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糕小糕視覺筆記,ID:gxgoal】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你做過講師嗎,我想問如果讓你構思一個新課程的框架,或者準備所有的物料文案海報,需要多久時間?
也許在時間拆分的角度,可能有條理計劃的進行,同樣在我的準備更新迭代視覺筆記3.0時,自己邏輯了滿滿Excel表格的項目進度表
定主題xxxx列大綱xxx寫文章xxxx找痛點場景xxxx
然後按照流程一點點的推進,一切順利進行,直到即將發布的前一天,因為和朋友聊天逛街,突然覺得過去所構思的種種方案,轟然倒塌。
於是在發布日我發朋友圈說:推遲一天,因為總覺得感覺沒到。
比如「糕小糕視覺筆記「 單單這個名字,自己很嫌棄因為太普通,而且又長,7個字,如何精簡。
書上說:好的文案,是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內容的藝術。而且是只能你的品牌使用,換到其他人都不適合。
也就是說好名字和好文案,是有性格的。
於是當我發出新課推出倒計時時,本來是緊張的籌備,而自己卻總做些無相關的事情。
倒計時第4天時:
我用一上午時間讀完《李欣頻的文案課》,並畫出一張視覺筆記。
下午去做瑜伽,晚上去練習速寫。
雖然大腦告訴我要去準備,但總覺得頭腦有內容,但缺少一個點,把所有的散落梳理成線,併集合成點
倒計時第3天時:
早起參加一個冥想課,早晚1小時,開始把冥想的內容畫成視覺筆記。
同時一上午時間設計完所有課程常用的模版海報,只有框架沒有文字。
倒計時第2天時:
依然參加冥想課,畫視覺筆記,晚上直播答疑點評作業,課程大綱被我寫了 又改,改了又改,方案自己不斷的推翻。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上午給團隊成員說確定,下午又推翻李
倒計時還剩1天時:
上午我選擇出門見朋友,談事情,恰好是一個身心靈行為性格探索的課程 ,下午本來能回家準備物料,但自己選擇去書店,逛書,畫圖。
而就在這時遇到一本書,裡面的一個觀點,給我很大觸動
它說:所有的書籍文章本質都能用只有20個字表達出,甚至更少,所有事情都要去追尋它的本質。
所以視覺筆記的本質是什麼?課程再次迭代哪些是自己借鑑的,哪些是完全自己感受總結的。
經驗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行動 才能悟出本質。
在過去1.0 2.0中存在大量借鑑組合,那3.0終於要做出自己的東西是什麼呢?思考我是什麼特性:柔和,走心,思考,邏輯。畫畫,記錄,因為喜歡畫畫遇到視覺筆記,使用實用幫助記憶,而深鑽,又因為深鑽,發覺它不僅實用,更練心性。
層層遞進,但是這套主脈絡是什麼,一直思考不通,我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倒計時0天時
此時海報依然沒有做出來,即時最簡單的幾個字都寫不出,因為上午安排去年度體檢,結束後一個同修夥伴來廣州,和她深聊一下午。
中間跟團隊成員說:我的海報還是沒有做出來,昨天想好的內容又被推翻了。
她說:到底哪裡不滿意?是課程內容,還有文案
我說:不知道,如果不想出來,這次迭代其實和之前沒有不同,迷糊錯亂的都還在。
然後很欣慰的她說:沒事,想不出就算了,我們推遲就好。
過去一年多的視覺筆記,自己一直處於糾結狀態中?
如何平衡畫筆記的邏輯和感受?
如何平衡畫圖的以慢為快?
如何平衡實用主義和療愈主義?
知道不該貪心,一個產品無法做到誰都滿足,追逐高效率快表達的人,無法忍受4個小時畫一張圖
擅長感受和感覺的人,總是抓不住邏輯線,怎麼辦?
每個人不同,我的課程該如何滿足?即使要分階段,又該如何清晰的去劃分出來。
帶來一個又一個為什麼,不斷碾壓自己的大腦。
終於在上午體檢時,自己隨手拿出本子,重新整理出一條脈絡「腦手用「,本來是想法,畫法,活法,但總覺得缺少畫畫的氣息。
下午和朋友在書店聊天時,又猛然想到一個字「繪」
於是繪想,繪畫,繪用,繪心轟然完成,一切理順。
晚上回到家整理思路時,又發覺 四個太散,如何再次匯總一起【繪記】應運而生。
同時設定slogan【學繪記,更會記】
晚上興奮的和老公分享,一遍遍講述自己思緒的過程。
瑪雅朋友告訴我說:你最近的狀態很好,其實再用高緯智慧思考,靈感會不經意給到你。
推出一天後
終於第二天7點起床坐在電腦前,開始設計海報,所有的課程大綱,大小海報,數10張,中午吃飯時間還為【繪記】畫出一個簡單的logo。
直到下午7點,才發一切都梳理清晰,海報完成,對外發布。
感受
從0期開始,海報色調不由自主偏向漸變色,藍粉基調,一如我愛藍色深沉的邏輯,也愛粉色溫柔的走心。後面增加深棕色,代表信息清晰的傳達。
這一次課程視覺再次迭代,仿佛全變,但 又感覺都沒變。就好像2020年的自由職業下歷練的自己。仿佛全變,但看著似乎沒有變化
但只有自己知道,其實已經全變了。
我終於把視覺筆記如何理性感性,如何多場景的自由轉化使用,如何清晰知道自己所處位置,想去方向。全部梳理清晰。
後記
這個一天並非是課程全部,僅僅是理清大綱,並凝聚成2個字,如同:微信,得到,小米,QQ,淘寶,滴滴一樣,簡練的名字蘊含深遠的願景和動力,
總會有一些瞬間的idea能夠改變人生的軌跡。
自己體會到了什麼是深度探索,不斷用自己的能力去尋找本質,去碰觸真相,仿佛村上春樹說:寫小說就是讓自己下到足夠深的深淵,一條條的梳理尋找需要的養料。
在把它用大眾理解的方式帶出地面,傳播出去。其實自己不是內容的產出者,只是一個連結不同世界的管道。
如同莫扎特所說:我不是在創造音樂,而是上帝通過我把音樂傳遞指出去而已。
自己竟然也通過一次設計課程體驗到了。它將會是自己人生路上重大轉折之一。
【繪記】每次讀著這個名字,仿佛是自己難產的孩子,愛意的眼神看著它,為了讓它更完美,自己願意持續探索,去豐富它所有的枝枝葉葉。
因為它,似乎能夠看到未來的自己,把【繪記】用不同的渠道方式傳播,讓更多人看到它的存在。享受因它而帶來的價值。
但也略帶傷感,自己能感受到從挖掘它時的驚喜若狂,逐漸落實執行宣傳,再到寫出這篇文章,內在的欣喜也逐漸降低,因為創意被發現就變已知,而創造的樂趣探索未知。
但這種感受我已銘記在心,靠追尋本質,而深入底層,在用大眾所理解方式呈現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