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樓市"白菜價" 當地人有兩三套房是常有的事

2020-12-08 網易房產

(原標題:遠郊棚改房供應過量 鶴崗房子賣出「白菜價」)


鶴崗興建小區及其周邊的回遷二手房售價僅為400元/平方米左右。

鶴崗新建商品房大多在3000元/平方米以上,圖為位於鶴崗工農區的商品房小區尚典國際。

部分二手房售價低至400元/平方米左右;業內認為,供應大又無交易量,低價賣在所難免

日前,網絡上一張東北四線城市鶴崗房價的圖片引發關注。有微博發文稱,東北某四線城市房價已經跌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了。3月鶴崗房子均價是1240元/平方米,其中興建小區周圍300元/平方米,320平方米的複式高層只要15萬元。看到這則消息,老家在鶴崗、在上海工作的劉小姐坐不住了。她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北京、上海也有便宜的房子,但應該看房子的位置是在哪裡,又是什麼性質的產品。

在大家驚呼鶴崗房價如「白菜價」之時,當地的房地產市場到底如何?

有2萬元經適房,也有60萬豪宅

為了了解真實情況,4月15日下午,劉小姐特地讓在家的母親打聽一下鶴崗樓市的現狀。劉小姐家的房子位於鶴崗市中心,位置較好,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70平方米,目前的總價是12萬元,算下來均價為1714元/平方米。「這只是一般普通二手房的價格。而附近新建的商品房毛坯均價則在3700元-3800元/平方米。」劉小姐稱。

新京報記者在安居客二手房平臺上查詢到,今年4月鶴崗的二手房均價為1546元/平方米,3月二手房均價為1423元/平方米。從4月均價來看,略有上浮,而具體到各個小區,有漲有跌。因「均價」數據統計自物業顧問發布的數據,雖然與真實市場會有差距,但仍能大致看出市場行情。

記者在58同城的平臺上也看到,鶴崗的二手房總價低者可至2萬元,通過協商甚至可以更低,高者則在60萬元以上,甚至超過百萬元。其中,一套總價69萬元的房子,標明是豪華裝修,138平方米,折算下來出售均價是5000元/平方米。

據房主介紹,這套房子是2018年7月購買的,當時新房均價3500元/平方米,去年年底剛剛裝修完,裝修費用花了20多萬元。房主稱自己沒有賺錢,因為要離開鶴崗,不得已才出售。之所以比新房貴,就是加上了裝修價格。

記者通過房天下查詢得知,鶴崗市在售新房僅有5個,並未檢索到3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樓盤。

「白菜價」房源多是毛坯棚改房

在鶴崗,到底什麼樣的房子單價可以低至千元以下?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對於鶴崗城市房價,需要客觀看待。此類房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實際上部分房產之所以如此低價也和房源本身的特殊因素有關,不代表全市的水平。

據劉小姐介紹,網上300元/平方米的房源都位於鶴崗的遠郊,交通很不方便。

另據上述房主介紹,去年買房時,他了解了一下市場,鶴崗有品質的商品房並不多,價格都在3000元/平方米以上。但是有著大量的回遷房,品質低,價格也低。

記者在58同城找到一家中介掛出的房源,總價在2.2萬元,單價400元/平方米,該房源是55平方米的一居室,位於鶴崗南山區。據了解,南山區原稱「南崗」,因設南崗採炭所而得名。後因南崗採炭所改稱南山礦,故改名「南山」。房源性質顯示的是經濟適用房。據該中介的經紀人介紹,這是2017年建成的毛坯房,可以辦理更名。

在58同城上,鶴崗的二手房有41255套,記者通過檢索「精裝修」和「學區房」兩個關鍵詞發現,僅剩下50套。而通過「精裝修」檢索,發現房源的總價基本在10萬元以上。如果檢索「經濟適用房」,會發現大多數房源是毛坯房,總價都低於10萬元。

