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羅平2人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50餘平方米獲刑

2020-12-03 閃電新聞

近日,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一起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案件,被告人李某德、李某良二人因犯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罪被依法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並分別判處罰金三萬五千元。

案情回顧:

2010年8月的一天,被告人李某德、李某良在羅平縣城附近的「光頭山」發現了「寶貝」,於是便夥同陳某林、王某六、李某學、張某穩(又名黃某穩)、李關某(上述五人均已判決)在羅平縣羅雄街道大明村委會「光頭山」(地名)上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二十餘平方米,後以每平方米1100元的價格賣給周某衛(已判決),得幣22000元進行分贓。

嘗到了甜頭的二人,於是又於同月,夥同陳某林、王某六、李某學、張某穩、李關某在羅平縣羅雄鎮大明村委會「光頭山」(地名)上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三十餘平方米,後以每平方米1300元的價格賣給勞某洪(已判決),獲利42000元進行分贓。

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李某德、李某良夥同他人盜掘國家保護的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其行為均已構成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罪。

綜合二人的犯罪事實和量刑情節,最終,法院依法判處李某德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5000元;判處被告人李某良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5000元。

(信息來源:羅平法院公號)

責任編輯:李茂穎

相關焦點

  • 羅平2名「摸金校尉」 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
    原標題:羅平2名「摸金校尉」 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上山盜掘古墓、文物、化石,再轉手賣給他人以此獲利,羅平的2名「摸金校尉」仿此做法,到「光頭山」上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50餘平方米,共獲利64000元。近日,羅平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此案。
  • 【案件追蹤】羅平2名「摸金校尉」上山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50餘平方...
    【案件追蹤】羅平2名「摸金校尉」上山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50餘平方米,結果… 2020-12-01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名「摸金校尉」上山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結果……
    近日,雲南就有2名「摸金校尉」栽了。近日,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一起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案件,被告人李某德、李某良二人因犯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罪被依法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並分別判處罰金三萬五千元。
  • 【以案說法】2名「摸金校尉」上山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結果……
    【以案說法】2名「摸金校尉」上山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結果…… 2020-12-02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榆林12人盜掘古生物化石獲刑!
    近日,府谷縣首例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府谷縣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判決被告人方某某、馬某某等被告人六個月至九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共計賠付民事公益訴訟人府谷縣人民檢察院人民幣2.1萬元用於環境修復。
  • 中國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化石
    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員展示他的最新古生物研究成果——在雲南羅平發現世界上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疣齒魚科魚類化石,命名為「雲南暴魚」。它體長34釐米,是2.44億年前(中三疊世安尼期)羅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肉食性基幹新鰭魚類,在食物鏈網中佔據較高的位置。「雲南暴魚」的發現和研究更新了人們對羅平生物群的食物鏈網結構和三疊紀生物復甦的認識。這項古生物演化領域重要成果論文,已在最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PeerJ發表。
  • 中國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化石 (1/3)
    中國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化石 (1/3) "← →"翻頁
  • 偷盜古生物化石,關嶺一男子獲刑一年
