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在地球上增長的三種方式

2020-08-27 江蘇劉志祥

宇宙由能量(物質做功的能力)、物質和信息(減少或消除不確定性,銜接物質與能量,再現與部分再現物質與能量的過程)三個元素構成,但真正令宇宙奧秘無窮的是信息這一元素。若是沒了信息這一元素的話,宇宙將會成為是一個沒有固定形狀的湯。它會沒有形狀、沒有骨架、沒有非周期順序,也沒有不規則的排列布局,宇宙將不再像現在這般奧妙。

——塞薩爾·伊達爾戈

物質資源、能量資源和信息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三大基礎: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能量是一切物質運動的動力,信息是人類了解自然與人類社會的紐帶。物質與能量在所有星球中都大量存在,唯獨信息的繁盛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信息在地球上是怎麼不斷增長的?


一、信息的含義

這裡的信息是一種物理秩序,一種認知、一種規律、一種看不見的「生命」,是早就存在的(就象礦藏)、又隨事(物與能的結合)物不斷發展的事物間的組合關係。就象洗同副牌,每次洗出來都不一樣的後面的那個東西。

產品也是因為包含信息(物理秩序)而帶來價值,就象鑽石、就象一輛「寶馬」汽車(如果汽車撞壞,價值就象廢銅爛鐵一樣)、......

信息跟消息不同。信息存在於一切物體之中;消息是對事物發生狀態(或者說一種表層)的一種反應。

信息跟含義不同。含義是對消息的一個解讀,是基於信息的背景與以前積累的認知。

人類社會不斷進步,就是信息不斷增長的過程。

二、信息的增長。

信息是一種物理的秩序,是生命的產物;其他星球都在向「熵(混亂狀態度量值)增」(越來越混沌)狀態發展,信息量極少,為什麼地球上的信息日益豐富?地球上信息之所以不斷增長是因為有三種方式:

1、非平衡系統

舉個例子:比如一浴缸裡的水,原本很平靜,但當拔開塞子清空時,它就變成一個非平衡系統;排水口上面的水就會形成一個漩渦—只要仍然有水在這個系統中流動,這個漩渦就是一個穩定的信息流。就是說非平衡系統它會自動產生信息。就象我們吃飯是為了保持非平衡(如果處於平衡狀態,則沒有能量做功,人體無法運動);手機充電,也是為了使其保持非平衡。

地球也是個非平衡體,太陽向地球輻射的能量和地核本身的核衰變源源不斷地給地球提供生成信息所需要的能量,從而維持了地球的非平衡狀態。

2、固態信息的累積。

流態的信息是存不住的,只有固化才可以保存。就象上面的浴缸旋渦,如果凍成冰就可以保存、傳播、研究、利用、重組、發展出生命。一切產品都是固化的、信息的載體。產品又被稱為「固化的想像力」。因為這種固化,信息才得到不斷累積、強大。特別是人類發明了文字與印刷術以後,信息呈指數級增長;現在的智能互聯,信息的累積又上一個新臺階。

人類信息指數式增長,還因為人們都願意固化自己的信息,就象藝術、科學;不然它只會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隨著我們死亡而消失。

3、物質自身的計算能力。

物質本身都有一種天性的分析計算能力。比如一組化學反應,你在化合物A中,注入試液B,生成產品C;假如B注入過多 ,就會自動生成一種新成品。就象樹的細胞解讀DNA,,生成大樹一樣;樹還會對白天的長度做出調整,冬天與夏天運作不同的生理程序。技術是人類無法言明的分析計算能力,比如走路。知識(實體間的關聯)與技術還可以不斷累積、迭代。


信息是秩序,知識技術是解讀、處理信息的能力。信息在地球上就是通過地球這個非平衡系統自發產生信息,之後通過固化累積(特別是人類文字),加上物質本身的計算能力,使得信息越聚越多、越來越龐大複雜。

參考--《增長的本質》(智利:塞薩爾·伊達爾戈,)

