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果凍……「分子料理」,其實並不「高大上」

2021-01-17 人民網

  吃膩了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印度料理和各種西餐之後,如果期待今年中秋和「十一」長假還有什麼美食能讓我們眼前一亮,不妨試試「分子料理」吧。是不是光聽這個名字,就很「高大上」。

  曾獲法國美食總統獎的郭紅曉被稱為「中國分子廚藝教父」,作為餐飲業國家級評委的他介紹說,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分子料理」是將科學家研發的科學方式、烹飪理論用於做菜的一種方式。郭紅曉說,「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比如它可以讓馬鈴薯以泡沫狀出現,也可讓荔枝變成魚子醬狀,還可以把巧克力做成義大利麵的樣子……

  「分子料理」:廚房就像科學實驗室

  走近分子料理的後廚,仿佛走進了一個現代科學實驗室。郭紅曉介紹說:「區別於傳統烹飪的煎炒烹炸、鍋碗瓢盆,分子料理走了另外一條路——用電氣化、醫療、科研、製藥、航天等領域的機械設備來烹飪做菜。」

  勻漿機、冷凍乾燥機、蒸汽加熱爐、真空蒸餾機、試管、X光、離心機甚至超聲波……有這眾多高科技設備的加持,才能改變食物的構造和性質,使食物分子分解、形態轉化、香味提純等。

  「比如醫院X光機可用來檢查魚骨頭;蒸餾儀器可運用於香料(迷迭香、薄荷、百裡香、香菜)的提煉;離心機可以用於食材提純,讓蔬菜汁的顏色更加清澈;液氮可以用於醬汁的瞬間冷凍、食材的解體(可將西紅柿變成獨立的顆粒狀)同時達到菜餚的冒煙視覺感。」郭紅曉介紹說。

  不一樣的料理,有不一樣的「絕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分子料理也被玩出了各種花樣。其中運用較多的不外乎真空低溫慢煮、液氮速凍、乳化、球化、凝膠化等,那麼這些技術都是怎麼回事呢?

  真空低溫慢煮。低溫慢煮技術早在18世紀已出現,20世紀70年代在法國正式被運用在餐廳的菜品製作上,為眾多米其林大廚所熱愛。郭紅曉表示,真空低溫慢煮技術就是將烹飪材料放置於真空包裝袋,再放入恆溫水浴鍋中,以65攝氏度左右的低溫長時間燉煮的烹飪方式。真空包裝烹飪能減少材料原有風味的流失,在烹飪過程中能鎖住水分並防止外來味道的汙染,可讓材料保持原味而且更富有營養。同時也能防止細菌滋生,讓材料更有效從水或蒸汽中吸收熱量。

  凝膠化、球化。「球化是分子料理最常見、最著名的技法之一。」郭紅曉說,球化又分正向球化(也叫基礎球化)和反向球化。從製作過程上說,正向球化是褐藻膠進入鈣質溶液獲得的,後者含有的鈣離子會持續向海藻酸鈉液滴中心擴散,並取代海藻酸鈉分子中的鈉離子將分子連接在一起形成凝膠。反向球化是添加乳酸鈣的液體(或自身含鈣質的液體)進入褐藻膠溶液形成的,鈣離子是從液珠內部向外擴散與海藻酸鈉發生反應,形成凝膠外膜。「從品嘗口感上說,正向球化做出來的小球,在入口咬破時有明顯薄脆感,放得越久裡面越充實,最後會變成一個比較緊的類固體物質;反向球化的效果則是球裡面充滿液體,表皮破了就爆開,必須儘快食用。」郭紅曉說。

  而凝膠化是通過添加凝膠劑(增稠劑),將液體轉變成不同稠度的啫喱。將凝膠劑放在水中加熱,凝膠分子就會均勻在水中舒展開來。而這時候「天羅地網」也已被它們悄然布下,只等液體冷卻,水分子就會被鎖進凝膠的網狀結構,賦予其水潤Q彈的口感。分子料理使用的大量凝膠劑均來自於大自然,如麵粉、玉米澱粉、雞蛋、Agar 瓊脂(海藻提取物)等。

