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驅散漫天蝗蟲-虎嗅網

2021-01-14 虎嗅APP


在東非、中東和南亞地區,一場蝗災正在上演。


成群的蝗蟲順著風向離開棲息的沙漠,來到肯亞、索馬利亞、伊朗、巴基斯坦等國,並以最高每平方千米1.5億隻的密度,侵襲四周。此次蝗災是肯亞70年來、印度、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25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鋪天蓋地的蝗災對於糧食危機本就嚴重的非洲之角地區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平方英裡的蝗群每天可毀滅的糧食,可供3.5萬人吃一天。它們的日遷飛速度也可高達上百公裡。根據四月份的統計,蝗災已經蔓延到至少23個國家,除「南下」侵入非洲外,蝗蟲也「東進」來到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國,對東南亞這一「世界糧倉」宣戰,挑戰著全球的糧食安全。


 蝗蟲的破壞力驚人 / statista


2020年看起來註定不是一個安穩之年。新冠疫情已讓國際社會疲於應對,幾十年不遇的蝗災又雪上加霜。蝗蟲的繁殖周期在三個月左右,每次繁殖都可使蝗群規模增長近20倍。上一波蝗蟲年初時已在伊朗沿海產下蟲卵,預計將在七月成熟,並帶來新一波災情。如果不及時幹預,或許今年先到來第二波的不是新冠,而是蝗災。


蝗蟲中的戰鬥機 – 沙漠蝗蟲


蝗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遷徙性害蟲之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的埃及。作為一種草蜢,此次蝗災中的主角沙漠蝗蟲是7000多種草蜢中最具有破壞力的一種。


這種蝗蟲主要生活在中東和北非的沙漠地區,以雨後生長出的植物為食,並在溼潤的泥土上產卵。與絕大多數草蜢不同,沙漠蝗蟲並不喜歡獨處。當聚集到一定密度時,蝗蟲的後腿會通過相互觸碰產生荷爾蒙反應,並引發外表從綠色變為黃色。這時的蝗蟲便進入了一種群居狀態,他們會突然開始躁動並成為極具侵略性的生物族群,消滅地表的各類植物並離開沙漠,大規模遷入周邊地區。


一般來說,中東地區乾旱的氣候條件,天然限制了沙漠蝗蟲的繁殖。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化,自2018年以來,大量降雨為沙漠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及植物生長的條件,這幾十年不遇的機會,讓沙漠蝗蟲成功孕育了至少三代,蝗群規模擴大了8000倍。進入2019年,在一次次雨水的助力下,蝗群規模以每代20倍的速度持續擴大。


一場有關飢餓、收入和性別的戰役


蝗災直接影響著區域的糧食安全。事實上,飢餓的致死率往往遠超絕大多數的病毒。1840年代爆發的愛爾蘭馬鈴薯饑荒,就曾造成數百萬人死亡,100萬人移民別處。


根據《2020全球糧食災難報告》,目前全球約有1.35億人處於嚴重飢餓狀態,而其中7300萬人來自非洲、4300萬人來自中東。根據4月份的測算,僅在衣索比亞一國,蝗災就破壞了35萬噸的穀物、20萬公頃的農田以及130萬公頃的牧場。蝗蟲所到之處會對當地糧食帶來50%到80%的損失,有些農村甚至報告了高達近100%的糧食損害率。


如果蝗群繼續繁殖成功,在2020年下半年,全球或許會有多達1500萬的新增飢餓人口,其中僅索馬利亞就可能增加500萬人。






 蝗群肆虐留下一片狼藉 


蝗災之下,與飢餓相伴的是對經濟的影響。2003年到2005年的西非蝗災期間,當地農作物損失超過25億美元。根據世界銀行估算,如果沒有及時、有效、廣泛的幹預措施,本次非洲之角將面臨超過85億美元的農作物和畜牧產值損失。即便措施到位,損失仍將高達25億美元。與世界銀行類似,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也對本次蝗災帶來的損失也提出了較為嚴峻的預測,認為非洲的GDP增長將因蝗災和新冠而從3.2%下降到1.8%。


