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正非大力推崇的「熵減」究竟是什麼?
模型左邊列的是遠離平衡和開放的耗散結構,是熵減的。華為這臺活力引擎的軸心就是客戶,是否為客戶創造價值是用來判斷有序無序、熵增熵減的標準和方向。我們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來理解這個模型。從幼兒園認字、彈琴到小學學數學,從中學歷史、物理到本科、碩士、博士,考試前的不眠之夜……好不容易畢業了,又要接受ABC的考核、末位淘汰等的擠壓。熵減的過程十分痛苦,但結果都是光明的。人和自然界,因為都有能量轉換,才能增加勢能,才使人類社會這麼美好。熵減:激活組織和組織的人熵增會伴隨企業發展始終,像一些疾病一樣無法根治。熵減就是激活組織和激活組織的人。
-
華為的「熵減」之路
企業也是同理,要想持續生存就要逆向做功,不斷熵減,讓組織保持活力,才能延續生命。一個企業要熵減,首先就要打開封閉的系統,開放外界,吸收先進的管理、流程、文化等,再通過一系列做功的動作,耗散掉多餘的能量,不斷優化流程,內部流動人才等,耗散掉多餘的能量,從組織中清理出去。這樣這個系統才會遠離平衡,維持在低熵狀態,持續生存下去。
-
從華為熵減,看職場進化
前一段時間,和朋友一直在聊華為這家企業,我們有聊到華為的成功因素之一是他的人力資源管理。華為人力資源策略裡提到了華為熵減理念,目的是要防止企業員工惰怠,激活企業活力,促進企業持續發展。對於職場人士,在職場生涯中也會出現懈怠的時候,那麼通過熵減,可以讓我們不斷進化,成為佼佼者。
-
會做「熵減」的人,生活質量都很高!
消極的勢能像細菌生長華為企業曾經用熵的定律來管理組織。認為所有的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總要與無序的能量做鬥爭,很多企業成功後,開始變得臃腫、懶散、渙散,組織效率低下,目標停滯不前,認真做事的人變少了,不思進取的人變多了,壞的東西不斷侵蝕滲透進來,破壞了積極的勢能,這就是「熵增」的表現,由有序自發向無序發展。為了逆轉「無序」狀態,就需要集聚更多的力量勢能來改變。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和任正非都推崇的熵減到底是什麼?
任總在與華為廣州辦事處、網絡能源產品線和人力資源部員工的晚餐會上都講過一句話,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他說,「華為公司的勝利是人力資源政策的勝利。公司的人力資源政策,接下來要朝著熵減、激活組織的方向做變革,要鼓勵衝鋒,防止惰怠。」
-
晉商程田青談「熵減」:企業經營管理要警惕「熵增」現象
我們一直在探討,這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企業的經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我們談了如何保障現金流以及供應鏈的安全?孫教授一再提醒我一定要保證六個月的現金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我們應對疫情的路徑及對策。大年初七一上班,我就組織集團經營班子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十五講》。《馬克思主義哲學十五講》,其中有兩個觀點:第一個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
-
產品經理底層內核之——熵減思維
本文主要對熵減思維進行了分析思考,主要談談這幾點:熵減原理、為什麼要抵抗熵減、熵減思維在產品工作中的體現。作為一個畢業沒有從事本專業的工科生,工作後我經常會想,大學所學的東西除了提高了我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還有沒有其他用處?
-
企業管理的終極本質-熵 怎麼理解?|歐賽斯理念
這個字看似和我們的生活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實恰恰相反,熵其實和我們平時的工作、學習、公司企業的管理都是息息相關的。混亂程度簡單地說熵是衡量我們這個世界中事物混亂程度的一個指標,「熵」的通俗理解就是「混亂程度」。一個系統的混亂度越高它的熵就越高。系統由有序轉變為無序的過程是熵增。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就是熵減。
-
《熵減:華為活力之源》—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在任正非看來,所有的管理、經營的行為都是為了防止組織生命力的衰弱,抵擋組織從有序趨於無序,避免組織逐漸走向衰亡。01、認識熵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熵增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家企業都是如此。而企業首先應該做的就是熵減,也就是增加企業的生命力。
-
我對熵原理的理解
從熵的意義上講,這個沙堡的熵值很低。但是,維持這個沙堡形狀不變的成本很高,一個系統要實現熵減,需要額外施加外力,克服熵增之餘,再實現系統熵值的降低,這是一個逆著熵值做功的過程。負熵就是熵的對立,熵代表的是無序,而負熵表示的則是有序。我相信,在自然界中一定存在著和熵增相反的能量控制機制,只是還無法清晰地說明這種機制。 熵增與熵減,看似是相反方向,但某些時候,又只是一線之隔。大自然中的許多植物、動物,都有一個共同且鮮明的特徵,那就是對稱。宇宙的根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宇宙平衡的造就,在於宇宙存在對稱。
-
當代置業張鵬:地產企業再往後發展要熵減 別熵增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當代置業張鵬: 地產企業再往後發展要熵減,別熵增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曉蘭)12月9日,「地產迭代 人居煥新」第16屆新銳人居獎頒獎論壇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拉開序幕,在「科技+數字,
-
36氪領讀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和任正非都推崇的熵減到底是什麼?
