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元素的起源
而自然界的金子則是在宇宙這個「鍊金爐」中煉製出來的。大家知道,地球上的物質是由化學元素(以下簡稱元素)所組成的。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 種,其中94種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其他是人工合成的。關於元素起源這一科學問題,是在20世紀天體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得到解決的。
-
地球上的磷元素來自於其他恆星?磷元素的起源問題有了新解釋
地球上的磷元素可能來自銀河系中的某些恆星。除了氫和大部分的氦,宇宙中的所有化學元素都是在恆星內部生成的。碳、氮、氧、硫和磷元素是地球生命的化學基礎。其中磷元素倍受關注,因為它既是DNA和RNA的組成元素,也是細胞內能量交換和細胞膜發育的必要元素。
-
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從何而來?
「化學元素周期表不僅僅是對宇宙中所有已知原子進行排序的列表,它本質上是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周圍世界的一個窗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 談到化學元素周期表,你是否回想起中學化學課上背誦化學元素時的情景?那麼在認識化學元素周期表時,你是否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這麼多的化學元素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這就要追溯到宇宙的起源。
-
地球中的元素高達百多種,是否包含宇宙中所有元素,研究表明真相
地球上有94種天然元素,包括氫1號到94號鈽,已知元素數已達118個,其餘24個元素均為人工合成,如果排除了人工元素,那麼宇宙中的其他行星可能確實含有地球上不存在的化學元素。然而其他行星上超鈾元素的豐度應該非常高,所含元素的類型與地球上的元素不會有太大的不同,至於原因,它涉及到宇宙元素的起源和行星的演化。
-
地球中的元素高達百多種,是否包含宇宙中所有元素,研究表明真相
地球上有94種天然元素,包括1號氫到94號鈽,已知元素數已達118個,其餘24個元素均為人工合成,如果排除了人工元素,那麼宇宙中的其他行星可能確實含有地球上不存在的化學元素。然而其他行星上超鈾元素的豐富度應該非常高,所含元素的類型與地球上的元素不會有太大的不同,至於原因,它涉及到宇宙元素的起源和行星的演化。根據標準宇宙模型,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無窮小奇點,在宇宙的開始,今天沒有已知的物質,也沒有空間。宇宙從大爆炸中誕生約10秒後,膨脹的宇宙逐漸冷卻,宇宙開始了長達10分鐘以上的原始核合成過程,在此期間質子和中子逐漸形成,質子和中子結合形成氦核。
-
新研究:黃金到底從何而來?
這篇題為《恆星中的元素合成》的論文成了化學元素的宇宙起源的奠基性研究,人們常以四位論文作者B²FH,圖中顯示了在恆星中的元素合成的核過程。這些就是恆星製作「元素料理」的「原材料」。恆星可以被想像成一個巨大的「高壓鍋」,新的元素在其中不斷生成。創造這些元素的反應也提供了能量,使恆星能在數十億年內發光發熱。隨著恆星年齡的增長,它們的內部溫度不斷升高,隨之產生越來越重的元素。
-
我們身體中的元素從何而來?這都蘊含在宇宙最古老的恆星裡
我們的生活中充斥的大量的化學元素,但你知道它們從何而來嗎?宇宙大爆炸的3分鐘裡產生了大量的氫、一些氦和極其微量的鋰,隨後這波大爆炸「濃湯」開始冷卻,直到2億年時宇宙中才出現了第一代恆星,它們開始製造新的化學元素,最終形成了五彩斑斕的世界。
-
白矮星揭示了宇宙中碳起源
對白矮星的新分析支持了它們作為碳的關鍵來源的角色,碳是銀河系和其他星系中所有生命的關鍵元素。大約90%的恆星以白矮星的形式結束它們的生命,白矮星是一種非常密集的恆星殘餘物,在數十億年的時間裡逐漸變冷變暗。然而,在它們崩潰前的最後幾次呼吸中,這些恆星留下了一個重要的遺產,它們通過富含化學元素的恆星風將它們的灰燼擴散到周圍的空間,這些化學元素包括碳,是在恆星死亡前的最後階段在恆星內部深處新合成的。
-
宇宙中的元素都是怎麼來的?或不止是星球爆炸那般簡單
化學元素周期表,相信大家上學的時候都背過,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元素都來自於哪裡呢?答案就是浩瀚縹緲的宇宙中之中,但是宇宙中的元素又是如何而來的呢?對此,科學們專門進行了分析和推測,讓我們看看他們都怎麼說。
-
星塵的記憶:恆星演化與元素起源
如果把宇宙比作生產元素的「工廠」,那麼恆星就是生產元素的「車間」。在恆星的演化過程中,各種元素逐漸誕生。這些元素隨著塵埃或氣體飄散至星際空間,在億萬年之後,成為構築星系、太陽、地球和我們人類的原料。接下來,我們將追溯星塵的記憶,去探尋各種元素的起源。從元素周期表說起元素是宇宙的基石。
-
恆星運行的旅程:化學元素的起源
不久之後,宇宙由大約75%的氫,大約25%的氦和微量的鋰和鈹組成。沒有其他元素在這一階段形成。其他元素是怎樣產生的呢?恆星是問題的關鍵。恆星核合成就在一顆大質量恆星爆發成為一顆超新星之前,核聚變反應會形成一個鐵核心。圖片來源於NASA。
-
元素周期表中,第3、4和5號元素,為何在宇宙中非常罕見?