除此之外,蝗災的來臨將可能加劇性別不平等。如何彌補農村中的性別鴻溝,也將是解決蝗災所需要考慮的問題。在非洲之角的農村,女性原本就處於弱勢地位,因為不擁有土地而無法獲得貸款,更無法獲取優質的種子、技術、肥料等等。現在,由於蝗災破壞了大部分牧場,對於許多遊牧族群來說,家中的男性為了放牧不得不離家更遠、更久。女性不僅在取水、做飯等無收入的家庭工作缺少了幫手,還必須在自家農場和生意上承擔起更多責任。而家庭中男性的長時間缺席,也將使她們暴露在搶劫、暴力上的風險更大,農村女性的生活境況或許會變得更加艱難。


新冠讓應對蝗災變得困難


幾十年不遇的蝗災已讓東非各國的情況相當棘手,而新冠疫情的到來,則讓蝗災的挑戰難上加難。


蝗災的到來讓受災國對糧食進口產生了巨大需求。然而,因為新冠疫情,越南、柬埔寨、印度和泰國等幾個主要糧食出口國為了優先保障本國供應,都曾出臺了不同程度的糧食禁運和關稅政策。萬幸的是,各東協國家已承諾避免因新冠疫情而引發貿易限制,緬甸和越南都已在5月1日、柬埔寨在5月20日宣布取消大米禁運。這減少了國際社會的恐慌,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糧食貿易危機。因為根據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的測算顯示,若越南、柬埔寨、印度和泰國這四國對大米和小麥實施大規模禁運,全球糧價或許會上漲近30%。


除貿易外,新冠疫情給糧食運輸也帶來了一系列難題。為限制新冠疫情,非洲許多國家紛紛限制交通。雖然糧食運輸是允許的,但許多卡車司機往往擔心自身健康,或者公司政策限制,因此運輸工作尚未完全恢復。例如糧食運輸公司Kobo360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由於疫情的緣故他們運力降低了30%。


運輸癱瘓讓非洲的糧食狀況一度陷入尷尬。一方面,西非農民的糧食生產正常但卻大量滯銷;另一方面,東非有巨大的糧食缺口無法彌補。目前來看,非洲各國的儲備糧正在歷史低點,無法依靠儲備確保區域內的長期糧食安全。


全球糧食儲備充足,但供應鏈失效導致糧食危機 / FAO


交通不暢不僅影響了糧食的運輸,也限制了各國應對蝗災時所能採取的措施。在這個特殊時期,向東非各地運送滅蝗所需的殺蟲劑和噴灑機等設備都發生了延遲。聯合國糧農租織曾在2月組織購買的物料到3月中旬才抵達東非,其中,肯亞曾因為各種新冠隔離的要求而遲遲無法獲得滅蝗所需的直升機,而在這期間蝗蟲已開始繁殖下一代。


與應對新冠疫情一樣,控制蝗災需要及時、高效的手段,每一次延遲都可能造成極大的損失。不僅是物資的運輸,專業人員也因出行限制無法抵達救災現場。雖然多國政府也動員了軍隊甚至少年軍參與農藥噴灑的工作,但若缺乏專業人員的訓練和組織,效果並不會十分理想。


用專業和創新抵抗蝗災


在本次應對災情的過程中,聯合國糧農組織起到了統籌和實施幹預的關鍵作用。作為聯合國最早設立的機構之一,FAO的使命是提高全球人民的營養水平、改進農產品的生產和分配,並消除飢餓。在FAO內部有多個長期針對蝗災的部門,而全球應對本次災情的應急應工作也主要由FAO完成。


在監測和預警環節,FAO開發了一個名為eLocust3的手機程序,方便各國政府的專業人員向沙漠蝗蟲信息服務中臺實時匯報蝗蟲的最新進展,以供專業人員分析趨勢及為潛在風險國提供預警。


方便的小程序提高了監控效率/ FAO


目前,FAO已經調查了200萬公頃的土地,並對其中超過100萬公頃的土地上實施了農藥噴灑,根據聯合國的初步測算,經過FAO幾個月的持續作業,已成功保護了遊牧家庭35萬戶、穀物72萬噸。雖然這離全面控制災情還有較大差距,但至少為一些災區獲得了休整的空間。


FAO並非唯一一家參與應對突發災情的國際組織。世界銀行已承諾提供價值5億美元的贈款和低息貸款,幫助非洲和中東地區抵抗蝗災的影響。世界糧食計劃署在6月向南蘇丹運輸了一批280噸的食物等物資作為人道主義救援。


國際救援委員會正在索馬利亞等地支持農戶的現金收入並提供種子和飼料來源。樂施會也正在印度等國協助當地組織向弱勢群體發放現金補貼。而蓋茨基金會也曾在年初向FAO捐贈1000萬美元,是最早響應籌款號召的組織之一。


