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聽音樂那樣去讀書,邂逅1%的收穫

2020-12-05 曉樓楚風的風

很多人閱讀時會遇到這樣的煩惱:閱讀速度太慢、想讀的書很多可是沒時間、讀過的書很快忘了……於是,家裡很多隻翻過幾頁就被被棄於一角的書越堆越高,每每瞥見,只能暗自嘆息,感覺自己的閱讀似乎遇到了難以跨越的障礙。

閱讀明明是件愉快的事,我們應該毫無壓力地去享受這種美好。究竟有沒有辦法能讓閱讀變得輕鬆簡單?

答案是有的!日本著名書評家印南敦史的《快速閱讀術》就能解決我們所遇到的閱讀困難。

作為一位曾經的慢讀者,印南敦史通過改變對閱讀的認識、調整閱讀的方法,從而達到使自己從1頁讀五分鐘到每年讀700本書的驚人進步。

「閱讀速度太慢,常常讀到一半就感覺讀不下去了…」

如果你對此深有同感,是否想過真正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在閱讀時過於「咬文嚼字」,文章讀得太仔細了。

什麼?讀得太仔細?讀書要仔細認真,要熟練背誦,要解析精彩詞句,……這不都是我們從小被要求的嗎?

是的,孩提時代學到的閱讀法更多的是如何牢記文章。我們通過仔細研讀領略了文章的精妙,甚至將它「刻」在腦海。事實上,無論多麼仔細地研讀,我們能記住的都只是對自己有益的部分。

如今的信息爆炸時代,各種知識鋪天蓋地而來,我們閱讀的目的和意義又是什麼呢?

陶淵明筆下的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印南敦史也說:讀書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複製100%」的原文,而是在於「邂逅1%」的收穫。

深以為然,回想自己曾讀過的許多書,雖然很多細節已不記得,但書中的精神實質或是名言名句還能脫口而出,並且基於此還有了自己新的理解,這不就是那1%的收穫嗎?

印南敦史建議我們學會像聽音樂那樣讀書,不糾結於是否能記住它,而是放鬆心情去享受,快速閱讀,同樣能獲得1%的收穫。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就得到了1%*n的收穫!