這說明大量的經濟適用房未經裝修就低價流向二手房市場。據當地中介介紹,這些低價的房源大多是棚改房,房屋質量和環境與商品房沒法比。

「當地人有兩三套房是常有的事」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介紹,鶴崗市2018年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補償安置方案是城市棚戶區居民選擇產權調換安置。一般以就近安置為主,採取抽籤和自選的方式確定安置用房。原居住房屋面積部分可調換新安置房屋面積部分。新安置房屋面積大於原居住房屋面積部分,45平方米以內按經濟適用住房價格每平方米1350元結算。超出45平方米以外部分,按新安置房屋樓層價格結算。

鶴崗是煤炭產區,是因煤而發展起來的城市。據劉小姐介紹,煤礦的一些塌陷區需要動遷,有時一家人會分到二套房。在鶴崗當地,一家人有兩三套房是常有的事。在劉小姐的印象裡,回遷房的數量遠遠大於商品房。

有意思的是,今年3月5日,黑龍江鶴崗市公安局通過其官方微信號發布招警優惠政策時提出,多類符合條件的公安院校畢業生可以享受到「一車一房」優惠:即價值在10萬元以內的汽車,以及建築面積在50-90平方米、房源位於市區內的住房。如此看來,鶴崗公安局出手大方也是有原因的。

棚改房蓋多了?還是人少了?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鶴崗房價怪象的背後仍是供大於求,一是房子蓋多了;二是人少了。

張大偉認為,鶴崗的低價房很大程度是因為過去幾年過量棚改造成的。棚戶區改造中供應了大量的遠郊區房源。從目前來看,價格低的房產基本都是遠郊區縣的棚改房,供應量大,又沒有交易量,低價在所難免。

鶴崗市常住人口101萬,其中市區人口61.7萬,鶴崗雖然是地級市,但按照人口數量劃分,與東部縣級市相當。屬於煤炭資源枯竭城市,年輕購房人群的減少,正在影響房價走勢。

「這是典型的城市空心化導致樓市疲軟。」嚴躍進也這樣認為,東北很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基本上比較頹廢,最主要原因是人口外流很明顯,比如鶴崗、雙鴨山、七臺河等,過去是煤炭和工業相對發達的城市,但這幾年因為煤炭行業整頓,城市產業發展也受到影響。除了人口外流外,購房資金也在外流,在沒有人口支撐的情況下,樓市交易不好,價格自然比較低。

此外,張大偉表示,2018年鶴崗經濟漲幅放緩,也影響了購房者的購買決策。從目前東北區域來看,缺乏產業活力,房地產也很難有起色。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則認為,單從總價來看,中小城市的房價差異並不合理,一線城市的總房價也存在單套住宅幾十萬到幾千萬的差異性。不但單看總價不適合,同一城市不同區域的房價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東北鶴崗房價事件可以理解為通過抓眼球方式來吸引用戶關注,而非房價本身出現大波動。