FAO、NASA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合作研發了一個基於遠程遙感、氣象信息、衛星影像、國土信息等數據的預測模型,計算將發生蝗災的熱點區域,並提前部署防禦措施。由英國政府資助的氣候預測和應用中心也開發出了一款基於超級計算機的預測模型,通過風速、風向、溫度和溼度預測蝗群的進飛位置,準確率高達到90%。


飛機噴灑殺蟲劑是控制蝗災的有效手段 / Times


不得不提的還有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創立於1971年,是個由國家政府、國際組織和私營部門聯合成立的戰略合作組織,主要為15個國際農業研究中心提供資金。CGIAR旗下的研究中心共有超過8000名研究人員、遍及上百個國家。


在這次蝗災中,CGIAR下轄的研究中心有的參與開發了蝗蟲監測預警系統,有的研發了出了多種抗蟲改良種子,還有的 利用其數據分析能力預測了糧食禁運對糧價的影響,為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參考。


蝗災無國界


和病毒一樣,蟲災並不會止於國界,蔓延開的蝗災會影響更多人口和國家,破壞人們的日常生活、威脅生計。面對來襲時一望無際的蝗蟲族群,單一城市甚至國家有時都是無力的。


在跨國界的區域性危機發生時,FAO、CGIAR這樣的國際組織的角色就尤為關鍵,因為處理這類危機需要更全方位、更有力的響應機制,才能保證在面對蝗災這類危機的時候,各個環節都可以得到最合適的工具、人員及資金。


而如果想讓國際組織發揮這種有效治理危機的能力,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統籌和有效幹預的作用,促進全球發展,一方面需要長期的能力建設,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各國政府和私營部門的支持。這種支持不僅是資金,也是政治、技術、人員等一系列的配合——只有密切的國際合作,才能解決人類文明面臨的越來越多的生存挑戰。


多邊組織為蝗災製作的動態分析報告 / IPC


在國家高度相連的今天,沒有哪個國家能獨立生存於世,高度全球化的世界也很難回到信息閉塞、閉關鎖國的過去。一個開放、互通、合作的國際秩序將對於維護全球繁榮穩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缺乏合作,人類將陷入相互指責、奔命於災難之間,難以自救。若能成功匯聚政治意願、資源和各國比較優勢,那人類的未來發展仍面臨無限可能。


