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之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2021-01-08 小貝談

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心理學十一大理論

皮亞傑通過「對偶故事法」的觀察實驗,觀察兒童的活動,用編造的對偶故事同兒童交談,考察兒童的道德發展問題。他認為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經歷了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提出了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兒童的道德判斷》),他律水平和自律水平是兒童道德判斷的兩級水平。皮亞傑認為,10歲以前兒童的道德發展處於他律水平,即對道德行為的判斷主要依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準;10歲以後,兒童的道德發展進入自律水平,即兒童對道德行為的判斷大多依靠自己的內在標準。

皮亞傑把兒童的道德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我中心階段(2—5歲),又稱前道德階段

自我中心階段是從兒童能夠接受外界的準則開始的。這時期兒童還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環境區別開來,而把外在環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規則對他來說不具有約束力。皮亞傑認為兒童在5歲以前還是「無律期」,顧不得人我關係,而是以「自我中心」來考慮問題。往往按自己的想像去執行規則,規則對他的行為不具有約束力,沒有義務意識,在遊戲中沒有真正的合作。

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5、6歲~8歲),又稱權威階段

兒童服從外部規則,接受權威指定的規範,把人們規定的準則看作是固定的、不可變更的,而且只根據行為後果來判斷對錯,而不會考慮行為的動機。有人稱該時期為道德現實主義或他律的道德。

第三階段:可逆性階段(9—10歲),又稱自律道德階段

可逆性階段的兒童已不把準則看成是不可改變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間共同約定的。兒童一般都形成了這樣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話,規則是可以改變的。兒童開始意識到自己與他人間可以發展互相尊重的平等關係(「你讓我遵守,你也必須遵守」),規則也不再是權威人物的單方面要求,而是具有保證人們相互行動的、互惠的可逆特徵。同伴間的可逆關係的出現,標誌著品德由他律開始進入自律階段。

這一時期也稱作自律期,也就是自主期。道德發展到這個時期,不再無條件地服從權威。能把自己置於別人的位置,判斷不再絕對化。有人稱該時期為道德相對主義或合作的道德。

第四階段:公正階段(11、12歲以後),又稱公正道德階段

公正階段的公正觀念是從可逆的道德認識脫胎而來的。他們開始傾向於以公道、公正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能夠根據他人的具體情況,基於同情、關心來對道德情境中的事件作判斷。

皮亞傑認為,品德發展的階段不是絕對孤立的,而是連續發展的。兒童品德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應用時加以界定只是為了研究的方便,並不表明發展的連續統一體的中斷。

知識回顧:

心理學理論之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一)

心理學理論之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心理學理論之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