張波表示,從長遠來看,四五線城市既有利好又有利空,利好是國內城市落戶政策層面的全面放寬;利空則是隨著棚改接近尾聲,以此帶來的購房需求將出現快速回落。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袁秀麗 張曉蘭 本版攝影/李平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林開浩_NBJ11198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分化」成了上半年樓市的最熱詞?它是什麼意思?
    但是今年,樓市卻沒有這樣。根據房地產行業的從業者反饋,「分化」這個詞是今年上半年所提及最頻繁的詞。而「冷熱不均」則是很多人對上半年樓市銷售的一致評價。因為區別實在是太大了,有的城市樓盤萬人搖號,有的城市樓盤無人問津。
  • 定居鶴崗的廣東「90後小夥兒」,意外走紅後兼職賣房,月銷10餘套
    「沒房租,沒房貸,簡直是解脫」再有一個月,廣東「90後」鄭前來到鶴崗就要滿一年。近日,他在抖音上發布了兩條短視頻回顧在鶴崗的這一年。在他眼裡,鶴崗是一個很正常的地級市。「一般的城市配套都有,除了沒地鐵外,生活上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 未來5年,樓市房價是白菜價還是天價?
    未來5年,樓市房價是白菜價還是天價?>房地產樓價繼續穩定房子和民生密切相關,讓我國的百姓們都能買得起房,有好房住是政府最願意看到的儘管有很多房地產專家預測這幾年樓市將出現大洗牌,房價必定上漲,但是買房者們不必過於擔憂,國家已經多次強調了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對房價的管控力度也持續加大。因此,對於剛需一族的買房者來說,現在買房確實是個好時機,如果遇到了有價值潛力的房子更應該趁早入手。
  • 多地樓市下跌,現在買房務必三思
    從去年黑龍江鶴崗的房價暴跌,到今年的遼寧阜新、河南鶴壁、黑龍江牡丹江等局部地區跌成白菜價,再到近期的天津、石家莊的慘澹,不難發現清一色都是北方城市。 其中深圳樓市妖的簡直不像話,特別是倒掛樓盤。 近日,深圳南山區某網紅盤開盤出現萬人搶房的盛況,獲得有效登記號達到9687個,凍結資金高達339.05億。開盤後僅半天,1171套房源就全部售罄。
  • 在鶴崗買房的人:3萬買2.2萬賣 只能在手機上看照片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賣掉鶴崗的房後,他開始攢錢了去年8月,許康舉著房產證,在已經過戶給別人的房裡再一次自拍。距離上次這樣拍照過去了9個月。那是2019年11月,在拉薩打工的許康乘火車轉飛機再轉火車,穿越5000多公裡、折騰了兩天半抵達鶴崗,花3萬元買下一套47平方米的二手房,陽臺的白色牆皮已有裂縫。這是他在當地看過的唯一一套房子,辦完手續,他也曾舉著房產證自拍。這個28歲的年輕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出發前,他還在百度貼吧「鶴崗吧」開帖,一路更新在鶴崗的見聞。那個家,許康一共也沒住過幾回。
  • 2018南京樓市八大怪: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每年,南京樓市都會上演很多怪事,然而今年特別多。這不,2018年才剛剛開始,南京樓市微信平臺就收到很多來自買房人的爆料,其中不少怪事都很奇葩。今天,我把2018南京八大怪事分享給大家:一怪、說好的開盤推304套房,公證處搖號都結束了,現在108套房突然被查封。二怪、奇葩!剛交付的房子竟然不在小區裡。
  • 未來5年,房子是「白菜價」還是「黃金價」?經濟學家說清楚了
    還有一些城市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房價開始出現下跌這樣的情況,最令人熟知的就是鶴崗這座城市的房價,幾萬塊錢就能夠買一套房子居住。那麼未來5年,房子是「白菜價」還是「黃金價」?經濟學家說得很明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房地產市場的現狀。 剛需人口減少 經濟學家任澤平曾說過,房地產市場行情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 樓市泡沫要破?是危言聳聽還是科學論斷?該買還是該賣讓人很困惑
    最近又有媒體爆出某權威人士提醒所有人做好樓市泡沫破滅的言論,讓本來就由於樓市不穩而神經緊張的人們更加恐慌。有房一族因為買房幾乎花幹了幾代人的積蓄,如果樓市崩盤將是損失慘重,更不要說持有多套房產的,那更是血本無歸甚至會傾家蕩產債臺高築。真是不敢想像,如果真的樓市泡沫破滅,樓市崩盤,會是什麼狀況。
  • 深圳樓市的扭曲,遠超你的想像
    很多網友都調侃,這種2000萬的剛需、買一套房就套利500萬的事,只有深圳樓市才有。官媒點名、住建局表態、銀行拒貸......深圳樓市的扭曲,遠超你的想像。時勢在逼著深圳樓市出臺打補丁政策。為什麼深圳樓市會演化成今天這樣混亂扭曲的局面?
