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顯示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目標使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低於2°C 就差一步之遙

2020-12-14 科普百分百

若各國政府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承諾,使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低於2°C,其實就在一步之遙。照片來源:Katsuhiro Osabe(CC BY-SA 2.0)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姜唯 編譯):新研究顯示,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目標,使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低於2°C,其實就在一步之遙。

若各國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 2100年全球將升溫2.1°C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根據氣候行動追蹤機構(Climate Action Tracker, CAT)的計算,如果世界各國政府都能實現到2050年的淨零排放承諾,那麼到2100年,全球可能會上升2.1°C。

這個計算結果已納入中國、韓國和日本最近宣布的淨零排放目標,以及新科美國總統拜登的2050年淨零排放計畫。總共有127個國家在考慮或已公布淨零排放目標,這些國家的排放量加總約佔全球排放量的63%。

這127國今年都將更新他們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NDCs),提出具體的淨零排放工作計畫,其中包括2030年的明確目標。不過人們仍擔心許多世界數一數二的大汙染源積極度還是不夠。

「加強版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對於確保政府實現2050淨零目標非常重要。各國政府還必須制定出詳細的實施計畫來支持這些目標。」CAT的合作組織之一新氣候研究所(Climate Institute )的尼可拉斯.赫恩(Niklas Höhne)教授說。 「這五年來,很明顯地巴黎協定的確推動著氣候行動。」

「我們對政府氣候承諾的升溫預測下降到僅略高於2°C,巴黎協定的1.5°C目標絕非遙不可及,而且我們根據現實世界行動作出的升溫預測也在下降。」赫恩說。

CAT對「當前政策」情境的升溫預測已從2015年的3.6°C降至如今的2.9°C。下降的原因包括政府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或因為武漢肺炎大流行而實施的各種環保政策、再生能源使用增加、煤炭使用下降,以及經濟成長預測下修。

儘管升溫預測下降 各國仍須將淨零排放承諾轉為行動

但是,美國和中國等主要排放國都沒有在今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設定的最後期限之前及時加強其2030年巴黎協定目標。

「我們預測從現在到2030年,排放量將繼續上升,這樣各國政府實現看似積極的淨零排放承諾是不會成真的。」另一個CAT合作組織氣候分析(Climate Analytics)的成員比爾.海爾(Bill Hare)說。

「還沒有任何大型排放國交出有顯著進步的NDC,排放差距仍然巨大,短期目標更是差得遠。近期的行動和政策都需要大幅加強。」海爾表示。

能源和氣候情報部(Energy and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主任李察.布萊克(Richard Black)也對此表示同意。他說,各國需要用行動來支持其承諾。 「過去幾個月的變化非常驚人,中國和日本等國以及即將上任的拜登團隊的氣候承諾,基本上將現有政策與1.5°C巴黎協定目標之間的排放差距縮小了一半。」

「當然,最糟的情況是大多數國家的承諾就這樣了,而要兌現承諾,就必須馬上開始實施能在未來幾年內減少碳排放的政策。」布萊克表示,「隨著各國準備在下周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之際發表新的減碳提案,這份分析也許能讓人們更有信心,全世界正迅速朝著低碳經濟的方向迅速發展,擁抱這樣的積極轉型。」

參考資料:獨立報(2020年12月01日),Climate crisis: Paris agreement goals 『within striking distance』 thanks to international net zero targets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溼地、海洋、土地發聲。

