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燈》:這本書告訴我們,對待苦難,我們都有一顆包容之心
我從來不相信一個十九歲的少女能夠寫出什麼大格局的書籍,但是我錯了。看了《大地之燈》這個十九歲的少女讓我刮目相看。
關於生死對於人類乃至整個自然界來說,都是沉痛的。每一個人都想要長生,但是長生是不可能的,古代多少帝王為了能夠長生,做出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事情萬物千般好,只是生命到的長度是有限的。
《大地之燈》這本書寫成的時候,作者七堇年才剛剛十九歲。一個不能成事的年紀,儘管如此,七堇年讓我們看見了自己是一個有著大格局的作者。
現代很多小說最後的走向不免流俗,很多作家沒有出名,大抵因為如此。商業化的結構,讓你一讀便知道這本書裡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現在很多作者沒能成為真正的作家,就是對金錢看得過重。
我看《大地之燈》是因為安妮寶貝,安妮寶貝的書很多人都讀過,在各種書評上也是好評如潮,但是有一天,有人將安妮寶貝和七堇年做了對比,那時候我就想看看七堇年是否像他們說的那般好。
第一次讀《大地之燈》,書的開端未免有些悲傷,而且這本書的寫作背景並不是我們常規讀到的書籍的背景。這本小說的背景是西藏,我們不了解的民族,在這個背景下牽扯出天多太多的歷史。
從父母作為知青下鄉的年代再到各自成長為大人的現代,這個網拉的很密很密。我以為一個十九歲的少女寫不出這本書的內涵,但是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七堇年用自己獨到的寫作手法完完整整的敘述了整個故事。
卡桑的父母早已去世,儘管養父母對卡桑很好,讓卡桑在這個人世間能夠無憂無慮的成長,但是因為卡桑德養父母和自己的經歷太相似,卡桑即使生活的很好,依然會覺得很孤獨。
當她的爺爺生命落幕的時候,卡桑這一生再也沒有任何一個親人。人是群居動物,當身邊的人都離開了自己的時候,那時候的自己該有多孤獨,這種孤獨在蒼穹之下,顯得更加的渺小,讓人看著就很孤獨,沒有人能夠觸碰這份孤獨,因為不願意把自己到的孤獨傳達給別人。
當養父有了婚外情回到情人的身邊的時候,卡桑為了不增加養母的負擔,毅然決然地和一個男人走了。看到這裡其實我的內心是沉痛的,沒有人覺得卡桑是負擔,只是卡桑在這個人世間一直覺得自己是孤零零的,一直沒有得道自己想要的愛,在自我救贖時,沒有得到解放。卡桑害怕自己是一個負擔,是一個擺脫不掉的包袱,於是選擇出走。這是多少失去父母的孩子的內心,折射出多少的現實問題。
卡桑一直想要擁有一個家,所以可以和一個尼泊爾老男人離開,這份離開是決然的。明明知道對方有幾個老婆,但是還是願意離開,這是對家的一種期許,一直想要一個溫暖的家庭。
如果後來不是遇見了葉藍,我想卡桑會作為一個外來者在尼泊爾打工一輩子,但是造成這個局面的又是誰的問題呢,顯然誰的問題都不是。
養父母的愛情很亂,前期兩個人細心照料著卡桑,希望卡三個能夠感受到溫暖,但是因為人性裡的孤獨,就希望自己可以擁有一個家。養父遇見自己心心念的情人,和情人在一起的時候,又想起自己老婆的好,但是又能如何呢,造成悲劇的是自己的內心。
人生而孤獨,但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被愛包圍。
【圖片來自網絡與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書呆子在線,一個典型的書呆子,對於文學著作毫無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