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專家多次申請院士失敗,美國將其評上,本人強勢拒絕入籍邀請

2020-08-20 歷史雜貨鋪

不久之前李愛珍的事情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人們都在說我國的科學家李愛珍被美國國家科學院評為了院士,很多不明緣由的人便開始說她背叛了祖國。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人說是因為個別原因她才沒被中科學評為院士,實際上這些說法完全都是無稽之談,而且李愛珍成為對方的院士已經是十三年前的事情,不知為何近些日子又被人們提起。

關於此事,李愛珍早在被評上的時候便說過,希望大家不要過多關注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做科研的人而已,並不是公眾人物,不需要那麼多的宣傳。

那麼李愛珍到底是誰呢?李愛珍出生於一個華僑家庭,她一直在我國接受教育,後來考入了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

復旦大學畢業之後,李愛珍被分配去上海冶金所,之後還被公派去美做訪問學者,她的一生有很多的成就,她本人也創建了許多重要的實驗室。

根據目前的資料來看,李愛珍先後發布了論文256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1個,獲得國際發展銀獎1個,她還先後獲得國家發明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省級獎項16個。

她所做的研究對我國的國防、經濟、醫療、環保等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她的研究已經被世界科學界公認達到了國際水準。

人們都在說李愛珍為什麼四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都沒成功,關於此事李愛珍也解釋過,自己的確是每次都沒競選成功,她輸的也是心服口服,後來自己歲數也不合格了。

第四次的時候,李愛珍的單位都要求她去參選工程院的院士,李愛珍雖說參加了,但她表示這樣並不對,自己不應該去佔工程人員的名額。

當有人問到李愛珍對於我國的院士制度存在什麼樣的問題嗎?李愛珍的回答是,任何事情都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院士制度也是一樣的,但是目前的主流和大方向是對的。

有趣的是,李愛珍在我國沒有評上中科院的院士,在零七年她卻被評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這件事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這件事李愛珍從頭到尾壓根都不知情,評上之後她本人才知道此事,因為美國國家科學院不接受個人的申請,自己也是被人投票投上的,至於具體是哪些人投的自己也不清楚。