  乳化、液氮速凍。液氮的應用也是分子料理的重要工藝之一,廚師利用液氮極低溫度對食物進行急速冷凍,通常用於製作冰激凌,或將水果、蔬菜浸入液氮幾秒鐘,使香氣更容易釋放出來,且表面十分酥脆。

  乳化技術一開始主要是指把水、油混合在一起的過程,典型應用就是做蛋黃醬。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新一代乳化劑大豆卵磷脂的出現,人們還發現了乳化技術更多的應用,比如做泡沫。泡沫是由大量空氣進入液體產生的,而乳化劑除了可以讓兩種互不相容的液體融合在一起,還可以減少水和空氣之間的張力,從而獲得穩定的泡沫。現在,大豆卵磷脂已是分子料理中常見乳化劑,它能幫助廚師做出味道和顏色都異常豐富的泡沫。

  神奇的分子料理,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分子料理是米其林餐廳最為青睞的烹飪藝術,但是如果囊中羞澀,去不了米其林餐廳,是不是就和分子料理美食無緣了?郭紅曉表示,分子料理並非多麼高大上,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比如棉花糖、豆腐、松花蛋、果凍、奶粉等都屬於分子料理,只是中國的食品行業並沒有將這些食品加工技術的名稱定義為「分子料理」。

  比如承載著我們童年回憶的街邊棉花糖,當蔗糖晶體一進入棉花糖製作機,熱量使分子結構發生改變,噴射出的糖絲已不再是原來的形態,而是由無數線狀的玻璃狀的糖組成,繞在一起就像是一朵蓬鬆的白棉花。這樣看來,分子料理「高大上」的形象是不是瞬間幻滅了?

  郭紅曉指出,米其林餐廳只是把食物做得更加科技化、精細化,其實中餐也可以將分子料理技術帶入平時的煎煮烹炸中。隨著食品加工技術的日益發達,相信分子料理將會逐漸走向家庭化、普及化,屆時我們在家也可以輕鬆享受到分子料理的美味。(張蘊)

(責編:羅娜、毛思遠)

