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棉花發了又發

2021-01-12 網易

  

  棉花是錦葵科(Malvaceae) 棉屬( Gossypium )植物的種籽纖維,原產於亞熱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

  棉花雖然不是花,但是比花還美麗。棉花不僅可以為人類製作舒適保暖的衣服,還能提供美味的棉籽油。棉花的美是純樸的,持久的。同時棉花也非常的厲害,因為她有「Nature屬性」,不信大家一起看看。

  

  今天,小編與大家一起分享下

  今年棉花的2篇Nature Genetics。

  陸地棉馴化過程中的不對稱亞基因組選擇和順式調控分歧

  Asymmetric subgenome selection and cis-regulatory divergence during cotton domestication

  發表期刊:Nature genetics

  發表時間:2017.3.6

  影響因子:27.958

  研究背景: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為紡織品提供天然和再生纖維,同時也是榨油和蛋白的來源。陸地棉至今已有5000年的栽培和馴化歷史,在馴化過程中,棉花的農藝性狀得到了很大的改良,然而,目前對這些性狀改變的遺傳基礎知之甚少。

  研究目的:

  棉花馴化歷史研究及重要性狀遺傳基礎。

  研究材料:

  收集來自世界各地的352份陸地棉種質資源,其中31份野生種,321份栽培種(其中野生種數據來源於公共資料庫NCBI SRA)。

  測序策略:

  採用Illumina Hiseq4000進行PE150測序,平均測序深度為6.9X。

  分析內容:

  全基因組變異圖譜構建、群體分層分析、群體遺傳多樣性分析、連鎖不平衡分析、選擇消除分析、全基因組關聯分析、Hi-C分析。

  

  圖1. 棉花GWAS和選擇消除分析

  結果小結:

  本研究基於全基因組重測序技術,利用352份棉花野生及馴化種質資源構建了陸地棉全基因組變異圖譜,找到了93個受馴化選擇的區段,其中A亞基因組的受選擇區段為74Mb,D亞基因組的受選擇區段為104Mb。並通過GWAS分析找到了19個候選位點與纖維品質相關性狀相關。本研究證實了棉花馴化過程中的亞基因組存在不對稱的選擇,並且定向選擇長纖維性狀。此外,本研究通過DNA酶切測序及3D基因組結構的全面分析,證實了馴化對順式調控分歧的影響。

  棉花基因組受選擇基因位點與纖維質量和產量性狀相關位點的研究

  Genomic analyses in cotton identify signatures of selection and loci associated with fiber quality and yield traits

  發表期刊:Nature genetics

  發表時間:2017.6

  影響因子:27.958

  研究背景:

  陸地棉(Gossypium hirsutum)為異源四倍體植物,是四大棉花栽培品種之一,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纖維作物,並於2015年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成功構建了高質量的陸地棉全基因組圖譜。然而目前棉花栽培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及其改良期間發生的遺傳變化研究較少。

  研究目的:

  對棉花的遺傳多樣性及改良期間發生的改變進行了解,同時對棉花纖維質量及產量性狀相關位點進行研究。

  研究材料:

  陸地棉材料318份,其中包括35份地方品種、271份改良栽培品種和12份外群體材料。

  測序策略:

  Illumina HiSeq2500平臺測序,平均測序深度為5×。

  分析內容:

  群體遺傳結構分析、群體遺傳多樣性分析、選擇消除分析、全基因組關聯分析。

  

  圖2. 棉花全基因組關聯分析

  結果小結:

  本研究基於318份棉花樣本的重測序數據, 發現棉花產量相關性狀位點多於纖維質量相關性狀位點,表明在棉花品種的改良過程中,棉花產量性狀具有更強的選擇性。同時發現兩個與棉花產量相關的候選基因 AIL6 和 EIL,一個與纖維質量相關的候選基因GhXIK,綜合評估發現棉花品種中每個等位基因的等位基因頻率,發現GWAS關聯到的優異的等位基因54.8%來自DPL15、STV2B和UGDM三個地方品種。

  本文章亮點在於所選樣品類型豐富,代表性強,且基於棉花樣本的重測序數據將GWAS和棉花馴化的相關研究相結合,在檢測棉花產量和纖維質量性狀相關位點的同時對地方品種和栽培種間的遺傳關係進行研究,為棉花品種的改良及進化分析提供基因組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Visscher P M, Wray N R, Zhang Q, et al. 10 Years of GWAS Discovery: Biology, Function, and Transl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7, 101(1):5.