她的這個外籍院士只是一個榮譽稱號,對方不會給她任何的待遇,不過對方也曾伸出了橄欖枝,甚至表示可以幫她換國籍。

對方剛剛委婉的表達這個意思之後,李愛珍便強勢的拒絕了,她表示自己在中國沒有選中,都是有原因的,自己並沒有為此感到不滿。

自己能夠被美國評為院士,的確還是挺開心的,可是自己所有的研究都是在祖國的支持下做的,沒有國家提供的平臺,就不會有今天的李愛珍。

她本人也說過自己最早在公派留美的時候,早已經歷過這種誘惑,在當時的歷史中,有不少人都選擇留下,畢竟那時我國和對方差距過大,自己還是堅持回來,早就說明了自己的心。

相關焦點

  • 她在中國4次申請院士被拒,後來在美國評上院士。大家怎麼看?
    ,同時,她本人的才學和科研程度也受到了業內人的認可。但就是這樣一位國寶級的科學家,竟然申請院士被拒。李愛珍的內心也曾有一段不能釋懷。03被美國評為院士,但仍然堅持為國效力。因為在中國申請院士被拒,引起了美國科學院對此人的重視,最終她成為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但是李愛珍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國籍,也沒有出國為美國效力,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原則,堅守著一顆中國心。
  • 中國天才科學家曹原:我為什麼不呆在美國,並拒絕了美國入籍邀請
    從上世紀以來人才爭奪就極其火熱,美國也正因為吸收了大量的德國頂級科學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科技強國。而我國就有這麼一位天才科學家,20來歲就已經被評為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十位科學家之一,這就是中國天才科學家曹原:我為什麼不呆在美國,並拒絕了美國入籍邀請。
  • 中國天才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將成就帶回祖國
    和美國相比,我國的科技水平和發展還是相對落後的,而我國也有很多科技人才也因此選擇去條件更好的美國發展,我國也因此損失了不是人才。但是我國有一位天才,突破瓶頸實現了石墨烯超導效應,卻拒絕了美國的入籍邀請,選擇留在祖國發展,為祖國的建設出力。
  • 四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卻評上美國院士
    我國的小學生都能做博士課題研究了,清北的學生都去美國效力了,而一個勤勤懇懇為了祖國的發展和材料科學的進步奉獻了50年大好年華的研究員李愛珍卻四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無一例外被拒絕了。2005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第三世界科學院第15屆院士大會上,李愛珍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第一次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她本人也於2007年5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也是中國首個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女院士。
  • 她是國寶級科學家,四次申請院士落選卻被美國評上,依然無怨無悔
    哪怕是她4次申請院士被拒,但是在她接到美國授予外籍院士消息時,她這麼說道:「我跟學生講,任何一個人都會在地球上消亡。你再有名,離開這個世界後很快就會被遺忘,但是『中國』這兩個字永遠在地球上存在。所以你的生命價值,就是要為我們國家爭取榮譽。」
  • 勤勤懇懇研究5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卻被美國評上,最後怎樣?
    勤懇50年,4次院士落選,卻被美國評上外籍院士!中國評不上,美國卻能評上?啪啪打臉啊!五指扇紅!鼻青臉腫啊!這不就是又一個屠呦呦嗎?沒有諾貝爾獎,誰能知道中國有這樣偉大的科學家?2007年5月,4次落選國內院士評選的李愛珍,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知道了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被拒,立即感到了濃厚的興趣!美國人不是慈善家,無利不起早,評選李愛珍為院士的同時,也向她伸出了「橄欖枝」。李愛珍堅守著自己的中國心,一生未變,高薪聘請沒有讓她失去家國情懷和初心,果斷拒絕!
  • 我國半導體研究的功臣,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均落選,今成美國院士
    而我國的半導體行業,之前是比較落後的,相較於美國和歐美各大發達國家,我們的半導體研發落後他們將近10年之久。如今我們國家的半導體行業能夠迎頭趕上,甚至彎道超車,離不開一名著名的半導體研究專家——李愛珍。
  • 中國科學家成就斐然,申請4次院士首批就被刷,卻成為了美國院士
    引言:對於中國科學家來說,能夠被評上中科院院士,那毫無疑問是一種極大的光榮。許多科學家將此作為畢生目標,但是真正實現的卻很少。1955年至今,我們國家獲此榮譽的科學家不足千人,其中尚且還有100名左右是外籍院士。對於科學家們來說,能夠獲得中科院院士的稱號,就是國家對自己專業水平極大的肯定,是一種伴隨終身的榮譽。
  • 李愛珍:申請中科院院士4次遭拒,但是卻一次就被美國評為院士
    在我國繁榮富強的背後,總有那樣一群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他們無私的向國家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也渴望國家給予他們肯定,所以國家每兩年會進行一次院士的評選。如果一個人能夠擁有院士的名稱,那麼可以很肯定的判斷出這個人為人類的進步和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評選院士的過程非常困難,畢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評上的。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人,她為國家付出了很多,但在四次申請院士的過程中卻一直都被拒絕。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美國院士
    2007年5月1日當晚,李愛珍的電子郵箱傳來一個消息:美國科學院第144屆年會上決定,上海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李愛珍,當選這屆外籍院士!屏幕前的李愛珍,心情複雜。因此在此之前,她連續4次申請國內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了美國院士。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美國院士
    2007年5月1日當晚,李愛珍的電子郵箱傳來一個消息:美國科學院第144屆年會上決定,上海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李愛珍,當選這屆外籍院士!屏幕前的李愛珍,心情複雜。因此在此之前,她連續4次申請國內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了美國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都被拒絕,最後成美國院士
    他們將自己的精力全部都花在事業上面,無心於名利的爭鬥。曾經我們國家就出現過一位女科學家,她連續四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但是都被拒絕了。沒有想到的是,最後她成為了美國的院士,她就是李愛珍。雖然如此,但正如李愛珍的導師說的一般,李愛珍心中有中國,並沒有留在美國的想法,甚至還想把一些先進的科學設備運回國家,可惜因為當時條件的限制,這個想法最後也沒能實現。回國之後,李愛珍就一心撲在量子級聯雷射上面的研究,為我國的量子領域做出巨大的貢獻。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反倒當選美國院士
    她曾經為了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持之以恆的提交了四次,但每次中科院拒絕她的理由都不一樣,這一度讓她很沮喪,但本著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她並沒有放棄,最後終於破釜沉舟,取得了傲人的科研成就,並且在申請中科院院士無果之後,決定去了美國,當起了美國的一名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她曾經為了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持之以恆的提交了四次,但每次中科院拒絕她的理由都不一樣,這一度讓她很沮喪,但本著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她並沒有放棄,最後終於破釜沉舟,取得了傲人的科研成就,並且在申請中科院院士無果之後,決定去了美國,當起了美國的一名院士。
  • 她為中國半導體事業貢獻巨大,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美國院士
    然而,我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身份失敗,最後卻被美國國家科學院錄取,這其中是否有什麼誤會。李愛珍不再是那個為中國科學界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了,她重新做回了學生,謙虛有禮地向美國學者提出疑問、做好筆記,有時候還來一兩場學術上的切磋交流。就在她在美國潛心學習技術的時候,社會上有不少的聲音說:李愛珍在被中國培養以後,跑到美國效力去了,她不會回來了。對此李愛珍沒有做出任何解釋,而是在兩年學習期結束以後,直接回到中國打破了這一謠言。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這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在2007年5月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原本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自豪的事情,畢竟在中美整體科技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能有中國科學家成為美國院士,足以證明中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然整個輿論的關注點卻不在這件事情本身上面,人們更加感興趣的是,這位成功當選美國院士的女科學家,在國內申請中科院院士曾經4次遭到拒絕。
  • 中國英才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失敗之後,曹原仍舊能夠信心滿滿地說,"實驗失敗乃是家常便飯,心態平和地對待失敗就沒有什麼壓力"。 甚至在選擇石墨烯作為研究方向的時候,在國內外研究都停滯不前的艱難處境下,曹原仍舊沒有改變自己的理念。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失敗之後,曹原仍舊能夠信心滿滿地說,"實驗失敗乃是家常便飯,心態平和地對待失敗就沒有什麼壓力"。甚至於教導曹原的中科大的教授認為他應該繼續留在美國進修,享受更好的、更先進的科研條件。
  • 帶著先進成果回國,申請中國院士卻屢遭失敗,後被美國評為院士
    我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並不屬於非常領先的地位,尤其是在幾十年以前,我國的許多科技成果都受限於國外,中國的科技發展變得非常艱難而在當時國內對於材料科學的研究非常少,並且遠遠落後於國外發達國家,且國內也很少有專家去研究這一領域,導致了我國的材料科學始終落後於國外。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愛珍甘願扛起了建設祖國的大旗,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這一領域上。
  • 她申請中科院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為我國做出突出貢獻
    在2007年美國科學院所公布的新增院士中,有18名來自海外的院士,其中就包括了來自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所的研究員李愛珍。值得一提的是,李愛珍不僅是我國首位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而且還是我國獲得外國院士頭銜的科學家中唯一沒有獲得中科院院士頭銜的。那麼,這位被中科院拒絕的女科學家,卻當選了美國院士,對此她如何回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