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重來一次,但沒有來生」!任正非:熵減的過程十分痛苦……

2020-12-05 老方說

「熵」是一個物理學量,它是一個通過運算推導出來的量。其物理意義代表系統的無序程度。無序程度增加,是熵增;反之則是熵減。

而在華為的組織管理當中,任正非曾多次提及「熵增、熵減」的概念。

「我們一定要加強中、高級幹部和專家的實踐循環,在循環中擴大視野、增加見識,提高能力。這就是熵減。萬物生長是熵減,戰略預備隊循環流動是熵減,幹部增加實踐知識是熵減,破格提拔幹部也是熵減,合理的年齡退休也是熵減……」

在任正非看來,熵減就像是一個怠惰的胖子通過身體鍛鍊而取得健康強壯體魄的過程。

要保持華為的競爭力,「熵減」運動必不可少。

只有循環流動起來,才能熵減。

「你每天去鍛鍊身體跑步,就是耗散結構。為什麼呢?你身體的能量多了,把它耗散了,就變成肌肉了,就變成了堅強的血液循環了。能量消耗掉了,糖尿病也不會有了,肥胖病也不會有了,身體也苗條了,漂亮了,這就是最簡單的耗散結構。……你們吃了太多牛肉,不去跑步,你們就成了美國大胖子。你們吃了很多牛肉,去跑步,你們就成了劉翔。都是吃了牛肉,耗散和不耗散是有區別的。所以我們決定一定要長期堅持這個制度。」

一個有前途的企業一定是要有個耗散結構,不如此,企業就會必可避免的走向僵化,看看柯達、摩託羅拉等企業的衰落,不就是因為它們組織內部循環流動的不足、無法做到「熵減」嗎?

任何一個組織都是如此,新陳代謝是規律,但對「陳舊」的一方來說,它們可是不這樣想的。比如在一個企業當中,總有一群老人佔著位置,你對他們說騰出位置給新鮮血液才能讓企業有競爭力,但他們明白這個道理,可他們作為既得利益群體,已經是沒有辦法自己終結自己的。

「水從青藏高原流到大海,是能量釋放的過程,一路歡歌笑語,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泛起陣陣歡樂的浪花。遇山繞過去,遇窪地填成湖,絕不爭鬥。」

一江春水向東流,可它們若流到大海再不回來,人類社會就死了。

當我們用水泵把水抽到高處的時候,是用外力恢復它的能量,這個熵減過程多麼痛苦呀!水泵葉片飛速地旋轉,狠狠打擊水,把水打向高處,你聽到過水在管子裡的呻吟嗎?——我聽見過「媽媽我不學鋼琴呀!」,「我想多睡一會。」,「媽媽痛,好痛呀!我不要讓葉片舅舅打我呀!」

古人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經過多少的血淚試煉才得出的經驗教訓。

問一問你自己,你是想要少年時吃苦頭好一點,還是老年時候吃苦頭好一點?

「人的熵減同樣。從幼兒園認字、彈琴;小學學數學;中學歷史、物理;大學工程;又碩士、博士,考試前的不眠燈光……。好不容易畢業了,考核又要受打A、B、C,末位淘汰……的擠壓。

熵減的過程十分痛苦,十分痛苦呀!但結果都是光明的。從小就不學習,不努力,熵增的結果是痛苦呀!

——我想重來一次,但沒有來生。」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來,我們要在年輕的時候養成熵減的習慣,這對我們這一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也不要把「熵減」這個詞看得太嚴重,你也可以把熵減看作是「混亂」、「無序」、「怠惰」,這樣說不定更好理解。

關鍵不是名詞的「相」,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所思所行。

人和自然界,因為都有能量轉換,才能增加勢能,才使人類社會這麼美好。

最後,希望你能忘掉上面所有,就像《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跟張三丰學太極拳一樣,得其意、功在身就好。