  [2] Fang L, Wang Q, Hu Y, et al. Genomic analyses in cotton identify signatures of selection and loci associated with fiber quality and yield traits[J]. Nature Genetics, 2017, 49(7):1089.

  [3] Wang K, Wang Z, Li F, et al. The draft genome of a diploid cotton Gossypium raimondii [J]. Nature Genetics, 2012, 44(10):1098.

  [4] Li F, Fan G, Wang K, et al. Genome sequence of the cultivated cottonGossypium arboreum.[J]. Nature Genetics, 2014, 46(6):567-72.

  [5] Li F, Fan G, Lu C, et al. Genome sequence of cultivated Upl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TM-1) provides insights into genome evolution.[J].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5, 33(5):524.

  [6] Zhang T, Hu Y, Jiang W, et al. Sequencing of allotetraploi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acc. TM-1) provides a resource for fiber improvement[J].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5, 33(5):531.

  [7] Wang M, Tu L, Lin M, et al. Asymmetric subgenome selection and cis-regulatory divergence during cotton domestication.[J]. Nature Genetics, 2017, 49(4):579.

  Tips:

  大家可以在公眾號中搜索「奧維森基因科技」微信公眾號 關注我們,給您帶來最優質、高效、性價比優的技術服務。

  奧維森基因科技是行業領先的跨組學技術合作夥伴,公司具有多年大項目合作經驗的生物信息分析團隊,及技術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公司還擁有多年相關行業經驗的企業運營管理人才、有海外工作經歷和海外留學背景的國際化人才以及國內外資深行業顧問團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985大學發《nature》有多難?發一篇相當於一個河南省高考狀元
    而他研究後寫出來的論文,自然也是毫無疑問的發表在了《science》、《nature》這樣的頂級期刊上,而且還不止一篇,一個人發的比我們的985大學一年發的還多。華中農業大學是老牌211大學,科研實力也是相當的不錯,可在前幾年才發出了本校歷史上的第一篇《nature》。
  • 發nature communications了不起嗎
    剛才某上海地區的粉絲突然發信「責問」我為什麼沒有發他們課題組成果的宣傳稿,我表示「一臉懵逼」,想起來原來是前些天他也是這樣「隨意」委託過我,說課題組剛剛發了一篇
  • 發Nature和Science?網友:還以為是西湖大學!
    歡迎關注:說教育雙非的成果最近,上海的一所「雙非院校」——上海師範大學發表了兩篇重量級的文章,分別是在nature其實不看內容都能猜出是生化或者材料科學,頂尖的物理理論是很難發的,實驗科學就是看誰錢多。cell裡面都是生物內容的頂尖雜誌,以生物為主。nature和science是各種理科的集合,物理研究更得拼錢,相對而言生物化學所用的瓶瓶罐罐要便宜多了,準入門檻低。我不信雙非學校的錢比一流大學的錢多,能發頂尖文章應該是研究人員的idea牛,更努力,並能抓住機會。
  • 上月惠普剛發完Nature,今日三星也發Nature了
    對於國內科研工作者來講,很少見到企業發NS,而這在國外卻屢見不鮮,上個月,我們介紹惠普發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點擊文字可閱讀相關推文,!),引來廣大關注。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791-x
  • 核磁、電鏡發完Nature,輪到拉曼發Nature Nano
    Science、Nature上關於新技術發展的論文可謂是層出不窮,僅九月份就有不少正刊和子刊報導了相關技術的發展與突破,比如:1. 9月初,掃描探針電鏡技術發了Nature,實現對單分子的超快操縱!上周,光子反衝成像技術發了Science!▲Science:非線性X射線物理學重大突破——光子反衝成像!
  • Nature genetics:轉座子突變分析發現黑色素瘤驅動基因
    2015年4月2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sleeping
  • 將自己名字PS到他人論文上,並推文說在Nature上發了新文章,如此...
    突然get了一種提升自我品牌的新方法:找一篇新發表的論文,將自己的名字PS到作者列表中,然後將這篇論文更新到個人社交網站上的簡歷中,並聲稱自己發了篇新論文
