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光顯微鏡的原理部件及其激發方式

2020-11-24 電子產品世界

  螢光顯微鏡與普通光學顯微鏡不同,它不是通過普通光源的照明觀察標本,而是利用一定波長的光(通常是紫外光、藍紫光)激發顯微鏡下標本內的螢光物質,使之發射螢光,所以,螢光顯微鏡的光源所起的作用不是直接照明,而是作為一種激發標本的內螢光物質的能源。我們之所以能觀察標本,是由於光源的照明,而是標本內螢光物質吸收激發的光能後所呈現的螢光現象。

  由此可知,螢光顯微鏡的特點,主要是它的光源能供給大量特定波長範圍的激發光,使受檢標本內的螢光物質能獲得必要強度的激發光。同時,螢光顯微鏡必須具備相應的濾光鏡系統。

  螢光顯微鏡是免疫螢光組織化學的基本工具。它是由超高壓光源、濾片系統(包括激發和壓制濾板)、光學系統和攝影系統等主要部件組成,是利用一定波長的光激發標本發射螢光。

  激發螢光的方式:按光的波長範圍分為UV激發法(使用紫外線照明法)和BV激發法(使用藍紫光)兩種。UV激發法是用短於400nm的近紫外光進行激發。該法不存在可見的激發光,所以被觀察的螢光呈現該染料固有的螢光,容易判別標本上的特異螢光和背景組織的自身螢光。

  BV激發法是以404nm、434nm為中心的由紫外至藍光進行激發。該方法使用藍光照射標本,所以螢光觀察系統的截止濾光片必須使用可完全阻斷藍光並可充分通過所需綠、黃螢光的濾光片。用於螢光抗體法的螢光色素。對於激發光的極大吸收波長和螢光的極大發光波長比較接近,所以BV激發法使用的濾光片必須使用銳截止式濾光片。該法可用藍光作為激發光,所以螢光色素的吸收效率較高,可得到較明亮的圖像。其缺點是500nm以下的螢光無法看到,而500nm以上的使整個圖像顯黃色。在螢光抗體法中,大多以螢光色素特有的顏色來判斷其特異性,所以在討論微妙的特異性時,上述BV激發法的缺點往往影響極大。

  綜上所述,螢光顯微鏡的照明可根據聚光器的構造和激發光的波長按以下三點考慮。

  ①從螢光像的反差要求來看,UV激發暗場聚光器照明最好。

  ②以像的亮度來考慮,BV激發濾光片暗場觀察效率最高。

  ③UV激發濾光片暗場觀察和BV激發暗場聚光器照明的特性,可看作介於這兩種照明方法之間,但前者濾光片暗場的性質較強,顯示圖像較明亮,反差小;後者因保留暗場光路的性質,故顯示圖像較暗,而反差有所改善。當實際使用螢光顯微鏡時,應採用最適合標本要求的照明法進行觀察。

  必須指出,即使像反差最佳的UV激發暗場聚光器照明,由標本折射或散射的部分紫外激發光也會進入物鏡,這樣在光學系統中的加拿大膠膠合面和光學玻璃因激發引起的自身螢光會使像的反應變壞。因此,必須在目鏡前面使用紫外吸收濾光片作為截止濾光片。