導語:元素周期表中,第3、4和5號元素,為何在宇宙中非常罕見?地球上,人們進行化學研究時,需要用到各種化學元素。有些化學元素價格親民且量大,有些化學元素即使是耗費上千萬也只能得到零點幾克。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只是在地球這顆星球上存在,在整個宇宙中,有些化學元素同樣稀缺,這幾個元素分別是3號元素鋰,4號元素鈹,5號元素硼。那麼為什麼這幾個元素在宇宙中也同樣罕見呢?這就要涉及到恆星的發展過程中元素的轉變了。宇宙中充斥最多的元素就是氫和氦,其次才是氧。當一顆恆星形成時,它本身所攜帶的氫會發生核聚變。
-
元素周期表中,第3、4和5號元素,為何在宇宙中非常罕見?
導語:元素周期表中,第3、4和5號元素,為何在宇宙中非常罕見?地球上,人們進行化學研究時,需要用到各種化學元素有些化學元素價格親民且量大,有些化學元素即使是耗費上千萬也只能得到零點幾克。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只是在地球這顆星球上存在,在整個宇宙中,有些化學元素同樣稀缺,這幾個元素分別是3號元素鋰,4號元素鈹,5號元素硼。那麼為什麼這幾個元素在宇宙中也同樣罕見呢?這就要涉及到恆星的發展過程中元素的轉變了。
-
地球是否集齊宇宙中的全部元素?
地球上天然存在的元素有94種,包括從1號氫到94號鈽。而目前已知的元素已經達到了118種,另外24種元素都是人工合成的。如果排除人造元素,那麼,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確實有可能存在地球上天然沒有的化學元素。
-
宇宙中的元素都是從哪兒來的?星星決定我們的命運?
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根據現在科學研究的結論:我們身體的物理構造是: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蛋白質、核酸、多糖、脂肪等大分子,大分子組成細胞,細胞連接形成功能組織,功能組織形成器官,器官組成身體;1957年弗雷德·霍伊爾和伯比奇夫婦(傑佛瑞·伯比奇和瑪格麗特·伯比奇)、威廉·福勒四人提出關於恆星核合成的一篇著名論文。該篇論文發表於期刊《現代物理評論》,是恆星物理學演化的指標性論文。這個理論的大意是:告訴我們元素都是在恆星內部合成出來的。
-
宇宙中的元素是從哪兒來的,我們和超新星有什麼關係
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根據現在科學研究的結論:我們身體的物理構造是: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蛋白質、核酸、多糖、脂肪等大分子,大分子組成細胞,細胞連接形成功能組織,功能組織形成器官,器官組成身體;1957年弗雷德·霍伊爾和伯比奇夫婦(傑佛瑞·伯比奇和瑪格麗特·伯比奇)、威廉·福勒四人提出關於恆星核合成的一篇著名論文。該篇論文發表於期刊《現代物理評論》,是恆星物理學演化的指標性論文。這個理論的大意是:告訴我們元素都是在恆星內部合成出來的。
-
來自星星的元素,創造宇宙萬物
Merrill 不僅解釋了一個令人費解的觀測結果,還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理解宇宙起源的大門。在科學中,並沒有多少新的發現足以徹底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但是這個發現做到了。它所揭示的新的宇宙繪景簡直令人興奮,而這一發現所帶來的影響,到現在仍推動著核科學的研究。元素從何而來?
-
如果最初宇宙中只有氦、氫和少量鋰,那麼其它化學元素從何而來?
迄今為止,已知的化學元素有118種,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最初,自然界中是沒有化學元素的。新生宇宙就是一種膠子和夸克的混合物,後來它們逐漸融合成質子和中子。待它們合併之後,這就導致了太空中出現的第一批化學元素,即:氦,氫,和可以忽略不計的鋰。
-
我們都是恆星物質組成的?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
我們都知道宇宙中有一定數量的化學元素,這些元素構成了如今現存的每一塊物質這三種最輕的化學元素,最初的恆星是他們形成的。正是在些恆星中,開始了恆星核合成的過程,並產生了更重的元素。今天,周期表上出現的大部分物質都可以並且已經在恆星內部形成。宇宙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越來越重的元素,這種能力被稱為銀河化學進化。例如,像鐵這樣的重元素,需要在恆星內部由更輕更豐富的元素,如和氦熔合而成。
-
輕元素和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從元素起源看我們的來處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網友提問:在我高中的自主研究課程中,我正在研究輕元素和重元素的形成,對此我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同時我還發現了一些尚不明白的技術信息。您能推薦一些關於該課題的好文章,或者介紹一些更高級的資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