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發現新殺傷性免疫細胞 有望帶來「通用」癌症療法
科學家發現新殺傷性免疫細胞 有望帶來「通用」癌症療法 olivia chan • 2020-01-21 14:32:54
-
石墨烯應用新突破 有望實現高效低副作用的無創腫瘤治療
,南京醫科大學聯合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研發出將石墨烯柔性電子器件用作腫瘤治療的新型遠紅外發生器,實驗證明,其可有效抑制腫瘤生長並延長荷瘤小鼠存活時間,未來有望應用於無創治療腫瘤的聯合策略。 此次成果刊登於《AdvancedTherapeutics》(《先進醫療》)第3期的《基於石墨烯柔性器件的非侵入式特殊遠紅外腫瘤治療新方法》,為臨床治療惡性腫瘤帶來了全新思路和研究突破。 癌症治療一直是世界性的醫學難題,在人體複雜的環境中對抗癌細胞,仍然存在很多未知領域。
-
氫分子醫學有望給抗衰老、皮膚病、腫瘤綜合治療帶來新突破
駱教授表示,氫是宇宙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沒有氫就沒有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也就沒有生命,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對氫十分感興趣,研究已經持續了200多年。1787年,法國化學家勞倫斯·拉瓦錫就確認氫是一種元素,並將其命名為氫(hydrogen),意為成水元素;日本沿用至今,仍稱之為水素。 她還介紹,氫是一種治療性氣體,氫分子對多種疾病具有治療作用。
-
新的前列腺癌血液檢測有望為未來的治療和檢測提供「範式轉移」
據外媒報導,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科學家近日開發了一種新的前列腺癌血液檢測方法,與目前的血液檢測相比,它可以顯著提高準確性。
-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治療研究熱點_血液惡性腫瘤_治療_研究_醫脈通
、免疫治療、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的長足進步乃至重要突破,有望形成一批可推廣應用的新診療體系。1.自20世紀90年代,蒽環類藥物及"7+3方案"統領了AML的治療,包括克拉屈濱等新化療藥物的應用未帶來本質性突破。新一代測序技術鎖定十餘種高頻AML突變基因,FLT3抑制劑率先從實體瘤跨界應用,成為近年AML新藥核心焦點。
-
我國科學家有望破譯肝癌「身份指紋」
本月上旬,國際學術雜誌《自然—材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國內外關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醫院院長徐瑞華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張康一同帶領的中美科學家團隊研究發現,通過檢測少量血液中循環腫瘤DNA(ctDNA)特定位點甲基化水平,可對肝癌進行早期診斷和療效以及預後預測。
-
實體腫瘤開創性療法!TILs個性化免疫治療有望2022年上市
近兩年,基於T細胞的免疫療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血液腫瘤領域,CART細胞成為主導,給血液腫瘤患者帶來顛覆性的生存獲益,目前FDA批准了3種CAR-T療法用於血液腫瘤的治療。
-
抗癌又有新突破!CAR-NK療法崛起,有望成為治療癌症新希望
若要用人體的一種免疫細胞來形容醫務工作者的話,很容易會聯想到人體內先天性免疫系統的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為血液腫瘤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但是伴隨著對血液腫瘤顯著療效的同時,CAR-T治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脫靶效應、細胞因子風暴等,並且對實體瘤尚未取得顯著療效。所以科學家開始尋求其他細胞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而自然殺傷(NK)細胞療法是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CAR-T細胞療法取得的成功激發了人們對用CAR基因修飾NK細胞來增強其殺腫瘤能力的熱情。
-
南華附一醫院張濟課題組研究發現HMGB1在血液系統腫瘤疾病治療中的...
周杰燦 王妍妍)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實驗室張濟博士課題組在血液病與腫瘤學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IF=11.059)雜誌在線發表《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 a pivotal regulator of 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全面闡明HMGB1分子在血液系統腫瘤疾病發生
-
科學網—CAR-T細胞療法有望成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新策略
8年前,她被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MM)——血液系統腫瘤的第三大疾病,經歷了化療、自體細胞移植等一系列治療手段後,2015年還是出現了復發。2017年4月,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免疫治療法開始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開展,她在生死的邊緣獲得了新生。
-
李進教授丨消化系統腫瘤迎來免疫治療新突破,期待免疫治療藥物納入...
