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翻譯家楊憲益逝世 老友錢鍾書贊其詩作(圖)

2020-12-01 搜狐網
楊憲益近照

  

  人民網文化頻道11月24日綜合消息 著名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專家、文化史學者和詩人楊憲益先生,昨天(23日)早晨6點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五歲。  

24歲譯《離騷》驚動周恩來
楊憲益和戴乃迭少年執手

  

  昨天下午,居住南京的楊憲益先生的小妹楊苡女士對本報記者介紹說,楊憲益患的是頸淋巴癌,不久前曾治療過,這次又復發,但已經晚了。

  楊憲益從幼年起就不是一個用功讀書的人,在留學英國牛津時,幹盡調皮搗蛋的事,但他的文採和聰慧在牛津卻有口皆碑。出於好玩,他一口氣把《離騷》翻譯了出來,譯作充滿了嘲諷與誇張。這一年,他24歲。「我始終認為《離騷》的真正作者不是屈原,而是比他晚幾個世紀的漢代淮南王劉安。」他認為,既然原作都是贗品,譯作就更可以天馬行空了。1953年,楊憲益跟一群科學家、藝術家一起接受毛主席接見。周恩來特別介紹:這是一位翻譯家,已經把《離騷》譯成了英文。毛主席握了握他的手說:「你覺得《離騷》能夠翻譯嗎,嗯?」  

和夫人一起翻譯《紅樓夢》
楊憲益和戴乃迭相約白頭

  

  「毛主席當時的意思是《離騷》應該翻不了,我哥哥覺得什麼東西都可以翻。」楊苡聽哥哥講過,並不喜歡《紅樓夢》,但還是硬著頭皮和夫人一起把它翻譯了出來。

  楊先生的夫人戴乃迭是英國人。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楊憲益、戴乃迭聯袂將中國文學作品譯成英文,從先秦散文到中國古典小說《魏晉南北朝小說選》、《唐代傳奇選》、《宋明平話小說選》、《聊齋選》、《老殘遊記》,以及全本《儒林外史》、《紅樓夢》,達百餘種。戴乃迭的母親曾對她說:「如果你嫁給一個中國人,肯定會後悔的。」但戴乃迭沒有後悔,她說:「愛上了中國文化,才嫁給了楊憲益。」1999年11月18日,戴乃迭去世,楊憲益也停止了翻譯工作。  

  楊憲益夫婦所譯英文三卷本《紅樓夢》。  

留英老友錢鍾書欣賞他的詩

  近日,楊憲益最後一本著作《去日苦多》由青島出版社出版。書中的文章大都以「白」為特徵,平白如話。除了翻譯,楊憲益寫得最多的是打油詩,但他寫來也並不刻意,而且隨寫隨扔,寫過算完。曾出版的詩集《銀翹集》。有一次他寫《無題》一詩,頸聯為「有煙有酒吾願足,無黨無官一身輕」,與他同時留學英國的好友錢鍾書知道後,寫了一封信,說他很欣賞這首詩,但「覺得"吾願足"和"一身輕"對得不夠工穩,建議改為"萬事足"和"一身輕"」。他看了只是一笑,就放在一邊,也忘記了回他的信。不是以為錢鍾書改得不好,而是覺得工與不工,他根本就無所謂。  

幫助四千件甲骨文送交南博

  楊憲益在南京期間,曾幫助找回流落的四千餘件甲骨文。那時,南京剛剛解放,西方國家措手不及,紛紛關閉大使館。加拿大駐華使館的代辦叫朗寧,是他們夫婦的朋友,他撤離南京前,告訴楊憲益,他在收拾使館財物時,發現一隻舊木櫃,內藏紙包的骨片,並刻有文字。朗寧認為這是中國文物,不能帶出國,就問楊憲益怎麼處理。楊憲益去看了這批文物,肯定是殷商甲骨,然後叫了一輛三輪車,送交南京博物院,曾昭燏院長專門致信感謝他,並告知這批甲骨文已交到北京研究保存。

  楊苡告訴記者,最為感動的是,文革後,坐牢4年的楊憲益出獄時,將一生收藏的200多件書畫文物,無償捐贈給了北京故宮博物院。  

1991年的一家人

  
  楊憲益打油詩欣賞  王以鑄《飲酒詩》題後

  我不會寫詩,我只能吃酒。

  謝君意殷勤,持筆嫌字醜。

  我家有大麯,待君日已久。

  何當過敝廬,喝它三兩鬥。  

題丁聰為我畫漫畫肖像

  少小欠風流,而今糟老頭。

  學成半瓶醋,詩打一缸油。

  恃欲言無忌,貪杯孰與儔。

  蹉跎漸白髮,辛苦作黃牛。

  一九八二年  

楊憲益簡介

  楊憲益1915年生於天津。1934年天津英國教會學校新學書院畢業後到牛津大學莫頓學院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學、中古法國文學及英國文學。1940年回國任重慶大學副教授。1941至1942年任貴州貴陽師範學院英語系主任,1942年至1943年任成都光華大學教授,1943年後在重慶北碚及南京任編譯館編纂。

