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獻骨髓之後需要對病人「終生負責」嗎?看完長見識了

2020-12-04 黃黃小科普

捐獻骨髓之後需要對病人「終生負責」嗎?看完長見識了

隨著醫療技術的日新月異,許多疑難雜症都有了新的療法去治療,這些醫學科技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壽命。想當年,一個肺炎就會奪走人們的生命,肆虐全世界的天花也無情的奪走了多少鮮活的生命。但是人是有思想的蘆葦,即使我們的身體多麼不堪一擊但是通過我們對自然對生命的不斷研究和了解,許多曾今的絕症都有了新的新的治療方法,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造血幹細胞的治療方法,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骨髓移植。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就是造血幹細胞移植,多用於治療我們知道的白血病,以其各種血液腫瘤,再生不良性貧血症、重度地中海型貧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謝性疾病救命的根本治療方法。但是對於這樣的移植,許多捐獻者都會有很大的顧慮,一方面擔心它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擔心是否捐一次要對病人終生負責。

首先,我們來說說,骨髓移植是否安全。根據權威機構認證,骨髓移植對捐贈者的身體健康無任何影響,而且大家都知道,人體造血幹細胞是有很強的再生性的,假如一旦受到損失,它會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水平。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從原來的骨髓中抽取造血幹細胞的方法也逐漸被造血幹細胞移植所代替,其在捐贈時候痛苦更少,也不需要面對戳破骨髓的恐懼,就像是獻血一樣了。

其次,有些人擔心的所謂責任問題,骨髓捐贈完全是一種自願性行為。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家都對這方面管理的十分嚴格。假如以一種道德綁架的行為去強迫捐贈者去選擇承擔一些本不屬於自己的責任,那麼誰又會再去願意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呢?而且為了保證捐贈者的權利,有些國家出臺過相關規定,禁止同一捐贈者捐贈第二次骨髓。醫院也為了避免這樣不必要的麻煩出現,也明確規定,禁止捐贈者與被捐贈者在一年內見面。

其實大家都可以看到,想要找到合適的匹配型也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孩子,正遭受許多先天性疾病的困擾,本來他們可以與我們一樣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多彩,但是他們卻被無情的病魔所困擾。但是他們依然在堅持,用自己的微弱力量去對抗病魔,用自己的雙手去擁抱這個世界,所以假如我們能夠有餘力,去幫助他們吧,感受在無情病魔面前那人類內心的溫暖

