級大國彼此結盟之謎
    問題的提出本文研究的問題是:為什麼兩極體系下兩個存在激烈權力競爭的超級大國會與對方結盟:在古希臘城邦時期和中國春秋時期,都曾出現由兩個大國主導整個體系的兩極結構。在這兩個兩極體系中,都曾出現過作為體系兩""極(poles)"的兩個一級大國彼此結盟的現象。
  • 英媒:中印競爭或將決定21世紀的世界格局
    原標題:英媒:中印競爭或將決定未來世界格局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英國《金融時報》6月7日發表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的文章《21世紀的中印競爭》稱,西方人熱衷分析美中之間的強國鬥爭,然而最終決定21世紀格局的,或許會是中印之間的競爭。
  • 從「讀心頭盔」到「人造肌肉」 西媒盤點未來十大軍事技術進步
    武器庫 西班牙《趣味》月刊11月號發表了題為《最前沿的十大軍事技術進步》的文章,西媒文章盤點了十種最前沿的軍事技術進步,包含了「讀心頭盔」、「人造肌肉」等。為了應對這種威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研發了一種透氣性很好的新材料,它能保護軍事人員免受生物和化學製劑的傷害。這是一種彈性高分子膜,其中含有微小的碳納米管,其作用是傳導溼氣。這種材料類似於「第二層皮膚」,能對環境做出反應。受頭足綱動物啟發的「偽裝皮膚」烏賊、章魚等頭足綱動物有什麼共同特點?
  • 西媒:美國原油儲量已超沙特 成世界第一大產油國
    信息 西媒:美國原油儲量已超沙特 成世界第一大產油國 2016-07-26 01:20:16來源:參考消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2016年07月
  • 中國「超級大白鯊」直升機亮相 英美俄媒體都驚了
    「超級大白鯊」直升機(圖源:「今日俄羅斯」)海外網10月11日電 10日,第五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開幕。一架名為「超級大白鯊」的參展武裝直升機,憑藉其獨特「顏值」吸引了外媒關注。「今日俄羅斯」稱,一架外形酷似「飛碟」的直升機僅靠在地面上滑動就吸睛無數。還有外國網友開玩笑稱,不但像UFO,還有點像掃地機器人。「超級大白鯊」一亮相,就被美媒、英媒、俄媒爭相報導。
  • QQ音樂、酷狗、酷我在一起了,騰訊成了數位音樂領域的「絕對霸主」
    (原標題:QQ音樂、酷狗、酷我在一起了,騰訊成了數位音樂領域的「絕對霸主」)
  • 西工大新設航天班,每年只招30人,班主任全是「大國工匠」
    如果要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來形容我國的高校的話,這句話非西工大莫屬。西工大,這個西部高校用炙熱的愛國之情,低調的為國家打造大國重器、國防利劍。除了對我國科研的貢獻外,西工大最大的貢獻就是培養了無數大國工匠,已經成為我國「大國工匠」的搖籃。今年,這個搖籃又擴大了,將有更多的青年學子在「大國工匠」的親自培養下,成為將來的大國工匠,國家棟梁。
  • 西媒: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新「隱藏基因」
    西媒稱,自今年1月中旬公布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該病毒的15個基因,以期發現其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並找到治療方法和能夠有效阻止其傳播的疫苗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1月12日報導,根據一項發表在美國《電子生命》期刊上的研究報告顯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該序列中發現了一個名為ORF3d的新基因,這個基因此前從未被發現過。報導稱,雖然科學家們尚不了解其功能,但希望該基因能包含有關新冠病毒的信息,這一發現或將為研發抗病毒新藥打開一扇大門。
  • 西媒: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新「隱藏基因」
    參考消息網11月13日報導西媒稱,自今年1月中旬公布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該病毒的15個基因,以期發現其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並找到治療方法和能夠有效阻止其傳播的疫苗。
  • 斯裡蘭卡又成為大國地緣角力的新戰場,印度國家安全顧問親自出馬
    印度洋上的明珠斯裡蘭卡,是東西方通道上的戰略棋子,大國都想在這裡建立勢力地盤。知情人稱,多瓦爾對科倫坡的訪問現在將幫助印度,斯裡蘭卡和日本共同開發和運營科倫坡港的東部貨櫃碼頭,對平衡某些國家的影響。時任斯裡蘭卡港口部長拉納通加於2016年8月宣布了東部貨櫃碼頭的計劃。
  • 西媒:未來士兵將成機器人的「牧羊人」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西班牙《先鋒報》網站2020年12月28日發表了題為《未來士兵:控制一群機器人的「牧羊人」》的文章,作者為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讓-克裡斯託夫·諾埃爾,文章認為,未來的士兵可能是控制一群專業機器人的「牧羊人」。他可以為每臺機器人分配一個特定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