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翻譯泰鬥許淵衝:大師何以為大師?

2021-01-13 中國經濟網

這個時代似乎有很多「大師」,但其實最缺真正的大師。

什麼樣的人才能真正符合「大師」這個稱號?

1931年,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在就職演講中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真正的大師,一定是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為人類的知識和智慧做出過卓越貢獻的人——9月8日,到訪裡格177的這位98歲高齡的老先生就是如此。

相信很多人已經在央視的《朗讀者》節目中認識了他。他就是中國翻譯界泰鬥、「詩譯英法唯一人 」許淵衝老先生。

01

要是李白活在當世

也必定和他是知己

許淵衝何許人也?

1921年生於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師從錢鍾書、聞一多、馮友蘭、柳無忌、吳宓等學術大家。1944年考入清華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後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

當今世界,在漢語、英語、法語之間靈活遊走的翻譯家,許淵衝乃第一人,他已出版譯著120餘本。

2010年,繼季羨林、楊憲益之後,許淵衝獲「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

他將中國的《論語》《詩經》《楚辭》《西廂記》等翻譯成英文、法文,還將西方名著如《包法利夫人》《紅與黑》《約翰·克裡斯託夫》等譯成中文。

他的中譯英作品《楚辭》,被美國學者譽為「英美文學領域的一座高峰」。《西廂記》被英國智慧女神出版社評價為「可以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媲美」。

瑞典諾貝爾文學獎評委、華克維斯特院士稱他的翻譯是「偉大的中國傳統文學樣本」。

在節目《朗讀者》中,主持人董卿說:因為他,我們遇見了包法利夫人,遇見了於連,遇見了李爾王;也因為他,西方世界遇見了李白、杜甫,遇見了崔鶯鶯、杜麗娘。

1987年,許淵衝的英譯作品《李白詩選一百首》出版,一生狂傲的錢鍾書也由衷地評價道:「要是李白活到當世,也懂英文,必和許淵衝是知己。」

1999年,許淵衝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雖沒有得獎,許淵衝卻滿不在乎:「諾貝爾獎年年都有,而我們的唐詩宋詞卻已經流傳了千年。」

許淵衝此次到訪成都,極其難得。他帶著心願而來,既要在成都看一看自己所譯詩詞的源頭,如杜甫草堂;更重要的是,要將中國的詩歌帶給全世界,參與各種學術交流活動,探討翻譯家與譯著對城市國際化的影響——今日,在裡格177的這場活動,是許老成都之行的壓軸大戲。

在裡格177現場,許老精神抖擻、聲音洪亮,掌聲經久不息。

「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並把世界文化發揚光大。來參加這次會議,我很高興,也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

「我一生在鑽研文學,現在還沒完。我最近的工作是把英國的莎士比亞和王爾德的作品譯成中文,帶給更多中國讀者。現在我每天工作1000字,大概一頁左右。雖然還沒出版,但是來約稿的出版社已經絡繹不絕。」

98歲高齡,依舊每天堅持工作。正如成都翻譯協會會長曹明倫所言:「許老用一輩子的時間和心血,用翻譯連接中外世界,向全世界輸出中國幾千年的文化。」

每個時代都會有閃爍著大師光芒的人出現,但許淵衝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們,他們的家國情懷和純真,卻越來越難得。他們才真正擔得起得起「大師」這個稱號。

02

打造成都的「未來城市會客廳」

裡格177吸引許多「重量級人物」來此打卡

當下大多數人都在關注什麼?關注平面媒體的娛樂版面,關注微博熱搜,關注朋友圈裡刷不完的假消息。範冰冰的分手要管,林志玲的結婚也要管,一言不合就吵成一團,毫無營養的內容,還能獲得成千上萬點讚。

有時候會覺得很可悲,這樣發展下去,我們只有兩條路,一是娛樂至死,一是娛樂至傻。

19世紀,尼採曾振臂高呼「上帝死了」。如今這個時代,我們是否也要質問:人文精神是否已經死了?