生命就在於奮鬥,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其他意義呢。

相關焦點

  • 從華為熵減,看職場進化
    華為人力資源策略裡提到了華為熵減理念,目的是要防止企業員工惰怠,激活企業活力,促進企業持續發展。對於職場人士,在職場生涯中也會出現懈怠的時候,那麼通過熵減,可以讓我們不斷進化,成為佼佼者。熵的含義:熵的概念最早起源於物理學,用於度量一個熱力學系統的無序程度。熱力學第二定律,又稱"熵增定律",表明了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
  • 任正非大力推崇的「熵減」究竟是什麼?
    摘要:華為之熵,光明之矢,「熵減」為何能解決華為中年危機?2017年9月份,華為總裁辦發布了《華為之熵,光明之矢》的內部學習郵件,文章系統闡述了任正非思想中的「熵減」理論。實際上,早在2012年,任正非就陸續在多篇文章和講話中提到了「華為之熵」的概念。
  • 從燒腦大片《信條》到任正非管理理念:熵減,到底是什麼?
    熱議最高的還是其他動作片裡沒有的「奇觀」,比如收回槍膛的子彈,向內「爆破」的地雷和炸彈,逆向行駛的飛機……《信條》其實就是描述的時空穿越,只不過沒有時間機器。電影的理論基礎,就是熱力學定律。德魯克把熵引入管理學: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對抗熵增。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研究熵,在國內超前地將其作為企業發展之道。華為的發展不是偶然的,任正非開創性的管理思想和戰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華為的「熵減」之路
    熵減的耗散結構諾貝爾獎獲得者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結構的概念,所謂耗散結構就是一個遠離平衡的開放系統,通過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在耗散過程中產生熵減,讓系統從無序轉向有序。生命為什麼存在?因為生命體是一個耗散結構,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活動,如新陳代謝,增加負熵,使自己維持在一個穩定而低的熵上,生命就延續了下去。
  • 從熵減理論思考如何提升學習能力
    012017年9月份,華為總裁辦發布了《華為之熵,光明之矢》的內部學習郵件,文章系統闡述了任正非思想中的「熵減」理論。實際上,早在2012年,任正非就陸續在多篇文章和講話中提到了「華為之熵」的概念。任正非在與2012實驗室的座談中,第一次公開在內部提到了熵。他說「自主創新就陷入熵死裡面,這是一個封閉系統」所以華為是非常反對封閉式的自主創新,因為封閉意味著熵死,難以真正做到創新。關於為什麼能不能封閉,任正非接著這樣解釋:「我們為什麼要排外?我們能什麼都做得比別人好嗎?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和任正非都推崇的熵減到底是什麼?
    德魯克把熵引入管理學: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對抗熵增。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研究熵,在國內超前的將其作為企業發展之道。華為的發展不是偶然的, 任正非開創性的管理思想和戰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如何進行熵減、保持活力?
  • 36氪領讀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和任正非都推崇的熵減到底是什麼?
    編者按:本文整理摘編自華為大學所著《熵減:華為活力之源》,原標題:《熵減——激活組織和組織的人》,作者:陳黎芳。 熵減,組織和個人的高效秘籍。 熵減的過程是痛苦的,前途是光明的。——任正非 近期最熱門的院線電影非《信條》莫屬。
  • 「增熵」是什麼鬼?為什麼任正非會如此強調
    是我在這兩天刷爆朋友圈的《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講話》中注意到的一個詞,文中任正非是這麼說的:」堅持奮鬥的目標與方向,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堅持創新不動搖,絕不允許隊伍熵增。「那麼這個熵增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任正非要用到這個詞?
  • 華為常說的「熵增熵減」到底是什麼?
    「熵減」被認為是企業的活力之源,防止熵增實現熵減,是華為管理的導向用語。 但是,除掉熵理論的標籤,直接面對華為管理的實際舉措,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引起我的關注:華為用熵理論做的事,其實是另外一種理論體系的任務,即心理科學中的社會動機理論。 可以說,華為在用熵理論的手幹社會動機的活,如同電影《非誠勿擾》中葛優的臺詞所描述的情況,「寶馬的車插了奔馳的標」。