20200614


相關焦點

  • 增長原理:增長假設X事物的三種關係X貝葉斯公式
    增長假設提出正確的增長假設對增長起至關重要的作用。雖說寫增長假設文無定式,但從增長工作中,我摸索出一套增長假設的寫作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清思路,寫清楚增長假設。公式 1 :假設【某功能】的【某指標】跟【某元素】具有【事物的三種關係】,如果我們能優化【某元素】,就能提升【某指標】,進而提升【某指標】。說啥子呢?
  • 地球上三種神奇的物質
    地球上三種神奇的物質。讓你同時擁有三種神奇的技能。一:六氟化硫 變聲器六氟化硫這種氣體無色無味,但是可以當作天然的變聲器。當我們吸入氦氣時。聲音會變細。六氟化硫則會讓你的聲音變得低沉而粗獷。三:氣凝膠 最輕的固體世界上最輕也是密度最小的固體,給人感覺很飄渺。體積僅是空氣的幾倍,氣凝膠裡的空氣含量達到了99.8%。有些氣凝膠。輕到抽去裡面的空氣,剩下的比空氣密度還小。它的隔熱性好高,哪怕一朵嬌嫩的小花,可以保護的毫髮無傷。
  • 需求判定的第三種方式:需求的期望值
    編輯導讀:有價值的需求必須從用戶痛點出發,但當需求的數量越來越多,且每個需求都是從用戶痛點出發的時候,產品經理必須在痛點的基礎上,引入數據增長指標對需求的優先級進行判定。當數據增長失去效用的時候,又該怎麼辦?本文作者對第三種需求判定的方式——需求期望值進行了介紹,與大家分享。
  • 《物理提高》熱量傳遞的三種方式是什麼
    熱傳遞的三種基本形式為:熱傳導、熱輻射和熱對流。只要在物體內部或物體間有溫度差存在,熱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種方式中的一種或多種從高溫到低溫處傳遞。
  • 函數模型應用實例 - 三種不同的增長模型
    內容章節:函數的應用 - 函數模型的應用實例 - 三種不同的增長模型(1)三種增長模型:【1】直線上升,【2】指數增長,【3】對數增長。(2)三種增長模型的曲線說明:【1】指數增長遙遙領先,所以稱為指數爆炸;【2】線性增長比對數增長要快得多;【3】對數增長最慢,而且隨著x的增加y的增加越來越慢。根據這三個函數的定義不難理解上述增長趨勢;【4】線性增長有時也用二次函數代替,畢竟線性函數的模型過於簡單,很多時候是用二次函數來代替線性增長的。
  • 地球人守護月球的三種方式
    個人以為,地球人可以採用三種戰術:1、奇襲戰術。高烈度、快節奏,出奇不意發動攻擊,對月球人首腦機關斬首,對重要目標拔點,東西南北全面圍攻,速戰速決。此種方式對戰爭能力要求很高,要有很強的局勢掌控能力。一旦不能達成目標,則可能陷入被動。2、切割戰術。根據月球人挑釁,適時對月球人進行報復性打擊,並且攻佔控制部分區域,再待機而動。
  • 尼古拉·特斯拉談人類能量增長的方式「很實用」
    尼古拉·特斯拉在1900年出了一本只有幾十頁的讀物《The Problem of Increasing Human Energy》,中文普遍譯作《人類能量的增長》,該讀物中特斯拉提出了三種能夠提高人類能量的方式,並對我們怎樣能夠利用更多的方式去獲取能量甚至能源做出研究。
  • 互動投影的三種交互方式
    互動投影技術實現交互功能有三種方式,其一,運用交互技術以及互動投影軟體來做到人和投影界面的交互效果;其二,使用攝像頭捕捉光源轉變,計算機設備分析,操縱投影信息界面來做到交互效果;其三,利用感應開關設施,來感應人體的轉變來做到交互的效果。因此當用戶在觸碰到感應點時,就會觸發某種效果,能夠讓用戶了解到其中蘊含的產品信息。
  • 器官捐獻 這三種方式都很便捷
    器官捐獻 這三種方式都很便捷 2020-10-23 1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站頁面布局的三種設計方式
    網站頁面布局的三種設計方式在網站設計中,進行頁面布局設計時,出現了一些布局的潮流趨勢,主要有無邊框設計、卡片設計以及分割線設計。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這三種設計方式:第一、靠前、無邊框設計。無邊框設計在近幾年比較流行,在設計頁面的時候,將頁面中的風格線、邊框刪掉,用間距來代替的一種設計方法。無邊框設計一般是以大圖為主,圖片本來就是一種分割元素。而內容基本是有規律的,留白間距之間的內容一定要相對一致、重複、緊密,這樣用戶在瀏覽的時候才會認為這些內容是一體的。
  • 鋼材酸洗鈍化常見三種方式
    無論是生活上用品材質,還是機械上材質,不鏽鋼的使用都已經很普及,為了提高不鏽鋼的防腐蝕性和防鏽性能,很多工廠會採取一些方式進行鋼材酸洗鈍化進行升級,其下面筆者列出鋼材酸洗鈍化的常見三種方式。      一、浸漬法。不鏽鋼管線、彎頭、小件等最適用該法.且處理效果最好。因為處理件可充分浸泡在酸洗鈍化液中,表面反應完全、鈍化成膜緻密均勻。