那些真正閃著智慧光芒的、代表人類精神理想的東西,覆上了厚厚的灰塵,逐漸被人遺忘。

一個浮躁的時代,尤其需要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這正是裡格177一直倡導的理念。

正因為如此,裡格177仿佛有一種魔力——儘管我們的景觀改造工程還未完成,但已經吸引了許多名人大腕來此打卡。

包括「聯合國和平大使」、亞洲最知名的藝術家方力鈞,中國當代藝術代表人物何多苓、郭偉、俸正杰等等,以及今日到訪的許淵衝老先生。

此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品牌和企業家慕名而來,在這裡舉辦高雅的圈層活動。

正如名校四川校友促進會會長邱海明今日在活動現場所言:「人與人的交流,需要在同一個頻道,如果一個人不懂亞里斯多德,你怎麼跟他聊哲學?」

崇尚思想之富有,聚合同一個層級的人物,打造成都的「未來城市國際會客廳」。這是裡格177正在做的事情。

在成都朝向國際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文化,需要故事,更需要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一個項目影響另一個項目。

如同許淵衝在翻譯時所追求的「三美」,音美、形美和意美。裡格177這個高價值的人文藝術地標,也有「三美」——理念美、地段美、往來者美。

許老說「我認為人生最大的樂趣是創作美,發現美」,裡格177不亦是如此?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譯界泰鬥---許淵衝
    2014年8月2日,第二十屆世界翻譯大會在德國柏林舉行,會上國際翻譯家聯盟將全球翻譯界最高級別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授予北京大學教授許淵衝,表彰他在推動文學翻譯發展以及為世界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 這項榮譽,百歲翻譯泰鬥許淵衝先生實至名歸
    據悉,本屆國學大典主題為「致敬國學,繼承創新,文明互鑑,重建斯文」,由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鳳凰網、敦和基金會聯合主辦。顧毓琇讚揚此書為「歷代詩詞曲譯成英文,且能押韻自然,功力過人,實為有史以來第一」。於是,趙軍就取姓名之諧音改名為照君。照君在香山外國語學院學習一段時間後,轉入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塞外從事教學工作。1959年的春節,她回北京母親家過年,在一次歐美同學會的舞會上,認識了許淵衝。她仰慕許淵衝的才華,於是走進了許淵衝的情感世界。在一個對的時間、對的地方,遇上對的人,愛情就變得簡單了。幾個月後兩人便結了婚。
  • 98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西廂記》被英國智慧女神出版社評價為「可以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媲美」。在節目《朗讀者》中,主持人董卿說:因為他,我們遇見了包法利夫人,遇見了於連,遇見了李爾王;也因為他,西方世界遇見了李白、杜甫,遇見了崔鶯鶯、杜麗娘。2011年,中國翻譯協會授予他「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 百歲譯界泰鬥許淵衝談翻譯 感嘆接班人難找
    我就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出一份力量,希望能找到接班人。」這是在8月19日上線的最新一期《掌閱遠山》—「百年不孤獨」節目中,翻譯泰鬥、中國翻譯家許淵衝不斷提及的一段話。在已經百歲的許淵衝看來,翻譯不是簡單的語言變換,而是兩種文化的比較和碰撞,是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不能被低估。
