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花生?分子料理?

2021-02-27 X-MOL資訊

‍‍‍‍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創新的地道吃貨,你或許會對「分子料理」有所耳聞。簡單來講,看上去是一道菜,但吃到嘴裡才發現是另外一種,這種情況下你多半吃到的就是分子料理。例如水果魚子醬,實際做法是將水果榨汁後加入海藻酸鈉,再把這種膠狀物質擠到氯化鈣溶液裡形成「魚子醬」狀顆粒,再擺盤上菜就齊活了。分子料理可以說是從宏觀上「欺騙」了你, 但是在科研工作者看來,真正的挑戰是從微觀層面上「忽悠」讀者。

圖1. 哈密瓜魚子醬。圖片來自網絡

模擬自然界中物質千奇百怪的結構一直是讓化學家們著迷的事情。特別是在超分子化學領域中,超分子所具有的獨特空腔結構使多種物化變換成為可能。近日,日本東京工業大學Michito Yoshizawa教授利用超分子自組裝的方法合成了一種類似花生結構的分子,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

作者想到可以設計一種W形狀的三吡啶配體1,該配體分別通過三個吡啶結構以及兩到三個親水性甲氧基取代的苯結構交替連接四個蒽分子片段,與平面四方構型力場離子配位後可以組成M3L4型雙空腔結構。配體中間位置的吡啶從金屬中心解離後,以兩組球形多芳香烴化合物填充兩個空腔便可以得到「分子花生」。

圖2. a) 正常花生的圖片;b) 「分子花生」的合成示意圖;c)配體的結構(「花生殼」)。圖片來源:Nat. Commun.

他們首先合成了配體1a,以間-雙(10-溴-9-蒽基)苯的衍生物為原料,依次與3-吡啶頻哪醇酯及3,5-吡啶雙頻哪醇酯通過兩步Suzuki-Miyaura偶聯反應製得,產率為51%。隨後4當量的配體1a可以和三個金屬鈀離子配位形成下圖所示的雙空腔結構2a,構成「花生殼」部分。2a的結構以MALDI-TOF質譜、核磁共振波譜以及X-射線單晶衍射等表徵手段進行確認。雙空腔結構的長度大概為3 nm,金屬-配體作用、π堆積是組裝形成的關鍵因素。雖然配體1本身存在大約10種左右的手性異構體,但是其中一種相對於其他物種在熱力學上更加穩定,因而在「花生殼」中只存在一種異構體。

圖3. 分子「花生殼」的晶體結構。圖片來源:Nat. Commun.

「花生殼」的主體含有兩個等同的空腔,可以容納兩個富勒烯C60、C70或是金屬富勒烯Sc3N@C80作為「花生仁」。富勒烯進入時配體中間位置的吡啶從金屬中心解離為其提供必要的空間。該過程通過雙空腔結構2與富勒烯的DMSO懸浮液混合,110 ℃的加熱條件下過夜攪拌即可得到「分子花生」,這種有趣的結構在室溫條件下可以穩定存在數天。

圖4. 「分子花生」的合成。圖片來源:Nat. Commun.

圖5. 「分子花生」的優化結構。圖片來源:Nat. Commun.

除此之外,作者還發現了這種雙空腔主體可以包裹兩個不同的分子,形成如下圖所示的異核「分子花生」結構,4a4b進入空腔後,導致第一個空腔的體積減少4%,同時另一個空腔的體積增大6%。

圖6. 異核「分子花生」的優化結構。圖片來源:Nat. Commun.

——總結——

Michito Yoshizawa教授課題組通過多組分自組裝的方式合成了一種花生結構的超分子,這種分子具有雙空腔結構,可以容納2個相同的富勒烯或是兩個不同大小的分子。雙空腔結構的長度在3 nm左右,分子量高達 8820 Da,作者還以質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波譜以及X-射線單晶衍射等表徵手段對分子的結構進行佐證,除此之外還通過理論計算加以支持。

雖然「分子花生」不像其他分子料理一樣可以滿足口腹之慾,但化學家的奇思妙想卻一樣讓人嘆為觀止。

原文(掃描或長按二維碼,識別後直達原文頁面):

