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一戰前德國戰列艦 性能先進 因戰敗結局很悲慘

2021-01-09 春秋點將堂

拿騷級戰列艦

德國在20世紀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共建造了4級共17艘無畏艦。它們分別為拿騷級(建造有4艘)、黑爾戈蘭級(建造有4艘)、凱撒級(建造有5艘)和國王級(建造有4艘)。下面來分別介紹一下這幾級戰列艦。

拿騷級戰列艦,是德國海軍的首級無畏艦,它的出現,是德國對英國無畏號引入全重型火炮概念的回應。該級艦共建造四艘,分別為拿騷號、萊茵蘭號、波森號和威斯伐倫號。這4艘艦,於1907年中期陸續開始建造,於1909年至1910年陸續服役。

拿騷級戰列艦長為146.1米,寬為26.9米、吃水深度為8.9米,滿載排水量為21000噸,最高航速20.2節。該級艦長寬比例為5.45:1,與同時代其他艦隻相比較為「短粗」。

在火力方面,該級艦裝備了12門280毫米45倍徑主炮(以雙聯裝狀態分裝在6個炮塔內),12門150毫米45倍徑副炮,16門88毫米45倍徑速射炮,6具450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

在服役之後,該級4艘艦全被編入德國公海艦隊第一戰列分艦隊的第二支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日德蘭海戰中,該級艦全部被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該級艦被作為戰利品被協約國強佔,並相繼出售報廢。

黑爾戈蘭級戰列艦

黑爾戈蘭級戰列艦,是德國海軍第二級無畏艦。該級艦共建造四艘,分別為黑爾戈蘭號、奧爾登堡號、東弗裡斯蘭號和圖林根號。這四艘艦,於1908年末至1909年初陸續開始建造,於1911年至1912年陸續服役。

黑爾戈蘭級戰列艦的設計,與之前的拿騷級有顯著提高。該級艦長為167.20米、寬為28.50米、吃水深度為8.94米,滿載排水量24700噸,最高航速20.5節。

在火力方面,該級艦裝備了12門305毫米50倍徑主炮(以雙聯裝狀態分裝在6個炮塔內),14門150毫米45倍徑副炮,14門88毫米45倍徑速射炮,6具500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

在服役之後,該級四艘艦全部被編入公海艦隊第一戰列分艦隊的第一支隊,它們都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主要海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該級4艘艦被賠償予協約國,後來大多被作為靶艦擊沉。

凱撒級戰列艦

凱撒級戰列艦,又稱皇帝級。它是德國海軍第三級無畏艦。該級艦共建造五艘,分別為凱撒號、腓特烈大帝號、皇后號、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和阿爾貝特國王號。這五艘艦於1909年至1910年陸續開始建造,於1912年至1913年陸續服役。

凱撒級戰列艦長為172.4米、寬為29.0米、吃水深度為9.1米,滿載排水量27000噸,最高航速21節。

火力方面,該級艦裝備了10門305毫米50倍徑主炮(以雙聯裝狀態分裝在5個炮塔內),14門150毫米45倍徑副炮,8門88毫米45倍徑速射炮,5具500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

在服役之後,該級艦全部被編入公海艦隊第三戰列分艦隊的第六支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它們當中的前四艘艦參加了日德蘭海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該級五艘艦被英國皇家海軍扣押在斯卡帕灣。它們於1919年6月21日自行鑿沉,以避免被英國強佔。這些艦艇隨後被打撈上岸,並在1929年至1937年被拆為廢鐵。

國王級戰列艦

國王級戰列艦,是德國海軍第四級無畏艦。該級艦共建造四艘,分別為國王號、大選帝侯號、邊境總督號和王儲號。這四艘艦於1911年陸續開始建造,於1914年陸續服役。

國王級戰列艦長為175.4米、寬為29.5米、吃水深度為9.19米,滿載排水量28600噸,最高航速21.2節。

火力方面,該級艦裝備了10門305毫米50倍徑主炮(以雙聯裝狀態分裝在5個炮塔內),14門150毫米45倍徑副炮,10門88毫米45倍徑速射炮,5具500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

在服役之後,該級艦作為公海艦隊最強大的艦艇,被編入第三戰列分艦隊的第五支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該級艦也參加了日德蘭海戰。在戰爭結束後,1918年11月,被英國皇家海軍扣留在斯卡帕灣。1919年6月21日,該級艦全部自行鑿沉。

