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親親小編,今天我又來給大家介紹美食了!
我今天要介紹的是什麼菜呢?沒錯,就是這道螞蟻上樹啦,是不是看起來就好好吃?
螞蟻上樹,又稱肉末粉絲,是四川和重慶的特色傳統菜餚之一,是一道典型的川菜。
它的名字是因為肉末粘在粉絲上,看起來像螞蟻在樹枝上爬行,所以得名螞蟻上樹。
眾所周知,川菜是我國四大傳統菜系之一,也是後來的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國各種菜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涵蓋了多種美食,包括家常的、非家常的、簡單和複雜的,幾乎所有的美食都無一例外的好吃。
川菜原料豐富,調料多樣,菜式多樣,以善用辛辣調味品而聞名。川菜以其獨特的烹飪方法和濃鬱的地方風味而聞名於國內外,融合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善於吸收,善於創新。
它的很多代表菜我們都吃過,像是魚香肉絲、酸辣海蜇頭、四川辣子雞、香辣小龍蝦、棒棒雞、泡椒鳳爪、宮保雞丁、椒麻浸鱸魚、麻辣鱔魚、夫妻肺片、辣子雞丁、麻婆豆腐、尖椒炒牛肉、四川火鍋、麻辣香水魚、回鍋肉、東坡肘子、燈影牛肉、口水雞、酸辣土豆絲、香辣蝦、板慄燒雞、麻辣牛柳、香辣蝦等等等等。
這道螞蟻上樹也是一道典型的川菜,味道同樣非常的不錯。
我們做這道菜的時候,通常以粉絲和肉末為主料,輔以胡蘿蔔、生薑、蔥、豆瓣醬等製成。
烹飪後,味道清淡、滑爽、可口,顏色鮮紅,風味格外不錯。
據說這道菜的起源與元代劇作家關漢卿筆下的人物竇娥有關。
秀才竇天章為上朝應舉,在楚州動身前將女兒竇娥給債主蔡婆婆作童養媳。竇娥在蔡家孝順婆婆,侍候丈夫,日子還算過得去,但是在她嫁給丈夫後不久,他就死於疾病,她的婆婆也病倒在床上。
竇娥用她瘦弱的肩膀承擔了家庭的重擔,當她為婆婆請醫求藥的時候,她也想方設法做一些美味的飯菜來照顧婆婆,她的婆婆也逐漸好轉。
但因為坐吃山空,家裡經濟緊張起來,竇娥硬著頭皮去肉鋪賒帳,賣肉的說:"你前兩次的錢還沒還,我不能再賒帳給你。"竇娥豪言相求,賣肉的被纏不過,才切了一小塊肉給竇娥。
這麼一小塊肉能做什麼呢?竇娥有些發愁,她思考的目光落在櫥櫃頂上,正好看到一把粉絲,她靈機一動,取下粉絲,用開水泡軟了,又把肉切成肉末,加上蔥姜下鍋爆炒,加上醬油和粉絲翻炒了一會兒,最後加上青蒜絲和胡椒粉起鍋。
躺在床上的婆婆問:「竇娥,你做的什麼菜這麼香?」「是肉末炒粉絲。」隨著話音,竇娥便將菜端到了床前,婆婆在動筷子之前,發現粉絲上有許多黑點子,她咪著老花眼問:"這上面怎麼有這麼多螞蟻?"當她知道其中原委,並動筷子嘗了一口後,不由得連連誇讚,還說,這道菜乾脆就叫"螞蟻上樹"吧。
說完了小故事,咱們再來說一下食材。
豬肉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和其他營養物質。
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副食品,它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的作用,對於病後虛弱、產後血虛、面色發黃、面色消瘦的人,可作為營養滋補產品使用。
豬肉是餐桌上最重要的動物食品之一,由於纖維相對較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含有較多的肌內脂肪,烹調後的肉味道特別鮮美。
在家畜肉的營養價值中,豬肉的蛋白質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燉過後,豬肉的脂肪含量也會減少。
豬肉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可以讓身體感覺更強壯。
豬肉富含優質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半胱氨酸來促進鐵的吸收,可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然而,肥豬肉膽固醇和脂肪含量高,所以不適合多吃,而肥胖的人和血脂較高的人則不適合多吃。
好了,現在我們正式來做菜吧!
食材:豬瘦肉、粉絲;
調料:食用油30克,醬油1大匙,料酒1大匙,豆瓣醬2/3大匙,白糖1小匙,精鹽1小匙,味精1/2小匙。
製作步驟:
1.將粉絲用溫水浸泡並清洗。
2.將瘦肉洗淨,切成肉末。
3.蔥切成蔥花。
4.鍋內放油,燒熱後加入肉末,放入少許豆瓣醬炒幹肉末,再加入粉絲炒勻,調入料酒、醬油、白糖、鹽和味精炒勻後即可。
製作小貼士:此菜要速炒,時間長了粉絲容易粘連,影響菜餚口感。
好了,我們今天的美食介紹說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大家喜歡,還請多多關注收藏轉發!
如果有想要學習的菜餚呢,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評哦,小編會做的話,一定不會吝嗇教大家的,不會做就等學會了再來教大家~
我們下期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