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兜鈴酸為何致癌?千百年來當成寶,方才知道是毒藥
7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韓澤廣團隊的研究指出,馬兜鈴酸導致小鼠肝癌,呈現劑量依賴性即馬兜鈴酸劑量越大,引起肝癌的時間越短,並且腫瘤越大。 在這篇文章中,生物學研究者、《知識分子》專欄作者商周帶領大家回顧科學家們是如何一步步發現馬兜鈴酸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的。
-
媽媽從小讓我們吃的東西,居然是致癌的毒藥?再不知道就晚了
感冒咳嗽了可以吃它來治病,沒病時也可以拿它下飯,少了它這日子就缺少了一種味道……但是魚腥草真的有那麼好嗎?魚腥草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草藥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乾燥地上部分。性辛,性寒,歸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之功效。但是,有人卻說它……是毒藥!
-
馬兜鈴酸,及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和中草藥!
其實,馬兜鈴酸和癌症之間的關係,早已被嚷嚷了很多年,只是之前一直沒有實錘。最早引起人們警惕的,是馬兜鈴酸和泌尿系統癌症的關係——馬兜鈴酸早在2001年,美國藥品食品監督局(FDA)就發出過警告,提醒消費者不要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產品。
-
馬兜鈴到底是啥?中醫竟將「毒藥」這麼來用......
1990年,比利時服用減肥中藥「苗條丸」的時髦女性中大規模出現此類腎病,通過對此減肥藥展開持續關注和研究,學者發現該藥是在被加入了一種中藥粉「廣防己」之後才湧現出100多病例的。然而「廣防己」中含大量馬兜鈴酸,他推測應是這種物質對腎臟產生了損傷。1993年,Vanhererghem將這項研究發表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
-
中藥馬兜鈴,一種「毒藥」兩種對待
1999年,中國腎臟學專家黎磊石院士也注意到了馬兜鈴酸的腎毒性,他所在的南京軍區總醫院報導了3例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關木通導致腎臟損害的病例。由於在中國中藥的應用很廣,且缺乏有效的中藥不良反應監測系統,同時也無完整的腎臟疾病登記系統,當時馬兜鈴酸腎病的發病情況不詳,這些研究並未引起衛生部門的重視。
-
拿馬兜鈴酸說事的「中醫黑」陰風再起
拿馬兜鈴酸說事,2017年就開始了。當年10月18日,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刊發了一篇研究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肝癌相關性的論文。文章認為,馬兜鈴酸廣泛涉及我國及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肝癌發生,提示馬兜鈴酸可能是肝癌發生的重要風險因素。一篇普通的學術文章,卻被別有用心者利用,他們把矛頭直接對準了中藥,諸如「我國肝癌高發與含馬兜鈴酸的中藥相關」「中草藥導致肝損傷」「有毒中藥千萬別吃」等言論不脛而走。事實上,馬兜鈴酸與肝癌發生的相關性尚缺乏直接證據。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還能用嗎?
該文章稱,研究人員通過對全世界共計1400多個肝癌樣本的測序分析,發現中國樣本的馬兜鈴酸暴露印記明顯高於北美和歐洲的樣本,進而得出了亞洲肝癌的發生與馬兜鈴酸存在相關性的結論。那麼,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究竟還能不能用,如何看待中藥的安全性,迫切需要人們理清問題,走出誤區。何為馬兜鈴酸?危害有多大?
-
馬兜鈴酸致癌,這些中草藥、魚腥草還能吃嗎?
