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1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關注我們
編者按
在素有「中華文化第一街」之稱的福州路上,有一家開了二十年的藝術學校——上海大無限藝術學校。校長吳寒松潛心書畫、躬耕水墨,同時播撒文藝的種子,教書畫亦教做人。今天,我們一起走近民盟上海美聯總支的這位盟員書畫家。
「藝術是無限的,藝術的創造是無限的,我們要培養的學員就是要有無限的想像力和無限的創造力。」當被問起如何解釋「大無限」這三個字的時候,吳寒松是這麼回答的。
「大無限」在福州路上,一待就是二十年。這二十年間,兩萬三千多名書畫愛好者來到「大無限」,專業進修學習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如果加上由「大無限」委派教師擔任授課的中小學及企事業單位,接受書畫教育的人數就達五萬之眾。如果再加上二十年中由「大無限」教師主講的一百多場各類講座,受益人數更為可觀。
談起為何會開辦這個學校,吳寒松說:「就是喜歡,自己喜歡。書法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如果你在上班的時間邊賺錢又邊能夠提高自己的藝術水準,何樂而不為?」由此,他開始了建校之路。但是,創辦學校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這裡還是需要有一點管理的經驗和基礎。好在,吳寒松也曾在上海的大公司做過企業管理。提到企業管理,往事就湧現出來。
「我是團幹部出生,之前也到團市委工作過,但是幹了兩周,覺得自己不適合。」他說,「書畫才是我最喜歡的,我下了決心,要為毛筆而奮鬥終生。」成功不易,吳寒松的辦校經歷,這中間的艱辛只有他自己清楚。從課程設置、招聘教師、教材設計、實施、考核,一直到教師的管理、生員的配置、工資發放、廣告招生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要安排妥當。此外,經營好一個學校,還需面對的就是教育局的檢查、民政局的考核以及物價管理、廣告發布、市容等管理部門的審核等等。當然,更多的是要承擔社會的諸多責任。
大無限藝術學校內還有很多的牌子,其中有一個是黃浦區終生教育學習點。「這塊牌子什麼概念?給我發了這塊牌子,就意味著我這邊社區的老年人隨時隨地可以來向我免費諮詢。」看著這塊牌子,吳寒松語氣悠長。除此之外這裡還有很多終生教育特色課程、社會學習點等等,不勝枚舉。每一塊牌子都是他要承擔的一部分社會責任。「但我確實覺得是:為社會貢獻越多,你的收穫也越多。」
用「潤物細無聲」來形容吳寒松的教學可能是最恰當不過的。他從不會刻意強調中國古典審美是什麼樣子,而是在一次次給他們修改完善作品時,讓他們自己去感受體悟:「你看這裡,前面寫的緊了,後面就要松一些。」「這裡寫滿了,後面就要留白。」
有同學寫了「操存正固稱完璞陶鑄含弘若渾金」,他沒有第一時間去評判寫得怎樣,而是問到:這是誰的句子?你對這幅作品有什麼理解?小朋友解釋完,吳老師接著說,「這幅字就是要告訴你做人要正大氣象,人要走到正道上,守好自己的底線。」然後,他才接著教我們要如何學習這本字帖的特點:「帖子中的字可能我一個字都用不上,但是我有感應。筆要像一條蛇在轉來轉去,整個的過程,形狀是圓的。」
在上課的時候,吳老師也會「炫耀」自己的學生:他有學生現在是已經是上海師範大學畢業的書畫老師了,但是還會把孩子送到大無限;還有一些書畫名家的子弟也在大無限。「他們能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我很自豪。」
「這張是對照著寫的麼?查字了麼?」他轉頭對另一個孩子說。教學過程中,他很重視查字。有位同學寫「博大精深」的「博」上面少了一個點,吳老師的語氣立刻就嚴肅起來,他叮囑小孩子,也叮囑家長:「寫每一個字都要查字,他現在年齡還小不會查,但是作為家長,你必須幫他查,沒查字典是不可以的。」
吳老師鼓勵同學們去多多嘗試,嘗試寫出墨色變化、寫出起伏、寫出對稱和不對稱,同時又對字的理解心存敬畏。他覺得,字不是照貓畫虎的寫就夠了的,要想真的寫出韻味寫出風骨,那必須要理解你筆下的字是什麼意思,只有如此,方可按字的意蘊描摹字的形態。
探訪大無限藝術學校之後,讓人感觸最深刻的就是,吳寒松老師不僅在教書畫,還在教做人。在一個框架範圍內,最大限度的發揮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這,才是大無限最大的無限。
文字:小醋
原標題:《他用藝術的種子,播散無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