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製藥廠的未來:開啟智能製造之旅》摘譯

2020-12-04 賽迪研究院

2020年8月,德勤發布了《生物製藥廠的未來》報告。在最新一期賽迪譯叢中,賽迪智庫消費品工業研究所對該報告進行了全文翻譯。

報告分析了生物製藥企業當前面臨的來自四個方面(人員、流程、資產和網絡)的挑戰,對未來智能工廠建設提出了應對策略。報告認為,相關企業都應積極地開展改革嘗試,並儘快構建智能工廠建設的戰略,同時本著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和快速推廣的原則,有機地利用機器人技術、人工智 能(AI)和物聯網(IoT)等技術,以更靈活的方式生產安全、高質量和更具性價比的藥品。

目 錄

一、生物製藥業面臨挑戰

二、構建改革嘗試

三、創建智能工廠戰略

四、打造智能工廠

五、結論

生物製藥業面臨挑戰

生物製藥製造廠家實現高質量製造面臨四個方面挑戰

雖然單個生產環節實現了高度自動化,但整個生產流程卻需要人工幹預才能實現。

必須對產品的質量和安全進行嚴格把控。

仿製藥或生物類似藥迅速進入市場,從而導致原研藥企業收入和利潤迅速下降。加之技術的快速變革和短暫的產品市場生命周期,令投入巨資的製藥業生命周期相對較短。

許多生物製藥企業需要藉助合作才能完成藥品生產,其間必然涉及產品的運輸,需要具有較強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構建改革嘗試

生物製藥廠實現向智能工廠的轉變,有兩方面工作非常關鍵。一是針對精選領域進行數位化方案試點,將幹擾限制在一定程度。二是建立穩健、可行的商業案例,明確展現智能工廠有望帶來的收益。

對於生物人員流程製藥企業來說,智能工廠如下五個關鍵特徵能帶來極大收益:

連接性:整合運營、業務系統、供應商和客戶數據,可提高上下遊工藝的透明度,從而提升效率。

透明性:數據實時可視化使整個網絡更具透明性,有助於進行更明智的決策。基於角色的視圖、預警和通知以及實時跟蹤和監視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預見性:智能工廠可以根據歷史數據和實時數據預測未來結果,這賦予從業人員預測與響應能力,從而做到未雨綢繆。

敏捷性:智能工廠可以在無需過多幹預的情況下適應生產計劃和產品變化。

最優化:智能工廠通過工藝流程自動化及資產同步化,幾乎無需人工幹預就能實現可靠運行。

創建智能工廠戰略

智能工廠戰略應涵蓋四個方面內容

1數位化基礎

數位化基礎包括可以擴展到更高級能力的平臺、應用程式和技術工具,以及業務流程和層次體系,以便充分利用每個平臺的獨特功能。所有平臺、應用和工具都應穩定和標準化,以便能共享重要信息或交易。

2數據流動

順暢、實時的信息交流有助於提高生產率和數據完整性,這對車間平穩運行至關重要。連通性還可以打破信息孤島,從而實現職能間的相互協作以及端到端的信息透明度。

3面向未來工作

未來工作包括確定生產車間的特定角色,闡述智能工廠的發展如何賦予人們直觀、便捷的工具。同時,還需分析新工藝將如何影響各相關方。制定計劃、加強交流,並確保人們擁有共同願景。

4預計數據對決策的作用

將工廠和企業平臺生成數據加以融合,有助於發現通過新工作流程進一步優化運營的途徑。利用物聯網傳感器和機器學習等技術,生物製藥生產企業可將相關數據用於智能工藝監控、先進運行方案、有的放矢地維護和其他高級功能。

打造智能工廠

智能工廠方案看似繁冗複雜,但是,應從大處著眼,利用各種手段全面改善智能工廠的各項能力;還應從小處著手,穩紮穩打;此外,還應行動迅速,將智能工廠及時發展為一個生產網絡。只有這樣,生物製藥企業才能實現智能工廠預期的收益。

1從大處著眼

首先,人們應努力設想數位化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彌補企業運營不足。例如,生物製藥車間的操作員通過相互協作和主動獲取生產車間數據能夠迅速作出反應,從而防患於未然,減少生產故障時間,實現其價值。採用不同的方法,針對不同環境合理運用各種工具及特性,並思考各自未來的變化趨勢。

2從小處著手

有了宏偉願景,下一步就是建立試點充當數字孵化器。在這裡,可以在受保護的狀態下對小型商業案例(例如對單一資產、生產線或工廠進行數位化管理)進行試點。在生產車間,相關概念的驗證必須能為一項或多項縱向指標帶來切實的性能改善,以便給領導層樹立信心。

例如,可圍繞交接和操作協作對生物製藥人員績效和降低人為錯誤率進行簡單的概念驗證,以加深對大量藥品原料生產進步的了解。如果這類概念被證明行之有效,則可以將其擴展到整個工廠網絡。

