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碰標題下面一行中「邵勇老師」查看所有文章;觸碰「數學教學研究」, 關注本微信公眾號(sx100sy)。本公眾號內容均由邵勇本人獨創,可以轉發,但轉載則需獲得邵勇本人的授權。每周推送兩到三篇內容上有份量的數學文章,但在行文上力爭做到深入淺出。幾分鐘便可讀完,輕鬆學數學。
******************************************
理論上,任何一個代數曲線都可以用鉸接機構畫出來。我們今天就舉一個例子。
如下圖所示,準備四根連杆,其中兩根一樣長,長度都為a;另外兩根也一樣長,長度都為b。b>a。四根連杆組成交叉四邊形。
我們說它是交叉四邊形,是因為在兩根長度為b的連杆相交之處並沒有鉸接到一起。上圖中我們也還是畫出了交叉點P,但這個交叉點只是某一時刻的情況。隨著交叉四邊形的變化,這個點也在變化。本題我們就是要尋找這個變化的點的運動軌跡。具體來說,我們在AD和BC杆外各套上一個套管兒,套管兒可以延著連杆滑動。我們讓兩個套管兒互相鉸接,並在鉸接在一起的兩個套管兒的下端安裝上筆尖(補充說明一下,這個機構是一個平面機構)。這個機構基本上就做好了。下面,我們把一根非交叉連杆(比如圖中長度為a的連杆AB杆)固定。於是AB杆不能自由運動,但與AB杆兩端點A和B鉸接的長度為b的兩個連杆是可以在平面內繞A或B轉動的。然後,我們拖動另一長度為a的連杆,則交叉兩桿的交叉點P即筆尖將畫出一條曲線。
我們說,這條曲線是橢圓。
下面是證明:
如圖,連接BD。從而三角形ABD和CBD全等(三邊對應相等),從而角1=角2,從而三角形BPD為等腰三角形,從而BP=DP。所以,AP+PB=AP+PD=AD=b。AD連杆長度是不變的,所以,AP+PB等於定長,也就是說,點P到兩定點A和B的距離之和等於定長,所以,點P運動的軌跡是橢圓。實際上可能只是半個橢圓,如果把這個鉸接機構翻轉到AB的另一側,筆尖調換方向朝下,則就可以畫出另一半的橢圓。最終結果如下圖所示。
今天陸續講一些機構,畫其他曲線。
******************************************
*********************
這篇文章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