期待這個大同世界到來。



相關焦點

  • 蛙類鳥類都是蝗蟲的天敵,為何蝗災來的時候依然無法阻止?
    明朝天啟二年(1622)的山東新泰蝗災,更把禿鷲都招來了,又是一頓猛吃……除了飛鳥外,其他「蝗蟲天敵」也常來湊熱鬧,清朝同治二年(1863)的曹縣蝗災,就引來了漫山遍野的蛤蟆,逮著蝗蟲就「便吞食之」。「蜂群滅蝗」也常見給力場面,北宋熙寧六年(1073)遼國南部蝗災時,就有過「蜂食蝗」的記載。
  • 1991年史上最大蝗蟲現身紐西蘭,跟狗一樣大,確有其事還是謠言?
    天下事早知道,就在"明日熱門生在農村的人應該都有見過蝗蟲,在很久之前,我國的人民也沒少受蝗災之苦。漫天的蝗蟲過境,莊稼被一掃而空,不少人都因此而餓死。可以說,提起蝗蟲來,人們都恨得牙根痒痒。但是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蝗蟲有多大嗎?這還要提起1991年的一件事,一件關於史上最大蝗蟲被射殺的事件。
  • 蝗蟲來時 民國百姓為何沒有支起油鍋?
    東非蝗災暴發,一度讓全球繃緊神經,而那時大致正值疫情肆虐,竟有樂觀的中國網友表現出特有的東方幽默:「蝗蟲來了也不怕,我們早就準備好了油鍋,起鍋燒油,再來點兒椒鹽,簡直不要太好吃!」還有的網友說:「沙漠蝗蟲是沒有毒的,盡可放心食用,就算攜帶病菌,只要油鍋夠熱,炸久一些就沒事了。」
  • BBC史上神級紀錄片拍下數10億隻蝗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漫天飛舞的蝗蟲,密集成一張金色的網,所到之處,只剩一片貧瘠之地……從去年12月起,嚴重的蝗災席捲了整個東非地區。據媒體報導,此次蝗蟲入侵是肯亞7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也是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25年最大規模的蝗災。馬達加斯加蝗蟲大軍蝗災的場面到底有多可怕?在當下,國內已經鮮少大規模的見到蝗災。但在紀錄片《地球脈動2》中,BBC的製作團隊就用超高清4K攝影機,拍下了馬達加斯加的蝗蟲大軍。
  • 漫天蝗蟲逼近印度首都!官員指導民眾放鞭炮或大聲播放音樂驅趕
    指導民眾放鞭炮嚇跑蝗蟲阿圖爾·卡普爾創辦了一家從事公益活動的企業,家住古爾岡。他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沙漠蝗當地時間27日上午11時30分侵襲這座城市。15分鐘後,數以千計蝗蟲在各家各戶的陽臺和屋頂停留,直至被狂風颳走。
  • 究竟誰在香港唱「蝗蟲歌」
    一隻「蝗蟲」的幽靈,正在啃噬香港人和內地人對彼此的善意。2月1日,香港《蘋果日報》刊登了整版的「蝗蟲廣告」。在此幾天之前,一群香港年輕人走上街頭,圍住蹲坐在街頭休息的內地遊客,唱起一首名為《蝗蟲天下》的歌。    這群「唱蝗」的年輕人,通過一個名為「高登討論區」的香港網絡論壇聚集起來。其中一個對一名席地而坐的內地女士說:「Hi, auntie!」
  • 蝗蟲大補還是藥?等著吃蝗蟲的各位,別鬧啦
    正值同胞們努力抗擊新冠肺炎的時候,又有消息傳來,4000億隻蝗蟲已從非洲經過中東,直抵南亞。這支飛蝗部隊,組成了長約60公裡、寬約40公裡的集團軍陣營,覆蓋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裡。有人惶恐,別來喔,會毀了莊稼;有人興奮,大補呢,鍋和油都準備好啦,少了不夠吃;還有人說,吃不完的,可以曬乾磨粉,餵雞鴨。怎麼辦?盼望著,盼望著,請蝗蟲早點飛過來?
  • 蝗蟲來了
    蝗蟲來了 2020-02-21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蝗蟲剋星,Chinese!
    整點電影 你有128個好友已關注 疫情稍顯穩定,還沒來得及鬆一口氣,蝗蟲災就來了 作為25年來最嚴重的一次蝗蟲災害,來勢洶洶。
  • 東非蝗蟲肆虐之際,一部《蝗蟲毀滅日》告訴你蝗蟲能不能飛到中國
    近日,東非蝗蟲肆虐,於是,一部2004年上映的美國電影又火了一把。電影的名字叫《蝗蟲毀滅日》。大致的故事是,有位科學家吃飽了撐的製造了一種變異蝗蟲,是沙漠蝗蟲與澳洲疫病蝗蟲的混種,這種蝗蟲有耐藥性,普通的殺蟲劑殺不死它,並且壽命也是一般蝗蟲的3倍,達到了2年。
  • 蝗蟲大規模活動,是不是和蜜蜂一樣裡面有一隻蝗蟲王?答案來了
    關於蝗蟲會不會像蜜蜂那樣有一隻蜂王的問題,從蜜蜂和蜂王的生存方式來說,雖然說蜜蜂和蝗蟲都是無脊椎動物,但是蜜蜂和蝗蟲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所以說蝗蟲的群體中並不存在蝗蟲王的說法,就算是蜜蜂的群體,也未必是通過蜂王來進行所有的活動,我們可以具體來看一下,具體內容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 4000億蝗蟲侵入亞洲,蝗蟲都怕什麼呢?我國人民治理蝗蟲的方法?
