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Noma的秘密:分子料理背後的「科學碉堡」

2021-02-27 時尚先生




也許你早已經聽過這家餐廳的大名——Noma,這個名字常年佔據「世界上最好的50間餐廳」榜單的前三的位置。從2010年起,Noma已經四次被英國飲食雜誌Restaurant Magazine推選為全球最佳餐廳,想訂到他家的位子可謂異常艱難。但我們聊的並不是Noma取得過的矚目成就,而是關注位於餐廳後方,一個由貨櫃搭建而成的房屋裡所發生的事情。

 

這個稍顯簡陋的房子是他們的「科學碉堡」(Science Bunker),Noma的研究經理Arielle Johnson說到,這個地方介於廚房與實驗室之間,他們的理想是更接近廚房一些。這裡真正的目的是產出知識和理念,而不單純出產菜品的流水線,所以這裡更像一個實驗室,一個科學與廚藝碰撞之所在。而至於稱之為「科學碉堡」的原因是Johnson當初為無限網絡取的名字,覺得不錯也就這麼沿用下來了。

「碉堡」裡有精密的氣候控制,三個貨櫃將房間分割為七個空間,每個空間裡都裝設了溫度與溼度控制器,為的是精確地模擬各種氣候,這還沒完,離心器與旋轉蒸發儀(rotoyap)在這裡也是標配。


如此多的科學儀器,為的就是以生物發酵來讓食物獲得新的味道,我們可以看看一部分正在進行的項目:用牛肉、烏賊、蚱蜢等非傳統食材製作類似魚露的發酵物,用豌豆、蛋黃、南瓜等食材製作類似味增的發酵物,用接骨木花、南瓜、茴香和櫻桃等材料做醋等等。

我們可以發現這些食物都有一些共通點,就是屬於發酵類。其實好吃的食物往往都有一些「奇怪」的味道:黃瓜雖然很好吃,但卻稍顯寡淡,想找點什麼塞進三明治的時候,醃黃瓜才第一選擇。平淡無味的白菜醃成泡菜就變得美味多滋,而藍奶酪毋庸置疑比普通的奶酪更有味道。是什麼讓這些食物變得更加鮮美可口的?答案是細菌和真菌。



細菌們帶來的美味可不是頭一次聽到,也不陌生,火腿、酸奶之類的都是它們的傑作。而當下,利用微生物進行烹飪實驗也開始流行了起來,在Noma餐廳的主廚RenéRedzepi開設這個實驗室之前,著名餐廳「幸運桃」(Momofuku)的名廚張大衛(David Chang)就在紐約嘗試過日式發酵。

他嘗試使用諸如開心果味噌和木雞(chickenbushi)之類的新鮮食物進行發酵(木雞的做法類似於日本民間對木魚的做法,即將雞煮熟,煙燻然後發酵),另外,還有風乾陳放21天的兔肉、用鹽醃5個月的魚和內臟製成氣味強大的魚醬、用傳統大豆味噌的技術製作麥芽味噌等料理。


食品科學作家哈羅德·麥基(Harold McGee)指出,我們的食物中大部分的營養元素——比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體積都大得不足以刺激我們的嗅覺和味覺。而在食物中生長的微生物為了滿足自身需要,會把這些大分子降解成更小的分子,比如胺基酸,脂肪酸和糖類,使我們得以嘗到食物的滋味。為了種群信息溝通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微生物還會合成別的化合物,其中一些化合物也賦予食物香氣與味道。


聽上去好像很玄乎,不過發酵的確能賦予食物新的面貌。壽司,它是也許乳酸類細菌進行發酵的最早範例之一。現代的壽司往往會在食用時加上少量的醋使之變酸,而在以前的酸味則是由乳酸類細菌發酵得來。


「鯽魚壽司」這種古老的美味,採用傳統的發酵技術製成,介於魚腥和奶酪之間的濃烈氣息,和其他的壽司相比實在大不相同。

近幾年,高級餐廳的內涵已經漸漸由奢華食材轉移到這類較為依靠人力和時間研發的風味上,並非奢華食材為基礎的高級料理不需要耗費人力物力,而是,在西方高級餐飲發展史中,相對於以法國為尊,崇尚鵝肝松露魚子醬等高價食材的時代,現在的高級餐廳中卻較少發現它們的蹤影,反而使用以前不屑一顧甚至匪夷所思的材料(螞蟻、苔蘚),再用盡心機萃取其風味,通過醃漬、釀造、風乾等等過程,以及不斷地實驗帶給人們新的體驗,致力於複製出人類第一次做出奶油或者奶酪時的心情,想想也是挺激動的。