  • 花5萬元買套房,代價是離開大城市,你願意嗎?
    本地人手上都有好幾套房子!這名浙江男子,在貼吧裡直播了自己的買房過程,事件一出便引來了許多人的議論。花5萬元去小城市買套房,代價是離開大城市生活。關於這個問題,您的觀點是什麼樣的呢?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有的人說這哥們是活明白、想清楚了,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圖什麼。
  • 2021年的樓市,是該「貪婪」買房,還是「恐懼」賣房?
    管理層對於樓市的看法,所有人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房住不炒」、「房子是用來住的」,但奈何有利潤的地方就有資本狂歡,逐利資金總能第一時間窺探到政策的「漏洞」,然後在政策制定者還沒有反應過來之際,率先出手完成自己「漂亮」的交易塞滿自己的錢包。
  • 多地樓市迎開盤潮!買1套房≈賺100萬!「萬人搖」與「零登記盤」共存,咋回事?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經歷過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臨近年底,多地樓市迎來開盤潮。在南京、杭州等地,也不乏有「千人搖」的紅盤出現,難道樓市又火了嗎?據記者了解,臨近年底,南京樓市迎來了開盤潮,僅上周,南京全市就推出了23個盤,3625套房源,其中8個盤售罄。如11月30日,河西板塊的萬科翡翠濱江迎來首開,100套房源,均價每平方米55495元,首付高達8成,依然有872組購房者參與搖號,綜合中籤率約11.5%,當天售罄。整個11月份,南京樓市共有79次開盤,12155套房源湧入市場。共有16個盤當日售罄,佔比20%。
  • 樓市「魔幻重啟」,這波操作真的很賽博朋克!
    經歷了一個月的市場低迷,樓市經歷了「魔幻重啟」,樓市將重回「小陽春」時代了麼?有人說,2月的樓市有多慘澹,3月的市場就有多火熱。接連出現的"搶房潮「,都顯示了樓市的火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3月16日,深圳寶安沙井萬科星城線上開盤,推出288套均價約3.9萬元/平方米、總價在96萬元至250萬元之間的小戶型商務公寓,開盤7分鐘被搶購一空。
  • 深圳樓市又炸了!
    深圳再上頭條,這一次還是因為樓市。 於是,新華社於28號發文強烈譴責《抑制樓市打新熱,需硬核舉措》。這篇文章提到,"打新熱"現象警示,增加供給、新房限價之外,樓市調控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更多地關注住房流向,加強對持有環節的調控,讓稅收槓桿發揮更大作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投機行為,或許能收釜底抽薪之效。
  • 我國4成家庭手握2套房,未來趨勢如何?如今已經有徵兆出現了?
    雖然說買不起房子的人大有人在,但是買得起房子的人也不少,而且更不缺乏那些手裡有兩套房子的人。據了解,在在96%的中國城市家庭中,有58.4%的家庭擁有一套房子,31.0%的家庭擁有2套住房,10.5%的家庭擁有2套以上的房子,也就是說,達到2套房子的家庭,已經超過了40%。在這其中,有一大部分的家庭實際上都是投機性買房者,說白了,就是為了通過房子增值來賺錢的。
  • 微觀體感下的廣州樓市:錘神對於廣州樓市上漲的預判
    2020-11-22 06:21:30 來源: 哈哈哈的大巴狗 舉報   微觀體感下的廣州樓市
  • 西安樓市再調控劍指大戶型,釋放什麼信號?
    因為在2019年6月,西安劃定了除西鹹(不含灃東)、高陵、鄠邑等區縣外的限購範圍,兩套房成了限購區域購買上限,所以這次的首付新政,相當於是在去年限購基礎上的升級。在這份通知下,西安樓市一些走向逐漸清晰。
  • 樓市,很火,但不熱,你理智一點!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而樓市就是其中一條魚。看過《倚天屠龍記》的我,對小說中七傷拳這一武學有所驚懼,七傷拳,一練七者皆傷,其害處在於既傷人也傷己,而我覺得樓市就跟中了七傷拳一樣,傷人傷己。什麼是樓市的七傷拳?恐慌拋售、賣房救命、收入銳減、貸款償還無力、投資觀念轉變。
  • 離婚復婚潮漲潮退是樓市「限購令」惹的禍?
    姚兵立深   離婚、復婚這本應是夫妻間感情的事,可卻被一條限購令攪得亂七八糟。據報導:南京一位蔡女士名下有兩套房,一套自己住,一套父母住,因為孩子明年要上初中,但現有房子的學區不好,想買套學區房。等錢湊夠了,卻發現沒有買房資格,無奈之下,她與結婚10年的丈夫在今年6月辦了「假離婚」。然而,時隔不到四個月,限購政策取消了,夫妻倆趕緊去辦理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