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中國氫彈貢獻了一生,被美國人稱一人可以比上十個軍

2020-12-04 大國將令視頻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在上世紀,中國剛剛建立的時候,受到了來自世界其他大國的威脅和壓迫。迫於此,中國為了自保,開始大力研發原子彈和氫彈,其中又以氫彈研發最為困難。但時勢造英雄,就在這關鍵時期,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于敏便是其中之一。他為中國氫彈事業貢獻了自己的一生,以至於在後來被美國人稱他一個人可以比上十個軍。

在當時的中國,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優秀的科研人才也都紛紛出國尋求更好的發展空間。但于敏不同,這位中國真正的英雄幾乎一生沒出過國,自北京大學畢業以後一直致力於科學技術的研究,此時的北大不比現在,有各種高級研究裝備供他使用,和各種科研資料,來提高研究水平。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于敏也依然堅守在科學研究的第一線,同時參與了原子彈的工作,並取得了重要成就。

而在面對氫彈研究時,卻遇到了重重困難,研製進度一直停滯不前。就在這關鍵時期,于敏臨危受命,接受了對氫彈研究的工作,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于敏和其他一大批科學家克服巨大的困難,戰勝了一個個困難研的究問題,終於完善了氫彈的理論模型,製造出了威力更加強大的氫彈,使中國在面對其他核大國時也更加有底氣,成功的保衛了我國的國防安全。

