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骨密度檢查有哪些方法?各有何優缺點?
(一)單光子吸收法
單光子吸收法(single photon absorptiometry,SPA)是最早應用於臨床的骨密度檢測方法,該方法使用發射單能γ光子的核素為輻射源,經過骨質和軟組織吸收後用NaI(Tl)晶體探測放射性計數,通過對攝入和射出光子通路的測量計算,即可得到BMC或BMD。雖然具有設備價廉、操作簡單的優點,但其存在定位困難、測量精度差等不足。
(二)雙光子吸收法
雙光子吸收法(dual photon absorptiometry,DPA)的測量原理與SPA類似,但DPA採用的是可發射兩種能量γ光子的核素。該方法準確性較高,缺點是空間解析度差,檢查費事,輻射劑量較大,費用較高。
(三)雙能X線吸收法
雙能X線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是以兩種不同能量的X線源代替放射性核素源,從原理來說與DPA相似,但與SPA相比較掃描時間更短,輻射劑量小,空間解析度更高,圖像清晰,精確度和敏感性均明顯提高,還省去了DPA需定期更換放射源的問題。DEXA為WHO所推薦的骨密度檢查方法,目前已被世界範圍內公認為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金標準」。
(四)定量CT
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是利用臨床普通CT掃描機,再使用一個體模置於受檢者下面與受檢者同時掃描,以專用軟體進行校正和計算,將CT值換算成BMD值。優點是檢測結果不受骨體積大小影響,可以分別計算骨密質與骨松質。缺點是輻射劑量大,檢測費用高,精密度不及DEXA。
(五)定量超聲
定量超聲通過被測物體對超聲波的吸收(或衰減),以及超聲波的反射來反映被測物體的幾何結構。超聲速度是指超聲波通過被測骨的直徑或長度所經過的時間,可反映骨的密度和骨的彈性因素。由於其無輻射和診斷骨折較敏感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該法操作簡便、安全無害,價格便宜,尤其適用於處於妊娠期的孕婦。缺點是不能測定深部骨骼;精確度不穩定;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 不能替代對腰椎和髖部骨量(骨礦物含量)的直接測定。
除此之外,還有X線平片、高解析度CT和定量磁共振技術等也可進行骨密度檢查。