    從非洲開始肆虐的蝗蟲,已經蔓延至巴基斯坦和印度,蝗蟲數量之多、密度之大是近七十年來最多的一次,這次的蝗蟲是沙漠蝗蟲,跟我們農田常見的飛蝗有一定的不同,這種沙漠蝗蟲繁衍能力、適應能力更強,所到之處遮天蔽日成群數不清的蝗蟲過後,真正是寸草不生,對於農業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是相當嚴重的,蝗蟲泛濫對很多國家的生態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那麼蝗蟲怕什麼呢?
  • 說吃蝗蟲的醒醒吧!群居蝗蟲是有毒的,不能依靠吃來解決物種入侵
    近日,印度爆發的蝗災可謂是讓全世界都為之擔憂,如果不加以控制,這些蝗蟲甚至有可能進入中國,一些中國網友笑稱,這些蝗蟲,也就是俗稱的蚱蜢,是可以拿來吃的,「如果它們敢來中國,我們就把它們吃光。」因為在中國古代也確實有吃蝗蟲的先例,甚至現在仍然有人吃蝗蟲,因為蝗蟲怎麼說也是一種高蛋白的昆蟲。
  • 古代鬧蝗災,為啥百姓寧願挨餓也不吃蝗蟲?專家:他們不能也不想
    而蝗災的背後,也有一個「蝗神」,人們認為蝗災是蝗神對人們的處罰,因此人們為了不更加觸怒蝗神,自然就不敢動蝗蟲了。但各地的宗教信仰卻不盡相同,比如猶太法律中規定,除了蝗蟲之外所有的昆蟲都不可以食用。因此在2004年以色列發生蝗災的時候,很多以色列人就常常抓蝗蟲吃,並且研製出了各種蝗蟲食物的烹飪方法。
  • 蝗災來時,「吃貨」可以消滅蝗蟲?史書記載,豬吃蝗蟲長得很快
    蝗蟲俗稱螞蚱,在農村很廣泛,一般認為它是害蟲,但也無法根除,一旦遇到適合大量繁殖的氣候,就會迅速繁殖。然而蝗蟲有個可怕的特性,就是一旦同一區域蝗蟲的數量達到一定值後,它們就會朝著一個方向猛飛,就跟遷徙一樣。而且一邊遷徙,一邊繁殖,越來越多。於是蝗災就來了。
  • 《詩經螽斯》專家解讀互相矛盾,祝福還是諷刺,蝗蟲打了誰的臉?
    這話看的小編我要大腦空白,這位書作者是怎麼得來這個結論的?一千個作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然古人已為塵土,原意誰也難再明確。可是,小編在這裡分析一下裡面的漏洞,請大家繼續看下去。第一,周朝普通百姓來收集民謠就算有心也無力,百姓還要吃飯呢哪有功夫到處閒逛?第二,當官的也不敢放肆,沒有天子的授權敢私自玩樂超過天子的,幾個腦袋能幹這事呢?有周天子下令,當官的肯定執行下去,從這方面來說,周天子為保住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做出了貢獻的。
  • 東非蝗災蔓延 是誰吹響幾千億隻蝗蟲的「衝鋒號」
    近日,憑藉著驚人的遷徙能力和繁殖能力,幾千億隻蝗蟲從非洲蔓延至中東地區,並直抵南亞進入印巴,逼近我國。引起蝗災的主角就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蝗科下的成員,它們在全世界範圍內共有1萬多種,在中國有300多種。一隻蝗蟲不可怕,千億蝗蟲卻能摧枯拉朽,蝗災來時,密密麻麻的蝗蟲鋪天蓋地,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這種身披「利甲」的昆蟲何以有如此大的破壞能力?
  • 火影忍者ol異常狀態疊加問題及驅散含義解析
    大家好,今天聚俠小編為大家帶來 火影忍者ol異常狀態疊加問題及驅散含義解析。想要了解具體內容的遊戲玩家,快跟聚俠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3.B類狀態中,定身、混亂、睡眠三種狀態不能共存,誰後施加就保留誰的狀態。 點燃分普通點燃(一回合)和天照(三回合) 中毒也分1、2、3、4層 麻痺分一回合和兩回合 再來看下半藏的驅散被動。
  • 藏在野竹林也吃玉米 中老邊境村莊首次與蝗蟲狹路相逢
    新京報記者獲悉,在中老邊境,有的村莊首次直面黃脊竹蝗蟲,村民還在心裡打鼓蝗蟲會不會影響稻田;有的林地成為蝗蟲的落腳地,噴灑藥物後一畝地能清理出10公斤蝗蟲屍體。另一方面,記者今日(7月15日)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截至目前,經過防治,雲南省黃脊竹蝗蟲發生面積相對穩定,並未出現大幅度增長。黃脊竹蝗是我國產竹區主要害蟲。
  • 沙漠蝗蟲VS草地貪夜蛾,誰的危害更大
    但草地貪夜蛾與蝗蟲在分類學上屬於不同目,習性和為害都存在很大差別。 寄主範圍 入侵我國的玉米型草地貪夜蛾(以下簡稱「草地貪夜蛾」)寄主廣泛,可取食300多種植物。入侵我國一年來,在18種作物和5種雜草上出現。主要為害玉米,受害面積佔比高達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