最後,于敏也因此被授予兩彈一星的功勳稱號,而被廣大人民所知。以至於美國人都稱他一個人就能比得上十個軍,即使生前隱姓埋名,但我們也不能忘記,他是中國真正的英雄。

相關焦點

  • 致敬于敏:與死神三次擦肩而過的氫彈之父,一生都在為國家奮鬥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裡,想要取得一席之地,軍事實力直接決定了國家地位,核武器是很多國家追求的,擁有核武器,對其他國家也會形成震懾力,可是當今世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少之又少,中國算是其中一個,中國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可謂是非常艱難,研究的科學家——于敏,曾經與死神三次擦肩而過,他的一生都在為國家奮鬥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曾28載隱姓埋名
    他是誰,他就是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的于敏!他的一生目前為止只有兩次公開露面,一次是1999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勳授獎,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他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他隱姓埋名幾十年,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他的一生,只有兩次公開亮相:一次是1999年,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另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他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崇高的榮譽背後,是于敏為我國氫彈研製和國防尖端事業鞠躬盡瘁、敬業奉獻的一生。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2020-09-05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1年前的今天,設計原子彈氫彈的兩彈元勳鄧稼先因輻射致癌病逝
    留學美國名校普渡大學,不到兩年,拿到博士學位,年僅26歲,人稱娃娃博士。僅9天後,就決定回國效力,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核武器研究的秘密工作中。在蘇聯專家撤出的極度困難下,他領導設計了原子彈和氫彈,獲得成功。從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顆氫彈,美國用了7年零3個月,蘇聯用6年零3個月,法國是8年零6個月,英國用了4年零7個月,中國只用了2年零8個月。
  • 中國為何能保存人類僅存30枚氫彈?這位科學家美國都恨透了
    縱觀世界戰爭歷史,沒有什麼事是一顆原子彈解決不了,如果有,那就是兩顆,1945年,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直接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如果再有那就是一枚氫彈,提到中國氫彈的研製,大家現在都會想到一個人,他就是中國氫彈之父于敏,由于于敏沒有任何留學經歷,因此被稱為「國產土專家一號」。
  • 「非著名科學家」于敏逝世 他從不以「中國氫彈之父」自居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發布這條訃告時,在于敏的名字前加了8個身份,每一個都熠熠生輝: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核武器事業重要奠基人、「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技獎、改革先鋒稱號、全國道德模範稱號獲得者。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兩彈一星元勳僅剩3人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官方微博  28年隱姓埋名  「願將一生獻宏謀」  從北京大學畢業後,于敏被被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從絕密到解禁
    他已經高度近視,略有些背駝,頭上華發稀疏。他便是中國的「氫彈之父」于敏。10多年前,連于敏這個名字都是絕密,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於當時的解密程度有限,許多史實還沒有公開。15年過去了,許多不可以說的也可以說了。
  • 認識鄧稼先、錢學森和于敏貢獻的不同
    ,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當時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Dan A. Kimball)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歸國後,他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飛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並任命他為委員。
  • 于敏與氫彈(四)壯志已酬 | 袁嵐峰
    我們現在可以自由地研究各種科學,研習各種藝術,追求各種樂趣,都離不開于敏和他的同事們提供的保護,無聲而強大的保護。如果用四個字來形容于敏的一生,就是:壯志已酬。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于敏的一生,就是:無憾。註:風雲之聲內容可以通過語音播放啦!
  • ...弘揚科學家精神丨中國「氫彈之父」于敏:他的名字曾絕密二十八年
    為繼承這份彌足珍貴的財富,中國科協與人民日報合作,開設「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專欄,刊登科學家的故事。其中,既有為祖國作出重要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也有優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期待在全社會營造熱愛科學的氛圍,匯聚建設科技強國的精神力量。在1988年被媒體報導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是誰,更少有人了解他在做什麼,連他的妻子孫玉芹都說:「沒想到老於搞這麼高級的秘密工作。」
  • 世界氫彈僅兩種:美國T-U構型和中國于敏構型
    中國著名核物理學家、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傑出領軍人之一的于敏院士榮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也是此次唯一獲得該獎項的科學家。  于敏是新中國氫彈研究中的關鍵核心人物。他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1965年10月,在于敏的親自組織和部署下,氫彈理論得以突破。
  • 國際上是如何知道中國氫彈是獨特的「于敏構型」的?
    核武器的威力讓我們看到了它的威脅,所以我國也是提出砸鍋賣鐵也要研製核武器的口號,如今世界上有核武器的國家也僅有5個,而中國便是其中之一,核武器是國家的機密,那麼世界是如何知道中國的氫彈是「于敏構型」呢?
  • 氫彈于敏構型阻礙中國核武研發?揭示中子彈進展
    實際上從美國的第一顆氫彈和中國的第一顆氫彈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從技術上,中國的首枚氫彈比美國的首枚氫彈可以說大大前進了一步,美國的首枚氫彈完全是一個核爆炸裝置,幾十噸重的一個傢伙,根本不具備實際使用或者說不具備實戰價值。  而中國的第一枚氫彈,應該說它的小型化已經做到了相當好的程度,第一枚氫彈就具備了實際投送、實戰的這樣的一個基礎水平。
  • ...他的一生影響了整個中國,而影響他一生的竟然是一節物理課!
    28年前的今天,一顆巨星隕落,他的一生影響了整個中國,而影響他一生的竟然是一節物理課!他說:「我看這個名字起得好,但不能光是身體強壯,『三強』還可以解釋為立志爭取德、智、體都進步。」在父親錢玄同的肯定下,從此以後,「錢秉穹」就正式改名為「錢三強」了。
  • 滿屏彈幕送別「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網友留言致敬國家功臣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23日電(記者 方瑞)「我一想到『臨危受命』四個字,我就想哭。」「您一路走好,國之重任吾輩扛得起!」1月22日,「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得主、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不能來現場的網友們通過網絡送別於老,寄託哀思,紛紛在于敏故事短片中以彈幕形式留言「國士無雙」「於老一路走好」。目前僅嗶哩嗶哩視頻網上就已出現給於老的一萬餘條彈幕留言,大家以特別的方式,一同送英雄最後一程。網友通過彈幕送別于敏。
  • 對中國歷史貢獻最大的七個人,你認同幾個?
    周公攝政七年,完善了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和嫡長子繼承制,這些制度以血緣宗法為基礎,把國家和家族聯繫到一起,對周朝的統治和中國的封建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賈誼稱周公為黃帝之後、孔子之前第一人。姜子牙:百家宗師。姜子牙人稱姜太公,武王伐紂的謀主,齊文化的締造者,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于敏: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28載隱姓埋名,填補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實現了氫彈突破和武器化——于敏,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對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1926年,于敏生於一個天津小職員家庭,從小讀書愛問為什麼。進入北大理學院後,他的成績名列榜首。
  • 中國研究愛滋病學者第一人,與病毒博弈一生,他是吳尊友的恩師,他是...
    (黎潤紅提供)□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周韻曦攻克鼻咽癌早診難題,遏制愛滋病在中國泛濫,為SARS疫情防控提供專家建議,引進中國首個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作為中國科學家首次榮獲國際權威的「公共衛生終身成就獎」……出於對人民健康的高度負責,在自己持續了一生的科研工作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毅創造了眾多令世人矚目的奇蹟,也拯救了無數生命。
  • 美國人:他幫中國在作弊 !造氫彈速度開了掛,完全歸結一個人
    在上個世紀60年代以前,中國完全處於核大國的威脅之中。1964年在羅布泊,中國終於引爆了國產原子彈。可在這個時候,氫彈早已被製造出來了。原子彈這種只靠鏈式反應釋放能量的武器在氫彈面前就顯得很小兒科。這時候,全世界都明白,自己國家的命運是被主宰還是主宰他國的命運完全在於氫彈的擁有。這時候全世界就像發瘋了一樣的製造氫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