近年來,免疫治療在多種惡性腫瘤中相繼獲得成功,掀起了腫瘤免疫治療的新浪潮。在消化系統腫瘤領域,免疫治療亦於近兩年斬獲重磅新突破,為廣大消化系統腫瘤患者帶來新的希望。在療效令人欣喜的同時,免疫治療藥物的臨床可及性問題亦是臨床關注的焦點。能否做到質優且價廉,甚至能否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對於免疫治療能否惠及更廣泛人群意義重大。
-
APBMT2020 | 吳彤主任特邀大會發言:CART,血液腫瘤治療新時代!
CART細胞治療是近10年來快速興起的一種神奇的、強有力的治療難治復發血液腫瘤的新療法,為免疫治療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團隊由我國最早一批從事血液腫瘤細胞免疫治療的專家之一童春容主任領銜,更有吳彤、張永紅、克曉燕、潘靜、劉雙又、胡凱等一批科研與臨床經驗豐富的血液腫瘤細胞免疫治療專家組成。團隊將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有效結合,探索CART治療後復發的機理,如何對患者分層施治,打造並推行CART臨床管理系統。
-
史丹福大學醫學新突破 人類有望研發治療癌症疫苗
近日,史丹福大學的一項新的腫瘤治療實驗顯示出令人興奮的研究成果,一項新的癌症疫苗有望可以治癒癌症細胞。
-
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
-
中國科研團隊在腫瘤治療上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武漢科技大學張同存教授團隊「CAR-T細胞負載溶瘤病毒治療實體腫瘤項目」,在腫瘤治療上取得重大突破,將有望提升10倍以上的療效。它是通過對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T進行基因改造,即從人體血液中提取T細胞,應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其變身為能識別並消滅腫瘤的CAR-T細胞,再將其輸入患者體內。
-
血液腫瘤治療藥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血液腫瘤 / 血癌是個籠統的稱呼,同其他癌症一樣血液腫瘤也是由於異常細胞的生長增殖不受控制引起的,在多數情況下這些不正常的細胞的源起部位是骨髓,這也正是血液細胞產生的地方,血液腫瘤的種類多種多樣,分類的標準通常是它們影響哪一種血細胞 (紅細胞、白細胞或者血小板),現在已知道血液腫瘤包括有 40 多種白血病、50 多種淋巴瘤以及多種骨髓瘤
-
中美學者研發新材料搭載化療藥物
新華社南京12月2日電 記者2日從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獲悉,中美兩國研發人員最新製備出一種可以搭載化療藥物的新型納米材料。這給實現高效低毒的腫瘤治療帶來新希望。 「這種納米材料在生物體內好比一個盡職的『納米搬運工』。它們準確地把化療藥帶到腫瘤處,再嚴格按照治療需要給藥。」
-
液體活檢技術新突破!AI驗血,有望篩查早期肺癌|肺癌|驗血|AI|ctDNA...
因為早一天發現和治療,就多一份治癒希望和生存機會。日前,《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藉助人工智慧為液體活檢領域帶來一項重要進展。他們開發出一種機器學習模型,通過分析血液中的DNA突變,可以識別出早期肺癌患者。肺癌是發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有200多萬人死於肺癌。雖然隨著臨床診治技術的提高,肺癌的生存率有所提升。
-
基因治療新突破,病毒性角膜炎有望根治
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通力合作,在全球首創了新的基因治療遞送載體,利用該技術治療病毒性角膜炎,在小鼠模型中成功將潛藏在神經節的HSV-1病毒庫清除。
-
肺腺癌治療有望獲得新進展!腫瘤醫院肺癌團隊獲多項突破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陳海泉教授領銜的一系列關於非小細胞肺癌方面的研究,揭示了病理學浸潤狀態是影響磨玻璃結節患者生存的獨立預後因子、亞實性肺腺癌(影像學表現為部分磨玻璃的肺腺癌)具有獨特的臨床和預後特點;並發現了肺腺癌新型融合基因,為過往無法進行靶向治療的一部分肺腺癌患者帶來新希望……這些研究成果先後在在國際肺癌研究的權威期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