Polyaromatic molecular peanuts

Nat. Commun., 2017, 8, 15914, DOI: 10.1038/ncomms15914

(本文由PhillyEM供稿)

本文版權屬於X-MOL(x-mol.com),未經許可謝絕轉載!歡迎讀者朋友們分享到朋友圈or微博!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所有收錄期刊

相關焦點

  • 神奇的分子料理:南京——魔術分子冰淇淋
    分子料理又名分子美食學,是近年在海外噱頭十足的一個廚藝概念
  • 聽說,真正的分子料理是這樣的...
    普通的牛腩蓋飯,加了點兒乾冰,整了點兒繚繞的煙霧,就分子料理了?今天,小妖精就跟你從一個食品科學家的角度說說,「分子料理」究竟是什麼!1. 分子料理是什麼?2. Sous-vide 真空低溫烹調法3. Flash Freeze 疾速冷凍4. Faux Caviar 人工魚子醬5.
  • 棉花糖、果凍……「分子料理」,其實並不「高大上」
    吃膩了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印度料理和各種西餐之後,如果期待今年中秋和「十一」長假還有什麼美食能讓我們眼前一亮,不妨試試「分子料理」吧。是不是光聽這個名字,就很「高大上」。   曾獲法國美食總統獎的郭紅曉被稱為「中國分子廚藝教父」,作為餐飲業國家級評委的他介紹說,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分子料理」是將科學家研發的科學方式、烹飪理論用於做菜的一種方式。郭紅曉說,「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
  • 分子料理揭秘——其實它並沒有那麼神秘!
    眼下,一家餐廳但凡以「料理」為名,就會瞬間變得高大上起來。如果,「料理」之前還有「分子」二字,那就更加了不得啦。對於「分子料理」,都不能用好吃不好吃來形容,因為這吃的是科學、是藝術,相當神秘。所以,究竟什麼是分子料理,它為什麼這麼厲害呢?神秘而高端的分子料理 是如何誕生的?
  • 頂級奢侈的」分子料理「,重塑食物造型欺騙你的雙眼!
    微信號:meishixs 分子料理,一個近年在海外噱頭十足的廚藝概念,不但被視為全球最為奢侈的美食之一,更被認為是21世紀以來最具顛覆性的創意美食嘗試。作為一種新的潮流不僅常見於中高檔餐館,又可親民亮相街頭。分子美食烹飪技法更顯得重要,因此分子料理也被迅速引入國內。
  • 讓Paragon電磁爐告訴你啥叫分子料理
    【分子料理】又名分子美食學,是近年在海外噱頭十足的一個廚藝概念。其實就是運用物理理論於煮食之上,將食物的分子結構重組。
  • 分子料理是什麼?其實有一種你小時候就吃過
    其實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Hervé This 是法國巴黎高等農業學院分子料理國際中心總監,他在 1988 年共同開創分子料理科學研究,為世界各地的大廚開啟了在廚房裡結合科學的分子料理之路。換句話說,他就是分子料理之父。
  • 分子料理怎麼做:液氮,加熱,起泡!
    前文已介紹分子料理定義,就是用科學的方法把飯菜做好,做新。 分子料理是什麼? 本文將介紹如何把飯菜做好,而不是做出從沒吃過的東西。
  • 中秋節來一頓「分子料理」? 其實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就是
    然而在吃膩了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印度料理、各種西餐之後,似乎再難有什麼美食能讓人們眼前一亮,那麼這個中秋不妨試試光聽名字就很「高大上」的分子料理吧。 先別急著流口水,記者採訪到了法國美食總統獎獲得者、餐飲業國家級評委、「中國分子廚藝教父」郭紅曉,帶你提前品味分子料理背後的科學。
  • 追求極致的日本分子料理美食——龍吟草莓
    分子料理在百科上的解釋是這樣的:分子料理的理論,研究了食物在烹調過程中觀察、認識溫度升降與烹調時間長短的關係,再加入不同物質,令食物產生各種物理與化學變化,在充分掌握之後再加以解構、重組及運用,做出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烹調方式。
