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秒一組光速雷!比戰列艦主炮都快!E系「匕首」厄蘭!

2021-01-17 戰艦世界

相對於其他系別的驅逐艦以炮驅和雷驅劃分而言,厄蘭更像是炮擊與雷擊性能交融的平衡點。儘管我們有句俗話叫:「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很多艦長一看到「均衡」兩個字也會想到這句話。但是戰場不是生活,雖然單項屬性都不夠出類拔萃,然而全面兼顧的性能,往往能夠在講究團隊配合的競技中發揮更穩定的戰鬥力,另外通過指揮官的穩健操作,也更能體現均衡類戰艦的價值。


總而言之,厄蘭火炮和魚雷性能均屬上乘,儘管沒有煙幕,也沒有機動性,但通過大寶劍的加持,依然具備了E驅一貫的續航性。厄蘭的對空防禦技能也可以應對同級的大部分航母,總的來看性能還是非常全面的。


但是厄蘭的弱點也十分明顯,炮擊和魚雷沒有爆發性的傷害,要想發揮兩者的性能就必須活用大寶劍,保持高強度的戰鬥,雷擊流需要保持安全距離離讓自己的魚雷持續發揮壓制力,炮擊利用加血技能進行高強度的炮擊消耗,慢慢的建立對抗驅逐艦的優勢。


最後心機鳥再分享幾個具體的作戰技巧,厄蘭在炮擊過程中,儘量不要用齊射射擊目標,而是使用前後主炮輪流射擊的方式進行輸出,能保證火力持續性,給予對手更大的心理壓力,同時一定程度上彌補主炮數量較少帶來的彈道修正問題。並且在鎖定目標後,多利用滑鼠右鍵鎖住當前跟隨位置,自由視角環顧四周,身為厄蘭的艦長,要時刻記住走位自保遠大於對目標輸出。並且在戰局中,每脫離一次戰鬥就要注意血量是否安全,活用大寶劍,才在下次交鋒中能夠建立更大的優勢。


至於雷擊流的厄蘭,在無線電定位技能的協助下,通過點位讀取分數的輔助,可以大致判斷敵方戰艦的位置。E驅的魚雷雖然效率很高,但由於發射角是相對正常雷驅射界小了30%的角度,所以在完美命中的情況下,也可以打出相對較高的「爆發傷害」。


不過密集的魚雷散布但也極其容易打空,所以我們厄蘭的第一組雷一般用寬雷投射,大致封住敵方航線,5~8秒後判斷敵人的航速和航向能否被魚雷封住強制轉向。在確定能夠壓制住敵人走位之後,再用窄雷釋放第二組,而第二組釋放30秒後就可以繼續銜接第一組魚雷繼續壓制敵方目標了。


這樣雖然對一些機動性較強的敵方單位不能進行有效地傷害,但是可以持續性的逼迫敵方目標進行拖刀(撤退)走位,直到敵方戰艦脫離正面戰場的支援範圍,而如果目標是機動性較差的戰艦,那只需要投上幾組,敵人就差不多該回港了。


以上就是本期的E系Ⅷ級驅逐艦厄蘭的評測以及技巧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各位艦長們快速的了解最新上線的E系驅逐艦的戰鬥性能。

