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靜音車廂」,請您身臨其「靜」

2021-01-10 中國江蘇網

列車員在「靜音車廂」裡張貼標識。 鐵路南京站供圖24日起,京滬高鐵首批6趟列車(G2、G3、G5、G12、G13、G22次)在3號車廂試點「靜音車廂」。「靜音車廂」如何實現「靜音」?24日上午,記者在南京南站登上G2次列車進行了採訪。上午9時55分,由上海虹橋開往北京南的G2次高鐵在南京南站停靠。記者看到,3號「靜音車廂」的兩端及車廂門玻璃內外都張貼有「靜音車廂」標識,座位背後的網兜內也擺放了「服務提示卡」告知旅客相關注意事項。G2次列車長蔡婧菲告訴記者,「靜音車廂」內的車載視頻系統默認靜音,自動廣播音量設置在最高音量的40%內。餐品小車在進入「靜音車廂」後,將停止產品介紹,旅客提出詢問和購買意願時,服務人員需小聲回復並提供相關服務。萬一有人不遵守「靜音」規定怎麼辦?蔡婧菲說,列車上所有工作人員都經過前期培訓,有旅客違反「靜音」規定時,首先是勸說,其次是進行座位調整,儘可能保證車廂內的安靜環境。對於睡覺打鼾的旅客,列車員會輕輕拍醒,提供一杯熱茶,提醒他鼾聲可能會影響到其他旅客,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協調換到其他車廂。蔡婧菲表示:「旅客既然選擇了『靜音車廂』,應該有自覺意識。」從南京南站上車的乘客龔先生告訴記者,由於工作原因,他需要經常往返於南京和北京,路上特別希望能夠休息會兒,或者安靜地處理公務。但高鐵上經常會遇到其他乘客打電話聲音非常大或者刷劇、看視頻手機聲音外放的情況,覺得很吵,為了休息,不得不給自己備了一副耳塞。聽說現在有了「靜音車廂」,他特意選了3號車廂的票來感受一下效果,「票價不變,那肯定要試試的。不知道能不能真正做到靜音,效果良好的話,『靜音車廂』以後就是我的首選了。」龔先生說。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靜音車廂」裡的乘客或塞著耳機閉目養神,或在看書看報,或靜靜看著窗外風景,整個車廂裡除了剛上車的旅客走動和擺放行李的聲音,幾乎聽不到其他聲響。   「靜音車廂不代表無聲車廂。」蔡婧菲解釋,只是維持一個相對安靜的車廂環境,個別的小聲交談,在不影響其他旅客的情況下是允許的。南京南站副主任梁婧告訴記者,目前,乘客通過12306網站、12306APP、車站自助售票機購票時可根據相應界面設置自行選擇「靜音車廂」。即日起,乘客在售票窗口購買「靜音車廂」車票時,售票人員將提示乘客該車廂的乘車行為規範。記者在12306APP上嘗試購買「靜音車廂」車票,頁面自動彈出了靜音規範提醒。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興 實習生 聞雪

相關焦點

  • 高鐵「靜音車廂」來了,到底是種什麼體驗?