  • 97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宋詞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許淵衝,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畢生致力於中西文化互譯工作。當今世界,在漢語、英語、法語之間靈活遊走的翻譯家,許淵衝乃第一人。每日一首詩,或誦讀抄錄、或欣賞研究,跟著大師的腳步,既收穫知識,又修身養性。這般舉止,的確跟傳統印象中的謙和大師有些不一樣。能夠如此「狂妄」,自然是有資本的。
  • 許淵衝:不到絕頂永遠不停
    許淵衝的諸多得意譯作之一,是對毛澤東詩詞「不愛紅裝愛武裝」的翻譯。按照字面意思,英美翻譯家將它翻譯為Theylikeuniforms,notgaydresses(她們喜歡軍裝,不喜歡花哨的衣服)。許淵衝認為這種譯法走了樣,於是翻譯為「Tofacethepowderandnottopowdertheface」。這就有讓女民兵面對硝煙的意味。
  • 中國紀檢監察報:央視4集系列紀錄片《傳薪者》——薪火相傳 致敬大師
    「敦煌女兒」樊錦詩、「譯界泰鬥」許淵衝、「半世清史」戴逸、「詩詞留香」葉嘉瑩潤物細無聲地向我們走來。央視《國家記憶》從10月29日開始播出4集系列紀錄片《傳薪者》,以中宣部推出的首批哲學社會科學界德業雙馨專家學者為主角,及時紀錄播出這些文化界大師的感人經歷,向「文化國寶」致敬,反映他們的卓越貢獻,探尋他們身上閃耀的思想光芒和所體現的時代精神。  這組系列紀錄片,讓我們有幸深度走近大師,沐浴大師的思想和智慧,得到引導和啟迪。
  • 百歲翻譯泰鬥許淵衝:跨越時代,不改一腔赤誠
    新華網北京6月11日電(記者 王志豔)2014年,國際譯聯將2014「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授予了93歲的中國翻譯家許淵衝。這個每三年評選一次的國際獎項,旨在表彰那些推動文學翻譯發展、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貢獻的翻譯家們。自1999年設立以來,這是第一次授予亞洲學者。
  • 翻譯大家許淵衝:曾被指為提倡亂譯的千古罪人
    左2是梅貽琦,左4為許淵衝。 (出版社供圖)  在當今世界,既能英譯漢、法譯漢,又能漢譯英、漢譯法,左右開弓的翻譯家,僅有92歲的中國翻譯大家許淵衝一人。記者剛剛從海豚出版社獲悉,27冊的《許淵衝文集》即將在本月底推出。這套書,將全面展現這位傳奇翻譯家一生的心血結晶。  他在海外聲譽極高,曾有一個美國雜誌排出了世界100個革命家,他作為「翻譯方面的革命家」排在第92名。
  • 許淵衝:英語愛好者的人生勵志楷模
    上世紀80年代起,許淵衝開始把中國古典詩詞曲賦翻譯成英文和法文,計有《詩經》、《論語》、《楚辭》、《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牡丹亭》、《桃花扇》、《西廂記》、《長生殿》等,深受西方讚賞,許淵衝於1999年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許淵衝的學術著作有《翻譯的藝術》、《中詩英韻探勝》、《文學與翻譯》等。
  • 語言文學的泰山北鬥——真正的大師季羨林
    有人說當代的中國是一個大師泛濫的時代,隨便某某人講幾篇論語,就冠以國學大師;會說幾段傳統相聲《大保鏢》《賣布頭》,就成了相聲大師;賣茶的品茶大師,做菜的烹飪大師,居然國足也有任意球大師,說到這裡頭上真的汗涔涔的,臉頰一陣一陣發燒。
  • 專訪96歲翻譯家許淵衝:翻譯做到真不足為奇,但做到美很難
    即使面對權威,他堅持翻譯美之原則也從未退讓過。他回憶說,翻譯家王佐良是第一個反對他的人,說他的翻譯是「鴛鴦蝴蝶派」。兩個人最早的分歧因瓦雷裡的詩《風靈》是直譯還是意譯而起。其中有一句詩,大意是「靈感來無影,去無蹤,就像美人換內衣露出胸脯的那一剎那」。王佐良譯成「無影也無蹤,換內衣露胸,兩件一剎那」。許版譯文為「無影也無蹤,更衣一剎那,隱約見酥胸」。
  • 被一些人奉為中國大陸的「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
    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季」。
  • 《佛教翻譯大師鳩摩羅什傳》