相關焦點

  • 從「腦子壞了」到每年閱讀700本書,只因用了這種讀書法
    正如何帆老師在《得到》的讀書專欄中告訴我們的那樣:讀書要六經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經。所以我們不如輕裝上陣,像作者說的那樣,從複製100%到邂逅1%,像聽音樂那樣輕鬆地閱讀,讓書籍的內容從心中流過。二.養成閱讀的習慣作者指出很多人想讀書,卻難以實現,根本原因是沒有將讀書融入自己的生活。如果我們可以把讀書看作像吃飯、刷牙一樣,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換言之,就是沒有養成閱讀習慣。
  • 「精選15句」關於靜心讀書的句子
    1,清心寡欲,寡慾益行;養心為善,為善濟貧;靜心讀書,讀書求知;安心修性,修性健身;寧心練功,練功益壽。2,人之初,性浮躁。落草而長,漸入世俗,於滾滾不息、塵土飛揚的人流中,人很難駐足,稍作停頓,更難脫濁流而出,獨居一隅,凝思冥想。
  • 21天陪伴式讀書營,我領悟出了一個道理:寫作一定要從閱讀開始
    關注「笑薇讀書」,每天帶你一起學習和成長。毛姆說:「閱讀是一座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型避難所」。起初,我想在書中找到一個避難所,現在,我發現,那裡不只是避難所,還是一座金礦,裡面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寶藏,所以,我要做一個掘金人,不,我要做一個像海賊王那樣的人,幫助更多人找到寶藏,實現人生價值!這是我在笑薇讀書訓練營學習21天後的真實想法。
  • 戴耳機聽音樂1小時,聽力下降20分貝?·都市快報
    據外媒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發出警告,由於年輕人喜歡戴耳機聽音樂,或者去酒吧夜總會,全球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的危險。其中,將近一半青少年用耳機聽音樂時,音量過高;還有四成青少年在夜總會、酒吧和體育場所聽到的音樂,也音量過高。夜總會的音樂通常是100分貝,這種高音只能聽15分鐘;超過15分鐘,就對聽力造成傷害。聽力受損對人們的身心都有嚴重影響,一旦喪失聽力,將無法恢復。
  • 7月帶您去邂逅﹃藍眼淚﹄
    N海都記者 林舒帆 厭倦了城市匆忙的生活,不妨借著周末停下腳步,帶上孩子和心愛的她去遇見那片神秘的海,去邂逅浪漫的「藍眼淚」,去觀日出日落,去拉網捕魚…… 如果你問我這種原生態的漁家生活何處尋,我會告訴你,它就在平潭東庠島。
  • 油點草像小丑裙?像噴泉?還是像倒立的章魚?
    ◎油點草 Tricyrtis macropoda百合科 Liliaceae >> 油點草屬 Tricyrtis 邂逅一種稀見野花,是需要緣分的。雖然花友們戲稱其為「有點吵」,但它卻總是靜靜藏於深山,若非誠心尋找,的確難得一見。它們可不會像詩人寫得那樣,開滿鮮花,長在我們必經的路上。能夠看到它們,也經歷了玄德先生一樣的三顧茅廬,去了三次山裡,才一償夙願。
  • 今天我應該怎樣去讀書?暨 解讀《躍遷》
    我們的節目是提取書中最精華的部分,倒掉雞湯,撇去泡沫,只撈乾貨。這樣知識焦慮會減少,收穫會增多。   第二個問題就是怎麼讀書才能成為高手?   1   讀什麼樣的書才能讓自己躍上一個新臺階?
  • 孩子,從小聽音樂與不聽音樂有2大差別!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你會經常讓孩子聽音樂嗎?從小聽音樂的孩子,會有什麼不一樣?你知道不同年齡的孩子聽什麼音樂最好?那麼到底聽音樂對孩子有好處嗎?幼兒說認為,過於深奧的不敢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常聽音樂對孩子肯定有好處,尤其是輕快的音樂:1)孩子容易有正面的情緒從環境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凡是高低起伏有規律、旋律明快的音樂,會讓孩子心情輕快愉悅。
  • 為什麼聽音樂很有感覺?
    當你聽音樂的時候,身體和大腦會發生一些變化——心跳加快,手掌出汗,大腦的顳橫回(Heschl's gyrus)就像聖誕樹一樣亮起來。但是,為什麼像音樂這樣抽象的東西會引起人們的共鳴呢?這個問題困擾科學家幾十年。南加州大學的研究小組對音樂如何影響聽眾的大腦、身體和情感展開研究。
  • 《愛在黎明破曉前》:最浪漫的事是偶然邂逅
