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顯微鏡問世以來,人們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透過顯微鏡小小的目鏡孔,人們不僅可以觀察到事物的細微結構,而且看到生物鏈的低端形態——細菌微生物群。事實上在我們體內,除了五臟六腑等組織細胞,還寄生著數以億計的細菌微生物。
千萬不要小瞧了細菌,首先它的數量遠遠超過人體自身的細胞,廣泛分布於我們的皮膚表面、口腔等部位,尤其是腸道。其次人體內部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工廠,需要細菌維持一個動態平衡。因此細菌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義,既能幫助腸道蠕動促進消化,也能防禦外敵入侵,增加抵抗力。
但是,就像人一樣,不是所有的細菌都是健康有益的,還是有一些壞份子的——致病菌。由於篇幅有限,今天就著重跟大家介紹一下幽門螺旋桿菌。
這種細菌生命力極其頑強,是唯一能在人胃中生存的細菌。一旦感染,往往會引發胃炎、胃潰瘍,甚至是嚴重胃病。因此不容小覷,需要我們引起高度重視。
都說疾病重在預防,當幽門螺旋桿菌出現時身體會有哪些表現呢?現在就一起看看吧。
說在前面,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極其狡猾的細菌。因此大部分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沒有出現明顯不適的症狀。大多數患者就診是因為胃潰瘍或胃炎。但是一旦出現以下4種不良反應,一定要及時就醫,排除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可能性。
1、不明原因的消瘦。最近掀起了一股減脂減重熱潮,大家為了變美可謂是勞心勞力。因此倘若你最近既沒有刻意節食,也沒有進行專門的減脂運動,卻出現了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也很有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會破壞胃黏膜細胞,影響胃部消化吸收。
2、口臭。口臭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一個兼有症狀,但是不具有指向意義。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引發口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肝火旺盛、便秘、口腔潰瘍,甚至包括體質。因此當出現長時間口臭時,建議就醫檢查,排除其他致病原因。
3、少食既脹,反酸腹脹。這是胃部不適的典型表現,不僅提示消化不良,也有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後引起的。
4、腹部出現燒灼痛。幽門螺旋桿菌會引發感染和炎症。炎症會引起水腫,而水腫會壓迫周圍的神經血管,導致疼痛。
以上就是4種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典型表現了,你可要記牢。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預防感染呢?首先要潔淨飲食,從源頭抓起。其次我們還要飲食均衡,起居規律,經常參加鍛鍊,提高免疫力。方其如此,我們才能儘可能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