3快速推廣

一旦證實試點具有商業價值、較長壽命周期、可維護性以及滿足評審相關要求,就應該將其加以推廣。

結 論

本文核心是列出了啟動智能工廠的三個基本步驟。一是構建改革案例,並闡明智能工廠的預期效益。二是制定戰略,闡明智能工廠的數位化基礎、數據流動、未來工作流程,以及預測數據對決策的意義。三是通過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和快速推廣,由幾個特定領域快速推廣至整個企業,從而打造智能工廠。

同時,智能工廠的每個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通用性, 且每個都很重要,具體包括五個方面:數據、技術、流程、人力資源、安全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ccid-2014」

相關焦點

  • 歌禮製藥:助力開啟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紀元
    從2020年11月24日開始,21世紀經濟報導推出系列專題「進階的杭州——產業鏈招商發現之旅」,計劃推出十八期。該系列報導由杭州市投資促進局和21世紀經濟報導聯合策劃執行。該系列報導聚焦杭州生物醫藥、航空製造、集成電路等新製造業計劃的核心產業,對重點企業進行實地探訪,配合視頻+文字的報導形式,挖掘企業背後的故事,展現創業者們對各自所在產業領域的探索、發現和成果,也試圖呈現如何將重點產業鏈打造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主脈的杭州路徑。今天第9期報導,讓我們聚焦生物醫藥產業,聚焦歌禮製藥。
  • 智能製造包括哪些行業_智能製造十大未來行業趨勢
    3.自組織與超柔性 智能製造系統中的各組成單元能夠依據工作任務的需要,自行組成一種最佳結構,其柔性不僅突出在運行方式上,而且突出在結構形式上,所以稱這種柔性為超柔性,如同一群人類專家組成的群體,具有生物特徵。 4.學習能力與自我維護能力 智能製造系統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知識庫,具有自學習功能。
  • P-MEC China 2017——為中國製藥工業4.0提供源動力
    來源: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   發布者:中國生物工程雜誌   日期:2017-05-02   今日/總瀏覽:1/1746 中國製藥裝備行業是中國醫藥工業的發動機和心臟,也是國家製造業水平的體現。
  • 預登記現已開啟,2021「追光」之旅我們為您安排!
    2021慕尼黑上海光博會將以 「智能光製造」為展出主題,為光電人帶來2021開春大秀。截止目前,展會已吸引近1,000家國內外有序參展企業,總展出面積達63,500平方米,較上屆展會提升20%。   2021慕尼黑上海光博會預登記現已正式開啟,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觀展,即可輕鬆獲取展會電子胸卡,免費參觀中國光電行業的年度聚會。
  • 東華原自動化煎藥中心,開啟智能製藥新時代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提倡和推動下,「智能+」越來越多地深入到各行各業。新時代裡,中醫藥也搭載了現代化列車,市場對「智能+中醫藥」的碰撞亟待開發,中外對中醫藥製備的現代化充滿期待。
  • 微生物+人工智慧:開啟新一代生物製造
    這是人工智慧技術在工業菌株設計方向的成功案例,驗證了其科學理論基礎,也將為人工智慧與傳統生物產業的互作融合打開新局面。  現代生物製造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化工、材料、醫藥、食品、農業等諸多重大工業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OECD預測,到2030年約有35%的化學品和其他工業產品來自生物製造。
  • 我國生物製藥研發現狀分析
    目前生物技術藥物是指應用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抗體工程及細胞工程技術製造用於治療、預防和診斷的藥物,它主要包括治療性多肽,蛋白質,激素,酶,抗體,細胞因子,疫苗,可溶性受體以及核酸類藥物等。與世界先進國家的生物製藥產業相比,我國的生物製藥產業還處在發展初期。那麼目前世界生物製藥研發的現狀如何?我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方向又在哪裡?
  • 卸任中國生物製藥CEO 正大製藥董事長退位?
    卸任中國生物製藥CEO 正大製藥董事長退位? 來源:賽柏藍 • 2020-08-26 09:46:34 第三批集採,中國生物製藥也有多個品種中標,且都降幅明顯,未來如何應對集採帶來的銷售額萎縮,如何獲得更廣闊的市場,將是新任CEO需要考慮的問題。
  • 百洋製藥零缺陷通過美國FDAcGMP檢查,劍指中國仿製藥尖端製造
    百洋製藥有限公司近期零缺陷通過美國FDA的cGMP和PAI(產品批准前檢查)現場檢查,成為國內仿製藥製造企業走向國際化市場的一員,未來將把中國的仿製藥帶向國際水平。    百洋製藥零缺陷通過美國FDA的cGMP現場檢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是國內仿製藥製造企業面前的一道大門檻,也是國內企業的仿製藥一直以來無法匹敵原研藥的原因之一。為了實現快速的發展,中國湧現了一批以研發、技術建廠的藥品製造企業,抓住國內製藥行業的改革契機,對準國際市場,百洋製藥有限公司就是一個放眼全球,提升中國藥品製造的例子。