  自1953年起,楊憲益任外文出版社翻譯專家,與夫人戴乃迭翻譯了中國古典小說《魏晉南北朝小說選》《唐代傳奇選》《宋明平話小說選》《聊齋選》《儒林外史》《老殘遊記》及《離騷》《資治通鑑》《長生殿》《牡丹亭》《唐宋詩歌文選》等經典作品。

  上世紀60年代初,楊憲益戴乃迭夫婦開始翻譯《紅樓夢》,最終於1974年完成並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該三卷本《紅樓夢》在國外皆獲好評,有著廣泛影響,與英國兩位漢學家合譯的五卷本(譯名《石頭記》),被譽為西方世界最認可的《紅樓夢》英譯本。1993年,楊憲益獲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1982年,楊憲益發起並主持了旨在彌補西方對中國文學了解的空白「熊貓叢書」系列,重新打開了中國文學對外溝通窗口。這套叢書裡,既有《詩經》《聊齋志異》《西遊記》《三國演義》《鏡花緣》等中國古典文學經典,也收錄了《芙蓉鎮》《沉重的翅膀》以及巴金、沈從文、孫犁、新鳳霞、王蒙等人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綜合揚子晚報、新華網報導)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相關焦點

  • 翻譯界泰鬥楊憲益辭世:他們創造了翻譯史上的奇蹟
    11月23日電中國著名翻譯家、《紅樓夢》英譯本作者、外國文學研究專家、詩人楊憲益23日在北京煤炭總醫院逝世,享年95歲。周恩來特別介紹:這是一位翻譯家,已經把《離騷》譯成了英文。毛主席握了握他的手說:「你覺得《離騷》能夠翻譯嗎,嗯?」
  • 「楊憲益」翻譯家為給抗美援朝捐飛機,賣掉洋老婆的全部金銀首飾
    在校期間,楊憲益主持的牛津中國協會反日活動十分活躍,成員有1000多人,錢鍾書、楊絳、俞大縝(zhěn)、俞大絪(yīn)等皆是協會成員。在這一時期,楊憲益夫婦以驚人的速度翻譯了大量中文作品,如《史記選》、《魏晉南北朝小說選》、《唐代傳奇選》、《宋明平話小說選》、《長生殿》、《聊齋選》、全本《儒林外史》等。三卷本的《紅樓夢》英譯本便是此間的作品,這是至今為止唯一一部中國人翻譯的全譯本。在國外產生廣泛影響、並廣受好評。
  • 翻譯界界英才楊憲益去世 生前幾乎「翻譯了整個中國」
    他是把《史記》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翻譯的《魯迅選集》,是外國的高校教學研究通常採用的藍本;與夫人合作翻譯的三卷本《紅樓夢》,與英國兩位漢學家合譯的五卷本(譯名《石頭記》)一併,成為西方世界最認可的《紅樓夢》譯本……他還翻譯了《離騷》、《資治通鑑》、《長生殿》、《牡丹亭》、《宋元話本選》、《唐宋詩歌文選》、《魏晉南北朝小說選
  • 從「甘道夫」朗誦杜甫詩作,看中國古詩是如何被翻譯的
    在翻譯中,照顧目的語的詩學系統,中國古典詩歌在西方的譯文大多採用自由詩的形式,在《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紀錄片中選取的杜詩譯作無論是注重神韻傳達的描述性詩作,還是敘述性強、用典較少的詩作,基本上都選用一種平淡穩妥的翻譯,同時照顧詩歌的意蘊和氛圍挑選合適的詞語,比如《月夜》的譯作就輕盈溫和,《壯遊》中的選詞則激昂頓挫。
  • 翻譯家的寂寞與翻譯界的清冷
    楊憲益之後,又一位翻譯家去世了,《安娜·卡列尼娜》的譯者謝素臺7月18日在北京朝陽醫院逝世,享年85歲。然而,直到7月26日作家楊葵在微博上傳遞出這一信息,不少媒體才聞風而動,在核實信息準確性後進行了報導,此時已是謝素臺去世一周多之後。
  • 錢鍾書手稿大規模面世 盡顯幽默詼諧語言特點
    二是透露出錢鍾書對歷史和學人的一些真實態度。如當時《廣角鏡》刊登了秦德君回憶茅盾的文章,錢鍾書看到後很感嘆,於1985年的信中寫道:「歷史從來出於勝利者手筆,後死即勝利之一種方式。三年前魯迅紀念時出版之傳記,即出敝所人撰著(應指社科院文學所劉再復、林非所著《魯迅傳》——編者注),中間隻字不道其原配夫人,國內外皆有私議而無聲言者。」
  • 著名翻譯家沙博理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近日,「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0-2011」最受矚目獎項「終身成就獎」獲頒人已經確定,著名翻譯家沙博理最終榮膺2010-2011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這是盛典舉辦四屆以來,首次將這一獎項頒給在華人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中國籍猶太人。
  • 我國著名數學教育家張奠宙教授逝世,享年85歲
    12月20日下午,澎湃新聞從華東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獲悉,我國著名數學教育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張奠宙先生,於2018年12月20日中午12時逝世,享年85歲。而其主要學術貢獻在「中國現代數學史」方面。1986年,張先生所著《20世紀數學史話》引起楊振寧、陳省身的重視,在兩人指點下陸續推出的《中國現代數學的發展》《20世紀數學經緯》《陳省身傳》等著作,成為中國現代數學史的奠基之作。同時,張奠宙也是我國數學教育學科的理論奠基人之一,著有《中國數學雙基教學》《數學教育的中國道路》《情真意切話數學》等。
  • 11月21日:錢鍾書誕生 包頭空難致55人遇難
    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 歷史上的今天 11月21日1910年11月21日,錢鍾書誕生
  • 對話翻譯泰鬥許淵衝:大師何以為大師?