  • 任正非管理思想的精華竟然是:熵!
    魯道夫·克勞修斯發現熱力學第二定律時,定義了熵。自然社會任何時候都是高溫自動向低溫轉移的。在一個封閉系統最終會達到熱平衡,沒有了溫差,再不能作功。這個過程叫熵增,最後狀態就是熵死,也稱熱寂。熵原本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概念,卻被任正非用於研究企業的發展之道,是貫穿任正非管理華為的思想精華。
  • 每一個老闆都要理解的企業哲學:熵減
    任正非是第一位把熵的概念引到企業管理中並系統闡述的企業家。他在華為大學內部出版的第一本書《華為之熵光明之矢》中,作了一段「萌」序:熵減的過程是痛苦的,前途是光明的。水從青藏高原流到大海,是能量釋放的過程,一路歡歌笑語,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泛起陣陣歡樂的浪花。遇山繞過去,遇窪地填成......
  • 華為常說的「熵增熵減」到底是什麼?
    在華為的管理語言體系中,熵概念相關的理論佔有重要地位。「熵減」被認為是企業的活力之源,防止熵增實現熵減,是華為管理的導向用語。03熵減與成就動機關於熵減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任正非大量的管理論述入手。在遭受美國的極限打壓後,任正非的許多管理論述被發掘呈現在公眾面前,成為關注的熱點。
  • 產品經理之熵減思維
    假期閒來無事翻閱了華為內部學習郵件《華為之熵,光明之矢》,文章系統闡述了任正非思想中的「熵減」理論,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理論,華為將熱力學理論引入到公司治理系統,作為公司運作和管理的一個獨特思想。筆者讀完之後受益匪淺,回首自己的工作經歷和感悟,筆者覺得產品經理更需要熵減思維。那麼熵減思維是什麼?
  • 任正非的經營哲學和華為的核心邏輯
    1850年,德國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首次提出了「熵」的概念,他在研究中發現,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從有序到無序,最終沒有溫差,不再做功。這個過程叫熵增,結果是熱寂,也叫熵死——這也被稱為熱力學第二定律。
  • 熵!才是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最大秘密深度好文
    魯道夫·克勞修斯發現熱力學第二定律時,定義了熵。自然社會任何時候都是高溫自動向低溫轉移的。在一個封閉系統最終會達到熱平衡,沒有了溫差,再不能作功。這個過程叫熵增,最後狀態就是熵死,也稱熱寂。熵原本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概念,卻被任正非用於研究企業的發展之道,是貫穿任正非管理華為的思想精華。
  • 任正非為何總唱衰華為?因為有個魔鬼名叫「熵」
    我們通常把這種水分子無序運動的狀況稱為布朗運動,就是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隨機性的運動。我看到有人寫博客說,「星期天待在家裡頭沒事,我只好在家的附近做布朗運動」,也就是在閒逛。熱力學有兩個定律,第二定律聽起來跟第一定律有點矛盾。
  • 《熵減:華為活力之源》—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熵減》。熵是來源於物理科學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概念,熱力學第二定律又稱熵增定律。熵增表現為功能減弱直到逐漸喪失,而熵減表現為功能增強。熵的概念是貫穿任正非華為管理思想的精華。雖然華為是近兩三年才開始講熵,但成立30年來,華為的文化和制度一直都是符合熵理論的。
  •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看懂電影時間:2020-09-05 11:47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
  • 生活中的熵增定律&信息維度的熵減
    其實就是這種熵(混亂度)在不斷增加的過程。 (1)假如一個孤立系統沒有外力做功,則它會越來越亂(熵越來越大)。 例:如果房間無人打掃,只會越來越亂(無序化)。 (2)想要這個封閉系統變得有序,則需要保持開放,要有外部做功。
  • 如何讓熵減成為我們的活力根源︱多向度
    ——《與任正非的一次花園談話》(2015)首先,我們看看宇宙之熵。這種沒有任何深度的,無腦的網絡文學,他憑什麼掙這麼多錢?人家有沒有價值這個東西我們不好評價,但有這麼多人拿錢去投他的票,那就說明他為網友們創造了價值。但我想說 「唐家三少」的艱苦奮鬥的精神,他寫了十幾年的網絡小說,這麼多年堅持每天都要寫8000字。這是什麼概念?我不知道大家做不做文字工作,每天交付8000字是極其高的工作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