 

 

編輯/董文路  文/祝一傑






相關焦點

  • 分子料理揭秘——其實它並沒有那麼神秘!
    眼下,一家餐廳但凡以「料理」為名,就會瞬間變得高大上起來。如果,「料理」之前還有「分子」二字,那就更加了不得啦。對於「分子料理」,都不能用好吃不好吃來形容,因為這吃的是科學、是藝術,相當神秘。所以,究竟什麼是分子料理,它為什麼這麼厲害呢?神秘而高端的分子料理 是如何誕生的?
  • 聽說,真正的分子料理是這樣的...
    普通的牛腩蓋飯,加了點兒乾冰,整了點兒繚繞的煙霧,就分子料理了?今天,小妖精就跟你從一個食品科學家的角度說說,「分子料理」究竟是什麼!1. 分子料理是什麼?2. Sous-vide 真空低溫烹調法3. Flash Freeze 疾速冷凍4. Faux Caviar 人工魚子醬5.
  • 分子料理是什麼?其實有一種你小時候就吃過
    >近幾年,分子料理開始走進各大高級餐廳。其實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
  • 分子花生?分子料理?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創新的地道吃貨,你或許會對「分子料理」有所耳聞。
  • 中秋節來一頓「分子料理」? 其實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就是
    然而在吃膩了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印度料理、各種西餐之後,似乎再難有什麼美食能讓人們眼前一亮,那麼這個中秋不妨試試光聽名字就很「高大上」的分子料理吧。 先別急著流口水,記者採訪到了法國美食總統獎獲得者、餐飲業國家級評委、「中國分子廚藝教父」郭紅曉,帶你提前品味分子料理背後的科學。
  • 棉花糖、果凍……「分子料理」,其實並不「高大上」
    吃膩了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印度料理和各種西餐之後,如果期待今年中秋和「十一」長假還有什麼美食能讓我們眼前一亮,不妨試試「分子料理」吧。是不是光聽這個名字,就很「高大上」。   曾獲法國美食總統獎的郭紅曉被稱為「中國分子廚藝教父」,作為餐飲業國家級評委的他介紹說,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分子料理」是將科學家研發的科學方式、烹飪理論用於做菜的一種方式。郭紅曉說,「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
  • 頂級奢侈的」分子料理「,重塑食物造型欺騙你的雙眼!
    微信號:meishixs 分子料理,一個近年在海外噱頭十足的廚藝概念,不但被視為全球最為奢侈的美食之一,更被認為是21世紀以來最具顛覆性的創意美食嘗試。作為一種新的潮流不僅常見於中高檔餐館,又可親民亮相街頭。分子美食烹飪技法更顯得重要,因此分子料理也被迅速引入國內。
  • 雲蒸霞蔚、分子料理……中國地大舉行化學實驗展演
    在名為「雲蒸霞蔚」展演項目現場,二年級的化學專業學生許依玲、呂松磊、蔡春光三位同學邊演繹邊講解,「這個實驗中用到的實驗用品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如食用油、泡騰片」,而它們混在一起會碰撞出絢爛的「火花」,而什麼樣的火花的取決於觀眾的個人喜好」。
  • 網友點評:追求極致,這家的法國分子料理誘惑你
    人步入了中年,生活仿佛就是步入另外一個階段,最近每到晚上10點,各類閨蜜群裡都是在吐槽男人,吐槽生活的無趣,吐槽各種各樣的柴米油鹽,有個閨蜜說吵架的時候,她的老公說:我愛你,還不夠嗎?天天三點一線的生活,磨日子般等待死亡的那一刻,這一生就完了!年輕時我們看男人更多的是你是否情深義重,到了這個階段,我們更渴望的是羅曼蒂克!
  • 分子料理怎麼做:液氮,加熱,起泡!
    前文已介紹分子料理定義,就是用科學的方法把飯菜做好,做新。 分子料理是什麼? 本文將介紹如何把飯菜做好,而不是做出從沒吃過的東西。
