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現譯「中國」、「瓷器」。陶瓷最初被稱為「Chinaware",直譯:中國陶瓷製品,稱為瓦片(古代以陶器製作的陶器,可稱為「瓦片」)。後來省略ware瓷器為china,china獲得瓷器的意義已經是清末的事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公元前三世紀的秦朝。在法語中,「秦」被稱為「Chine,」,變成為英語後被稱為「China」用小寫開頭的 china則指「瓷器」。西方人認為中國是瓷器的起源國。
英文「china」既是「中國」,又是「瓷器」。而「japan」既是「日本」,又是「漆器」。由此可見,瓷器和漆器是中國和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經典工藝。
漆器是一種將從漆樹中提取的汁液塗好幾層在木材上,讓木器散發出美麗的光澤的工藝品。這項技術從中國和韓國傳播轉移到了日本。
日本人發現漆樹上的樹液塗在木器上可以保存很長時間,並感受到了黑色獨特的莊嚴美。因此,在漆器方面做了許多努力,大量的漆器在跨洋貿易開始後被出口到西方。日本漆器精湛,裝飾精美,獨創蒔繪術和描金漆,逐漸為世人所知,Japan成為漆器的英文名,並用來代替日本。因此,歐洲人誤以為漆器是日本的特產,所以漆器被稱為「japan」。
日本漆器工藝在世界享負盛名,「japan」一字除了解作「日本」,亦為漆器之意。日本漆器的特點是以金、銀為裝飾圖案,即所謂的「蒔繪」,鑲嵌在漆液中的金、銀碎片,經乾燥後再推動光化處理,呈現最豪華的金銀色彩。有時與蝸牛、銀絲、參金嵌入圖案的花、鳥、草或吉祥圖案,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