相關焦點

  • 骨髓捐獻:「生命的守護者」挽救垂危病人生命
    骨髓捐贈周從7日開始,主要目的是使法國骨髓捐贈註冊表中能夠包含更具有多樣性的基因圖譜。•骨髓的作用是什麼?骨髓(和脊髓沒有任何聯繫)富含造血幹細胞,並且產生血液細胞。移植骨髓能治療嚴重的血液疾病,如白血病患者:病人的骨髓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健康」的骨髓。捐贈者和接受者之間的「身體機能身份證」應該是幾乎相同的。
  • 骨髓捐獻會影響健康嗎?
    近日,一則「倆哥哥拒絕捐獻骨髓」的新聞,引起熱議。「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兩位「哥哥」都配型成功,卻在節骨眼上反悔了。對於放棄捐獻骨髓的原因,兩位哥哥一方面覺得,骨髓移植的成功率較低,「只有20%~30%」,而且還有可能復發;另一方面,主要是擔心骨髓捐獻影響自己的健康,畢竟家裡還有老人孩子。
  • 捐獻骨髓,捐的是「髓」嗎
    原標題:捐獻骨髓,捐的是「髓」嗎(服務窗) 隨著醫學的進步,被診斷為白血病,不再像被判了死刑,超過70%的患者可以通過骨髓移植實現長期生存,而且骨髓移植能救治的疾病種類越來越多。但是,不少人存在誤解,一聽捐獻骨髓,就害怕不敢。骨髓移植,真的需要獻骨髓嗎?
  • 捐獻骨髓不會影響健康
    近日,國內多家媒體報導了一位來自山西的白血病女性患者,等待兩個均配型成功的哥哥捐獻骨髓,臨近手術時兩個哥哥卻反悔了,原因是擔心捐獻骨髓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骨髓移植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的對身體有影響嗎?  骨髓是人體的造血組織,成年人的骨髓分兩種: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能製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
  • 骨髓捐獻能反悔嗎?
    在白血病大學生吳志輝即將進行骨髓移植手術的關鍵時刻,兩個骨髓捐獻者都臨陣反悔,退出捐獻。而已進入移植倉的吳志輝,為了手術已接受大劑量化療,免疫系統已盡毀,如中途停止手術,將面臨生命危險。無奈之下,昨天中午,吳志輝的媽媽只好頂著風險與兒子進行半相合骨髓移植,成功率只有50%。
  • 妻子骨髓移植當天兩哥哥反悔,骨髓捐獻真的對身體有損害嗎?!
    近日,騰訊新聞所報導的《妻子骨髓移植當天倆哥哥反悔》一文一經發出,立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兩位哥哥因為顧忌到捐獻骨髓對人體的害處及手術不高的成功率,在本來該移植的當天選擇了放棄捐贈。那麼,捐獻骨髓真的會對捐獻者的身體造成傷害或後遺症嗎?
  • 獻血、輸血和骨髓捐獻,這些都安全嗎?
    那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真的安全嗎?有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中國老年學學會血液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委景紅梅給大家講解。 獻血會影響健康嗎?如果輸血確屬需要,應首先考慮病人需要什麼樣的血液,進行相應的成分輸血。 一般血液製品包括新鮮全血,紅細胞和血小板。成分輸血可以提高血的利用率,一血多用,節約用血。
  • 為什麼骨髓捐獻者和受捐者,最好不要見面?看完明白醫院良苦用心
    醫術在進步,有很多以前沒辦法救治的疾病也找到了醫治的辦法,就比如說白血病,之前患上白血病的人,都相繼去世了,然而現在只要找到合適的骨髓,就能夠救命,但是在醫院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捐獻者和接受者是不見面的,而且醫院也不會向他們說彼此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 闢謠特工隊|骨髓捐獻要刺骨穿髓嗎?
    據說哥哥反悔的原因是擔心骨髓移植之後,自己的身體會出現問題。和這兩位棄捐的男士一樣,說起骨髓捐獻,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刺骨穿髓」的場面,因此不免對骨髓捐獻產生恐懼感,認為一旦捐獻骨髓就會元氣大傷,甚至小命不保。事實上,骨髓捐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為了更好地推廣骨髓捐獻,現在已使用「造血幹細胞捐獻」這一更為專業的說法。
  • 【投票】無償捐獻骨髓 詮釋人間大愛——記仙下大學生村官雷響捐獻骨髓歷程
    2013年4月,雷響被告知與一名寧夏籍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接到通知後,他二話沒說便同意為該名患者無償捐贈骨髓。2013年8月,前往天津第一中心醫院為患者捐獻骨髓,於8月7日下午6時完成了骨髓造血幹細胞的捐獻,重新點燃了患者生命的燭光。天津歸來,他又馬上投入到了為人民服務的村官崗位之中,紮根基層,讓愛在鄉間繼續流淌。
  • 在等待骨髓移植的人心中,理想的骨髓庫應該長啥樣?
