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說過一句話:「完美的相處關係,是窩在愛人的懷裡孤獨。」
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兩個人的生命能夠無縫貼合,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追求親密無間的關係,也需要一定的空間舔舐自己的靈魂。
仔細觀察周圍不幸的婚姻,大部分都是因為太不在乎私人空間了,沒完沒了地查崗、沒完沒了地囑咐,導致在關係裡被照顧的一方,被一張嚴密無縫的網緊緊裹住,那種窒息感只想讓人逃離。
在電影《十二夜》裡,張栢芝飾演的Jeannie對陳奕迅飾演的Alan無微不至,甚至在和朋友聚會的時候,還在想著Alan,給他打電話關心他。
或許有人看來,女方是太愛對方了,但把任何一個人放在Alan的位置,都會感到煩惱和無奈。
不可否認,所有成年人在戀愛初期都會有一定的「退行」行為,會擔心對方不愛自己,是不是在和別的異性搞曖昧,會恐懼害怕擔憂。
如果你們已經進入了婚姻,一方依舊持有這樣心態。那這樣的婚姻很難獲得真正的幸福,它沒有堅定的信任做基石,雙方也沒有強大的內在系統支撐,總有一天會死於嘮叨、懷疑。
據調查顯示,有超過半數以上的成年男人,下班回家之前都喜歡一個人在車裡抽支煙或者靜靜坐一會兒。
不為別的,就是想安安靜靜一個人待會兒,因為一回家就要扮演別人的丈夫、別人的爸爸、別人的兒子,他們也疲倦、也累。
每個人都需要個人空間,且這個空間不容被侵犯,如果一個人有意或無意侵犯另一個人的私密空間,一定會激發這個人的憤怒、怨恨。
這也是家庭矛盾衝突出現的原因,但因為披著愛的外衣,很多人在這樣做的時候根本意識不到。
這一現象在社會底層女性身上尤為顯著,因為傳統社會的價值觀灌輸女性不需要獨立強大,只需要依附男性就可以了。
她們自身沒有形成穩健強大的內核,在婚姻裡就會極度依賴對方,不斷侵犯對方的空間以確保自己的安全,最終造成供求不平衡的局面,痛苦緊隨其後。
有一個概念叫「空白效應」,原本是指在藝術創作中給讀者留下想像和再創造的空間。延伸到感情裡是說,兩個人在相處時,適當給對方留出獨處的空間和時間,能讓彼此的關係更加融洽舒服長久。
真正婚姻幸福的夫妻雙方一定懂得給彼此留空間,不會想要百分之百霸佔對方的全部時間,不會因為對方不在視線範圍內就疑神疑鬼。
就像舒婷在《致橡樹》裡寫的:你有你的銅枝鐵桿,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也像英勇的火炬。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這樣的相依相偎能夠讓彼此獲得長久的心安,不用天天黏在一起,也會對對方有足夠的信任,雙方不會因為過於窒息的愛而萌生退意。
婚姻本質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但彼此也是獨立的個體,如果一方把另一方勒的太緊,這段關係遲早會斷掉。那些幸福婚姻的擁有者,都懂得各過各的。
演員黃磊和孫莉一直是娛樂圈的模範夫婦,他們的愛情模式就是這樣。黃磊很忙,總是在外奔波,但孫莉並沒有因此自怨自艾,反而把生活安排的張弛有度,沒有因為愛人不在身邊就神經緊張。
黃磊曾說:「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很快樂,不在一起時,兩個人也會過得很好,會找到各自的快樂。」
這樣的婚姻狀態才是幸福的真正模樣,彼此互不幹涉對方的工作和生活,想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很想念對方的時候,就見上一面。
有人說,幸福的婚姻是在婚姻狀態裡過好單身生活。每段婚姻走到最後,都不出意外會變得平淡,沒有熱戀期時的撕心裂肺,就更要小心翼翼去維護,而不是仗著關係難以切斷而為所欲為。
婚姻、愛情、人性,這個世界上任何和情字沾邊的事,都非常脆弱,用各種方式去考驗它,是愚蠢的行為,它需要我們精心呵護。
- The End -作者 | 湯靡達參考資料:Fry, R., & Cohn, D. (2010). Women, men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marriage. Washington, DC: Pew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