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氣象觀測站助力智慧農業發展

2020-12-05 中國氣象局

  12月2日,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氣象局在赤岸鎮下壠村獼猴桃基地建成六要素氣象觀測站。觀測站依託最新技術監測氣象災害和作物生長進程,為獼猴桃種植業防災減災提供氣象數據支撐,助力智慧農業發展。

  (作者:陳芸 責任編輯:蘇傑西)

  

  

  

相關焦點

  • 智慧農業:雨量傳感器在物聯網農業小氣候觀測站的應用
    智慧農業:雨量傳感器在物聯網農業小氣候觀測站的應用在傳統農業中,人們獲取農田信息的方式很有限,主要是通過人工測量,獲取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隨著智慧農業發展,智能感知晶片、遠程控制系統等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廣泛應用。
  • 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指導意見出臺
    11月13日,中國氣象局印發《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進農業氣象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國家戰略對農業氣象觀測的需求,指導做好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工作
  • 日照:調整部分農業氣象人工觀測任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成兆金報導 近日從氣測函〔2013〕171號文「觀測司關於調整部分農業氣象人工觀測任務的通知」了解到,全國測墒站除65個農試站仍保留測墒任務外,其餘站點取消土壤水分人工並行觀測任務。
  • 氣象的服務提升有助於農業行業發展
    一是加強氣象觀測體系建設,著力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近年來,唐山市各級政府加大對氣象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全市投資建成200個自動雨量觀測站及一個由5套大氣電場儀、閃電定位儀組成的雷電探測網絡,併購置了3部氣象應急指揮車。
  • 聖啟氣象監測站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因而氣象環境針對種植業的應用是很大的,如果能夠掌握氣象變化,就能夠及時的採取相應措施,避免異常環境對生產的影響,保障農業生產穩定,如何掌握氣象環境呢?氣象觀測站在其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了!氣象站聖啟氣象觀測站針對種植業的實際意義聖啟氣象站為專門為農田、林場和溫室等氣象生態觀測
  • ——激活內蒙古荒漠化治理中的氣象智慧
    在這改變的過程中,內蒙古氣象部門亦緊跟步伐,積極踐行「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荒漠生態建設貢獻氣象智慧。  發揮科技優勢 能力實現新跨越  荒漠生態治理,需要植樹種草。林草的種植與生長離不開適宜的氣象條件與合理的規劃區劃,因此,監測各類生態植被是荒漠生態治理工作的重要一環。
  • 氣象觀測得到重視 監測儀器更貼近生活
    根據安排,採取理論與技能結合、以技能為主的方式,通過綜合業務理論、裝備技術保障、應急氣象觀測四個科目的考試,檢驗縣級綜合氣象業務人員在公共氣象服務、氣象預報預測、綜合氣象觀測和氣象裝備技術保障等方面的綜合業務能力。氣象觀測的重要性大氣探測對大氣科學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 瑞安市建成溫州首個立體氣候梯度氣象觀測站
    近日,瑞安市建成溫州地區首個立體氣候梯度氣象觀測站。該站的投用,將提升瑞安市生態氣象監測分析預警、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生態保護等技術水平,進一步強化瑞安市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積極推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發展。
  • 高樓夾縫中的氣象觀測站
    本報記者周月桂通訊員戴澤亮向德龍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原本位於鄉郊僻壤的氣象觀測站,漸漸進入城市高樓的包圍圈,面臨難以準確預測天氣的威脅,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壓力日趨嚴峻。
  • 青島開展氣象觀測站網優化評估與規劃研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宇昕 青島報導近日,青島市氣象部門加強開展氣象觀測站網優化評估與規劃研究,以進一步提升全市氣象監測精密水平。據悉,該項工作計劃於2022年完成,內容主要包括評估優化氣象觀測站網、跟蹤調研氣象探測新設備新技術應用、構建市級主導、區(市)一體的裝備保障業務。
  • 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優化調整名單公布 氣象部門兩站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28日,科技部公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氣象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河北固城農業氣象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名列其中。
  • 淄博市首家自動氣象觀測站今日上線
    21日,淄博市智慧城市項目首家自動氣象觀測站投入運行啟動儀式在張店區科苑街道泰苑社區舉行。站點投入運行後,泰苑社區的居民將會獲得更加精準的數據推送,不出社區就能隨時了解本地的天氣實況和天氣預報預警信息,並且還將進一步優化淄博市綜合氣象觀測站網布局,進一步充實淄博市觀測項目和觀測手段,更好地滿足城市短歷時暴雨、強對流、城市內澇等災害性天氣服務需求,對提高公民科學素養,提升社區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 氣象觀測站的怎麼分類
    氣象觀測站的怎麼分類  一、觀測分類地面氣象觀測臺站按承擔的觀測業務屬性和作用分為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三類,此外還有無人值守氣象站。承擔氣象輻射觀測任務的站,按觀測項目的多少分為一級站、二級站和三級站。  國家基準氣候站--簡稱基準站。
  • 「藏糧於技」的氣象密碼-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在鶴壁市鄉村田間,依靠覆蓋高標準糧田的物聯網,種糧大戶點擊手機實時監管麥田;在遂平縣麥田上空,植保無人機根據天氣預報及時噴藥;在魯山,手機簡訊、電子顯示屏、氣象大喇叭提醒農戶抓住降雨間歇期打藥……發展智慧農業氣象,推動鄉村振興,是「藏糧於技」的生動實踐!
  • 颱風巴威升級成強颱風 2020智慧氣象發展前景趨勢分析
    颱風巴威升級成強颱風 2020智慧氣象發展前景趨勢分析 2020年8月25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繁體
  •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智慧氣象 數據秒回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後,觀測頻次、傳輸效率和數據量方面的提升,增強了我國氣象觀測「監測精密」的能力,將更好地滿足氣象預報服務需求,為實現「預報精準、
  • 中國氣象局布局生態系統氣象觀測站網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 通訊員楊曉武報導 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生態系統氣象觀測站網布局指南》(簡稱《指南》),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態監測網,著力增強生態系統綜合氣象觀測能力,為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服務提供有力支撐
  • 周口完成所轄縣(市、區)氣象觀測站
    12月4日,記者從市氣象局獲悉,周口市目前已完成所轄縣(市、區)氣象觀測站的光電式數字日照計安裝和調試工作。隨著11部DFC1型光電式數字日照計安裝完成,結束了周口市傳統人工觀測的歷史。
  • 明確路線圖任務書 2020年全國智慧農業氣象能力建設這麼幹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若馨報導近日,中國氣象局印發《全國智慧農業氣象能力建設2020年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推進農業氣象服務規模化、集約化、智慧化、品牌化發展,全力保障農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全年農業再奪豐收。
  • 地面自動氣象站-助力我國農業發展
    地面自動氣象站,顧名思義,是對地面大氣層進行觀測,包括氣溫、氣壓、空氣溼度、風向風速等進行觀測,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氣象對農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小編還記得幾年前,山東壽光因為洪澇災害,很多大棚都被毀壞,農民失去了經濟來源,這個時候,如果有地面自動氣象站,就可以預測氣象變化,以便老百姓及時作出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