    當親友需要為患者做配型時候,就需要重新做一次,而單人檢測費用就要3100元,如果需要做多人檢測,對於個人來說就是一筆金額很高的費用。而重複檢測是一種浪費,親友在骨髓庫登記並且檢測的話,即使跟親人患者沒有配上,之後也可能可以和其他陌生人患者配上並且捐獻,其實也是一種促進更多有心捐獻者登記入庫的方式。
  • 省紅十字會介紹捐獻骨髓方式
    省紅十字會介紹捐獻骨髓方式
  • 八年前那次「失敗的骨髓捐獻」
    他們在介紹National Marrow Donor Prgram,大致就是說現在捐獻骨髓的大多是40歲左右的人,年輕人很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了辦公室隨手看了一下他們的網頁,www.marrow.org, 突然有一種衝動,於是就網上填表決定加入了。
  • 捐獻骨髓後會留下不良反應?幫你打消顧慮,別以耳代目
    而骨髓捐獻是造血幹細胞捐獻移植的前提,沒有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就不可能實施造血幹細胞移植。我國每年約有近3.6萬人患上白血病,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很大的負擔和不幸。雖然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特發腫瘤的理想方法,但要尋找與病人組織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不被排斥的造血幹細胞卻不容易。在有血緣關係的人群中,相匹配的概率是萬分之一。
  • 骨髓移植、捐獻的真相,你真的知道嗎?
    骨髓移植需要健康人捐獻造血幹細胞然後輸注給病人來重建患者的血液及免疫系統 早期受技術所限要通過抽取骨髓來獲取造血幹細胞 首先,用動員劑把造血幹細胞「動員」起來讓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來到外周血中再用機器把需要的幹細胞採集出來通常只需200-300ml,相當於一次的獻血量
  • 專家呼籲:破除傳統觀念 參與骨髓捐獻
    「人體的細胞都是可以再生的,它是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是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的」 中華慈善新聞網:對於郭卉兩次捐骨髓的善舉感動了很多人,那麼,現在大家很擔心的一個問題是捐獻骨髓對人的身體是有損害的嗎?像郭卉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捐過一次以後,如果這個病人還需要一次造血幹細胞,所以就可以在三個月以後再做一次單採,到目前為止,我國也有近百例的人做過這樣的第二次的捐獻。 雖然這個事不影響身體健康,但是卻需要一個人間的大愛,愛這些垂危的病人,想讓這些病人得到新的生命,所以就希望民眾能夠戰勝傳統觀念,拿出自己的再生造血幹細胞,那我們不管是社會和中國骨髓庫,還是病人都要感謝他。
  • 醫院兩醫生捐獻骨髓 挽救生命義不容辭
    ■能救人一命 捐獻有痛苦也值得 8月上旬,市人民醫院特需醫療科的病房裡,曾慶往剛剛上完一個通宵夜班,下班後與梅州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一起趕赴廣州,為與他配型成功的患者捐贈骨髓。 「我大學的時候就開始獻血了,畢業來到醫院工作後,在一次獻血時,工作人員問我們願不願意加入中華骨髓庫,我想,也許有一天我的骨髓能與他人配上型,能夠救人一命,就加入了。」 曾慶往笑說,雖然自己是醫生,但他很長一段時間對捐贈骨髓都有著需要「鑽骨取髓」的舊觀念。「剛開始我以為捐獻骨髓要穿刺骨頭,穿刺之後會持續痛幾天。後面才知道它只是採外周血,不會有明顯痛苦。」
  • 宿州泗縣一男青年為一位16歲北京女孩兩次捐獻骨髓
    同意為陌生人捐骨髓       2009年11月17日,就在楊子威加入中華骨髓庫志願者隊伍一年之後,他接到了一封陌生的電子郵件:感謝您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您於2008年10月15日加入,現已經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       「說實話,看這種郵件的感覺就像是突然手機接到一條簡訊,通知你中獎了
  • 我的骨髓和一個病人配上了 我捐還是不捐?
    づ苝歐Xづ  快報,剛才中華骨髓庫浙江分庫打電話給我,說我的骨髓和上海一個病人配上對了。現在我該怎麼辦?   都市快報  你之前報名捐獻骨髓了?   づ苝歐Xづ   嗯,但現在真發生到我身上,還是有點怕。  都市快報  怕疼?
  • 8年前小夥做骨髓捐獻救人一命,今來到骨髓庫工作:想幫助更多人
    8年前小夥做骨髓捐獻救人一命,今來到骨髓庫工作:想幫助更多人令人感動,吉林省長春市一名小夥決定辭去原有的工作,到中華骨髓庫任職。是什麼讓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在吉林省長春市的倪先生,在八年前第一次捐獻骨髓之後,一直惦記著對方。想著對方是否康復,出於擔心,倪先生便聯繫了骨髓庫。通過聯繫骨髓庫,倪先生得知接受他骨髓的那個白血病人,身體已經好轉。再次聯繫的時候,倪先生得知接受他骨髓捐獻的那位病人已經完全康復,正是倪先生的骨髓,治癒了他身上的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