    「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當然也很美好,但是愛情更像是剎那煙火,美妙的時刻只能一瞬而逝,在那以後的歲月裡,更是兩個世間的孤獨人相扶相持,走過餘生。我不能否認當戀人之間有了親情,歲月磨去了他們曾有的激情,就不叫作愛情,但是我相信,待到雙方互相依偎,眺望夕陽時,那是溫暖的愛情,已非浪漫可以形容。浪漫是熱戀中的澎湃,而最浪漫的莫過於兩個陌生人互相邂逅,摩擦出激情的火花。
  • 讀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既然有緣,文末加個好友,一起讀書!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聖經·詩篇 11.1》前段時間在微信讀書上看完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的英文名《Educated:A Memoir》。如果你跟我一樣疑惑為什麼中文名和英文原版看起來完全不相關?建議去豆瓣上看下譯者的解釋。
  • 1月,走過千山萬水,經歷百轉千回,4星座邂逅真愛,幸福終來敲門
    不過,一旦雙子座開始沉下心來細細體驗,他們很快就能發現身邊不少優秀的人,雙子座渴望能夠找到一個彼此珍重,情投意合的終身伴侶,雖然他們知道沒有十全十美的愛情,但內心卻始終期望邂逅一見鍾情、怦然心動的感覺。1月,雙子座走過千山萬水,終於邂逅一生摯愛,終於等到了幸福。天秤座天秤座是一個活潑且優雅的人,這種優雅氣質,常常能讓周圍對你保持著尊敬的態度。
  • 加拿大讀書你能收穫什麼
    雖然不能說我對加拿大的教育有多麼深刻的了解,但是我在加拿大的兩段讀書經歷確實使我對於加拿大的教育更有發言權。我是本科在國內讀完,工作一年後以留學生的身份就讀加拿大的研究生文憑課程,在拿到楓葉卡後以本土學生的身份獲到了瑞爾森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
  • 雨雲美麗優雅的讀書生活
    不說前面幾篇她讀古代名著《莊子》《茶經》——《讀莊子,享南面王之樂》《讀茶經,品茶性》,但看題目就已有許多閱讀興趣,就說《百年尋夢憶歸人》一文,這是雨雲讀《家住清華》的故事,從這本書的由來講到晚報讀書會,講到早期知識分子的生活,21位清華教授的生活,娓娓道來,不僅講述她自己的感受和收穫,也談到讀書會上其他書人的看法,特別講到擔當,由擔當講到社會現狀,展現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狀態和情懷,歷史和現實的交融
  • 用「費曼技巧」來教自己讀書
    讀書不是集郵,而是用寶貴的生命做家當,到頭來為了滿足於一份虛榮心和在別人看來只是一組毫不起眼的小數據,實在可悲。痛定思痛之後,我不再追求花哨的讀書方法,而是願意下笨功夫。朱熹有一句話說得好:「讀書別無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來崖去,自己卻未先要立意見,且虛心,只管看。看來看去,自然曉得。」
  • 兩個90後同齡人的致命邂逅
    血如泉湧的舒照嶺像是在哀號:「我只是個打工仔,你應該去找公司要。」「我要是有300塊錢,我就給你了,可是我身上沒有那麼多錢。」2月14日,廣東東莞厚街汽車站前,湖南籍求職者吳豔春被騙300元後所有的憤怒,都用在刀上,刺向他認為是騙子的舒照嶺。
  • 頂級藝術家就要像神創造宇宙萬物那樣去創造藝術作品
    頂級藝術家就要像神創造宇宙萬物那樣去創造藝術作品蔡元通寫實工筆花鳥畫:《落寞的母雞》真正的藝術家不需要去追求權力,這世間的權力都只是用來操控人和事物的,藝術家在創作藝術作品時本身就擁有最高的權力,這種權力本身就是帶有一種神聖的使命,一切都在藝術家的掌控中。
  • 微信讀書,不僅僅只是讀書
    上邊重點講了幾款典型閱讀類產品,還有一些大家對於部分閱讀類產品的一句話評價:網易雲閱讀:讀書全平臺,可將書籍在電腦上直接上傳到雲空間隨時下載,能讓用戶有選擇性的收穫一定積分,閱讀也更方便;但自主上傳這種模式,讓書籍質量是否可控變成一個讓人關心的問題。
  • 讀書有什麼用?這是你給孩子最好的答案……
    「讀書對我的性格、心態和眼光都有幫助,我現在不會脾氣那麼暴躁,不會動不動跟人抬槓,看任何事情都能平常心,不會著急了……」「我覺得大家都應該多讀書,讀書會讓人禮貌,讓社會更和諧。」吳桂春說。去年年末,一部關於書籍的記錄片悄然上線,沒有太多的宣傳和熱度,但是卻收穫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 像懷特先生那樣觀鳥
    No,No,No,我們可以像懷特先生那樣觀鳥!誰是懷特先生?圖片來自網絡吉爾伯特懷特,18世紀的英國人,正經職業是一位鄉村牧師,業餘時間則是一位博物學家。作為牧師的懷特先生只是芸芸眾生中不起眼的那一位,而作為博物學家的懷特先生就大名鼎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