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歐洲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超過亞洲地區,成為疫情「震中」。德國三大經濟研究所近日悲觀預測,德國製造業與經濟將出現戰後70年來最嚴重下滑。
「德國經濟正加速滑向衰退。」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長克萊門斯·福斯特(Clemens Fuest)在三月的報告中寫道。
他提到,觀察德國與歐元區的IFO商業景氣指數今年二月從96跌至87.7,創1991年至今單月最大跌幅,也是該指數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值。
「自德國統一以來還沒有跌得如此之多。這是自二戰後70年來單月最陡峭的跌幅。」
截圖:路透社
德國銀行(Deutsche Bank )3月18日也發布了關於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預測,並大幅下調了2020年上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該機構全球經濟研究負責人彼得·霍普(Peter Hooper)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將出現「嚴重衰退」,中國第一季度的總需求將下滑32%,歐元區、美國第二季度將分別下滑24%、13%。
而對於三大經濟體每季度經濟增速的下跌幅度,預計將突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70年來的記錄。但由於疫情史無前例的規模,有關預測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IFO商業景氣指數創1991年至今單月最大跌幅
德銀認為,隨著各國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預計歐元區與美國的疫情增長曲線將在年中放平,第三與第四季度的經濟活動將迴轉。這一「V」字型預測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中國的經濟活動正正快速恢復。
據路透社,德國三大主流經濟研究機構都發布了預測,認為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今年將出現經濟萎縮,GDP至少縮水0.1%,最多將縮水9%。
在樂觀狀態下,IFO預計德國經濟今年將萎縮1.5%,更糟的情況則是6%。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預計德國經濟將萎縮4.5%到9%之間。德國經濟研究所(DIW)的預測最為樂觀,僅0.1%,但前提是經濟下行不會持續,且結束後出現「V」字型的快速反彈。
經合組織(OECD)在最新報告預測,歐元區2020年整體GDP增長0.8%,比上次預測降低0.3個百分點;德國預計2020年GDP增長0.3%,比上次預測降低0.1個百分點。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傳播與供應鏈缺失,大眾、寶馬等德國汽車製造商已經宣布關閉工廠。
IFO與DIW都呼籲政府通過大規模財政擴張來應對疫情的衝擊,尤其是應該出臺措施幫助小企業與自營業者。
德國財政部近日表示,政府將為受疫情影響的各類企業提供高達5000億歐元的貸款,並推遲「數十億歐元」的納稅。政府還會補貼因疫情無法上班、被裁員的員工。
默克爾表示,疫情是德國自二戰結束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視頻截圖
總理默克爾此前稱,預計最多70%的德國人可能在某一時刻感染病毒。她形容這是德國自二戰結束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承諾「盡一切可能」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
政府人士告訴路透社,德國還在起草一份400億歐元援助,用於受疫情影響而面臨破產的小企業與自營業者。但部長們尚未籤字。
《明鏡》周刊評論,這項「團結基金」(Solidarity Fund)意味著德國將改變長期以來「不借新債」政策的傳統。除了100億直接補助外,餘下的300億歐元將以貸款形式發放。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疫情中心實時數據,截至3月19日,德國新冠病毒累計確診病例13093例,死亡31例。
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當天表示,如果公務員系統無法應對疫情,德國軍隊已準備好提供支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