小編為夥伴們分享「教師招聘知識」,「教師資格證考試知識」等。

記得收藏、分享喲

有道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相關焦點

  •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之前我們學習了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本次小編帶領大家來詳細學習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論。科爾伯格的理論是對皮亞傑理論的繼承和發展,他們兩者都承認道德發展是一個固定不變的順序,都是從特殊到一般,從自我為中心到逐漸關注他人的利益。但兩者也有區別,學完之後你就會發現科爾伯格所描述的階段比皮亞傑更具體、細緻,而且他反應了一些道德認知的社會內容,更具有現實意義。
  • 第二節: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
    (一)認知發展與教學的關係14湖北大學前,14畫北簡,16天津簡,17肯島大學篇,1夏ら皮大學簡,18閩南論1.提供活動為了增進學生的活動經驗,教師要為他們提供大量的、豐富的、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認識到兒童思考問題的方式與成人不同,並根據當前兒童認知水平提供適宜的學習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4.認識兒童認知發展水平的有限性教師需要認識各年齡階段兒童認知發展所達到的水平,遵循兒童認知發展順序來設計課程,這樣在教學中就會更加主動。
  • 心理學理論之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對人格進行全面而深刻研究的心理學家,他的「人格三結構」理論是第一個完整的人格理論。他不僅注意到了人格的多層次性,而且率先提出了人格中的欲望、動機等非理性的無意識因素的存在和影響,這大大豐富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他的研究深入了人的內心世界,直面了人性的真實,這比以往的心理學對人的內心世界的認識更深刻。「人格三結構」理論的提出標誌著西方人格心理學的開始。
  • 簡述皮亞傑兒童認知發展的四階段理論
    簡 述 皮 亞 傑 兒 童 認 知 發 展 的 四 階 段 理 論皮亞傑將兒童心理發展分為:1.感知運動階段(0~2 歲)2.前運算階段(2~7 歲)>3.具體運算階段(7~11 歲)4.形式運算階段(11~15 歲)這四個階段之間是密切聯繫的,它們之間的順序不會顛倒,也不能省略。
  • 皮亞傑、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論重難點梳理
    品德是一個人內心的品質,是一個人心理方面的特診,是心理學研究對象。2品德的心理結構道德認識對道德規範的認識品德結構的核心道德情感伴隨道德認識而產生的情感如對忠臣的崇拜,對佞臣的討厭道德意志能否堅持、抵禦誘惑道德行為與道德有關的行為衡量道德品質的標誌品德發展的階段理論題型:客觀題、簡答題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 大連甘井子教師招聘考試常考人物薈萃之皮亞傑
    皮亞傑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也是我們大連市甘井子區教師招聘考試的常考人物之一,考查內容主要圍繞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和「道德發展階段論」展開,多以單選題或多選題形式考查,多是事例反選類的理解性題目。所以,各位同學在備考之時,不僅要識記皮亞傑的相關理論,更要深入來理解,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接下來,讓我們來一起學習皮亞傑的相關理論。
  • 教育心理學必考知識點——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這個知識點在教師考試中必考的內容,大多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每年考到2-3題,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考試平率比較高,其次是形式運算階段。考題比較靈活,因此需要對每個階段的特點都要有清晰的把握並且能熟練的運用,並且掌握這個知識點還能促進對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的理解。
  • 孩子沒道德觀念,巧用兩種心理學主流道德理論,提升娃認知水平
    很顯然此時孩子的道德觀念已經出現了問題,當他們缺乏道德觀的時候,自然就會做出一些無法被人們容忍的事情。當然我們要承認,孩子的道德發展有一定的規律性,家長必須遵循他們的發展規律,巧用兩種心理學主流道德理論,提升孩子的認知水平。
  • 教育心理學之學習理論重要人物考點總結
    在整個教師招聘的考試工程中,教育心理學的學習心理部分佔據了試卷很多的版塊,而考生往往會由於人物多理論多,很多知識點容易搞錯。現在可以將教育心理學裡學習理論中相對重要的人物與理論進行總結,這樣可以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
  • 2016年考研心理學:心理發展的基本理論(一)
    摘要:對考研心理學中的發展心理學有了大概的了解以後,接下來就是學習與其相關的一些基本理論了,這部分知識比較龐雜,2016考研的學生需要注意   摘要:對考研心理學中的發展心理學有了大概的了解以後,接下來就是學習與其相關的一些基本理論了,這部分知識比較龐雜,2016考研的學生需要注意學習方法
  • 心理學常考實驗大匯總
    在整個心理學的學習過程中,對於很多學生而言除了那些晦澀難懂的心理現象之外,最令學生們頭疼的便是五花八門的心理學實驗了,對於實驗部分很多同學表示記不住哪一種理論匹配哪一個實驗,所以今天就給大家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希望對於備考教師招聘的考生有所助益:1.深度知覺:吉普森與沃克的「視崖實驗
  • 2020國家教師資格證筆試 _高頻考點之「柯爾伯格道德發展理論」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國家教師資格證筆試 _高頻考點之「柯爾伯格道德發展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之「柯爾伯格道德發展理論」   一、含義
  • 教育心理學四大理論整理版,輕鬆考過教師資格證
    (2)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就是促進學生向下一個發展區進步。
  • 如何培養孩子道德觀?巧用2種心理學道德理論,提升孩子認知水平
    但你必須有做人之道。"道德是一個人在世界上活著的最重要原則,也是決定一個人人生走向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道德教育格外重要。一個孩子若是沒有道德觀念,那麼在他的人生中,他又該如何自處?同事家的寶寶妮妮,十分聰明可愛。但是同事從來就不太看重妮妮的道德教育,只是一味的強調"要學習好"。
  • 2017心理學考研背誦要點:青少年社會性發展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個體從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發展現象,通常與教育心理學放在一起,二者所佔分值約為70分。對於這一門科目,考生都明白花費太多時間會得不償失,但不背誦又會痛失分數,所以在這一科的複習上要抓住重點知識。下面分享心理學考研需要背誦的知識要點,一起來看下!
  • 心理學中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具體有哪些內容?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被公認為20世紀發展心理學上最權威的理論。所謂認知發展是指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知及面對問題情境時的思維方式與能力表現,隨年齡增長而改變的歷程。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01幼兒階段【感知運動階段( 0—2歲左右 )→前運算階段( 2—6、7歲 )】(1)感知運動階段( 0—2歲左右 )僅靠感覺和動作適應外部環境,應付外界事物。語言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
  • 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八種理論,你都了解嗎?
    廢話不多說,回到本書,本書首先介紹了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八個基本理論,我將其稱為「八大門派」,然後又分別從感知覺、語言、記憶、情緒、智力、自我、道德等諸多方面詳細剖析了兒童心理的形成與發展,內容稍顯重複、囉嗦、枯燥。關於本書,咱們簡單介紹下八大門派,有個了解就OK了。
  • 教育心理學理論流派之建構主義
    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對教育心理學中很多教育理論流派有太多的不理解,這也造成了學生學習的障礙。其實在學習中,我們應該把每種理論都要分清楚,弄明白,知道每種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的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他們的核心內容。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教案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教案一、教學目標此部分內容是教師招聘考試心理學部分非常重要的考點,考察的可能性非常大,考生對此部分的內容需要達到掌握並運用的程度。首先,對於四個階段的序列需準確識記;其次,對於每個階段兒童發展的具體特點也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最後,要結合每個階段的發展對兒童認知發展的過程有整體的認識。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掌握四個認知發展階段的具體名稱;理解每個階段的具體特點;把握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兩個階段的重點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