  • [公告]振東製藥:山西振東安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新廠建設項目可行性...
    [公告]振東製藥:山西振東安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新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時間:2012年08月08日 21:31:32&nbsp中財網 山西振東安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新廠建設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 Y1227-04 山西省醫藥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證書編號:041124-sj 二○一二年八月·太原 山西振東安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 新廠建設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 Y1227-04
  • 【智能製造】以三體智能解讀智能製造三個範式
    既然是以「三體智能模型」來解讀智能製造的三個範式,那麼筆者首先簡介《三體智能革命》的若干基本概念。   《三體智能革命》是第一本旨在反映智能科技革命成果、預測新工業革命趨勢、探討智能社會基本原理的未來學著作。
  • 2021年我國製藥裝備發展的重要方向,值得關注!_製藥裝備,醫藥-製藥網
    助力我國從製藥裝備大國走向製藥裝備強國,是藥機人奮鬥的目標,在2021新的一年開啟之際,製藥裝備發展的重要方向正受到業內的關注。 製藥裝備 (圖片來源:製藥網)   設備集成化   傳統製藥裝備往往不注重工藝的連續性,難以滿足現代製藥生產的需求。
  • 沃特世生物製藥高端會議圓滿落幕,共話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未來,沃特世將一如既往地提供關鍵分析技術和全方位服務支持體系,與產業界、學術界、科學監管機構密切合作,為大灣區成為世界生物醫藥產業高地的國家戰略提供助力。沃特世華南及渠道區域運營總經理於笑然先生致歡迎辭分析科學技術——為生物醫藥「保駕護航」大會上,百奧泰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劉翠華博士做了 「分析科學技術發展在生物醫藥領域的見證和展望」的主題報告。
  • 製藥環保與潔淨
    緊跟行業發展脈搏,深耕製藥全產業鏈CPhI & P-MEC China深深紮根於中國醫藥行業不斷前行的發展浪潮中,不斷延伸與拓展展示領域,已發展成為覆蓋製藥原料、輔料與劑型、製劑、天然提取物、生物製藥、合同定製、動物保健、中間體與精細化工、防疫物資、製藥機械、包裝材料、實驗室儀器、製藥環保與潔淨、醫藥物流、醫藥自動化與信息化十五大細分板塊,貫穿製藥全產業鏈的貿易平臺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之旅,期待中國分享月壤數據
    華輿訊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 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作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俄羅斯(蘇聯)對中國此次航天發射任務十分關注,多家媒體對此進行報導。
  • 全球首個採用GE KUBio™的喜康生物製藥工廠在武漢落成並投產運營
    生物醫藥作為一種現代療法,正在被廣泛視為有效應對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挑戰的重要手段。根據市場預期,生物仿製藥市場將在中國顯著增長,有望從2009年的4400萬美元增至2019年的3.5億美元 。國務院提出的《製造2025》規劃中,生物醫藥和相關醫療設備被列為重點關注的關鍵產業之一。
  • 新基建創造智能製造新機遇:2020聯想先進位造創新思享會成功舉辦
    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2020年,越來越多製造業企業選擇擁抱數位化趨勢,從而具備了變危為機的硬實力;乘著智能製造的東風,聯想企業科技集團選擇深圳這個全球製造業的名片,與行業合作夥伴、製造業客戶一起,探討智能製造的趨勢與價值。
  • 泰林生物,行業領先的製藥裝備供應商
    第二,重點剖析個股:泰林生物-行業領先的製藥裝備供應商業務:主營業務以微生物檢測與控制技術類儀器和製藥裝備的研製和銷售為主:泰林生物是國內微生物檢測儀器領域的先行者,在細分行業中處於領導地位。實控人:葉大林和倪衛菊夫婦控制公司66%的股份表決權,葉大林擔任公司董事長,倪衛菊擔任公司的董事;上下遊情況,上遊是鋼鐵、機械、電氣行業,下遊以製藥企業為主產品銷售方面直銷和代銷各佔一半近幾年以來,公司1年內的應收帳款基本上維持在90%左右的較高水平
  • 豐華生物海外遊學之加拿大篇
    豐華生物海外遊學之加拿大篇
  • 方大集團東北製藥「雙循環」裡挖潛力
    東北製藥2006年起投入近60億元,先後建成了製劑、原料藥兩大生產基地。其中,原料藥生產基地佔地91萬平方米,是國家大宗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智能製造示範工廠,主要產品全面向公司下遊製劑產業鏈延伸。  除了擁有「原料藥+製劑」一體化優勢,東北製藥還擁有醫藥商業(批發、連鎖)、醫藥工程(醫藥設計、製造安裝)、生物醫藥等多個業務板塊,覆蓋醫藥研發、製造、分銷全產業鏈條,形成了醫藥上下遊產業及服務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