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在北方朋友的眼裡,聽廣東人聊得最多的就是煲湯、下火和祛溼這幾個詞,這話也不假,大家都知道廣東的水土氣候溼熱,無湯不歡的廣東人的餐桌一定會有一碗湯,這和無辣不歡的四川人是一樣的道理,飲食習慣不一樣,所以從小到大,從奶奶到媽媽輩都經常把下火祛溼這些詞掛在嘴邊。
廣東的冬天時而乾燥時而溼冷,在應對寒冷季節的同時,羊肉牛肉這些滋補肉類都會隨著氣候變化而走俏,廣東人都會嘗試各種食物,但還有許多老廣的飲食一直得以保留,從傳統的菜市場的燒臘店裡就能找到一些蹤跡。
冬天的時候,北方南方人都愛吃白蘿蔔,這個季節的白蘿蔔,水靈、鮮嫩,北方人喜歡用白蘿蔔清燉羊肉、牛肉,而廣東人更多時候喜歡用白蘿蔔燉鴨肉、燒骨。燒骨是什麼?燒骨是嶺南一帶特色的燒臘製品,取豬脊骨部分,加上調味醃製,然後再放入明爐裡燒乾而成。
燒骨,有一股獨特的鮮香味道,只要你來過廣東,去過燒臘店,都能買到這樣的燒骨。燒骨價格不貴,一般25塊一斤,老廣們都喜歡買上一段燒骨,讓老闆把燒骨砍成小段,用白蘿蔔和大芥菜這些清熱下火的蔬菜和它一起煨煮燜燉,因為燒骨有鹹香味,白蘿蔔和芥菜這兩種本地蔬菜非常吸收油脂,小火熬煮一鍋燒骨,味道飄香獨特,喜歡吃燒骨的老廣都愛這樣吃。
這就是燒骨,每次在燒臘店裡買上一小段,剁成小塊,10-15塊左右的燒骨就能燜上一鍋,湯也是可以喝的,還非常下火(廣東話說的「聚火」)。這幾天天冷也吃了好幾頓火鍋,加上加班熬夜,虛火肝火也有一些,正是時候買上一塊燒骨和清甜的白蘿蔔熬上一鍋,下火又鹹鮮,味道棒棒的。
【白蘿蔔燜燒骨】
食材:白蘿蔔1根,燒骨1段,熱水適量。
做法:
1.準備一根白蘿蔔,挑水分足的,切開特別水靈沒有空心的白蘿蔔。削皮切成塊。
2.燒骨一段剁成小塊後,放入冷水鍋中汆燙。
3.這燒骨外表油脂不少,汆燙的過程能去掉外層的浮灰和雜質,同時能把部分多餘的油脂汆煮出來。
4.準備一口砂鍋,把汆燙過後的燒骨和白蘿蔔塊放入砂鍋裡,加入清水可以比煲湯的水量少一些,小火燜燉30-40分鐘。
白蘿蔔燜燒骨,不用調味不用放鹽,因為醃製燒骨的時候就放了足夠的鹽分,在燜煮的過程中,燒骨的鹹味會慢慢滲透到白蘿蔔湯裡,白蘿蔔吸收了部分鹹味,也能讓白蘿蔔的口感更清甜。
燒骨是廣東人日常飲食中很常見的燒臘食材,味道鹹香,下火又潤腸。不加鹽的白蘿蔔湯,喝著也不油膩,潤腸下火,冬天乾燥,沒有什麼比得上這樣一鍋白蘿蔔湯來得更滋潤了。
黑貓的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圖文原創,盜圖必究!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認真生活,好好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