相關焦點

  • 戰艦世界:六級排位賽推薦——戰列艦
    首先推薦的戰艦種類,就是戰列艦。作為排位賽輸出的絕對主力,在六級這個等級,各系戰列艦也都是百花齊放。作為一個戰列艦玩家,我們首先能想到的就是日系戰艦——扶桑,在「盤古開天」時期,扶桑和新墨西哥作為僅有的兩艘六級戰列艦在排位賽中打的你死我活,有來有回。
  • 架空:大艦巨炮的復興,無限續航的大洋壁壘,59型電磁炮戰列艦
    戰列艦動輒數萬噸,甚至於一個炮塔都有幾千噸,可是主炮射程只有幾十公裡,飛彈艇都能擁有和戰列艦不相上下的打擊範圍,的確戰列艦能夠攜帶更多的飛彈,但是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意味著什麼?並且戰列艦裝甲厚重體型龐大,體型龐大=容易挨打,裝甲再厚又如何?要知道第一第二代反艦飛彈可是有著核裝藥模式的,那麼在核彈面前裝甲有意義麼?
  • 《戰艦世界》肉搏代言人德系戰列艦申請出戰
    各國戰列艦都各有特點,比如美系艦擅長防空和防AP,而日系側重裝備高彈速的大口徑主炮。對比這兩位,德系戰列艦沒那麼優秀的防空,機動也中規中矩,那麼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良好的核心區防護以及在高級艦上安裝的強大的主/副炮了,高級艦擁有《戰艦世界》裡射速最快,口徑最小的主炮。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由於受到1919年籤的《凡爾賽合約》限制德國海軍在一戰後僅保留了8艘舊戰列艦用於訓練及自衛,相關後續艦必須在老艦下水20年後才可開工建造,且新艦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1016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80毫米。1935年德國宣布廢除宣布禁止其發展新型軍艦的《凡爾賽合約》,由此開始了一條軍事擴張的道路。
  • 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無畏艦)
    拿騷級戰列艦由拿騷號、威斯伐倫號、萊茵蘭號和波森號組成,是德國對英國皇家海軍1906年下水的第一艘「全裝重型火炮」戰列艦無畏號的回應。這一級戰列艦的主炮呈獨一無二的六角形分布在甲板上。由於她們沿用三脹式發動機,而不是更強勁的渦輪發動機,因此,比同時代的英軍戰列艦航速更慢。她們在德國艦隊入役後,所有4艦都被分配入第一戰列分艦隊第二支隊服役。
  • 德意志海軍無畏艦的鼻祖——淺談「拿騷」級戰列艦
    其設計方案是沿用以前德國戰列艦使用的280毫米主炮,副炮安裝於炮廓內。之所以採用這種保守思維外,除了德國海軍一貫的保守思維外,還與德國海軍情報部門獲得的英國無畏艦的不實情報有關。「無畏」號下水後,德國不得不將原先的設計全盤推翻。1906年3月,德國議會通過了建造2艘戰列艦的預算,並下令立即開工,月底德國海軍正式下達新式戰列艦的建造命令。
  • 她不是二傻子,圖紙戰列艦阿爾薩斯,法國最先進設計的戰列艦
    推進系統機件的這些改變產生一些連環效應,包括主炮塔之間距離拉大,並有足夠空間可在甲板上裝設更多兩用火炮和小口徑防空炮。此艦的炮塔及主炮與黎塞留號類似。A船體裝備了與克萊蒙梭號相同的副炮組,B船體裝備了戰後讓巴爾號的副炮。兩個船體皆裝備有與克萊蒙梭號相同的小口徑防空炮。
  • 獨家盤點:二戰十大戰列艦排名[圖](六)
    從敦刻爾克級開始,法國戰列艦採用了一種非常奇特的布局方式:2座四聯裝主炮全部布置在前甲板,後甲板無主炮,只層疊布置數個副炮塔。黎塞留級戰列艦也沿用了這一總體布置方案:它的前甲板裝有2座四聯裝380毫米主炮,後甲板則不設主炮,以品字形布置3座三聯裝152毫米副炮。
  • 積木裡的戰列艦:COBI積木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評測
    不過不同於史實位面的出生次序,Cobi積木在2020年推出第一款沙恩霍斯特的積木套件時,俾斯麥和提爾皮茨都已經有了先後兩個修訂版,乃至從未建成的齊柏林伯爵都先於沙恩發售;那麼,就讓我們來細看一番,這套吸收了姊妹們「成功經驗」的積木版沙恩霍斯特吧~組裝過程沙恩霍斯特的拼裝順序和Cobi之前的積木戰列艦稍有不同,第1分包由艦艏部分開始,依照Cobi慣例也包含了大量造型相似但顏色和傾斜角度不同的斜面零件拼接
  • 這都是一戰前德國戰列艦 性能先進 因戰敗結局很悲慘
    拿騷級戰列艦,是德國海軍的首級無畏艦,它的出現,是德國對英國無畏號引入全重型火炮概念的回應。該級艦共建造四艘,分別為拿騷號、萊茵蘭號、波森號和威斯伐倫號。這4艘艦,於1907年中期陸續開始建造,於1909年至1910年陸續服役。拿騷級戰列艦長為146.1米,寬為26.9米、吃水深度為8.9米,滿載排水量為21000噸,最高航速20.2節。
  • 為何有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後,還產生了戰列巡洋艦?