相關焦點

  • 體視顯微鏡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講述的是體視顯微鏡的原理,感興趣的童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很漲姿勢的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8855.htm
  • Q&A —— 螢光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及應用
    A1:螢光模塊主要包括了螢光光源、螢光濾光塊等部件,主要為螢光觀察提供激發光,並對激發光和發射光進行過濾。 Q2:明美現在有復消色差物鏡嗎?A2:沒有。 Q3:是不是所有螢光都是肉眼可見呢?A3:可見光波段在400nm~700nm,這個波段內的螢光肉眼可見。 Q4:看螢光樣品時,背景光很強,是什麼原因?A4:樣品背景很強的原因很多,比如自發螢光的成分多、抗體特異性不好、抗體濃度不合適、漂洗不徹底等等。
  • 什麼是倒置螢光顯微鏡及其主要應用領域是哪些
    角,激發光被反射到物鏡中,並聚集在樣品上,樣品所產生的螢光以及由物鏡透鏡表面、蓋玻片表面反射的激發光同時進入物鏡,反回到雙色束分離器,使激發光和螢光分開,殘餘激發光再被阻斷濾片吸收。如換用不同的激發濾片/雙色束分離器/阻斷濾片的組合插塊,可滿足不同螢光反應產物的需要。此種螢光顯微鏡的優點是視野照明均勻,成像清晰,放大倍數愈大螢光愈強。
  • 如何選擇倒置顯微鏡與螢光顯微鏡?
    在細胞培養及相關衍生實驗中,顯微鏡是一個很重要的儀器。目前,市場上有各種類型的顯微鏡,選擇一款符合需求又適用的顯微鏡是一個挑戰,下面為大家介紹倒置顯微鏡和螢光顯微鏡的原理,便於大家選擇。倒置顯微鏡組成和普通顯微鏡一樣,主要包括三部分:機械部分、照明部分、光學部分。
  • 倒置螢光顯微鏡的使用
    所以,在醫學科研型研究生的實驗教學中,掌握倒置螢光顯微鏡的使用至關重要,只有正確的使用和妥善的管理倒置螢光顯微鏡,才能發揮它的功能和提高使用率,使之更好地為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倒置螢光顯微鏡的正確使用倒置螢光顯微鏡是用於高端生物科學研究領域的多功能顯微鏡,其結構複雜且價格昂貴,因此,要想醫學研究生正確掌握倒置螢光顯微鏡的操作使用規範,教師得首先在示範倒置螢光顯微鏡的實際操作之前,開設學習倒置螢光顯微鏡基本知識的課程,介紹倒置螢光顯微鏡的結構、原理、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再
  • 光學顯微鏡的主要觀察方法之螢光觀察
    這是由於螢光物質被激發之後、釋放光子之前,電子經過弛豫過程會損耗一部分能量。具有較大Stokes位移的螢光物質更易於在螢光顯微鏡下進行觀察。螢光顯微鏡主要分為三大類:正置螢光顯微鏡(適合切片)、倒置螢光顯微鏡(適合活細胞,兼顧切片)、螢光體視鏡(適合較大標本,如植物、斑馬魚(成體/胚胎)、青鱂、小鼠/大鼠器官等)。螢光濾塊是顯微鏡螢光成像的核心部件,由激發濾片、發射濾片和二向分光鏡三部分組成,安裝在濾片轉輪裡,如Leica DMi8配有6位濾片轉輪(圖3)。不同的顯微鏡轉輪位數會有區別,也有些顯微鏡使用濾塊滑板。
  • 第四節 螢光顯微鏡檢查法
    第四節 螢光顯微鏡檢查法   一、螢光顯微鏡   螢光顯微鏡是免疫螢光細胞化學的基本工具。它是由光源、濾板系統和光學系統等主要部件組成。是利用一定波長的光激發標本發射螢光,通過物鏡和目鏡系統放大以觀察標本的螢光圖像(圖3-15)。
  • 雙光子顯微鏡30年:當螢光分子遇見飛秒雷射
    和很多偉大的科學發明一樣,雙光子顯微鏡的出現也有一點偶然,但正是那瞬間的靈感為生物科學尤其是神經科學帶來了一種革命性的成像技術:雙光子激發螢光顯微鏡
  • 中科院成功研製雙光子激發雷射掃描實時立體顯微鏡
    日前,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瞬態室)超分辨成像團隊研製成功雙光子激發雷射掃描實時立體顯微鏡,首次把基於雙目視覺的立體顯微方法和高解析度雙光子激發雷射掃描螢光顯微技術結合在一起
  • 科學家研發新螢光顯微鏡
    新顯微鏡藝術圖 圖片來源:日本德島大學在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開發了一種不需要機械掃描就能獲得螢光壽命圖像的新方法。螢光顯微鏡廣泛用於生物化學和生命科學,因為它允許科學家直接觀察細胞及其內部和周圍的某些化合物。
  • 顯微鏡的基礎知識丨WALINOVA顯微鏡丨北京永盛華遠商貿中心
    WALINOVA顯微鏡根據成像原理的不同,顯微鏡可大致分為: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以及掃描探針顯微鏡三大類。光學顯微鏡光學顯微鏡使用可見光進行照明,用光學透鏡進行聚焦,人眼或者 CCD/CMOS 相機進行觀察。最基本的明場照明顯微鏡由光源,目鏡,物鏡,載物臺,聚光鏡,光圈等部件組成。
