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及自己的靈魂是最痛苦的!任正非:管理中的這個三段論很重要

2021-01-08 老方說

任正非的文章不像現在網上的那些「熱文」,看不看其實都無所謂。有過創業經歷和職場經歷,或者是社會閱歷的朋友,都可以在任正非的字裡行間獲得啟示,並能夠受益匪淺。

比如我們今天說到的這個管理三段論。

那什麼是管理三段論呢?任正非所說是指企業管理的變革,管理是世界企業永恆的主題,他認為,如果沒有管理改進的願望,那麼企業實際已經死亡。

所以,「要把生命注入到永恆的管理優化中去」。

在管理變革中,具體表現出來的就是這個「三段論」。

第一,「觸及自己的靈魂是最痛苦的。必須自己批判自己。」

我們知道,華為的企業文化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自我批判,自我批判的內涵就是改正缺點和錯誤,讓自己獲得提升和進步。

古人說「吾日三省吾身」,就有磨礪自己、自我精進的意思。

但說起來容易,真正去做就非常難,因為這要觸及到靈魂的改變。實際上,對靈魂做手術更甚於給身體做手術,任正非多次引用孟子那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就是在說靈魂改變之難。

雖然很難很痛苦,可我們還是要這麼做,「必須自己批判自己」,因為不如此就沒有出路。我們說創業維艱,艱難並不只是說創業面對的外界挑戰,更是說通過「觸及」靈魂,改變自己以應對困境的過程。

第二,「別人革自己的命,比自己革自己的命還要困難。要允許別人批評。」

以前讀書時候我們都學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意思就是能夠聽得進別人的批評,畢竟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相關焦點