  • 神秘的分子料理到底是什麼?真的很高端嗎?其實大家小時候都吃過
    分子料理相信是這些年來很多人都聽說過的一個詞,而它也被稱為分子美食學,簡單來說就是把傳統的烹飪技術和方式用科學方法去解釋。下過廚的人都知道,做菜的時候每種配料需要加多少,火候需要怎麼掌握其實都是憑感覺和經驗,沒有辦法量化的去表達出來。
  • 神奇的分子料理:南京——魔術分子冰淇淋
    分子料理又名分子美食學,是近年在海外噱頭十足的一個廚藝概念
  • 魚子沙拉脆豆腐和低溫慢煮三文魚,在家就能做的分子料理!
    傳說中的分子料理很高大上?只有在酒店才能吃到?看起來很豪華?但不知道吃的是什麼?其實分子料理就是一種將所有烹飪技術和結果,都用科學的方式去解釋、並用數位化精控的一項烹飪技術,我們平常吃的棉花糖、素雞、素鴨和賽螃蟹都是分子料理~今天來的兩位,就是要把高大上的分子料理,變成普通的家常菜!
  • 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像做化學實驗!
    生活中你聽最高大上的料理方式是啥?對於大多數廚師來說「分子料理」應該是最難學習的一種做菜方式,別的食物都是按照正常烹飪方法做,但是這個分子料理卻不同。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網友:像做化學實驗!
  • 科學解密磁懸浮背後的秘密
    很多同學著迷於她的磁懸浮技術,其實炫酷的磁懸浮物品在生活裡面有很多,這些物品又是怎樣實現懸浮技巧的?今天就讓恐龍哥哥為你通過這篇文章解密一下吧!還記得我們上初中時候學過的知識嗎?認識磁鐵的磁性和磁力,當時老師總結了很多,首先我們知道磁鐵不是人為製造的,它是來自於大自然的磁礦石,大家應該都知道磁力關係,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同時我們還是到磁鐵可以吸引金屬鐵鈷鎳,當然磁鐵在我們的生活裡面也有很多的應用,比如電磁起重機,電話,收音機等設備都用到磁鐵。但我們知道同極磁鐵互相排斥的時候,大概就應該了解磁懸浮背後的一點原因了吧!
  • 讓Paragon電磁爐告訴你啥叫分子料理
    【分子料理】又名分子美食學,是近年在海外噱頭十足的一個廚藝概念。其實就是運用物理理論於煮食之上,將食物的分子結構重組。
  • 追求極致的日本分子料理美食——龍吟草莓
    分子料理在百科上的解釋是這樣的:分子料理的理論,研究了食物在烹調過程中觀察、認識溫度升降與烹調時間長短的關係,再加入不同物質,令食物產生各種物理與化學變化,在充分掌握之後再加以解構、重組及運用,做出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烹調方式。
  • 聽完周杰倫的《Mojito》,我不禁想用分子料理做幾顆
    Mojito | 來源:Pixabay什麼是分子料理?What is molecular gastronomy?分子料理又叫分子美食學(Molecular gastronomy),是一門研究烹飪過程中食材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用於指導製作「精確」的美食的學科。提出分子美食學的可不是大廚,而是兩位「不務正業」的科學家。
  • 五味至鮮——分子世界的秘密味道
    作為熱量來源,火不僅能幫助直立人驅散猛獸與寒冷,還為他們帶來了獨特的味蕾體驗——用火烤制食物加速了大型蛋白質的分解,使之釋放出大量游離胺基酸與多肽小分子,賦予食物「鮮」的感覺。為人類帶來鮮味的同時,火在烹飪中的應用也使人類從食物中汲取營養、轉化為身體所需能量的速度不斷提高,使人類大腦發育速度與其他獸類逐漸拉開距離。
  • 知新論點:藏在靜電背後的科學秘密
    在令人心驚膽戰的刺痛感背後,人們往往會忽略靜電背後的科學秘密。當你的手指尖爆發出靜電火花時到底發生了什麼?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是第一個描述靜電的人。摩擦產生靜電,但為什麼摩擦會產生靜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