  • 網友點評:追求極致,這家的法國分子料理誘惑你
    【加拿大帶子配橄欖魚籽】GIF這也是一道分子料理,用可以做刺身的加拿大野生帶子,配上橄欖魚籽,醋魚籽,芥末醬油啫喱,青柑桔啫喱,倒入極凍的乾冰,新鮮的帶子如同復活一般,鮮甜爽口。【卡布奇諾雞湯】GIF&GIF這裡用分子料理的做法,配果仁,菌菇,野生三文魚籽,攪拌吃,非常有趣哦。
  • 雲蒸霞蔚、分子料理……中國地大舉行化學實驗展演
    汪若涵、馮夢露、姚瑤等同學展示了「分子料理」的製作。分子料理又叫分子美食學,通過研究食物烹調過程中及加入不同物質後,食物隨溫度、烹調時間變化而變化的關係,探討其過程中各種物理與化學變化規律,在此基礎上再對食物加以解構、重組及運用。「此次項目我們選用的是分子料理中最著名的球化技術」,「通過卵磷脂和鈣鹽的化學反應,形成一層類似魚子醬或雞蛋黃的薄膜,與此同時擁有與真正的魚子醬、雞蛋黃類似的口感和外形。
  • 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像做化學實驗!
    生活中你聽最高大上的料理方式是啥?對於大多數廚師來說「分子料理」應該是最難學習的一種做菜方式,別的食物都是按照正常烹飪方法做,但是這個分子料理卻不同。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網友:像做化學實驗!
  • 神秘的分子料理到底是什麼?真的很高端嗎?其實大家小時候都吃過
    分子料理相信是這些年來很多人都聽說過的一個詞,而它也被稱為分子美食學,簡單來說就是把傳統的烹飪技術和方式用科學方法去解釋。下過廚的人都知道,做菜的時候每種配料需要加多少,火候需要怎麼掌握其實都是憑感覺和經驗,沒有辦法量化的去表達出來。
  • 聽完周杰倫的《Mojito》,我不禁想用分子料理做幾顆
    Mojito | 來源:Pixabay什麼是分子料理?What is molecular gastronomy?分子料理又叫分子美食學(Molecular gastronomy),是一門研究烹飪過程中食材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用於指導製作「精確」的美食的學科。提出分子美食學的可不是大廚,而是兩位「不務正業」的科學家。
  • 魚子沙拉脆豆腐和低溫慢煮三文魚,在家就能做的分子料理!
    傳說中的分子料理很高大上?只有在酒店才能吃到?看起來很豪華?但不知道吃的是什麼?其實分子料理就是一種將所有烹飪技術和結果,都用科學的方式去解釋、並用數位化精控的一項烹飪技術,我們平常吃的棉花糖、素雞、素鴨和賽螃蟹都是分子料理~今天來的兩位,就是要把高大上的分子料理,變成普通的家常菜!
  • 把美食分解到分子水平,研究食物的分子如何刺激
    多人認為,所吃非所見的食物,就是分子美食。其實,這只是分子料理的技術之一。
  • 奇妙的分子冰激凌
    分子料理,又名分子美食學,是近幾年海外比較流行的美食烹飪方法,這種被稱作分子美食學的新型概念,是將化學理論用於煮食之上,將食物的分子結構重組,以創造出全新的食材和口味來。  分子美食學告訴我們,冰激凌的產生是冰激凌原料在低溫下攪拌,產生大量氣泡的結果。而在其中加入液氮,也可以產生同樣的效果。
  • 生活 Noma的秘密:分子料理背後的「科學碉堡」
    他嘗試使用諸如開心果味噌和木雞(chickenbushi)之類的新鮮食物進行發酵(木雞的做法類似於日本民間對木魚的做法,即將雞煮熟,煙燻然後發酵),另外,還有風乾陳放21天的兔肉、用鹽醃5個月的魚和內臟製成氣味強大的魚醬、用傳統大豆味噌的技術製作麥芽味噌等料理
  • 央視人物分子廚藝大師費蘭阿德裡亞的美食探險
    他主理的鬥牛犬餐廳(El Bulli)十餘年來始終擁有米其林三星的頭銜,曾連續四年被英國權威美食雜誌《The Restaurant Magazine》評為全球最佳餐廳。他的創意妙思甚至突破了美食的邊界,從而開創了分子美食,他,就是美食界的科學家、魔法師—費蘭·阿德裡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