相關焦點

  • 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無畏艦)
    本文是德國戰列艦系列的第二篇:關於德國無畏艦建造情況一覽。前一篇為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前無畏艦)。全文共2707字,配圖8張,閱讀用時約6分鐘。1906年英國下水第一艘無畏艦後,德國也開始建造自己的無畏艦,採用全裝重型火炮,在一戰前先後建成無畏艦拿騷級4艘,赫爾戈蘭級4艘,愷撒級5艘,國王級4艘。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歐洲這邊的德國在一戰結束之後面臨著賠款割地,再加上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引發很多人不滿導致右翼勢力上臺成立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由於受到1919年籤的《凡爾賽合約》限制德國海軍在一戰後僅保留了8艘舊戰列艦用於訓練及自衛,相關後續艦必須在老艦下水20年後才可開工建造,且新艦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1016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80毫米。
  • 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和德國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對空性能比較
    俾斯麥級戰列艦一、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是20世紀30年代末期英國建造的一級戰列艦,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建造的最後一級戰列艦 ,是典型的條約型戰列艦,共建造艦5艘:喬治五世國王號、威爾斯親王號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考慮到戰績原因,就先說美制依阿華級戰列艦。依阿華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建成的噸位最大的一級戰列艦,也是世界上最後一級退出現役的戰列艦。標準排水量44560噸,滿載排水量:55710噸(改裝前),57265噸(改裝後)。艦長:270.4米,艦寬:32.92米,吃水:10米,航速:31節。這31節的航速也是沒誰了,穿上極速鞋,果然追人逃跑都有奇效。
  • 納爾遜級戰列艦:世界最大號的「淺水重炮艦」
    根據條約最後妥協的結果,日本、美國可以保留完成條約規定的未完工的安裝16英寸口徑主炮的戰列艦(日本的長門級戰列艦、美國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英國則能夠在條約規定的噸位內建造安裝16英寸口徑主炮的戰列艦,而不受條約中10年內不得建造戰列艦的規定的約束。根據這一協議,英國海軍1922年11月在條約規定的噸位內開始建造納爾遜級戰列艦。
  • 積木裡的戰列艦:COBI積木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評測
    縱觀二戰德國海軍的作戰史,「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無疑是最具分量的組成部分之一。儘管在設計上存在幾乎不可彌補的各類缺陷,先天不足的沙恩還是隨著倉促上陣的德國海軍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在姊妹艦格奈森瑙早早退場之後,她葬身冰海的結局也為德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的活動幾乎劃上了最後的句點,其服役歷程幾乎就可以看作二戰德國海軍的命運縮影。
  • 為何有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後,還產生了戰列巡洋艦?
    他們所倚仗的力量,主要就是戰列艦。那時候的戰列艦,是國家力量的象徵。1793年,著名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所乘坐的最大一艘艦船,就是裝有64門火炮的獅子號戰列艦。為了展示英國海軍的實力,英國國王喬治三世送給了乾隆皇帝一個裝有110門炮的君主號戰列艦模型——那不但是英國,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大的戰列艦。當時清朝所有艦船火力之和,都比不上這艘君主號戰列艦。
  • 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
    「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是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和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傳奇,夾雜著爭議更讓英國人懷念和尊敬。雖然這級戰列艦一開始建造就有落伍之嫌,但在它的服役過程中也為英國海軍做出不小的貢獻。英國海軍決定同時建造費舍爾提出的新艦,這就是具有跨時代革命性意義的全裝重型火炮戰列艦「無畏」號,並且建造的稍晚,下水卻早於納爾遜勳爵級的兩艘艦,這一下就使得納爾遜勳爵級還沒有服役就變得過時了。
