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芳在自家門口趕著山羊。
「咩咩咩……」冬日晴朗的一天,1月5日,在肥東縣八鬥鎮陸還社區,貧困戶黃國芳在自家門口趕著山羊……黃國芳和丈夫餘先東身有殘疾,一直靠政府各種補貼度日。2016年,在社區幫助下,黃國芳開始養羊。幾年下來,隨著羊數量不斷增加,家裡的「錢袋子」也鼓起來。在肥東縣,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通過產業扶貧,肥東在脫貧攻堅中探出了一條扶貧扶志新路子。
2014年,黃國芳一家因病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幾年來,靠著政府各種接濟,黃國芳一家日子過得不溫不火。一直以來,黃國芳家裡養了一隻羊。2016年,在社區幹部勸說下,黃國芳又買了五隻小羊。「因為家裡養羊達到六隻,政府會有3000塊錢的補貼。」黃國芳的公公餘少林告訴記者,從那時開始,家裡開始養羊,從一隻到六隻,再到十幾隻,最後到幾十隻。
據了解,餘少林之前搞過養殖,所以養羊還算有些經驗,黃國芳則每年都參加村裡搞的養殖培訓,幾年下來,也具備一定的飼養水平。「我們給羊餵的花生秧子、玉米和山芋稈子,每天上午、下午各放羊一次,每年都要給羊打防疫針、打蟲……」當著記者的面,黃國芳介紹起養羊經驗。
從靠著政府接濟生活,到開始養羊靠勞動掙錢,黃國芳一家在村裡成為脫貧典範。
2019年,在社區幹部幫助下,黃國芳賣了七隻羊,收入一萬多元。5日上午,黃國芳又賣了十幾隻羊,眼看著新年到了,一家人可以好好過個春節。
除了山羊,黃國芳家裡還養了兩百多隻雞。「我買了一百多隻雞,縣殘聯送了一百六十隻雞。現在除了賣雞,我們自己家裡也經常吃雞,孩子可喜歡吃了。」黃國芳笑著說。
除了養雞養羊的收入,這戶家庭每年還享受政府的諸多幫扶補貼:光伏發電每年有三千塊錢的收入;參與合作社分紅每年兩千塊錢;兩個家庭成員每月享受低保一千多塊錢;除此以外,還有殘疾和孤兒的補貼……
「現在政府對我們真是太好了!不僅讓我們有事情幹、有錢掙,哪怕我們平時看病,也有家庭醫生上門服務,自己也花不了什麼錢。」餘少林感慨地說。
【來源:江淮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