  • 坤鵬論:讀《高爾吉亞篇》學蘇格拉底的三段論(中)
    所以,想在金融中活久見,最有效的也是以真實為永遠的目標——儘自己最大努力追求真實,獲得最大的確定性,而不是虛幻的未來收益。——坤鵬論不少朋友很好奇蘇格拉底是如何在對話中擊敗對方的。坤鵬論認為,他最主要的武器有兩個:一個是定義法,另一個是三段論。今天,就借《高爾吉亞篇》中的實例介紹一下三段論。一、什麼是三段論?
  • 從燒腦大片《信條》到任正非管理理念:熵減,到底是什麼?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研究熵,在國內超前地將其作為企業發展之道。華為的發展不是偶然的,任正非開創性的管理思想和戰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切事物發展的自然傾向 都是從有序走向無序,最終滅亡熵減,這個概念來源於物理學。
  • 任正非:管理上的灰色 是我們的生命之樹
    編者按  原本的世界被分為「黑」和「白」,後來又逐漸多了一塊特殊的區域——「灰色地帶」,很多人都給這個區域賦予獨特的含義,任正非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任正非是「灰色管理理論」的開創者和實踐者。
  • 華為的管理理念:任正非洞察人性
    當時IBM一位高管Arleta(陳青茹),送給了任正非一本講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產品開發)變革的書,成為華為向美國企業學習管理的重要契機。
  • 任正非大力推崇的「熵減」究竟是什麼?
    2017年9月份,華為總裁辦發布了《華為之熵,光明之矢》的內部學習郵件,文章系統闡述了任正非思想中的「熵減」理論。實際上,早在2012年,任正非就陸續在多篇文章和講話中提到了「華為之熵」的概念。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華為將熱力學理論引入到公司治理系統,作為公司運作和管理的一個獨特理論。任正非為什麼如此重視「熵」這個概念?究竟什麼是華為之熵?華為靠什麼來熵減?
  • 任正非的深刻體悟:痛苦本身並無收穫!
    永遠不要讚美苦難,歌頌痛苦。 曾有人問任正非,那些比您年輕四十歲的人,沒有您這樣的經歷,沒有您經歷過的苦難,您怎麼看待這一代人? 任正非很不喜歡這個說法,他強調這種邏輯是有問題的: 不是要把苦難作為必修課,如果人們都要經歷苦難,社會追求什麼呢?
  • 任正非管理思想的精華竟然是:熵!
    任正非在一次與人民大學黃教授交流管理話題時,黃教授把熱力學第二定律發給了他。任正非發現,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有著同樣的規律。對於企業而言,企業發展的自然法則也是熵由低到高,逐步走向混亂並失去發展動力。因而,任正非經常把華為和滅亡兩個詞關聯起來,就不足為奇了。從此,任正非在考慮企業管理時,會把熵増作為一個重要視角。2.
  • 任正非:熵減的過程十分痛苦……
    而在華為的組織管理當中,任正非曾多次提及「熵增、熵減」的概念。「我們一定要加強中、高級幹部和專家的實踐循環,在循環中擴大視野、增加見識,提高能力。這就是熵減。能量消耗掉了,糖尿病也不會有了,肥胖病也不會有了,身體也苗條了,漂亮了,這就是最簡單的耗散結構。……你們吃了太多牛肉,不去跑步,你們就成了美國大胖子。你們吃了很多牛肉,去跑步,你們就成了劉翔。都是吃了牛肉,耗散和不耗散是有區別的。所以我們決定一定要長期堅持這個制度。」
  • 傅盛管理三段論:不以戰術的勤奮 掩蓋戰略的懶惰
    金山網絡CEO|傅盛最近三年來,我們公司每年業績增長120%+,在企業管理上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跟得上,我總結了一個「管理三段論」:一、目標,一定要把自己的目標作為自己思考的第一要素,多花時間想清楚目標;二、路徑,梳理出如何實現這個目標的整個路徑;三、資源,評估通過這個路徑實現目標所需要投入的核心資源。
  • 任正非:活下去是華為的最高綱領
    任正非最近又說了一句話:過去我們說,活下去是華為的最低綱領;現在變了,活下去是華為的最高綱領。 正因如此,華為的核心員工都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憂患意識。當一個企業對死亡這個命題有了深刻解讀,危機到來時就不會感覺那麼痛苦了,會坦然應對。
  • 才是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最大秘密深度好文
    任正非在一次與人民大學黃教授交流管理話題時,黃教授把熱力學第二定律發給了他。任正非發現,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有著同樣的規律。對於企業而言,企業發展的自然法則也是熵由低到高,逐步走向混亂並失去發展動力。因而,任正非經常把華為和滅亡兩個詞關聯起來,就不足為奇了。從此,任正非在考慮企業管理時,會把熵増作為一個重要視角。2.
  • 任正非:華為幹部的個人品德、素質是企業進步的最重要的要素!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了任正非的一句話,「幹部的個人品德、素質是企業進步的最重要的要素!」這是任正非在《不做曇花一現的英雄》中提到的觀點。做企業要唯才是舉,任人唯賢。人才如利刃,如果沒有措施,就會傷到自己。有人說可以通過規章制度和文化價值觀去監督、控制、改變,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能夠想出辦法鑽空子的人才比比皆是。任正非對此洞若觀火,所以他才那麼重視華為管理層,特別是高級管理幹部的個人品德和素質,以此來掌控組織的平穩發展。
  • 任正非:我就是在苦難裡「泡大」的!
    任正非並不喜愛這個說法,他強調這種邏輯存在問題:不是要把苦難作為必修課,如果人們都要經歷苦難,社會追求什麼呢?誰不想尋求快樂和幸福呢?,沒有人會想讓自己尋求磨難和苦楚,便是那些稱頌磨難的人,也不會想要經歷磨難。
  • 任正非談管理:功夫在詩外,用「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功夫在詩外」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經常會講起的一個典故,這則典故源於宋朝大詩人陸遊在晚年給他兒子傳授寫詩經驗時寫的一首名為《示子譎》詩中的一句:「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陸遊想以此詩向兒子傳授詩歌創作秘訣。
  • 學會三段論,你就擁有了福爾摩斯一樣的能力
    在邏輯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推理:是人都會死,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會死。這種推理形式叫做三段論,創始人亞里斯多德,非常簡單。但通過它推理,我們可得出可靠的結論。亞里斯多德帶著他的徒弟們,拿著三段論打開了各類學科的大門,影響了歐洲兩千多年。所以不可輕視,需虛心學習。
  • 任正非:我的思想是灰色的
    基於灰度理論的灰度管理哲學無疑為經營管理者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可實踐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更重要的是,灰度觀為我們觀察、洞察和把握這個灰度的管理世界提供了新的視角。所以,有灰度的人一定是很痛苦的,或者說它一定經過了痛苦的思考與修煉的過程。任正非的獨到之處在於,他沒有基於自己的性格特點來管理華為,而是基於灰度理論,把作為個體的個人的性格與作為企業領袖的任職資格完美地灰度到一起,把自己性格上的缺點與性格的優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天衣無縫地形成一套系統的經營管理哲學,灰度管理理論就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 3分鐘教你學會「三段論」邏輯推理
    愛國者的話是最有價值的,所以我的話是不錯的,我的話既然不錯,你就是賣國賊無疑了!」看完這段話之後你有什麼感覺?是不是被這種「神邏輯」雷到了啊?其實這段「神邏輯」是大約100年前,魯迅先生在一篇文章《論辯的靈魂》裡諷刺當時很多人的論辯邏輯的。
  • 創業學任正非,不可不知「耗散結構」
    如果讓我只說一個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核心密碼,我應該是提到「耗散結構」。任正非曾表示,「華為一定要避免封閉系統。我們一定要建立一個開放的體系,特別是硬體體系更要開放,不開放就是死亡。」任正非提倡、鞭策華為人努力奮鬥,賺很多的錢,年底時候「豬」養肥了,就把錢分一部分給員工,分一部分給研發,這樣「豬」就被殺掉、分掉了。然後下年想吃豬肉,就不得不繼續努力「養豬」,以此倒逼自身去艱苦奮鬥。這也是一個對抗熵增的過程。什麼是熵增呢?
  • 任正非最深的憂慮
    請允許我詳細引述任正非先生的訪談,以證實上述所言不虛。文章來源:【衛國一兵】對原文作者表示敬意!1對於任何國家和民族的復興和強盛,人才是最重要的任正非如是說,我講兩個故事,二戰時的德國和日本。德國因為不投降,最後被炸得片瓦未存,除了雅爾達留下準備開會,其餘地方全被炸成平地。
  • 邏輯推理——直言三段論
    邏輯學中的推理分為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性原理出發推出特殊性結論的推理思維。演繹推理又稱為三段論。三段論是由兩個前提和一個結論構成。演繹推理分為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因而三段論也分為直言三段論、假言三段論和選言三段論。先說直言三段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