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詩裡有一個現象,詩句千古流傳,但是詩人的名字很少有人關注,比如「月落烏啼霜滿天」,大家都聽過這句詩,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作者是誰?這種「詩紅人不紅」的現象對於詩人來說,當然是一個莫大的遺憾!無獨有偶,這種「詩紅人不紅」的現象也屢屢出現在宋詞中,比如今天我們要聊的這首宋詞,它雖然被選進了《宋詞三百首》,很多人都知道這首詞,可是就是想不起詞人是誰?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這是北宋詞人李之儀的《卜算子》,這首《卜算子》和通常的《卜算子》略有區別,作者在最後一句加了一個襯字「定」,「襯字」也就是在一首詞規定的正格字數外,增加額外的字詞,以期更好地表情達意。
這首詞是站在女主人公的角度寫的。「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這兩句相信人人都知道。作者用長江起興,雖然女主人公和意中人都居住長江之濱,但是一個在「長江頭」,一個在「長江尾」,兩人相隔遙遠,即使共飲長江之水,也終究逃不過一個事實「日日思君不見君」。所以詞的上片我們可以看到,眼前的長江如同天塹一般阻隔著兩人,唯一能給人一絲安慰的就是兩人同飲一江之水。
下片繼續寫到了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就是說當江水不再川流不息,當江水乾涸之時,我的恨才能停止。這兩句與「山無陵,江水為竭,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意思差不多。最後女主人公說出了心中的願望,希望「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雖然男女主人公相隔遙遠,但是就像這江水奔流不息一樣,兩人心心相印永不止息,這就應了李商隱那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之儀的這首詞是頌揚愛情的千古名篇,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李之儀這個名字,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就不是那麼熟悉了,這對詞人來說,多少有些許的遺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