    降生龜茲國、隨母出家、涼州攻讀漢語、長安譯經、最後絕筆……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佛教翻譯大師鳩摩羅什傳》一書記錄了佛教翻譯大使鳩摩羅什一生及佛經翻譯偉業。作為我國著名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的鳩摩羅什出生在古龜茲,也就是今天的庫車縣,並在龜茲生活了40年,他成年時就成為了一代佛教宗師,享有極高的聲望。近年來,庫車縣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致力於龜茲文化研究。如果說,以往的龜茲文化研究是站在宏觀層面上的話,那麼,《佛教翻譯大師鳩摩羅什傳》則從微觀的人物上開闢了一條專題研究之路,這也預示著龜茲文化研究正在向更深層次邁進。
  • 國學大師季羨林簡介
    在書中,季羨林先生用通達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頭上的「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這三項桂冠的,他表示:「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
  • 93歲許淵衝獲"北極光"翻譯獎 感言翻譯是享受
    ,中國文學翻譯家許淵衝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國際翻譯家聯盟(國際譯聯)2014「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成為該獎項1999年設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93歲高齡的許淵衝因健康原因未能出席頒獎禮。他在書面發言中說:「從事漢語、英語和法語文學翻譯對我而言是種享受。」   評委會在頒獎詞中說,「我們所處的國際化環境需要富有成效的交流,許淵衝教授一直致力於為使用漢語、英語和法語的人們建立起溝通的橋梁。他將大量中國文學作品翻譯成英文和法文,並將一些重要著作從英、法文翻譯成中文」。
  • 最後的《紅樓夢》英文翻譯大師
    巨星隕落,從個人角度來講,我非常悲痛;但是,從改革中國和全球化的角度,新的中國文化,新的翻譯大師,我們應該有理由繼續耐心地守候下去。《紅樓夢》這個書名早在1846年,被Robert Tom翻譯為「Dream of Red Chamber」 (第六回譯文),用chamber 來翻譯「樓」,此後,1868年E.C.Bowra的前八回譯本、1892年Bencraft Joly前56回譯本、1927年王良志95回選譯本、1929年王際真39回選譯本,這些《紅樓夢》的英文選譯本都沿用了「chamber」一詞。
  • 季羨林配得上「國學大師」稱號?實際上他的學術貢獻在於語言學
    一生深居簡出、苦心孤詣,能在這個體系裡掌握了多種學問,有很深造詣,並且德才兼備的人,方可被戴上「國學大師」的桂冠。如,近一百年來,王國維、章太炎、梁啓超、胡適、蔡元培、馮友蘭等人,在各自的學術領域都是開宗立派的人物,他們通過觸類旁通,熔古鑄今,打通了不同學問之間的界限,創造出許多耀眼的學術高峰,他們被公認為國學大師,沒有什麼異議。
  • 「北極光」獎獲得者許淵衝:翻譯改變世界
    在歐洲聚光燈閃耀的時刻,他仍坐在北大暢春園的鬥室裡,繼續翻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相比起這個衡量終身成就的獎項,他更大的豪情在未來——「我現在兩個多月能翻譯一本,計劃五年完成莎翁全集」。「北極光」獎獲得者許淵衝:翻譯改變世界「這個譯本我覺得能超過朱生豪的譯本,為什麼呢?因為朱生豪是三十多歲翻譯的,我的年齡是他的三倍啦,人生閱歷已經大不相同。」許淵衝笑言。
  • 96歲翻譯家許淵衝成"網紅":讓中國的美成為世界的美
    我翻譯了《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紅與黑》《包法利夫人》等中外名著,是第一個獲得「北極光」獎的亞洲人,我把這個看作是對中國文化的肯定,也是對我的翻譯方法的肯定。我認為,文學創作是創造美,而文學翻譯則是為全世界創造美。就文學翻譯而言,求真是低標準,求美是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