    他就是中國翻譯界泰鬥、「詩譯英法唯一人 」許淵衝老先生。01要是李白活在當世也必定和他是知己許淵衝何許人也?1921年生於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師從錢鍾書、聞一多、馮友蘭、柳無忌、吳宓等學術大家。1944年考入清華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後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
  • 最後的《紅樓夢》英文翻譯大師
    經濟觀察網 裴鈺/文 近日,我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先生病逝,他的去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那就是《紅樓夢》英語全本翻譯的時代,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落下了厚厚的帷幕。因此,楊憲益是《紅樓夢》最後的英文翻譯大師。
  • 專訪96歲翻譯家許淵衝:翻譯做到真不足為奇,但做到美很難
    許淵衝一生的成就圍繞在他四周,他的中譯英、中譯法譯著以及他的英譯中、法譯中著作,共有120餘本,整整齊齊地立在倚牆的兩排簡陋書架上,這其中有他翻譯的《紅與黑》《包法利夫人》《約翰•克裡斯託夫》等,還有他用英文、法文翻譯的《楚辭》《詩經》《西廂記》《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等。而在書桌的上方,懸掛著一幅老友的書法:「譯古今詩詞,翻世界名著,創三美理論,飲彤霞曉露。」
  • 一代「文學巨匠」錢鍾書,高考數學考15分,為何還能被清華錄取?
    錢鍾書無疑是那個時代的幸運兒,他出生在無錫一個教育世家,家境殷實,是當地的名門望族。他的父親和叔叔都是民國時期堪稱著名的文人和社會學家。這也為他從小接受文學薰陶提供了條件。錢鍾書一生的學術成就不能用浮世的功名來衡量,他精通多國語言。他一生翻譯了無數國內外經典著作。不僅讓很多中國人有機會無障礙地閱讀外國名著,也讓中國的精品以美麗的姿態走向世界,在國內外文化交流與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翻譯家巫寧坤逝世: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中國著名翻譯家、英美文學研究專家巫寧坤於美國當地時間2019年8月10日7:40逝世,享年99歲。 作為翻譯家,巫寧坤曾翻譯過《了不起的蓋茨比》、《白求恩傳》等著作,後在美國出版英文自傳小說《A Single Tear》,轟動西方世界。晚年的巫寧坤多寫書評和紀念性文章,美籍華裔作家哈金的每本新作都會先送給巫寧坤,並請他寫作書評。這些文章後來結集為一本《孤琴》,在中國臺灣出版。
  • 著名遺傳學家談家楨在上海逝世 享年一百歲
    著名遺傳學家談家楨在上海逝世 享年一百歲 2008年11月01日 2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資料圖:2006年9月15日,國際著名遺傳學家、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談家楨在上海迎來九十八歲華誕。
  • 痴情的翻譯家,世界的《紅樓夢》
    據統計,從1940年-1985年,松枝茂夫花在《紅樓夢》翻譯時間上前後將近50年。最下功夫、最花時間的譯者,不止松枝茂夫一位。最勤奮的《紅樓夢》譯者,當屬日本翻譯家伊藤漱平。他的譯本最早是東京平凡社1958年至1960年出版的,這是一個函套版,分上中下三冊,是平凡社的「中國古典文學全集」的一種。
  • 錢鍾書6種,趙元任8種,他33種!
    王力(1900.8.10—1986.5.3),王力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有諸多頭銜,中國的語言學家、教育家、也是著名的翻譯家、散文家和大詩人。王力曾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嶺南大學任教,他有40多種語言方面的著作,200多篇論文,涉及到語言的各個領域,許多都是具有開創性的。
  • 96歲的老人成了網紅:翻譯六十年 錢鍾書曾教他英文
    央視《朗讀者》首期節目播出後,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登上微博熱搜。許淵衝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火,你會翻譯《如夢令》嗎?
    《如夢令》英譯&賞析親愛的同學們,了解了李清照後,又到了學英語的時間了呢~下面和東方君一起賞析下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和楊憲益翻譯的這首《如夢令》吧!【許淵衝】中國翻譯家,任北京大學教授。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的領域主要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 許淵衝:轉換不同語言之美的百歲翻譯家-光明日報-光明網
    【走近文藝家】        100歲的他,畢生致力於中西文化互譯工作,已經出版中、英、法文著作100多部,其中中國古代詩詞幾乎佔到了一半,獲得中國翻譯協會頒發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也是國際翻譯界最高獎「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唯一的亞洲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