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
函數f(x)=3x+4是個多項式函數(一次函數),則an=3n+4是個多項式數列,其實它是個等差數列。
因此,我們有第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等差數列是一個多項式數列。
當然,多項式數列的範圍比等差數列大一些。
類比等差數列,我們也可以考慮多項式數列的公差。
設一次多項式數列an=3n+1,則,公差為常數3
數學佬說:猜數學遠比證明數學更重要。於是我猜到第二個結論:
n次多項式數列的前後項之差為n-1次多項式數列
(前後項是我非常快意的表達,規範的描述應該是:每一項與前一項的差)
如何求多項式數列的前n項和?
我們發現,多項式數列
於是,我們求和時逐項求和就可以了。
們會背的公式有:(被老師逼的)
更高次的……我考試的時候選擇放棄!
別介,到了數學佬這裡,還讓你選擇放棄,那是我的錯了。
你不看下去,絕對是看不起我,覺得我寫不出你能看懂的數學嗎?
我們看
是怎麼算的,然後把方法同樣推廣即可。
我們發現,這個計算過程其實利用了更高一次(n+1)的展開式,再疊加即可。
用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計算
再代入已知的公式化簡即可!
依次往高次算,雖然計算比較繁瑣,但真的可以算出我們需要的任意次求和公式。
也正因為這個計算比較繁瑣,我們高考只敢要求最多到二次。(就算不會推導,背也背下了對吧。)
競賽也很喜歡玩這個,當然就不會局限於二次啦。
為什麼考試和競賽都喜歡,因為這個解法看上去非常帥氣,用到了二項式定理,還用到了疊加法,計算量又大能淘汰許多人。
但是,氮素,數學佬極度不喜歡這個解法!因為這個解法除了考試能考倒考生外,毫無用處。
我有更漂亮簡潔的算法。
下面是數學佬表演的時間了。
我們已經知道,如果f(x)是n次多項式,則f(x+1)-f(x)是n-1次多項式(見前結論二)
搞定!問題轉化成求高一次的多項式函數即可,解方程即可搞定,計算量小好多。
是不是爽很多,用一個解方程替代複雜的求和符號,合算到不要不要。
別急著點「再看」哦,我還有更漂亮更簡潔的解法。
我們發現,多項式數列an的前n項和也是一個多項式數列,但次數更高一次而已,因此我們完全可以用待定係數法直接求出來!
簡單粗暴,直截了當,豈不是獨孤九劍!
什麼?你覺得這個方程不好解,計算量比上一個解法只多不少。
好吧,我輸了。
拜託你點個「再看」。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就可以關注我們哦!我們致力於讓您不討厭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