相關焦點

  • 巴黎協定是個笑話?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再破新高
    巴黎協定的目標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國際能源機構最新發布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裡,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了2.3%,這一數字是近十年來增長幅度最高的一次。為了滿足日益高漲的能源需求,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已經成為各國亟待解決的難題。如今,化石燃料滿足了全球近70%的電力需求,燃煤發電站在發展中國家佔據著重要的作用,其造成的汙染也是重中之重。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全球氣候治理向何處去
    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巴黎協定》於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
  • 中紀委網站: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全球氣候治理向何處去?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沈東方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巴黎協定》於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
  • 氣候行動追蹤組織: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升幅或被控制在2.1℃內
    據BBC12月1日報導,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研究了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新氣候承諾,以及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碳排放計劃,得出了《巴黎協定》的目標正在「接近實現」的結論。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升幅可能被控制在2.1℃以內。
  • 巴黎協定內容主要是什麼? 巴黎協定有哪些國家
    巴黎協定內容主要是什麼?去年11月4日,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根據《巴黎協定》規定,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時間。這也就是意味著,今年11月4日,也就是今天,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
  • 研究顯示海洋升溫快於預期
    【新華社微特稿】中美兩國研究人員11日在美國《科學》期刊發表的報告顯示,全球海洋變暖的速度快於預期。報告作者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全球變暖就在眼前,已經引發一些嚴重後果。這毫無疑問」。這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主導,顯示全球海洋自1960年以來升溫,速度快於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13年所作預估。報告說,人類向大氣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間接積聚更多來自太陽的熱能,其中超過90%的新增熱能繼而由海洋吸收,促使海水升溫。升溫加速「標誌著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加」。
  • 《巴黎協定》即將生效 開啟全球氣候治理新階段(高清組圖)
    據巴黎氣候大會主席國法國提供的數據,到11月1日,共有92個締約方批准了《巴黎協定》,其溫室氣體排放佔全球總量的65.82%,跨過了協定生效所需的兩個門檻。這一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建章立制並作出行動安排,既立足當下又引領未來,意義深遠。新華社/法新
  • 川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全球氣候治理或迎來「3.0時代」
    古特雷斯期待與美國政府以及美國和全球各方共同努力,構建子孫後代可依賴的可持續的未來。《巴黎協定》於2015年籤署,2016年獲美國及194個締約國確認並於2016年11月正式生效。根據協定,各方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繼續帶頭減排,並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以幫助它們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 世界氣象組織:未來五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持續上升 實現《巴黎氣候...
    瑞士當地時間7月9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氣候預測指出,未來五年(2020—2024年),全球年平均氣溫或將比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升高至少1°C,並且很可能在0.91°C~1.59°C範圍內。
  • 外媒:平均氣溫上升1度 全球氣候踏入"未知領域"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喬安娜•黑格教授表示,2009年在丹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是失敗的,這就讓此次巴黎峰會在防止危害方面顯得尤為重要;哥本哈根會議被公認為是一次大災難,因此更加彰顯了各國齊聚巴黎的重要意義。英國氣象局1月至9月的數據表明,由於受到碳排放量增長和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2015年全球平均氣溫較之工業化以前首次升高了1度。
  • 未來5年全球平均氣溫或升高1℃
    這意味著,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活動放緩,但遏制氣候變化所面臨的局面仍不樂觀,甚至《巴黎協定》所設計的目標可能提前瀕臨「破產」。WMO秘書長佩特裡·塔拉斯表示:「這項研究表明,要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即把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遠低於工業化前水平2℃,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進一步限制在1.5℃以內,已面臨巨大挑戰。」
  • 巴黎協定描繪負排放藍圖 化石燃料時代或終結(1)
    新華/法新原標題:《巴黎協定》描繪負排放藍圖化石燃料或終結投資 流向新能源巴黎氣候變化大會12日晚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歷經約兩周「馬拉松式」談判,大會達成的協定備受關注,同時獲得外界普遍好評。
  • 陸地最大碳庫土壤:全球升溫2°C將打開2300億噸碳庫的閘門
    眾所周知,大氣中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儲存著大量的碳,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會引發全球氣溫上升。然而被大多數人忽略的是我們腳下土壤,地球土壤所含的碳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幾乎是大氣中的三倍,是陸地植被碳庫的2-3倍,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約佔人類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一。最新研究顯示,如果全球變暖2°C或更高,我們腳下的土壤就有可能變成碳噴口。
  • 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是這麼一回事
    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與會代表。圖片來源:Presidencia de la República Mexicana《巴黎協定》第2條指出,將通過以下內容加強《公約》: 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同時認識到這將大大減少氣候變化的風險和影響; 提高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能力並以不威脅糧食生產的方式增強氣候覆原力和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
  • 全球升溫2°C,青藏高原會怎樣?
    如果全球升溫2°C,對被譽為「地球第三極」「亞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有何影響?科學家最新研究給出答案:在全球升溫2°C情景下,青藏高原氣候將持續變溼,降水增加,主要河流徑流總量以及長江、黃河上遊流域的人均可用水量也將隨之增加。
  • 全球變暖喊了四十年,巴黎協定籤了5年,變暖趨勢控制住了嗎?
    全球變暖控制已刻不容緩,人類該何去何從?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是人類活動影響導致的!1996年時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認為人類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2001年時這個認為變成了66%,2007年時是90%,2013年時達到了95%!
  • 全球變暖喊了四十年,巴黎協定籤了5年,變暖趨勢控制住了嗎?
    全球變暖控制已刻不容緩,人類該何去何從?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是人類活動影響導致的!1996年時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認為人類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2001年時這個認為變成了66%,2007年時是90%,2013年時達到了95%!
  • 2015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首次下降:中國立大功
    勒科赫表示,目前,該研究報告顯示,在2015年,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可能出現大幅增長(見圖中紫線)。對於數百萬還沒有機會使用電力的印度人來說,他們仍然期待使用煤炭來提供更多電力。勒科赫表示,雖然2015年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出現了一個令人歡迎的改變,然而如果排放維持在這個水平之上,仍然會導致全球變暖至危險程度,即與工業前時代相比,升溫3-4度。
  • ...計時首份中國報告出爐:《巴黎協定》5年後,氣候變化對健康影響...
    2015年世界各國聯合通過《巴黎協定》,目標遏制全球變暖的趨勢。《柳葉刀倒計時》項目應運而生,以考察全球氣候變化和人群健康關係。今年,該報告首次推出由中國科學家合作撰寫,更符合國情的《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解釋了國內氣候變化與人群健康的關係。本文闡述了兩份報告中與人們生活更為相關的領域,儘管這些議題在國內並未產生足夠多的關注,但研究表明我們正在面臨多重健康威脅。
  • 俠客島:美國退出氣候協定,中國的機遇期來了?
    理由《巴黎協定》的談判過程經歷了十幾年,這場馬拉松也歷經無數波折。大體說來,其主旨就是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把全球平均氣溫的增幅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對比的基準,是工業化之前的世界。在此過程中,發達國家應當帶頭減排,同時給發展中國家進行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