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2名「摸金校尉」 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

2020-12-04 環京津網

原標題:羅平2名「摸金校尉」 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

上山盜掘古墓、文物、化石,再轉手賣給他人以此獲利,羅平的2名「摸金校尉」仿此做法,到「光頭山」上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50餘平方米,共獲利64000元。近日,羅平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此案。

2010年8月的一天,李某德、李某良在羅平縣城附近的「光頭山」發現了「寶貝」,於是便夥同陳某林、王某六、李某學、張某穩(又名黃某穩)、李關某(上述5人均已判決)在羅平縣羅雄街道大明村委會「光頭山」上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20餘平方米,後以每平方米1100元的價格賣給周某衛(已判決),獲利22000元進行分贓。

嘗到甜頭的李某德、李某良,又於8月夥同陳某林、王某六、李某學、張某穩、李關某在羅平縣羅雄街道大明村委會「光頭山」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30餘平方米,後以每平方米1300元的價格賣給勞某洪(已判決),獲利42000元進行分贓。

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李某德、李某良夥同他人盜掘國家保護的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其行為均已構成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罪。

綜合2人的犯罪事實和量刑情節,最終,法院依法分別判處李某德、李某良有期徒刑1年6個月,並處罰金35000元。

本報記者 蔣瓊波 通訊員 袁會瓊

相關焦點

  • 【案件追蹤】羅平2名「摸金校尉」上山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50餘平方...
    【案件追蹤】羅平2名「摸金校尉」上山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50餘平方米,結果… 2020-12-01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名「摸金校尉」上山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結果……
    看過《盜墓筆記》、《鬼吹燈》的小夥伴們應該對「摸金校尉」這個名詞不陌生吧?你以為「摸金校尉」帶著穿山甲腳爪做的摸金符,走到哪兒都能挖到寶貝,還自帶印鈔機光環?近日,雲南就有2名「摸金校尉」栽了。近日,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一起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案件,被告人李某德、李某良二人因犯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罪被依法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並分別判處罰金三萬五千元。
  • 【以案說法】2名「摸金校尉」上山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結果……
    【以案說法】2名「摸金校尉」上山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結果…… 2020-12-02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羅平2人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50餘平方米獲刑
    近日,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一起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案件,被告人李某德、李某良二人因犯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罪被依法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並分別判處罰金三萬五千元。案情回顧:2010年8月的一天,被告人李某德、李某良在羅平縣城附近的「光頭山」發現了「寶貝」,於是便夥同陳某林、王某六、李某學、張某穩(又名黃某穩)、李關某(上述五人均已判決)在羅平縣羅雄街道大明村委會「光頭山」(地名)上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二十餘平方米,後以每平方米1100元的價格賣給周某衛(已判決
  • 榆林12人盜掘古生物化石獲刑!
    近日,府谷縣首例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府谷縣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判決被告人方某某、馬某某等被告人六個月至九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共計賠付民事公益訴訟人府谷縣人民檢察院人民幣2.1萬元用於環境修復。
  • 古脊椎所揭示羅平強壯魚關鍵頭骨特徵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光輝以2.44億年前羅平強壯魚為代表綜合研究全骨魚類的早期演化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於6月24日在美國學術期刊PeerJ由於全骨魚類與真骨魚類(現生脊椎動物中最大的類群)的姐妹群關係,全骨魚類在新鰭魚類乃至整個輻鰭魚亞綱的研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羅平強壯魚是雲南羅平生物群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全骨魚類,全長可達40釐米,發現於雲南羅平中三疊世安尼期(2.44億年前)海相地層。
  • 中國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化石
    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員展示他的最新古生物研究成果——在雲南羅平發現世界上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疣齒魚科魚類化石,命名為「雲南暴魚」。它體長34釐米,是2.44億年前(中三疊世安尼期)羅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肉食性基幹新鰭魚類,在食物鏈網中佔據較高的位置。「雲南暴魚」的發現和研究更新了人們對羅平生物群的食物鏈網結構和三疊紀生物復甦的認識。這項古生物演化領域重要成果論文,已在最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PeerJ發表。
  • 偷盜古生物化石,關嶺一男子獲刑一年
    吳某修為謀私利,多次採用秘密手段竊取海百合化石以及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近日,安順市關嶺自治縣人民法院以盜竊罪判處吳某修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犯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數罪併罰,總和刑期有期徒刑1年零6個月,並處罰金15000