  • 螢光檢測器原理
    .螢光檢測器原理--簡介  螢光檢測器(Fluorescence Detector,簡稱FLD)是 高壓液相色譜儀常用的一種檢測器。2.螢光檢測器原理  螢光檢測器是一種專用型檢測器,靈敏度在目前常用的HPLC檢測器中最高,工作原理是:用紫外光照射某些化合物時它們可受激發而發出螢光
  • 北京大學召開「成功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專題新聞...
    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的成功研製是世界成像儀器領域的重大突破,為腦與認知科學、人工智慧研究的推進提供了重要工具。徐濤表示,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的研製為腦與認知科學的研究提供了一件利器,將極大推動人類對腦認知過程的複雜生物事件的觀測和分析,為該領域未來的發展帶來一場革命。北京大學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一直重視通過學科交叉促進生物醫學成像技術的研究,此次成果是生物成像較難實現的原理創新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的傑出代表。
  • 科學家研發新螢光顯微鏡—新聞—科學網
    新顯微鏡藝術圖  圖片來源:日本德島大學 在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開發了一種不需要機械掃描就能獲得螢光壽命圖像的新方法。 螢光顯微鏡廣泛用於生物化學和生命科學,因為它允許科學家直接觀察細胞及其內部和周圍的某些化合物。螢光分子能吸收特定波長範圍內的光,然後在較長的波長範圍內重新發射。然而,傳統螢光顯微技術的主要局限性是其結果難以定量評價,而且螢光強度受實驗條件和螢光物質濃度的顯著影響。現在,日本科學家的這項新研究將徹底改變螢光壽命顯微鏡領域。
  • 程和平院士:2.2克微型雙光子顯微鏡及其在腦科學中的應用
    二、活體成像的利器「雙光子顯微鏡」  觀測腦的活動,解析腦的原理,成像技術非常重要。  1931年,M•Goeppert Mayer提出了雙光子吸收躍遷的基本原理,即螢光分子同時吸收2個長波長光子,躍遷至激發態,其效果與吸收單光子(波長為長波長一半)相同。1960年,雷射器的發明使得雙光子效應被驗證和應用。
  • 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系統及其在細胞生物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雷射;共聚焦顯微鏡;粘附細胞分析與篩選(ACAS)  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簡稱LSCM)是近代生物醫學圖象儀器的最重要發展之一,它是在螢光顯微鏡成象的基礎上加裝雷射掃描裝置,使用紫外光或可見光激發螢光探針,利用計算機進行圖象處理,從而得到細胞或組織內部微細結構的螢光圖象,以及在亞細胞水平上觀察諸如
  • 前沿顯微成像技術專題之:光片螢光顯微鏡 (1)
    光片螢光顯微鏡的誕生大家知道,傳統的寬場螢光顯微鏡通過物鏡將激發光聚焦,同時收集樣品的螢光信號成像。由於使用點掃描方式成像,為達到較快光的速度,光束照射每個點的時間很短,成像元件(PMT)的量子效率又很低,需要更強的激發功率。與傳統寬場螢光顯微鏡相比,光漂白和光毒性更加嚴重。
  • 一招變身檢測螢光達人
    檢測螢光方法和手段根據不同的實驗要求和目的也多種多樣,使用最多的還是螢光顯微鏡,螢光酶標儀,流式細胞儀等。但是,無論何種儀器,無論儀器的性能如何,要得到準確的實驗結果,準確的實驗數據,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根據所使用的螢光染料正確設置激發和發射波長。  下面我們以螢光顯微鏡的螢光濾色鏡為例,介紹一下濾色鏡組的構造以及根據染料,如何正確選擇濾色片。
  • 奧林巴斯BX53(51)螢光報價的真與假
    螢光顯微鏡 BX43-32P02-FLB3 平常消色差物鏡,標準套可做藍、綠激發,六孔激發裝置,100W汞燈  研究級顯微鏡 BX53T-12P01 雙目,PLN40X PLN100X PLN20X 平常消色差物鏡,可增配三目,12V100W,六孔物鏡轉盤  研究級顯微鏡 BX53T-12F01 雙目,萬能平常半復消色差物鏡,可增配三目
  • 顯微鏡
    下面我們來簡要概述了時下幾種zui流行的SRM技術的原理:1.受激發射耗竭(STED)顯微鏡STED對於有經驗的螢光顯微鏡使用者來說相對簡單,該方法和普通共聚焦顯微鏡(Confocal)的原理相同。普通Confocal使用單光源,而STED使用雙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