這篇論文用直接證據證明,馬兜鈴酸可以導致肝癌。而據微博上的消息說,魚腥草,正是含有馬兜鈴酸的物質之一。 馬兜鈴酸和癌症的關係,討論已久其實,馬兜鈴酸和癌症之間的關係,早已被嚷嚷了很多年,只是之前一直沒有實錘。
-
吃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就會得肝癌?權威機構發聲了
近幾年人們越來越崇尚我國中醫學,也會開始通過中藥材來調理身體,並且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中藥的毒副作用小於西藥,因此也會放心的服用中藥。在早前的研究中其實已經發現馬兜鈴酸帶有一定的腎毒性並具有致癌性; 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就有相關研究發現,某減肥草藥中含有馬兜鈴酸且導致女性出現腎損害的問題; 2003年,報導稱龍膽瀉肝丸中的關木通因為含有馬兜鈴酸而使患者腎臟受損; 2008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經將馬兜鈴酸歸類到一類的致癌物範疇
-
馬兜鈴:一類可怕的草藥! 丨 財知道
此前該減肥診所已營業15年,未出現過問題。1990年該診所改變減肥藥配方,用了兩種中草藥,其消費者中才突然出現腎衰竭患者。其中一種中草藥是馬兜鈴屬的防己。比利時研究人員懷疑防己就是禍首。實驗證明了他們的猜測,防己中的馬兜鈴酸能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消息傳出後,在世界醫學界引起了極大的震撼。
-
這些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不僅僅傷腎
臺灣科學家繼2013年確定馬兜鈴酸即相關毒性化合物導致腎癌的確切機制後,再發重磅研究成果,認為整個亞洲地區的肝癌高發或與含馬兜鈴酸及相關化合物的馬兜鈴屬及相關植物的廣泛藥用相關。AA廣泛存在於包括馬兜鈴屬和相關植物等傳統中草藥中。早在AA的腎損害得到確認後,國際社會迅速做出反應,1999年英國率先全面禁用所有含AA的中草藥,2000年WHO發出警示並指明AA是一種潛在的致癌物質,隨後的2001年到2005年間歐美以及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我國臺灣和香港,先後全面禁用所有含有AA的中草藥。
-
馬兜鈴酸毒性再引關注:雖然被認識 從來未解決
除此以外,中國內地 47%、東南亞 56% 的肝癌樣品,都發生過明確的「馬兜鈴酸突變」,而歐美的肝癌中只有不到 5% 和馬兜鈴酸有關。 和以往的中醫藥論戰不同,這回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轉化醫學》為反方站臺,它以《一種草藥的陰暗面》為標題,發表了這項研究,指出馬兜鈴酸能誘變肝癌——這已經是馬兜鈴酸第二次上封面了,早在1993年,馬兜鈴酸的腎毒性文章就榮登封面。
-
商周與《知識分子》:出道即巔峰?| 編輯部的故事
應《知識分子》編輯部邀請,《知識分子》專欄作者、免疫學學者商周回顧了他寫作的歷程,以及與《知識分子》的故事。那時我還沒用微信,也不知道公眾號,於是我把《該死的免疫系統》(該文獲得了2015年第四屆新語絲網絡科普獎)投給了國內一家知名的科普雜誌。這篇用擬人化的手法從病原體的角度來描述人體免疫系統的文字,我個人依然以為是自己的科普代表作之一。
-
不,馬兜鈴
圖片:木棉馬兜鈴這個大家族被拿來入藥的絕不僅僅只有上述幾種馬兜鈴,還有許許多多同科不同屬的植物,例如各種細辛、杜衡等等。無一例外的,它們都具有腎毒性的物質——馬兜鈴酸。令人聞風喪膽的毒藥90 年代初,歐洲發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比利時服用減肥中藥「苗條丸」的人群中,有一百多位婦女得了由腎纖維化導致的腎衰竭。
-
馬兜鈴們是食蟲植物嗎?
之後此昆蟲又被另外一朵馬兜鈴花的氣味吸引,又一次被禁閉,把花粉散播在柱頭上,替馬兜鈴完成了異花傳粉。AAs——蝴蝶的朋友人類的殺手在馬兜鈴屬、細辛屬等馬兜鈴科植物中存在著一種叫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s,簡稱AAs)的天然有機化合物。
-
馬兜鈴們是食蟲植物嗎?
有人觀察到,昆蟲會被關在馬兜鈴的花裡面,解剖馬兜鈴的花也常常會有昆蟲出現,加上馬兜鈴花被管怪異扭曲的形狀,這群植物常被人誤會是會食蟲的植物。其實,這還真是冤枉。馬兜鈴屬植物的花通常在清晨開放,開放時發出腐臭氣味,花基部的空腔內味道最濃。
-
由馬兜鈴酸毒性說開去——如何正確認識中藥毒性!
近日,關於馬兜鈴酸相關報導、各種熱議霸屏醫學界朋友圈。其中,不乏中醫同仁發表各種真知灼見。本來覺得此事不足辯,但作為中醫界的一份子,面對稍稍好轉的中醫氛圍,旋即又卷進巨大的爭議旋渦,又怎能置身事外呢?因此對馬兜鈴酸毒性、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中藥毒性這件事兒,有些不得不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