    吳某修為謀私利,多次採用秘密手段竊取海百合化石以及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近日,安順市關嶺自治縣人民法院以盜竊罪判處吳某修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犯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數罪併罰,總和刑期有期徒刑1年零6個月,並處罰金15000
  • 古脊椎所揭示羅平強壯魚關鍵頭骨特徵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光輝以2.44億年前羅平強壯魚為代表綜合研究全骨魚類的早期演化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於6月24日在美國學術期刊PeerJ由於全骨魚類與真骨魚類(現生脊椎動物中最大的類群)的姐妹群關係,全骨魚類在新鰭魚類乃至整個輻鰭魚亞綱的研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羅平強壯魚是雲南羅平生物群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全骨魚類,全長可達40釐米,發現於雲南羅平中三疊世安尼期(2.44億年前)海相地層。
  • 雲南發現暴魚化石,見證三疊紀海洋生物復甦
    央視新聞10月21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團隊在雲南羅平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疣齒魚科魚類它體長34釐米,是2.44億年前(中三疊世安尼期)羅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肉食性基幹新鰭魚類,在食物網中佔據較高的位置。雲南暴魚的發現和研究更新了人們對羅平生物群的食物網結構和三疊紀生物復甦的認識。這一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PeerJ》發表。
  • 【震驚】曲靖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 化石,居然長這樣……
    「雲南暴魚」正型標本。徐光輝 供圖中新網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21日發布消息說,該所徐光輝研究員最新在雲南羅平發現世界上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疣齒魚科魚類化石,命名為「雲南暴魚」。
  • ...雲南暴魚」、「華龍一號」、寄生蟲化石、肝臟祖細胞、鐵定甲蟲
    ——新華網2我國古生物學家發現「雲南暴魚」>▲雲南暴魚(上)與其他羅平魚類(下)體型比較。圖片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提供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員在雲南羅平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疣齒魚科魚類,命名為「雲南暴魚」。它體長34釐米,是2.44億年前(中三疊世安尼期)羅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肉食性基幹新鰭魚類,在食物網中佔據較高的位置。雲南暴魚的發現和研究更新了人們對羅平生物群的食物網結構和三疊紀生物復甦的認識。
  • 「雲南暴魚」見證三疊紀海洋生物復甦
    我國雲南羅平中三疊世海相地層發育,保存有豐富的化石組合,統稱為羅平生物群,它是我們研究二疊紀末大滅絕事件後海洋生態系統復甦的重要窗口。羅平生物群魚化石數量多、種類豐富,但過去一直未發現大型肉食性基幹新鰭魚類。這使得有人認為羅平生物群的生活環境水體較淺,海洋生態系統尚未全面恢復。
  • 國內首座體育綜合訓練風洞正式啟用;羅平生物群首次發現食肉雲南暴...
    國內首座體育綜合訓練風洞正式啟用;羅平生物群首次發現食肉雲南暴魚丨科技早新聞 2020-10-26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科學網—最古老疣齒魚屬雲南暴魚「王者歸來」
    (上)與其他羅平魚類(下)體形比較。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圖 本報訊(記者丁佳)日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光輝在雲南羅平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疣齒魚科魚類,命名為雲南暴魚。它體長34釐米,是2.44億年前羅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肉食性基幹新鰭魚類,在食物網中佔據較高的位置。
  • 雲南羅平古生物群化石種類豐富 距今約2.4億年(圖)[1]- 中國在線
    大龍脊椎 雲南網 羅浩攝  日前,記者隨同雲南省公路路政管理總隊對曲靖市羅平縣農村公路管理試點工作進行回訪調查  在記者調查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同時,了解到大窪子村生物群化石種類豐富,規模龐大,保存完整,羅平也將藉此打造古生物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景區,道路管理工作意義重大。  據介紹,羅平古生物群距今約2.4億年,地層中保存著上萬條古代魚類化石,魚類化石和節肢動物化石保存完好、種類豐富,是令人震驚的海洋生物化石庫。(羅浩)
  • 【微話題】今日科技話題:土壤微生物、「雲南暴魚」、「華龍一號...
    ——新華網 2 我國古生物學家發現「雲南暴魚」 ▲雲南暴魚(上)與其他羅平魚類(下)體型比較。
  • 三疊紀張氏幻龍化石在雲南出土 合工大專家參與研究
    幾年前,科學家們在雲南發現了迄今為止在三疊紀鰭龍中最龐大的一種海洋頂級掠食者的化石,它被命名為「張氏幻龍」。 合肥工業大學專家與中國地質調查局、美國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北京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學者針對這種巨型幻龍進行研究,並於近日把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知名刊物《ScientificReports 》上。□小科普 什麼是幻龍?在看這篇文章前,先讓記者小小科普一下有關知識。
  • 雲南富源村民500元賤賣「貴州龍化石」(組圖)
    每家每戶一個洞 瘋採倒賣貴州龍化石 已成當地村民的致富手段 相關部門稱:監管太難  貴州龍化石,有著重要的科學研究和文物價值,主要分布於我省(雲南)曲靖市富源、羅平兩縣與貴州省興義市交接的地方。近年來,富源縣村民瘋狂地挖掘倒賣貴州龍化石,此事在去年被媒體曝光後,私挖亂採的情況曾一度得以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