    與以往列車不同的是,這趟「復興號」列車上有一節車廂為「靜音車廂」。與君同行,更「靜」一步,京滬高鐵首批6趟高鐵列車開始試點「靜音車廂」服務。G2次「復興號」的3號車廂為「靜音車廂」,定員90人,車廂兩端及車門玻璃上均張貼著「靜音車廂」標識,每個座位網兜後也擺放有「服務提示卡」,告知旅客相關注意事項。
  • 兒童能不能進高鐵「靜音車廂」?投票進行中,網友各抒己見
    」,並發起高鐵「靜音車廂」投票,邀請網友對車廂約定提出意見。  微博投票給出以下5個選項:應將手機調至靜音或振動狀態;接打電話或相互交談時,應離開「靜音車廂」;使用電子設備時,應佩戴耳機或關閉音源外放功能;攜兒童出行的旅客,請照看好孩子,避免喧譁;其他。投票時間為2020年11月25日-30日。
  • 靜音車廂 讓旅途更美好
    靜音車廂 讓旅途更美好時間:2020-11-24 12:02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京滬高鐵將推出靜音車廂的消息引發了眾多網民關注。(中國青年網)     高鐵想「靜靜」,這的確是一部分人的心生,高鐵上的「人為噪音」已經成為長期以來的一個痛點,手機外放,熊孩子吵鬧,這些對那些想在高鐵上稍微休息一下的人來說,簡直苦不堪言,不堪其擾。   2017年,主持人孟非就因坐高鐵被吵了一路,發微博建議高鐵設「熊孩子專用車廂」,引發社會討論。
  • 靜音車廂讓高鐵服務更加人性化
    靜音車廂讓高鐵服務更加人性化時間:2020-11-25 13:16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從鐵路部門獲悉,今年年底前京滬高鐵將推出靜音車廂及計次季票等新型票制產品系列服務新舉措,同步實施靈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場化票價機制,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選擇,更好適應人民群眾對美好旅行生活的需求
  • 有感而發 | 「靜音車廂」要管出「邊界感」
    10月26日,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消息,從12月23日起,京滬高速鐵路將試點推出「靜音車廂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認為執行起來很難,還有人覺得「靜音」應該成為公共運輸工具的標配。不管怎麼說,「靜音車廂」的嘗試值得肯定。治標更要治本,靜音只是手段,更難的其實是打造人們在公共空間中的「邊界感」。如何讓措施真正落地?細則還沒出來,人們難免有些疑問:「靜音車廂」到底靜音到什麼程度?手機是不是都要調成震動?如果有人不遵守,是否有強制措施?
  • 高鐵「靜音車廂」要來了!你會選擇乘坐嗎?
    因為「靜音車廂」要來了! 除了價格浮動,還有一個更值得關注的變化,即京滬高鐵還將試點「靜音車廂」服務。 據國鐵集團介紹,「靜音車廂」可為旅客提供更加安靜舒適的旅行環境,願意遵守相應行為規範的旅客,通過12306網站和手機客戶端等購票時可自行選擇「靜音車廂」。此項服務最早於2020年12月23日起開啟試點。
  • 高速鐵路引入靜音車廂,到底有多安靜?僅僅依靠自我意識可行嗎?
    近期,高速鐵路靜音車廂試驗正式啟動,設置靜音車廂的目的是希望乘客能自覺遵守秩序,給自己和他人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雖然被稱為靜音,但並非靜音車廂,靜音車廂有一定的規定,對於違反規定的乘客,工作人員會首先勸導,如果拒絕勸導,將按要求換車廂。對屢教不改的違規行為,有可能拉入鐵路客運黑名單。
  • 哪些行為應納入高鐵「靜音車廂」約定?這次聽你的!
    2020-11-26 09:01:26 來源: 琅琊軍事資訊 舉報   高鐵「靜音車廂
  • 高鐵「靜音車廂」要來了,中國鐵路徵集投票:哪些行為應納入約定承諾
    IT之家11月25日消息 高鐵 「靜音車廂」要來了,但是達到什麼標準才叫 「靜音車廂」?旅客朋友們要遵守怎樣的 「靜音」約定?中國鐵路今天開始徵集投票意見,針對高鐵 「靜音車廂」約定承諾進行完善。
  • 71路首推靜音車廂 手機外放聲音將被勸阻
    繼京滬高鐵設置靜音車廂、上海地鐵頒出「靜音令」後,上海的公交主幹線路——中運量71路,今天也正式推出車廂文明靜音公約,進一步倡導市民乘客文明乘車。在71路的外灘終點站,看看新聞Knews記者看到,站臺裡,車廂內都已經張貼了新的車廂「公約」。
  • 京滬高鐵「靜音車廂」呼之欲出!網友吵翻,各式求推廣到電影院
    靜音車廂來了!  10 月 23 日下午,京滬高鐵發布公告稱,將對京滬高速鐵路票價進行優化調整,從 12 月 23 日起將採用浮動票價,二等座全程最高價差 100 元,商務座全程最高價差 250 元。  除了價格浮動,還有一個更值得關注的變化,即京滬高鐵還將試點 " 靜音車廂 " 服務。
  • 空調靜音,多靜才夠靜?低於30分貝意義並不大
    空調靜音,多靜才夠靜?低於30分貝意義並不大 2008年06月11日 10:18 來源:廣州日報 想換個靜空調,去賣場一了解,又被那些一個更比一個低的分貝值搞糊塗了。到底這些數值應該多少才合適,為了更低的分貝值而買貴的產品,究竟划算不划算? 文/圖片整理 記者 張遠惠  何為靜音空調  日前記者在走訪各家電賣場時發現,空調的噪音參數開始成為各大廠商參數單上的又一大賣點。
  • 上海中運量71路擬推「靜音」公約:不能將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繼上海地鐵、京滬高鐵頒出「靜音令」後,上海公交主幹線路——中運量71路擬推出車廂「靜音公約」。12月2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巴士三公司獲悉,《中運量71路車廂文明「靜音」公約》共計8項條款,包括:請勿在車廂內將電子設備聲音外放;請勿在車廂內大聲喧譁、吵鬧;請勿在車廂內大聲接打電話;請勿在車廂內不捂口鼻咳嗽打噴嚏;請勿在車廂內飲食;請勿在車廂內脫鞋晾腳;請勿縱容隨行兒童在車廂內打鬧、嬉戲;請勿在車廂內橫躺或腳擱在座椅、扶手槓上。
  • 靜能生慧,慧能生智
    一個人內心不靜,很難真正思考問題,做人做事也一定會浮躁。心靜使人理智,在冷靜的觀察中審時度勢,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斷,而急中生智,也只不過將腦中一切無關的事,快速調整為「靜音」狀態,頓時生出化解危難的智慧。
  • 上海地鐵「靜音令」執行第一天效果如何?