  • 中國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化石 (1/3)
    中國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化石 (1/3) "← →"翻頁
  • 「摸金校尉」倒賣文物青花瓷大罐 器形大過故宮博物院館藏
    購買文化遺產書籍和勘探設備,現代版「摸金校尉」團體輾轉遼寧、吉林、河北等許多「探寶」,將珍貴的文化遺產倒賣,收穫頗豐。光一件「青花大罐」就開口叫價5000萬元……最近,遼寧省阜新市一起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審查起訴並由檢察機關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的跨省盜掘古文化遺址和倒賣珍貴文物案公開宣判,法院全部採納檢察機關公訴意見,認定姚某等5人犯盜掘古文化遺址罪、於某等2人犯倒賣文物罪,分別判處相應刑罰。
  • 廣東河源每天有人哄搶恐龍蛋化石 一枚可賣到上萬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在現場考查。  劉強拍下的是這樣的畫面:工地四周的幾處砂石堆起的高地上,站著近百名當地村民,清一色年輕男性,工地正中央正在實施爆破,爆破剛過,現場濃煙還未散去,近百名年輕人便衝下山頭,一手握著榔頭,一手握著麻袋。他們的目標,是爆破後紅砂巖中裸露出來的恐龍蛋化石。  「每天爆破,每天都有人來,有的人手裡有刀,我們什麼都不敢做。」
  •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頻遭劫
    [內容速覽]在中國,眾多的古生物化石在被瘋狂盜掘、倒賣,流失海外,記者從管理經營、鑑定標準、立法等方面向您講述古化石流失背後的原因。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高星說。  管理經營集於一身分頭管理出現交叉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我國一些地方的化石管理部門既是管理者,也是經營者。有的不但自己組織了挖掘隊,還建立了化石市場,自挖自售。
  • 【震驚】曲靖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 化石,居然長這樣……
    徐光輝 供圖中新網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21日發布消息說,該所徐光輝研究員最新在雲南羅平發現世界上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疣齒魚科魚類化石,命名為「雲南暴魚」。它體長34釐米,是2.44億年前(中三疊世安尼期)羅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肉食性基幹新鰭魚類,在食物鏈網中佔據較高的位置。
  • 菏澤發現脊椎動物化石
    黃文峰是幫扶成武縣貧困村的市派第一書記,幾天前,因地質扶貧立項問題到巨野博物館參觀當地古陶原料情況,這個碩大的「石塊」吸引了他。依稀可見的殘骨、碩大的牙齒、黃白色的漿結石塊、雜亂的結構……他湊上前,掏出隨身攜帶的地質放大鏡。晶瑩透明的方解石顆粒在放大鏡下熠熠生輝,這讓他心中怦然一動:難道這是脊椎動物化石?
  •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繪圖室:為化石造像,做科學成就的...
    滄海桑田,歲月賦予了這些物種一種神奇的存在方式——化石。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奉獻一生,只為尋找化石秘密;他們默默無聞,用自己的青春年華孜孜不倦地還原地球過往的印記。近日,由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聯合新華公益推出的「平凡化石故事·非凡貢獻人物」活動,將發掘這些在古生物化石發現、科研、修復、宣傳、藝術展示、文化傳承以及保護等方面做出不朽貢獻的人物,揭開這些人物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 雲南發現暴魚化石,見證三疊紀海洋生物復甦
    央視新聞10月21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團隊在雲南羅平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疣齒魚科魚類它體長34釐米,是2.44億年前(中三疊世安尼期)羅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肉食性基幹新鰭魚類,在食物網中佔據較高的位置。雲南暴魚的發現和研究更新了人們對羅平生物群的食物網結構和三疊紀生物復甦的認識。這一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PeerJ》發表。
  • 市場價格走高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遭劫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頻遭劫  新聞快讀  全國最大宗化石走私案查獲的2700件古生物化石,在逃離了走私者的魔爪後,最終有了令人欣慰的歸宿。然而,更多的古生物化石仍在被瘋狂盜掘、倒賣,流失海外。
  • ...雲南暴魚」、「華龍一號」、寄生蟲化石、肝臟祖細胞、鐵定甲蟲
    ——新華網2我國古生物學家發現「雲南暴魚」圖片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提供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員在雲南羅平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疣齒魚科魚類,命名為「雲南暴魚」。它體長34釐米,是2.44億年前(中三疊世安尼期)羅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肉食性基幹新鰭魚類,在食物網中佔據較高的位置。雲南暴魚的發現和研究更新了人們對羅平生物群的食物網結構和三疊紀生物復甦的認識。
  • 陝西甘泉縣副縣長郝傑調研全縣違法盜掘古生物化石(土龍骨)工作
    6月10日上午,陝西甘泉縣政府副縣長、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郝傑調研全縣違法盜掘古生物化石(土龍骨)工作,縣政府辦、公安局、自然資源局、勞山國有林管理局及石門鎮政府、橋鎮鄉政府相關負責同志參與調研。郝傑副縣長先後到石門鎮嶽屯溝圪撈村、楊家河許寨村和橋鎮鄉柳洛峪溝實地查看了非法盜掘古生物化石(土龍骨)情況。郝傑副縣長強調非法盜掘古生物化石(土龍骨)不僅毀壞局部區域山體及森林植被,嚴重破壞生態環境,還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各鄉鎮及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
  • 雲南羅平古生物群化石種類豐富 距今約2.4億年(圖)[1]- 中國在線
    在記者調查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同時,了解到大窪子村生物群化石種類豐富,規模龐大,保存完整,羅平也將藉此打造古生物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景區,道路管理工作意義重大。  據介紹,羅平古生物群距今約2.4億年,地層中保存著上萬條古代魚類化石,魚類化石和節肢動物化石保存完好、種類豐富,是令人震驚的海洋生物化石庫。(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