公司的人力資源政策,接下來要朝著熵減、激活組織的方向做變革,要鼓勵衝鋒,防止惰怠。」 1 一切事物發展的自然傾向,都是從有序走向混亂無序,最終滅亡 熵減,這個概念來源於物理學。能量就是有效能量加上無效能量構成的,有效能量可以做功,無效能量就是無法再利用的能量。熵就是無效能量的一種度量方式。
-
當代張鵬:地產企業再往後發展要熵減 別熵增
,最近我對於「熵」這個字感興趣,什麼是熵?熵就是無效能量、熵就是混序,因為當代一直是做科技地產,這些年我們進了47個城市,我們發現城市「熵」越來越多,比如說能耗巨大,城市管理非常低價,這一年我大約跟40個城市相關的政府部門做它的AI和VR的雲平臺的時候突然發現各個部門,交通、養老、政府服務全部都是各自為政的,所以我們就得出這麼一個結論,這個地產企業再往後發展要熵減別熵增。
-
產品經理之熵減思維
也就是說封閉系統的熵是一直增加的,無效的能量一直在增加,如果不增加有效能量,能量就無法做功,最終系統就會熵死,人、自然界都是如此。比如,一杯加滿冰的水,如果什麼都不做,冰很快就會融化變成常溫水。人也是一樣,整天吃喝不鍛鍊身體,要健康長壽也是奢求。就像任正非說到:小到一株草,大到一個社會,其實都可以用熵這個概念來解釋。
-
進化的方向 ——熵減
演化僅僅是隨著時間推移生物發生的變化,沒有方向性,進化是擇出其中進步的部分進行研究,是有方向的,進化的方向是熵減。細胞的DNA發生突變,主要表現在其後代身上,經過競爭和自然選擇,形成了進化。DNA突變的方向性是不明顯的,細胞沒有主動適應環境的進化,其進化是在大量突變試錯中篩選出來的。
-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
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看懂電影 看過《信條》的觀眾們,從電影中看到了很多非常專業的詞彙,比如時間鉗形運動、熵增熵減、曼哈頓計劃要素過多,這些一般人接觸不到,還有人說明白什麼是熵增熵減的人,都能看懂這部電影 原標題:《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
-
任正非:熵減的過程十分痛苦……
「我們一定要加強中、高級幹部和專家的實踐循環,在循環中擴大視野、增加見識,提高能力。這就是熵減。萬物生長是熵減,戰略預備隊循環流動是熵減,幹部增加實踐知識是熵減,破格提拔幹部也是熵減,合理的年齡退休也是熵減……」在任正非看來,熵減就像是一個怠惰的胖子通過身體鍛鍊而取得健康強壯體魄的過程。
-
從燒腦大片《信條》到任正非管理理念:熵減,到底是什麼?
德魯克把熵引入管理學: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對抗熵增。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研究熵,在國內超前地將其作為企業發展之道。華為的發展不是偶然的,任正非開創性的管理思想和戰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切事物發展的自然傾向 都是從有序走向無序,最終滅亡熵減,這個概念來源於物理學。能量就是有效能量加上無效能量構成的,有效能量可以做功,無效能量就是無法再利用的能量。熵就是無效能量的一種度量方式。
-
從熵減理論思考如何提升學習能力
其實,小到一株草,大到一個社會,其實都可以用熵這個概念來解釋。一個人,如果不吃不喝也不動,很快會走向死亡。一個企業,如果不能持續創新和進步,很快就會被淘汰,最終走向滅亡。03在這個物理學的概念裡,既隱藏著企業最終的發展趨勢——熵死,也同樣提供了解藥。
-
意識的進化即智慧的進化,就是一個信息熵減的過程
即使外部的刺激並非是電磁波,如機械刺激或者化學刺激,但都通過生命體內的功能機制轉換成量子比特序列信息。這個理解以後也會用到人工智慧上。假如說第一個具有生命屬性的「東西」,僅僅具有吸收外部物質和能量的功能,但不能感應電磁波,那這個生命屬性的「東西」還不具備驅使外部環境熵減的能力,也就是說還不能稱之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