    12月1日上午,記者跟隨執法人員隨機登上了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列車的一節車廂進行巡視,發現一名男乘客正在打手機遊戲,遊戲中的背景聲音直接外放。在執法人員的勸阻下,該名乘客當即關閉了手機背景聲音。而另一路記者則跟隨執法人員,在軌道交通12號線列車上巡視,發現一名乘客在使用手機外放觀看視頻。
  • 如何進入「真靜」
    求靜的法門,雖不可取,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它在眾多的念頭中又增加一個球的念頭。 一般初學靜功的人,由於心理和生理均趨向於動,故而很難入靜。常有人說:讓我動起來容易,讓我靜下來卻是打死我也靜不下來的。在心理上,意識、思維、知覺、情感等,如「求靜」的法門,雖不可取,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它在眾多的念頭中又增加一個「求」的念頭。一般初學靜功的人,由於心理和生理均趨向於「動」,故而很難入靜。常有人說:讓我動起來容易,讓我靜下來卻是打死我也靜不下來的。
  • 每臨大事須有靜氣(深度好文)
    一個人內心不靜,很難真正思考問題,做人做事也一定會浮躁。心靜使人理智,在冷靜的觀察中審時度勢,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斷,而急中生智,也只不過將腦中一切無關的事,快速調整為「靜音」狀態,頓時生出化解危難的智慧。所謂「靜能生慧」,心靜有利於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 軌道交通車廂內按下「消音鍵」 耳機板塊哪些標的有望再進一步?
    財聯社10月27日訊,京滬高鐵設靜音車廂後,上海地鐵車廂也要「靜音」了。近日,上海地鐵不少車廂內陸續貼出了「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的標識。此前,貴州等地也已實施了禁止在軌道交通車廂內外放聲音的條例。有評論稱:「外放族」早就應該戴上耳機。目前消費耳機領域中,最為炙手可熱的概念是真無線立體聲(TWS)耳機,其因為低功耗、低延遲獲得用戶支持。目前的智能行動裝置中,藍牙技術的發展與耳機孔取消更加速了TWS耳機發展。
  • 每臨大事有靜氣,請讓內心保持寧靜
    靜,是中國古人推崇的大智慧。《道德經》上說,靜為躁君。靜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氣。《大學》說「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可以說,靜是安定、思慮和有所得的基礎。一個人內心不靜,很難真正思考問題,做人做事也一定會驕矜、浮躁。安靜的人會仔細觀察中審時度勢,更容易深入思考,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感悟人生道理。能讓內心保持寧靜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
  • 讓地鐵「靜音」南京也在行動
    那麼,南京地鐵「靜音」情況如何?昨天記者進行了一番實地採訪。「使用電子設備時,請勿外放聲音。」記者昨天從地鐵2號線金馬路站上車,列車剛啟動,車廂裡就傳來廣播聲。車廂內,也張貼著「使用電子設備時,請勿外放聲音」的中英文提示。恰逢早高峰,車廂內比較擁擠,很多人都戴著耳機。此時,突然從一名男子手機中傳出響亮而魔幻的笑聲,驚得身邊乘客一抖,引來大家紛紛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