  • 時間旅行的三種方式——《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
    第二種方式,環繞巨型黑洞。眾所周知,如同流水一樣,時間在不同的地點流逝的速度並不一樣。在太空中負責全球定位系統(GPS)的31顆衛星,上面配備的計時系統已十分準確,但每天都會走快大約十億分之一秒的三分之一,系統必須更正這些偏差,否則這一細微的偏差會導致地球上所有的GPS設備每天出現約6英裡的誤差。
  • 為什麼信息會爆炸式增長,因為它想要被複製,它想要流動起來
    在這個星球上增長最快的就是我們生產的信息量。幾十年間,信息的膨脹速度比其他任何事物都要快。信息的積累速度比混凝土用量的增長速度(7%的年增長率)更快,比智慧型手機或晶片出口的增長速度更快,比汙染或二氧化碳這類副產品的產生速度更快。
  • 「信息災難」理論:2245年,地球一半質量轉化為數字信息
    然而,在短短幾個世紀內,人類每年產生的數字比特總量就將超過地球上的原子數量;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些信息可能將佔到地球質量的一半。這一令人不可思議的結論來自於一項新研究,研究者對數據隨時間的增長進行了觀察,並提出了這種增長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我們生活在信息無比豐富的時代。
  • 科學家結合三種計算方式,得出人類壽命極限值
    生命何其珍貴,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所以追求長壽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很平常自然的事情。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很多,不同歷史時期的人類平均壽命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就拿中國來說,由於原始社會缺乏科學技術,那時候的人應對自然災害能力弱,生活條件也差,再加上野獸的襲擊,人們的平均壽命僅為14歲左右;18世紀初,人類的平均壽命增長到35歲;而在醫療科技發達,人們生活富足的現時代,人類平均壽命達到了77歲。從中可知,長期以來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呈現出增長的趨勢,而且這種趨勢不會反彈,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達到某個界限。
  • 科技進步與「信息災難」:2245年地球的一半將轉化為數字信息質量
    當我們燃燒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開採金屬資源銅、矽和鋁等來維持大量的計算機處理器正常運轉,並進行海量的數字信息分析操作時,我們或許沒有意識到,這一在科技上的進步,計算機的引進與數據化的滲透,正在重新分配改造地球上的物質:將它們從物理原子轉換到數字信息的形態——也就是物質除了液體、固體、氣體和等離子以外的第五種狀態。
  • 信息如果有重量,超過地球一半會怎樣?
    過去的 10 年,人類就製造了地球上 90% 的信息。也許我們正在改變地球存在的形態,卻不自知。1947 年,第一個電晶體誕生。從此地球上有了以數字形式存在的信息,它的基本單位是比特。與之對應,物質的基本單位是原子。根據 IBM 估計,現在地球上每天產生的數字信息是 2.5 × 10 字節。
  • 從人類誕生至今,地球上一共生活過多少人?
    在工業革命之前,地球上的人口數量的增長速度其實並沒有很快,這裡主要的原因是科學技術水平不發達,且醫學等手段也不夠。不過,在工業革命後,人類便迎來了「人口大爆炸」,在不足300年的時間裡,地球上的人口數量竟達到了將近78億人。有科學家預測,截止到本世紀末,地球上的人口數量或許可以突破100億。
  • 人類或已自創宇宙第五維度,信息質量將達地球質量一半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新穎的觀點,按照這個假設,信息成了這個世界時間空間之外的第五維。兩百多年後,人類創造的全部信息,其比特數就將等於地球原子總和,質量達到地球質量的一半,從而造成類似世界末日的信息災難——奇點離我們可能已越來越近。
  • 人類或已自創宇宙第五維度,信息質量將達地球質量一半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新穎的觀點,按照這個假設,信息成了這個世界時間空間之外的第五維。兩百多年後,人類創造的全部信息,其比特數就將等於地球原子總和,質量達到地球質量的一半,從而造成類似世界末日的信息災難——奇點離我們可能已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