  • 亞洲棉科研成果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在2018年5月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所長李付廣研究員、武漢大學朱玉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杜雄明研究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所長黃三文研究員、林濤博士與北京百邁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關於亞洲棉的合作成果發表在Nature Genetics上,論文題目為「Sequencing of 243 diploid
  • 三星發完Nature發Science
    上個星期我們還在感概惠普、三星接連在Nature上發表重要成果,沒想到現在才過去十天,三星又在Science上發文章了。這速度,大寫的服!
  • 鈣鈦礦領域的常見問題,只有他們發了Nature
    那麼是否還有機會發頂級文章呢?當然有,前提是腦洞夠大、眼光夠「毒」。The effect of illumin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metal halide perovskite filmsNature, 2017, 545, 208-212, DOI: 10.1038/nature22072
  • 合作發完Nature之後,一起再發Nature Materials!
    【兩個首次實驗證明,都發了頂刊】低維範德華材料作為產生量子效應的平臺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進一步的,具有範德華結構的拓撲量子材料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 巴西:棉花播種開始 產區降雨增多
    生意社12月23日訊   巴西棉農協會預計,2020/21年度巴西棉花產量為240萬噸,低於巴西CONAB預測的276萬噸,拉尼娜氣候帶來的乾旱使產量難以預測,而玉米價格飛漲也是一大問題。  據最新統計,巴西棉花播種已完成10%,馬託格羅索州的降雨預計從12月23日開始增加,這對棉花生產非常有利。
  • 簡筆畫——棉花糖和雲朵媽媽之棉花糖
    棉花糖是大頭兒子的好朋友,也是一個聰明善良的小姑娘,《棉花糖和雲朵媽媽》是《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姊妹篇,講述了棉花糖一家的幸福生活,從女孩的角度看問題,表現了女孩與男孩不同的愛好和想法,棉花糖頭兩側總是頂著兩個大大的發團,頭髮上也總是戴著一個棒棒糖的發卡,幾乎都是穿著裙子,脖子上也總戴著三角巾
  • 水晶天+棉花糖雲 上海高顏值天空美如畫
    水晶天+棉花糖雲 上海高顏值天空美如畫來源:東方網   作者:汪偉秋 柏可林 劉曉晶     選稿:朱曉穎   2018.07.10 18:58  最近幾天不少市民都拍了照片發朋友圈,稱今天申城的天空是「水晶天+棉花糖雲」組合。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傅易告訴記者,近日上海受颱風外圍影響,高空吹來自海面的空氣比較乾淨,所以空氣比較澄清,這樣的天氣將在下半年比較常見。  圖為藍天白雲下的陸家嘴。
  • 2019年棉花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2019年,棉蚜、棉盲蝽、棉鈴蟲、棉葉蟎、地下害蟲、苗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黃萎病、鈴病等病蟲將在各棉區普遍發生,棉薊馬、煙粉蝨、紅葉莖枯病等次要病蟲在局部發生。為了切實做好2019年棉花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保障棉花生產安全、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 研二學子「訴苦」:碩士發「SCI」?Nature附體也不好使!
    發論文都成體系了 當然也有學霸博士反駁:不發表論文難道以交捲來論英雄嗎?那本碩畢業更水了。但是發論文似乎已經成了一套商業體系!必須發英文文章有些家長不是很清楚學術上的事情,於是吐槽:碩士水不水先放在一邊不說,本科論文普遍不行
  • 別人家幾年發不了一篇Nature,這個課題組一天發了兩篇,也太酸了吧
    根了解Nature一共發了803篇論文,而全球的科研工作者超過了800萬,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大概就是一萬個人中有一個吧。 單從這邊看,萬分之一的概率好像也不小,畢竟咱們中國,人多啊! 但是果真如此嗎?真的是一萬個人就能發一篇嗎?
  • 剛發Science,又發Nature!博士小姐姐曾打破校史
    這個打破西南交大校史,發學校首篇Science,近日又一作發Nature的漂亮的博士小姐姐又有著怎樣的科研之路與感悟? 02「熊貓女孩」坦言: 「博一博二時,科研不太有自信,羨慕別人發文章」 楊倩是西南交大2013屆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月度報告(12月)
    監測對象:18個主要棉花生產、消費省的100家棉紡織企業   12月,國內棉花收購和加工接近完成,新棉加工量持續增長,市場資源量充裕,紡織行業下遊需求好轉,對棉花原料補庫需求和採購熱情持續升溫,國內棉花價格延續上漲,成品紗線以及粘膠和化纖等產品價格也均有不同程度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