    他們所倚仗的力量,主要就是戰列艦。那時候的戰列艦,是國家力量的象徵。1793年,著名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所乘坐的最大一艘艦船,就是裝有64門火炮的獅子號戰列艦。為了展示英國海軍的實力,英國國王喬治三世送給了乾隆皇帝一個裝有110門炮的君主號戰列艦模型——那不但是英國,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大的戰列艦。當時清朝所有艦船火力之和,都比不上這艘君主號戰列艦。
  • 戰爭巨獸之殤,走向末路的大艦巨炮,是誰埋葬了戰列艦
    擁有幾十門上百門艦炮如同刺豚的風帆戰列艦,搭載四門大口徑主炮一往無前的鐵甲艦,以無畏為名傳復興戰列線捉對廝殺的戰列艦,1991年的海灣戰爭重新披掛上陣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發出了戰列艦家族最後的怒吼。時至今日戰列艦家族早已從世界海軍艦艇名錄中消失(別拿憲法勝利什麼的舉例子)但是直到今天依舊有一群人高喊著電磁炮將帶來戰列艦時代的復興。
  • 大艦巨炮時代,大洋的主宰者,戰列艦緣何而生?
    線列對抗與捉對廝殺縱觀全世界除了波波夫圓盤外,所有艦艇的側投影面積都要大於正投影面積。也就是說將艦側部對敵能夠實現火力的最大化。在通常意義上的風帆戰列艦誕生之前,戰艦的交鋒手段也是以線列對抗,捉對廝殺為主。隋朝的五牙大艦,攻擊模式包括撞擊,拍杆拍擊,弓箭手射箭,以及近距離的跳幫戰。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一、TOP2之一:依阿華級戰列艦依阿華級AB炮位主炮齊射戰列艦中誰稱王,鴨滑、大和皆欲狂。就像清華北大穩坐大陸高校TOP2,美國依阿華級和日本大和級也當仁不讓地佔據戰列艦排名的TOP2。裝備3座三聯裝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號稱魔法妹控7,火力彪悍,武德充沛。依阿華級戰列艦共建成4艘,分別是依阿華號( 舷號BB-61)、新澤西號(舷號BB-62),密蘇裡號(舷號BB-63)、威斯康星號( 舷號BB-64),於1940年~1944年陸續服役。
  • 日德蘭海戰中的381毫米主炮戰列艦,單艦337發火力輸出
    日德蘭海戰中的火力輸出:381毫米主炮戰列艦,單艦發射337發主炮彈超無畏艦是日德蘭海戰中,英國海軍大艦隊的主力艦,比如說4艘鐵公爵級、4艘獵戶座級(或翻譯為俄裡翁級)、4艘英王喬治五世級,他們裝備的都是13.5英寸(約343毫米)45倍徑主炮,在數量規模上,其實參加日德蘭海戰中,28艘英國戰列艦中的重要中堅力量。
  • 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和德國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對空性能比較
    火力特點:喬治五世級最初設計採用12門350口徑主炮,但在建造時發現設計的排水量小了,如果裝12門大炮,艦艇的安全性不能保證,於是臨時減了兩門炮,最後主炮變為10門。儘管減裝,影響的是火力密度,火炮的威力不減,相比美國和日本,喬治五世級主炮的彈丸質量要高不少。
  • 戰艦世界|戰列艦標準血量單位的定義者-奧匈帝國聯合力量號戰列艦
    (譯者註:A,B是指艦首部分的兩座主炮,X和Y是指艦尾部分的兩座主炮) 副炮:12門150mm火炮,沿艦體兩側布置。 十二管主炮可以解決大多數問題。十二根管子的精度會比你比預期要好很多,而且沒有為了平衡而增加它的裝填時間,這解決了大部分問題。 這就是聯合力量號的秘訣。她是一門玻璃大炮,被設計成比同時代的任何一門炮都能打出更多的傷害,她的缺點顯而易見,她所有蹩腳的特徵都可以解釋為因為它精準的火炮而付出的代價。
  • 戰列艦、高速戰列艦、重巡、戰巡有啥區別?它們是如何發展的?
    進入蒸汽裝甲時代後,主力艦曾被稱作:鐵甲艦、裝甲艦。1905年英國無畏級戰艦問世後,又回到戰列艦稱呼上來。前無畏艦、無畏艦、超無畏艦都是代表其某一時期技術的分類。戰列艦擁有最強的火力、最厚的裝甲和適當的速度,追求火力、裝甲、速度三者的平衡。
  • 納爾遜級戰列艦:世界最大號的「淺水重炮艦」
    根據條約最後妥協的結果,日本、美國可以保留完成條約規定的未完工的安裝16英寸口徑主炮的戰列艦(日本的長門級戰列艦、美國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英國則能夠在條約規定的噸位內建造安裝16英寸口徑主炮的戰列艦,而不受條約中10年內不得建造戰列艦的規定的約束。根據這一協議,英國海軍1922年11月在條約規定的噸位內開始建造納爾遜級戰列艦。
  • 《戰艦少女》更新 疑似航空戰列艦登場(2)
    功能修改: 快速修理界面增加剩餘道具【快速修理工具】的數量顯示 增加了艦船船塢的可購買上上限,最大艦船船塢數量由 520 增加到 1020 強化素材選擇以前最大是10艘,現在增加到了20艘 艦船&裝備: 新增掉落: 驅逐艦:秋月,涼月 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