相關焦點

  • 中秋節來一頓「分子料理」? 其實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就是
    原標題:中秋節來一頓「分子料理」? 其實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就是 小夥伴們心心念念的中秋佳節就要到了,這一中華傳統節日,除了闔家團聚、品茶賞月之外,剩下的重頭戲就是大快朵頤了。
  • 分子料理揭秘——其實它並沒有那麼神秘!
    眼下,一家餐廳但凡以「料理」為名,就會瞬間變得高大上起來。如果,「料理」之前還有「分子」二字,那就更加了不得啦。對於「分子料理」,都不能用好吃不好吃來形容,因為這吃的是科學、是藝術,相當神秘。所以,究竟什麼是分子料理,它為什麼這麼厲害呢?神秘而高端的分子料理 是如何誕生的?
  • 分子料理是什麼?其實有一種你小時候就吃過
    這個聽起來近乎高大上的詞語,總讓菌菌每一道跟它沾邊的菜都要細細品嘗,才能明白其中神奇!其實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
  • 神秘的分子料理到底是什麼?真的很高端嗎?其實大家小時候都吃過
    分子料理相信是這些年來很多人都聽說過的一個詞,而它也被稱為分子美食學,簡單來說就是把傳統的烹飪技術和方式用科學方法去解釋。下過廚的人都知道,做菜的時候每種配料需要加多少,火候需要怎麼掌握其實都是憑感覺和經驗,沒有辦法量化的去表達出來。
  • 魚子沙拉脆豆腐和低溫慢煮三文魚,在家就能做的分子料理!
    傳說中的分子料理很高大上?只有在酒店才能吃到?看起來很豪華?但不知道吃的是什麼?其實分子料理就是一種將所有烹飪技術和結果,都用科學的方式去解釋、並用數位化精控的一項烹飪技術,我們平常吃的棉花糖、素雞、素鴨和賽螃蟹都是分子料理~今天來的兩位,就是要把高大上的分子料理,變成普通的家常菜!
  • 聽說,真正的分子料理是這樣的...
    普通的牛腩蓋飯,加了點兒乾冰,整了點兒繚繞的煙霧,就分子料理了?今天,小妖精就跟你從一個食品科學家的角度說說,「分子料理」究竟是什麼!1. 分子料理是什麼?2. Sous-vide 真空低溫烹調法3. Flash Freeze 疾速冷凍4. Faux Caviar 人工魚子醬5.
  • 網友點評:追求極致,這家的法國分子料理誘惑你
    【加拿大帶子配橄欖魚籽】GIF這也是一道分子料理,用可以做刺身的加拿大野生帶子,配上橄欖魚籽,醋魚籽,芥末醬油啫喱,青柑桔啫喱,倒入極凍的乾冰,新鮮的帶子如同復活一般,鮮甜爽口。【酥炸八爪魚配藤椒慕斯醬】酥炸八爪魚,配上南瓜汁醬,和胡蘿蔔汁醬,底下的藤椒慕斯醬,吃起來特別的鮮辣可口。【紅酒凍鵝肝】紅酒汁用分子料理做法變成果凍,包著果凍配鵝肝,還有一份紅酒蘋果,吃起來香醇可口,而且一點都不膩口。
  • 讓Paragon電磁爐告訴你啥叫分子料理
    【分子料理】又名分子美食學,是近年在海外噱頭十足的一個廚藝概念。其實就是運用物理理論於煮食之上,將食物的分子結構重組。
  • 分子花生?分子料理?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創新的地道吃貨,你或許會對「分子料理」有所耳聞。
  • 頂級奢侈的」分子料理「,重塑食物造型欺騙你的雙眼!
    微信號:meishixs 分子料理,一個近年在海外噱頭十足的廚藝概念,不但被視為全球最為奢侈的美食之一,更被認為是21世紀以來最具顛覆性的創意美食嘗試。作為一種新的潮流不僅常見於中高檔餐館,又可親民亮相街頭。分子美食烹飪技法更顯得重要,因此分子料理也被迅速引入國內。
  • 神奇的分子料理:南京——魔術分子冰淇淋
    分子料理又名分子美食學,是近年在海外噱頭十足的一個廚藝概念
  • 追求極致的日本分子料理美食——龍吟草莓
    分子料理在百科上的解釋是這樣的:分子料理的理論,研究了食物在烹調過程中觀察、認識溫度升降與烹調時間長短的關係,再加入不同物質,令食物產生各種物理與化學變化,在充分掌握之後再加以解構、重組及運用,做出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烹調方式。
  • 分子料理怎麼做:液氮,加熱,起泡!
    前文已介紹分子料理定義,就是用科學的方法把飯菜做好,做新。 分子料理是什麼? 本文將介紹如何把飯菜做好,而不是做出從沒吃過的東西。
  • 「棉花糖實驗」告訴你,孩子經不住「誘惑」其實是「意識不同」
    就像一個很典型的實驗-棉花糖的誘惑。"棉花糖"的誘惑對孩子究竟有多大,結果難以置信糖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都是致命的誘惑,所以市面上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糖果,這也是商家們看到孩子對糖沒有抵抗力,所以市場大。不過我們也知道糖果吃多了,不僅會影響食慾,也會對牙齒產生不好的影響。
  • 過去、現在和未來並不存在,世界猶如一個果凍
    我們用時空描述這個世界,而實際上時空本身並不存在,只是為了量化描述運動和變化而設立的概念。宇宙在不斷產生形態和內容變化,地球上的物質也在持續地發生著外部運動、內部結構和內部構成的變化。而每一個人的行為不僅影響內圈的人,還會一直波動到這個猶如果凍般的社會的所有角落,只不過隨著以這個人為中心的圈層越大處,波動越小,影響力也越弱,反過來越是處於外圈的波動,對處於中心的個體影響也越弱。我們說出每一句話,做出的每一個行為,都會對周圍產生作用,而這些作用會在類似果凍般的社會中傳播,永遠也不會消失,總有一天會反過來作用於自身。
  • 聽完周杰倫的《Mojito》,我不禁想用分子料理做幾顆
    分子料理又叫分子美食學(Molecular gastronomy),是一門研究烹飪過程中食材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用於指導製作「精確」的美食的學科。提出分子美食學的可不是大廚,而是兩位「不務正業」的科學家。
  • 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像做化學實驗!
    生活中你聽最高大上的料理方式是啥?對於大多數廚師來說「分子料理」應該是最難學習的一種做菜方式,別的食物都是按照正常烹飪方法做,但是這個分子料理卻不同。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網友:像做化學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