  • 她不是二傻子,圖紙戰列艦阿爾薩斯,法國最先進設計的戰列艦
    這艘艦船本是預計歸於1940年的計劃之下所設計規劃,作為黎塞留(Richelieu)、讓巴爾(Jean Bart)、克萊蒙梭(Clemenceau)及加斯科涅(Gascogne)號等戰列艦設計與建造階段時所成形概念的進一步發展。此艦亦處於不再受華盛頓及倫敦海軍條約規定限制的狀態。
  • 抄襲鄰居的德國戰列艦,總共安裝10門主炮,最終戰敗被英國扣押
    在一些人的眼中"俾斯麥"號戰列艦就是皇冠上的明珠,但遊戲策劃並不管這些,尤其是老毛子出品的遊戲。《戰艦世界》德國戰列艦的科技樹上,"俾斯麥"只能待在8級的位置上,而10級的軍艦則是"大選帝侯"號。不過這位"大選帝侯"只存在於圖紙上,並沒有真正建造出來。而一戰之前卻有一艘真正存在的"大選帝侯",還是德國海軍進入鐵甲時代的首艘旗艦。
  • 大艦巨炮時代,大洋的主宰者,戰列艦緣何而生?
    線列對抗與捉對廝殺縱觀全世界除了波波夫圓盤外,所有艦艇的側投影面積都要大於正投影面積。也就是說將艦側部對敵能夠實現火力的最大化。在通常意義上的風帆戰列艦誕生之前,戰艦的交鋒手段也是以線列對抗,捉對廝殺為主。隋朝的五牙大艦,攻擊模式包括撞擊,拍杆拍擊,弓箭手射箭,以及近距離的跳幫戰。
  • 獨家盤點:二戰十大戰列艦排名[圖](六)
    性能特點與英國和美國的全球性海軍不同,二戰前的法國海軍,實質上是一支地區性海軍,其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北非,因而主要任務就是奪取地中海的制海權,保障殖民地與法國本土的海上聯繫。因此,作為本土主力艦隊核心的黎塞留級戰列艦,它的作戰思想就是在地中海能與義大利主力艦或者英國地中海分艦隊決戰,同時能進行護航、破交和對陸火力支援、壓制任務。
  • 《星際爭霸2》戰列巡航艦怎麼樣 戰列巡航艦詳解
    導 讀 星際爭霸2這款遊戲中是有很多的角色供玩家們選擇,戰列巡航艦在人族中是一個高攻擊力伴隨著強力的支援的兵種,很家尤其是新手玩家可能不知道,那麼在遊戲中戰列巡航艦有什麼能力
  • 戰艦世界|戰列艦標準血量單位的定義者-奧匈帝國聯合力量號戰列艦
    本著完成一些積壓工作的想法,我編寫了這篇愚蠢的測評。繼俄克拉荷馬之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大家最喜歡的戰列艦血量單位:聯合力量。這艘戰艦與五級的關係就像那個關於血量的笑話一樣:它們都掩蓋了那些無關緊要的部分。 我一直忘了在它第一次測試時發出關於它回來的警告後,我應該回顧一下這個荒唐的事情。
  • 戰列艦、高速戰列艦、重巡、戰巡有啥區別?它們是如何發展的?
    進入蒸汽裝甲時代後,主力艦曾被稱作:鐵甲艦、裝甲艦。1905年英國無畏級戰艦問世後,又回到戰列艦稱呼上來。前無畏艦、無畏艦、超無畏艦都是代表其某一時期技術的分類。戰列艦擁有最強的火力、最厚的裝甲和適當的速度,追求火力、裝甲、速度三者的平衡。
  • 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艦長約翰·利奇海軍上校
    1941年12月10日,英國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在新加坡被日本轟炸機擊沉。和她一起沉沒的幾百個人中,有她的船長約翰·利奇。作為威爾斯親王號的艦長,利奇曾與可怕的困難作過鬥爭,並最終以勇氣和冷靜,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做到了最好。他體現了最好的服務,真正體現了「皇家海軍的最高傳統」。
  • ...用高射炮就能成名,我要這16吋管子作甚?照片中的南達科他號戰列艦
    後來紐約造船公司在廠門口掛了塊牌子「戰列艦X誕生地」。當時該艦因觸礁損傷在珍珠港修理。南達科他號等重型艦隻的任務是為援蘇船隊護航,並試圖誘殺某些據稱無敵的德國水面艦。 由前向後,英國戰列艦馬來亞號、南達科他號、阿拉巴馬號。照片攝於英國戰列艦安森號。
  • 德意志海軍無畏艦的鼻祖——淺談「拿騷」級戰列艦
    「無畏」號的出現,受到影響最大的是以追趕英國海軍為目標的德國。這意味著德國在過去的努力和心血幾乎全部付之一炬。其設計方案是沿用以前德國戰列艦使用的280毫米主炮,副炮安裝於炮廓內。之所以採用這種保守思維外,除了德國海軍一貫的保守思維外,還與德國海軍情報部門獲得的英國無畏艦的不實情報有關。「無畏」號下水後,德國不得不將原先的設計全盤推翻。1906年3月,德國議會通過了建造2艘戰列艦的預算,並下令立即開工,月底德國海軍正式下達新式戰列艦的建造命令。
  • 為什麼以前海戰中,戰列艦都爭搶T字橫頭位?
    從古至今,海軍作戰都非常講究陣型。一個優秀的陣型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所有戰艦火力,用更短的時間向敵人投射更多的彈藥,對贏取戰鬥有決定意義。在航空力量興起以前,火炮對轟是主要海戰形式,戰列艦這個名字就是從單縱戰列線引申而來的。海軍艦隊有很多隊形,如雁行陣、單縱隊、多縱隊、圓形陣、斜陣等等。
  • 日德蘭海戰中的381毫米主炮戰列艦,單艦337發火力輸出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屬於超無畏艦時代的戰列艦,本級艦共有5艘、伊莉莎白女王號、厭戰號、巴勒姆號、勇士號和馬來亞號,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服役,其中除了首艦女王號入塢維修,其他四艘都參加了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